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旅遊大縣、千年古縣,永嘉縣山河秀美,風景獨特

2020-12-04 寒夜吹笛

永嘉縣,中國浙江省溫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遊北岸,東鄰樂清、黃巖,西連青田、縉雲,北接仙居,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總面積2674平方公裡。下轄7街道11鎮4鄉。素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泵閥之鄉」,「中國紐扣之都」,「中國玩具之都」的美稱。是浙江第四大縣、溫州第一大縣,也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中國文化旅遊大縣、中國千年古縣、浙江老革命根據地縣。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01楠溪江

楠溪江位於浙江省溫州市北部的永嘉縣境內,南距溫州市區26公裡 ,東與雁蕩山毗鄰,西接縉雲仙都。楠溪江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

楠溪江,古名甌水,浙江省東海獨流入海河流甌江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永嘉縣、仙居縣交接的黃裡坑。在括蒼山、雁蕩山脈間,千回萬轉,自北而南,流經永嘉中心腹地,直注甌江,幹流總長140公裡 、

楠溪江景區物種豐富,群落多樣,生態系統保存比較完整。該處物種集楠溪江物種的82.5%,達1000多種;生長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南方紅豆杉共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福建柏、香榧、長葉榧樹、樟樹、閩楠、花櫚木、紅豆樹、鵝掌楸、厚樸、凹葉厚樸、香果樹、櫸樹共12種;動物物種也很豐富。

楠溪江劃分為七大景區:即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景區(簡稱楠溪江巖頭中心景區)、大若巖景區、石桅巖景區、北坑景區、水巖景區、陡門景區、四海山景區,七大景區總計有800多處景點。主要景點有:龍河古渡,百丈瀑,石門臺,芙蓉三崖,藤溪潭瀑,十二峰,陶公洞,永嘉書院,崖下庫,石桅巖,蒼坡村,芙蓉古村,獅子巖,太平巖、崖下庫、麗水古街等。

楠溪江源頭及中上遊兩岸,有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瀑布50多處,兩岸有3萬畝灘林。楠溪江貫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積2429平方公裡,溪流自北往南,末處注入甌江,流歸東海。

巖頭中心景區(亦稱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或大楠溪景區),主要景觀在永嘉縣巖頭鎮境內,並包括沙頭鎮和渠口鄉境內的沿江灘林、奇峰、古村等。大楠溪渡頭流至太平巖長約39公裡的溪流水域,彎曲多姿,灘潭相濟,及兩岸的灘林、寬闊的沙灘,還有其流域規劃奇特的古村落古建築群。

楠溪江巖石之奇的另一特色就是崖如削。具有垂直節理特性的凝灰巖,經流水侵蝕、崩塌作用,形成許多峽谷、嶂谷、峭壁、懸崖。獅子巖,位於大楠溪景區,是巖頭鎮下日川村前潭中的兩座小嶼。一如獅一似球,名「獅子球嶼」,昂首張口,迎流而踞,全嶼為石,石色黑中透白,石壁嶙峋。

十二峰,位於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江大若巖景區,在陶公洞西北約3公裡處,是一組流紋巖因節理風化和流水侵蝕,地殼抬升而成的蜂群。一群峰巒如柱石一般拔地而起,環列在一座飯甑形的半圓的山上,群峰嵯峨、峭拔,氣勢磅礴,奇峰怪石,各有所似,形象逼真,甚為壯觀。

楠溪江流域位於我國東南部新華夏系次隆起帶南側,斷裂構造發達,尤其是各支流上流,山崖險峻,河谷深切,形成多姿多彩的瀑布。楠溪江具有一定規模、觀賞價值較高的瀑布達50多處。百丈瀑景區,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江大若巖景區境內,總面積8000畝,瀑布落差高達124米。

石桅巖景區,位於浙江省永嘉縣境內,在鶴盛鄉下岙村北約500米處的峽谷中,三面環溪成峽。其景觀具有雄、奇、險、秀、幽、奧等特點。主要景點有石桅巖、小三峽、水仙洞、麒麟峰、水響巖、菠蘿巖等。

盛夏無暑是四海山森林公園的魅力所在,獨特的山中小氣候,即使在盛夏的中午氣溫也不過30度,尤其登上1097.7米高海拔的四海尖,碧山聳翠,崗巒起伏,是避暑的絕勝之地。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巖頭、蒼坡、芙蓉、蓬溪四個宋村。這些村落至今仍保持著比較完整的歷史風貌和許多傳統文化遺蹟。在這裡,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社會耕讀文化、宗族文化演變情況,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築藝術的動人魅力,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

蒼坡古村位於浙南永嘉縣境內楠溪江上遊巖頭鎮北面大山腳下,原名叫蒼墩。始祖李岑為避戰亂從福建長溪遷居於此,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開始營建,至今已1000多年曆時。南宋淳熙五年(1178),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重新規劃,建成以文房四寶為主要形象的村落格局。

02四海山

粼粼楠溪江,幽幽四海山。四海山山勢起伏綿亙,奇峰高聳,雲霧洶湧翻卷,林海濃綠幽深,有盤山公路蛇形明滅,迂迴其間。深冬季節,整個四海山由茫茫林海變作了皚皚雪海,呈現出一派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溝壑峰巖、惟餘茫茫的北國風光來。

四海山,系括蒼山餘脈、雁蕩山支脈,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它地處永嘉縣北部山區,是楠溪江風景區面積最大、地勢最高的景區,海拔大部分在500米至1000米之間,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四海尖、天高尖、金崗尖等10餘座,海拔最高在上潘大尖,達1196.7米。

登上瞭望臺,極目遠眺,只覺山到天盡頭,林到山盡頭。山、林、天相接,成了一個汪洋大海,波濤洶湧,拍巖擊岸,捲起千堆雪的景象。那時,這些峰巒谷壑都還深潛海底。在劇烈的地殼運動過程中,它們相互撞擊、擠壓、拱抬,滄海變成了桑田。這便是「四海山」名字的原始由來。而如今,真正的海洋不見了。卻代之以茫茫林海、雲海、霧海、雪海、照樣還是「四海山」。

在四海山景區西北部,面積單位平方公裡,谷幽、林密、巖險、水長、瀑美是其特色。沿途有蘭馨河、楊桐拄磐、青龍瀑等景點。楊桐拄磐景點舉世無雙。雲間峻陡斜坡上,一磐石橫空而在,其底闊平如切,離地近丈,唯後部與山體相連,懸懸欲墜,只有一楊桐樹自下毅毅支撐著。

包括水龜休養區,美華堂遊覽區,上潘狩獵、別墅區。其中水龜休養區是森林公園的精華,它由水龜、大平頭兩個林區組成,位於森林中心。這裡自然景色優美,茂林修竹隨風搖曳,柳杉林木清幽涼爽,枯枝落葉鋪滿林地。漫步林間,頗有「靜聽水聲真活潑,飽看山色自清涼」的感覺。而且,著名的四海尖高峰就在此區。若不耐煩林間悠遊,自可登高遠望,開闊胸襟,養浩然之氣。

「智者愛水,仁者樂山」。走進四海山森林公園,在兼得山水之樂外,更添林野奇趣,無論智者仁者,徜徉其間,都會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在四海山尖上看日出,那也是人生一快事。在峰頂東面揀一高處坐下,靜觀東方深藍的天空一點點亮起來,灰藍的雲層中艱難地露出一絲、一瓣的「臉」,憋得紅彤彤的。它顫抖著,掙扎著,猛地一跳,終於脫開了雲層,噴薄而出。太陽柔和溫暖,潤澤如玉,就象初生的嬰兒,安靜甜蜜地躺臥在大片的雲層和茫茫林海之上。

清晨,雨後,時時可見山中雲霧繚繞。層層霧氣沿著溝壑坡谷上下飄蕩,款款移動。處在霧中,迷迷朦朦,恍恍惚惚,似幻似真,大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倘是夏天雨過初晴,身前身後白茫茫一片,而遠處山頭依然清新明亮,翠顏欲滴。舉目望天,紅日在上,白雲悠悠,簡難以想像身旁這層雲霧自何處而起。走在這樣的雲霧裡,莫非到了蓬萊仙境?

相關焦點

  • 河南中部一縣,被評為"千年古縣",綜合實力排名全省第六
    在河南省中部的許昌市境內,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城市:其不僅是河南13個"千年古縣"之一,還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在文化底蘊和經濟實力方面,都排在河南省前列。秦統一六國後,開始推行郡縣制,始置長社為縣,屬潁川郡。東漢末年,著名的鎮壓黃巾起義之戰——長社之戰,便是發生於此。
  • 河南最牛千年古縣,司馬懿的故鄉,還出了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鄭州、焦作兩市的交界處,有一個很厲害的縣城,它由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和中國地名研究所聯合評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它還是聞、蘇兩個姓氏的發源地,也是三國時期名將司馬懿的故鄉。溫縣地名溫縣因為其名歷史悠久,被評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溫縣是焦作各縣中地名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縣。據記載,溫縣其名最早出現在夏朝,當時是溫國,春秋時期是溫邑。溫縣最初置縣是在漢初。此後儘管朝代變更,區域調整,溫縣之名卻一直沿用,直至今日。
  • 河南以陵為名的縣僅兩座,全為兩千多年古縣
    河南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自古為華夏腹地,是我國中早期的中心,其地處黃河下遊,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現處於我國東部內陸,但歷史上其為華夏之中,有「中原」「中州」之稱,其境內名城、古縣眾多,有「天下第一縣」之稱的息縣就隸屬於河南,今天要說的兩座縣同樣為歷史悠久的古縣,其建縣均有兩千多年歷史,是河南僅有的兩座以「陵」為名的縣。寧陵縣,位於河南省東部,為地級商丘市轄縣,是一座土地肥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縣。寧陵地處豫東平原,土地平坦、肥沃,耕作條件良好,是河南省糧食生產大縣。
  • 千年春谷,今日南陵!
    南陵 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屬蕪湖市管轄縣,地處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左控山,右帶水;長江下遊南岸,東界宣州市,西連銅陵、青陽縣,南靠涇縣,北鄰蕪湖、繁昌縣; 青銅文化的發祥地,千年歷史文化澆鑄
  • 尼勒克縣旅遊概述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不到尼勒克縣不知美在何方」,尼勒克實際是伊犁的代表。唐布拉草原,喀什河峽谷、雪峰、溫泉、溪流、浪濤、雲杉林、河谷原始林、草原民族風情等等,一步一景,如詩如畫,美不勝數。
  • 河南一座被「挖走」的一個縣,形成有縣無城,市縣同城的情況
    常理來說:縣是縣,市是市;縣城都設縣裡,而市區也都設市轄區裡。但是在咱大河南卻有那麼一個奇葩縣,竟然將縣城設到了市轄區內,而且比市區位置還中心。它就是我們要說的主角--安陽縣!安陽縣為千年古縣,地處中原,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城市,自商朝盤庚遷都殷墟以來,先後有七個朝代在此建都,安陽多次成為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秦朝以來,它一直是一個縣級行政區域,在此期間,雖然它的所有權發生了多次變化,但它的縣級組織體制並沒有改變。
  • 中國恐龍之鄉 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大縣 就在河南!
    今天小旅兔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跟恐龍有著密切關係的地方——中國恐龍之鄉。在八百裡巍巍伏牛山的南麓,河南省南陽市的西北部,坐落著一個景美如畫、水秀如詩的縣城,它就是今天小旅兔所要給大家介紹的西峽縣。旅行中,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著自己專屬的「標籤」。
  • 李斯故裡,3000多年的古縣,重陽文化發源地,一座古墓被盜12餘次
    河南有太多古都古城,有些地方甚至有上千年的歷史,可謂是與中華文明一同誕生,只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朝代的更迭,這裡有很多地方逐漸被人遺忘,人們現在能想到也只有洛陽、開封等古都,或者是崛起中的鄭州,在河南有一座地處天地中心的城市——駐馬店市,這裡也同樣擁有厚重的歷史。
  • 2017中國旅遊品牌推廣峰會在京召開
    熱忱歡迎廣大海內外賓朋前來旅遊觀光。  安徽省泗縣榮獲「中國最具影響力文化旅遊名縣」  泗縣歷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境內有自然秀美的「虹鄉八景」,有楚漢之爭的古戰場—霸王城古蹟遺址,有目前國內保持最完整的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遺址。
  • 「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開啟 境外遊客飽覽「安逸四川」
    原標題:創新視角開啟「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 境外遊客飽覽「安逸四川」秀美風景 作為四川極具辨識度的旅遊形象代表,萌趣活潑的大熊貓早已享譽全球。   8月31日,為期一個多月的2020中國四川(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以下簡稱「『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落幕。作為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以下簡稱「省文旅廳」)啟動的首個「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活動,在各大國內外網站持續「刷屏」,掀起了一陣線上「熊貓熱」。
  • 河南商丘這一個千年古縣,GDP破百億,還獲得一項「國家級」榮譽
    柘城縣,是河南省商丘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東部、商丘市西南部,惠濟河中下遊,東北與睢陽區相接,北與寧陵縣、睢縣相連,南與周口市鹿邑縣接壤,西與周口市太康縣相鄰。柘城縣總面積1048平方公裡,2個辦事處10個鎮10個鄉,總人口104.4萬人。
  • 逛古城,品文化,識忻州!五寨旅遊文化招商活動六大板塊精彩紛呈
    忻州本地頭條訊"逛古城,品文化,識忻州",11月20日,忻州市召開忻州古城五寨縣文化旅遊招商推介宣傳活動新聞發布會,此次活動從11月21—12月10日的每個周六和周日,在忻州古城五寨主題院落清荷人家、北城門樓廣場、南北大街、泰山廟、財神廟、職工俱樂部及各個廣場舉行
  • 中國第一個「氣候宜居城市」,年平均氣溫17度,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中國氣候宜居城市」。尤其是夏季時來此旅遊度假的遊客非常多。 除了我國首個氣候宜居城市的稱號外,建德還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十大世外桃源、國家衛生城市、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勝地等,浙江「兩江一湖」就包括這裡的富春江、新安江,旅遊資源十分的豐富
  • 5月19日,中國旅遊日,你的目的是哪裡呢?
    當前,旅遊活動已然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群眾閒暇時出去旅遊的趨勢更是高漲不下,為此,中國旅遊學界和業界便有了中國應有自己的「中國旅遊日」的倡議。隨著這個倡議提出以及推行,從2011年起,國家旅遊局在廣泛徵集民意的基礎上,設立每年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
  • 安徽有一個縣,地處三省交界,名字常被人讀錯
    旅遊隨筆(文/在水一方)安徽,是一個有魅力的省份,不僅因為有黃山九華山這樣的世界名山,還因為境內藏著許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縣、古鎮等,它們悠久的過往,常常引人入勝。話說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期,這裡就分屬於銍和城父兩縣,皆屬泗水郡管轄,後來分分合合,更改無數次。到清同治三年,為鎮壓捻軍起義,而由亳州、宿州、阜陽、蒙城析(因襲北魏渦陽縣名)置渦陽縣。據當地縣誌記載,渦陽之名,源於渦河,因河而得名!
  • 旅遊+文化:「詩意」張家界相約全世界
    日前,「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如約舉行,300多位國內外知名詩人、詩歌愛好者、全國詩歌節組委會成員齊聚張家界,在張家界的奇山秀水之中談詩論道。
  • 山西人口第一大縣:GDP突破160億元,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山西簡稱「晉」,別稱「三晉」,地處中國華北內陸,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大省,同時也是中國著名商幫「晉商」的發源地。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春秋時期屬晉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今山西境內設有70餘縣,漢以後逐漸以大同、平陽、太原等地為州治,明清時期逐漸形成如今省域版圖。
  • 文淵獅城傳承千年古城文化 掀起非遺文化新浪潮
    一座千年古城,編織中國非遺文化新篇章1400年前,遂安縣遷至今遂安地界,稱為獅城;1959年,新安江水電站建壩蓄水,獅城被淹沒,匯集成今天秀美的千島湖;2002年央視「新聞30分」連續報導,在美麗的千島湖湖底,竟沉睡著一座擁有1400
  • 秦嶺山脈最高峰,風景秀美的太白山
    秦嶺山脈最高峰,風景秀美的太白山太白山,為秦嶺山脈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峰,如鶴立雞群之勢冠列秦嶺群峰之首。太白山成為多種學科盛夏時避暑旅遊考察研究和教學實習的主要基地。太白山風景優美,是旅遊勝地和道家活動場所。
  • 陝西和山西各有一個城市,縣名相反,字相同讀音不同,很多人讀錯
    陝西和山西這兩個省份位置相鄰,都是我國著名的優秀旅遊大省,兩個省份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不過他們的旅遊景點主要還是以人文旅遊為主,只是山西的地上文物古蹟多一些,陝西的地下歷史古墓多一些,因此有著「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看陝西」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