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能1小時內打衛星觀測航母

2020-12-06 環球網

8月20日,由藍箭航天(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一號」運載火箭總裝完畢,擬於第四季度發射。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李司坤 張鴻陪】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20日完成總裝,擬於今年第四季度發射。就在「朱雀一號」即將完成總裝之際,《環球時報》記者趕赴西部某地,在該型火箭的總裝工廠與這枚火箭進行了零距離接觸。而在以SpaceX為代表的美國公司開創了商業航天的模式之後,中國的多家民營公司也開始了相關方向的嘗試,在採訪中,相關專家對於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對標歐美先進模式乃至參與國家級航天項目的信心也是非常足的。

《環球時報》記者日前乘車駛出西部某城市的市區,來到位於市郊的「朱雀一號」總裝廠。經過防靜電處理,記者終於走進了總裝廠房。只見廠房一側,橫放著本文的「主角」——「朱雀一號」運載火箭。記者了解到,該火箭是一款標準的三體串聯式固體火箭,全箭總長19米,起飛重量27噸,起飛推力45噸。「朱雀一號」所屬公司藍箭航天的技術負責人蔚萊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這是一款他們自主研發、自主設計的小型運載火箭。總裝廠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與傳統火箭測發控系統各自獨立的情況不同,「朱雀一號」實現了測量、控制系統的一體化設計,這樣的設計極大減少了產品規模和重量,使製造成本變得更為可控。

作為我國首個將實現衛星入軌的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未來的應用前景如何呢?據介紹,該火箭的首個任務是為中央電視臺將微小衛星「未來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蔚萊表示,未來兩到三年,還將藉助「朱雀一號」不斷去拓展微小衛星市場。除了商業微小衛星領域,這枚火箭還有著更為關鍵的應用場景:發射軍用應急載荷快速進入空間軌道,以靈活填補在緊急情況下國家層面的空缺。「例如,航母在南海航行,我們如果要知道航母的具體動向,『朱雀一號』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打一顆衛星,定點在相關海域上空進行觀測、評估。又比如,某地突發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通信中斷,我們可以打一顆衛星,在天上進行定點觀測。」

中國今年年底將實施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嫦娥四號任務,未來還將進行探火星等一系列深空探測與科學實驗。中國的民營火箭公司未來有可能會參與到相關國家重大項目中去嗎?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對商業航天就有著清晰定位:國家隊的「能力補充者」。

中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像國內的零壹空間和藍箭公司近兩年都在小火箭發射方面小試牛刀,實則為未來發射中大型商業火箭做技術準備,還是有一定發展遠見的,不過中間的發展道路可能會比較漫長,不是幾年就可以實現的。

蔚萊透露,以他們下一款核心產品「朱雀二號」液氧甲烷火箭為起點,藍箭將開發不同推力、不同運載能力可適應完成不同任務的火箭序列。他表示,該火箭序列未來有望為國家隊在具體太空任務中提供「能力補充」,包括發射從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到載人航天返回艙的火箭,以及在將來協助國家隊完成向中國未來空間站輸送物資、火星登陸等深空探測任務。「在國家戰略安全領域,我們未來將具備相關能力,我們也會努力為國家需求提供選項。」

蔚萊表示,隨著時間推進,包括藍箭在內的中國民營航天公司肯定會「越走越遠,越走越深入」「可能再過十年,市場對我們更加信任與認可時,我們將提供滿足國家需求的產品與服務,參與到深空探測等國家級重大項目中去。」

相關焦點

  • 我國天眼技術又升級,可在1小時內打一顆衛星,定點監測航母動向
    「打航母」這個詞彙在現今中國已經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這一切都來自於我國DF21,DF26飛彈的服役,能夠在茫茫大海上擊中一艘300米長的航母,飛彈的精度以及飛行控制一定非常優秀,誠然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然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在幾千公裡之外攻擊一艘航母僅僅依靠精度高是遠遠不夠,中國能夠「打航母」,最需要依賴的是中國發現航母,以及跟蹤航母的能力,如果連航母都發現不了或者發現了跟蹤不到
  • 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異常原因公布 衛星未入軌後墜入印度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10月31日,針對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異常的原因,該枚火箭提供方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稱,經初步分析,懷疑末修姿控動力系統某推力室輸送管損壞導致控制力下降和推進劑洩露,並稱後續將著手準備保險理賠工作。
  • 民營運載火箭是怎麼「飛上天」的?
    編者按: 今年以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不斷有新動作:4月,凌空天行的「天行Ⅰ-1」火箭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完成試驗載荷任務;5月,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8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20秒試車成功;6月,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300N雙組元姿控發動機熱試車取得成功
  • 中國首枚民營WiFi衛星面世 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中國首枚民營WiFi衛星面世 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Evelyn Zhang • 2018-11-29 10:58:27 來源:前瞻網 E1012G0
  • 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戰時可打最高的衛星
    地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JSLC)火箭: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KZ-11)載荷:吉林一號高分02E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Jilin 1-GF-02E)、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星(weili-1-02)客戶:長光衛星、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bilibili
  • 中國首枚民營WIFI衛星 預計2026年免費上網
    就在近日,央視財經的「第一時間」欄目組放出了一則重磅新聞「中國首枚民營WIFI衛星面世,將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這個新聞一播出就掀起了一篇熱潮,多數人保持著懷疑的態度,甚至很多人認為一旦免費了,當下知名的網絡通信運營商會不同意。這個衛星是怎麼運轉的呢?憑什麼就能覆蓋全球5.1億平方公裡?
  • 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戰時可打最高的衛星
    地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JSLC)火箭: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KZ-11)載荷:吉林一號高分02E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Jilin 1-GF-02E)、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星(weili-1-02)客戶:長光衛星、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bilibili),微釐空間(weili)質量:280kg軌道:SSO
  • 中國首枚民營WiFi衛星面世 將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未來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衛星網絡說不定可以幫您解決這個問題。明年首發 全系統由272顆衛星組成11月27日,國內首枚民營WiFi衛星正式亮相。這顆衛星將於明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系列火箭發射,而整個衛星星座計劃目標是在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 韓明日發射首枚搭載紅外線攝像頭衛星
    人民網11月20日訊 韓國首枚搭載太空觀測用紅外線攝像頭的衛星—「科學技術衛星3號」(STSAT-3)已完成最後的檢查工作,將於北京時間21日15時10分在俄羅斯亞斯內發射場進行發射。  據韓聯社報導,「科學技術衛星3號」於上月24日抵達發射場後,接受了各種性能測試並進行了充電,目前已被搭載於「第聶伯」(Dnepr)運載火箭等待發射。  韓未來創造科學部與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韓國天文研究院上月派遣了15名研究人員赴俄,本月18日再次派遣8名發射管理小組人員,為最終發射工作做準備。
  • 國內首枚民營WiFi衛星正式亮相,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打開APP 國內首枚民營WiFi衛星正式亮相,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發表於 2018-12-05 10:51:56
  • 中國第二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創始人:不要急著當馬斯克
    「入軌俱樂部」再添一員,中國誕生第二枚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的民營火箭。穀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成為繼藍箭航天朱雀一號固體運載火箭、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一固體運載火箭後,中國第四枚挑戰入軌發射的民營火箭,也是繼雙曲線一號遙一之後中國第二枚成功入軌的民營火箭。「每一個公司打首枚火箭的初衷都不一樣。」
  • 美國民營公司SpaceX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中國民營航天公司在哪?
    近日,美國民營公司SpaceX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讓全球人都為之矚目,那中國的民營航天公司在哪呢?公司發展前期專注於高品質、低成本、快響應的小型智能運載火箭研發,為全球小衛星及星座客戶提供一體化的商業發射服務。2018年4月5日,星際榮耀發射了名為&34;的商業火箭。
  • 中國民營航天發展軌跡
    中國航天事業自創建開始,迄今已走過60多個年頭。目前,我國主要專注於商用火箭的民營企業有星際榮耀、零壹空間、藍箭航天、星途探索、九州雲箭、靈動飛天等11家企業。  2014年國務院又正式發布了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歡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中國的衛星商業發射、衛星應用等有關領域。
  • 科技早報|國內首枚民營運載火箭10月底發射 馬斯克推特帳號被凍結
    整理 | 一鳴 這個月底,由藍箭航天研發的三級運載火箭,將發射升空,還會搭載央視綜合頻道《加油!向未來》節目定製的微小衛星並將其送至太陽同步軌道;;華為將於下月在德國波恩開設一家新的信息安全實驗室,將對原始碼進行審查,此舉旨在在德國5G移動頻譜招標前贏得監管機構的信任。
  • 民營火箭首次成功入軌 外媒:中國航天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國日報網7月26日電 7月25日13時整,在我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將兩顆衛星及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軌道。
  • 民營火箭公司藍箭:朱雀一號後還有空天飛機,目標是洲際往返
    如果總測順利,10月份它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送央視為《加油!向未來》節目定製的科普教育衛星「未來號」去太陽同步軌道,而它也可能成為第一枚能上天的民營運載火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投入1億元人民幣經費研製朱雀一號。
  • 2019-2023年中國衛星發射動態規模狀況
    (截至2019年1月9日)  2018年中國衛星發射規模  根據統計,2018年中國航天全年共執行39次發射任務,發射太空飛行器105個,其中37次發射任務由航天科技集團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完成,其餘2次分別由航天科工快舟-1A號運載火箭和藍箭航天朱雀1號運載火箭執行。
  • 第五個航天日,一圖看懂中國六十年航天歷史
    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將首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日(1970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但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序幕並不是由此打開。早在1960年2月19日,我國首枚「T—7M」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匯簡易機場成功發射,是我國研製航天運載火箭邁出的第一步,也開啟了我國的「空間時代」。
  • ...中國第二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四川在線記者 寧寧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穀神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將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 一文盤點中國商業航天:民營火箭的兩類瓶頸和三大趨勢
    本文轉自公眾號:智能相對論(ID:aixdlun),作者:顏璇北京時間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點 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經過26天的等待之後,終於著陸在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2019伊始,中國航天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