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李氏三龍」,在蜀漢政權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2021-01-13 插畫師的三國夢

在漢末三國時期,有很多組合式的人物。有一些名揚天下,比如說"三君",大概是因為在洛陽活動,接近政治權力中樞的原因;有一些則局限於鄉裡,此類的組合可能更多一些,通常以兄弟關係為紐帶。比如"荀氏八龍"、"馬氏五常"、"李氏三龍"等等。或許是因為他們的家族頗具影響力,加上郡書縣誌的褒揚,因此流傳後世。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益州的"李氏三龍",他們在蜀漢政權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李氏三龍"的爭議

李氏兄弟是益州廣漢郡郪縣人,屬於益州本土勢力,至少在劉璋統治益州時期就有出仕的經歷,等到劉備入川控制益州之後,李氏兄弟就成為劉備的部下。在介紹這三"龍"之前,首先要選出"李氏三龍"的人選。因為李氏兄弟本來有四個人。

李氏四兄弟中,見於史料的人物有李朝、李邈、李邵,李朝還有一個亡弟,連名字也沒有留下。按理來說如果是"李氏三龍"的話,應該是李朝、李邈和李邵,但是這裡面存在一個爭議。

其實在《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到李邈,只提到李朝和李邵,在蜀漢大臣楊戲所作的《季漢輔臣贊》中,包括陳壽為其補充的人物小傳。裴松之為《三國志》引注的《華陽國志》中記載了李邈的事跡;《益部耆舊雜記》中提到李朝的亡弟,二者都有"李氏三龍"的說法。

裴松之提出自己的觀點:即李朝、李邵、以及早亡的李某為"李氏三龍"。因為李邈性格狂放耿直,後來還因為污衊諸葛亮被劉禪所殺,所以被裴松之認為"邈之狂直,不得在此數。"不過"李氏三龍"是當時人對李氏兄弟的評價,而非後人的蓋棺定論。

就像馬謖名過其實,在"街亭之戰"中慘敗,但仍然被列為"馬氏五常",因為鄉人在評議的時候,馬謖還沒有表現出失敗之處,李邈應該也是同理。況且現存的史料中僅有李朝、李邵、李邈的事跡,說明他們的亡弟對歷史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小編個人認為,所謂"李氏三龍"還是應該指李朝、李邈、李邵,因為李某早亡,所以也就不在評議的範圍內。

"李氏三龍"的事跡

李氏兄弟在歷史上有何作為,在劉備集團或者蜀漢政權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首先來說李朝。在《季漢輔臣贊》中評價"偉南(李朝)篤常",是一個忠實穩重的人,同時也非常有文採。李朝原先是廣漢郡功曹,被郡守舉為孝廉,而後出為臨邛令。從這件事也能夠說明,李氏至少在廣漢郡確實有一定的影響力。

劉備進入益州領益州牧,李朝成為劉備的別駕從事。別駕從事是州牧或者州刺史最為重要的官吏之一,僅次於治中從事。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準備進位漢中王,進位的表文就是出自李朝之手。在蜀漢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伐吳,李朝作為別駕從事也隨軍出徵,遭遇"夷陵之戰"的巨大失敗後順利撤回永安,可惜在同年,也就是章武二年(即公元222年)去世。

李邵是李朝的弟弟,被《季漢輔臣贊》中評價為"永南(李邵)耽思",大概是一個思慮慎重的人物。李邵在劉璋時期並沒有出仕記錄,可能是因為史料缺失。劉備統治益州之後,李邵成為州書佐、部從事,起點要低於李朝。不過李邵比李朝活得更久一些。

在劉禪即位初期,也就是在建興元年(即公元223年),諸葛亮擁有開府的權力,闢請李邵為西曹掾,負責府內官吏的人事安排。在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李邵從丞相府調到地方官系統,成為益州治中從事。當時諸葛亮就是益州牧,治中從事在上文也提到了。諸葛亮進行南徵,發兵討伐南中叛軍首領高定元、朱褒、雍闓,為北伐曹魏做準備。李邵則留在後方,卻在同年去世。

李朝、李邵雖然去世得比較早,但是姑且也算是善終,沒有失節。雖然在《三國志》中沒有個人傳記,至少在《季漢輔臣贊》中受到褒揚。而李邈卻是一個反面人物。在《季漢輔臣贊》中隻字未提,《華陽國志》中的評價也不算太好。《華陽國志》評價李朝、李邵為"李、王(另一支兄弟)四子,並作琳琅";評價李邈則是"漢南(李邈)哽哽,逃巹其守。"小編認為裴松之的"狂直"的評價確實是極為恰當的。

第一體現在懟劉備身上。在劉璋時期,李邈作為牛鞞長。牛鞞隸屬於犍為郡,是"益州之戰"中趙雲進攻的目標,不過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劉備以李邈為州從事,李邈見到劉備之後,卻指責他進攻劉璋的行為。不過劉備卻沒有處罰甚至殺死李邈的舉動,因為劉備剛剛入川,需要安撫人心,而且劉備的股肱之臣諸葛亮也為李邈求情。

李邈"狂直"的第二個表現就是誣陷諸葛亮。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要處死導致戰爭失敗的馬謖。李邈當時作為丞相參軍,為馬謖求情無果,反而被諸葛亮遣還成都。等到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君臣沉浸在哀傷和茫然之中,李邈卻向劉禪慶賀權臣身死,結果被盛怒之下的劉禪下獄處死。

餘論

"李氏三龍"的名號聽上去比較響亮,但是在後世的名氣卻比較微弱。原因而很簡單,史料記載太少;對歷史影響較低;也沒有受到文學家的青睞。劉備入川之後,對李氏兄弟的態度應該是有所拉攏,李朝、李邵、李邈都是益州從事,李朝更是別駕從事;諸葛亮對李氏兄弟的態度也比較好,以李邵為治中從事,以李邈為丞相參軍。馬謖、蔣琬、費禕等人都是從丞相參軍做起,如果沒有替馬謖求情一事,李邈或許有更加廣大的前途。

可惜的是李朝、李邵去世的時間太早,都是在蜀漢開創不久後去世,沒有深厚的資歷,沒有與曹魏戰爭的表現的機會,自然就沒有躍居高位以及正史立傳的資格。李邈因為誣陷諸葛亮被殺,沒有被記載在《三國志·蜀書十》當中,與彭羕、廖立、劉琰等人為伍就已經是幸事,又怎能奢求佳傳流傳呢?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後漢書》

相關焦點

  • 《三國志14》追加武將李邵:蜀國幕僚「李氏三龍」之一
    三國歷史:李邵、李朝及他們早夭的弟弟評價都很高,三人並稱「李氏三龍」。劉備平定益州後,李邵當上益州書佐部從事,並在劉備死後受到諸葛亮邀請,成為丞相府的西曹掾。在諸葛亮徵伐南蠻時,以治中從事之姿負責留守,卻在當年死亡。後來諸葛亮在稱讚姜維時,時常引馬良和李邵為例。從五維圖來看,李邵主要也是一位搞政治的文臣,不過其魅力值更高一些。其屬性特點為「名聲」和「能吏」。
  • 夷陵之戰中,蜀漢到底損失多少大將?此人的陣亡,影響蜀國的國運
    夷陵之戰中,蜀漢到底損失多少大將?此人的陣亡,影響蜀國的國運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和東吳政權發生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也是古代軍事上一次非常著名的防禦戰。此戰蜀漢損兵折將、元氣大傷,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而這一戰裡劉備到底損失了哪些大將?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這個話題。一、黃忠黃忠是在夷陵之戰中戰死的,作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的黃忠在這一戰中是先鋒大將,在行軍途中,不慎被東吳將領馬忠偷襲,被一箭射進了肩窩,回到營地後不久就陣亡了。
  • 從劉封奪取孟達鼓吹一事來分析蜀漢的派系之爭
    蜀漢軍中,主要是以關羽、張飛為代表的元老派;以黃忠為代表的荊州派;以吳懿為首的益州本土派;以法正為代表的東州兵和以馬超為代表的涼州派組成。文官系統中,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派;以法正、李嚴為代表的東州派;以伊籍為代表的荊州派;以劉巴為代表的益州本土派組成,劉備作為元老派統籌領導整個政權的運行。
  • 蜀漢四相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而在演義中,所謂的蜀漢四相,真正有著丞相之稱的,也就僅有諸葛亮和蔣琬,其餘二人都沒有這個稱號。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後,誰可繼之?」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福又問:「文偉之後,誰當繼者?」孔明不答。從這句話,不難發現,諸葛亮當時認為可繼任為丞相的先後人選,即為蔣琬和費禕。
  • 蜀漢帝國滅亡終極解碼:鄧艾堪稱軍事天才,諸葛亮之子或為水貨?
    蜀漢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以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蜀漢的疆域面積雖不算太少,但南部的雲貴高原一帶不很穩固。蜀漢能控制的核心地區,主要是四川盆地。我們在分析一下四川盆地的自然環境。
  • 海賊王:凱多也讀隆中對?和之國類似蜀漢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到「益州險塞」,他在後來能以益州一州之地抗衡統一整個北方的曹魏,就是仗著蜀地「易守難攻」的地形,而在海賊王的世界中,和之國就是一個擁有「易守難攻」地形優勢的「天然要塞」。和之國是一個被瀑布所包圍的國家,登陸難度極高,它易守難攻的地利優勢讓海賊世界中的所有勢力對這裡都望而卻步,不僅大媽團的多次登陸挑戰失敗,就連當初的凱多自己都選擇以「智取」的形式聯合大蛇竊國,而不是強攻,因為他知道和之國是個「天然要塞」,而如今已經拿下和之國作為根據地的凱多,也確實能夠像割據益州的蜀漢一樣,以一島之地抗衡世界。
  • 蜀漢最強經學家,曾推斷漢亡及劉備去世時間,算出結局後大哭不止
    事實上,讖緯之學在魏晉時期頗為流行,除了左慈、于吉這類術士之外,許多文臣和謀士也基本有所涉獵,其中蜀漢謀士張裕也是精通者之一,但他的存在感相比而言就要低很多。有意思的是,他曾經準備推算出蜀漢國祚以及先主劉備的薨年,因此被劉備下詔斬於菜市口。
  • 【方志四川•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大竹縣地方志辦公室提要:王平,字子均,漢末巴西郡宕渠賨人,有「平安三侯」之美譽。建興六年(228),蜀漢興兵北伐,街亭一戰中展現出傑出軍事才華,被諸葛亮委以重任,並封侯。在益州,州牧劉焉於初平二年(191)派張魯任漢中督義司馬,張魯斬殺漢使,割斷與朝廷的聯繫;又謀殺張修,取得漢中實際控制權。隨後又變身為「五鬥米」教的繼業「天師」。張魯鼓吹能通神鬼(以鬼道教百姓),用符咒給人治病,然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張魯不時到宕渠「傳教布道」。賨民本來就敬信鬼巫,所以紛紛前往信奉。賨人七姓夷王樸胡、杜濩因此與張魯交好。
  • 夷陵之戰劉備最多只損失了5萬人,蜀漢為什麼卻因此一蹶不振呢?
    劉備給關羽報仇,進攻東吳,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敗;白帝城託孤,蜀漢走上了不歸路。這是《三國演義》裡的情節,仿佛蜀漢滅亡的首犯就是劉備,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嗎?蜀漢有沒有統一中原的機會呢?我認為,夷陵之戰確實是蜀漢興衰的關鍵一戰,但從「興復漢室」的戰略來看,夷陵之敗首責在於諸葛亮的戰略失誤。劉備在失敗後的永安建立行宮,是醒悟之舉;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偏安益州,六出祁山未能成功則是戰略失敗的後遺症。
  • 姜維11次北伐5勝4平2敗,為何蜀漢首先滅亡,看戰績就明白了
    蜀漢是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政權,但卻是攻擊性最強的政權,三國所有的戰爭中,蜀漢主動發動的戰爭最多,從劉備時代就是這樣,從劉備在南郡之戰期間拿下荊州南四郡開始,到入蜀攻打劉璋之戰,再到漢中之戰、上庸之戰、關羽北伐襄樊之戰、夷陵之戰,蜀漢幾乎都在連年徵戰,不是在徵戰的路上,就是在徵戰的準備中。
  • 蜀漢神秘人馬岱:一生只為斬一將
    當然,我們今天不談魏延,而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魏延的死,都離不開這位西涼將軍——馬岱。一斬成名馬岱是在劉備入主益州前隨其兄長馬超共投蜀漢,而歷史上從這以後直到劉備死前都不在有關於他的任何記載。唯有演義中劉備興兵伐吳時提及一句「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因此,馬岱的主要貢獻皆在後期孔明的南徵北伐之中。
  • 這個人能預言吉兇,因洩露蜀漢國運天機,最後被劉備暴屍街頭
    張裕其人 他是東漢末年益州有名的預言家、佔卜家,因為精通天象、佔卜、數算而出名,而且是年少成名,和巴西的周群都很有名望,他能通過天象來推測人間的事情,也能通過人的面相來預測這個人的吉兇,更能通過佔卜來預測軍事行動的吉兇,因此很早就展露了頭角,為益州牧劉璋所器重。
  • 第五次北伐中,蜀漢損失了大將魏延,這對蜀漢而言損失不大?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蜀漢大軍進行第五次北伐,當時諸葛亮屯兵於五丈原,與司馬懿進行了一百多天的對峙,然而由於司馬懿畏懼蜀漢的兵力而畏懼不出,不與諸葛亮交手,導致諸葛亮被司馬懿成功拖死。在諸葛亮去世前,他為了避免蜀漢的軍隊在撤退時受到傷害,於是提前安排了後事,當時諸葛亮要求魏延斷後,姜維其次,並把統帥之位交給了楊儀。
  • 類似魔獸世界的角色扮演手遊_十大熱門角色扮演手遊排行榜_18183...
    類似魔獸世界的角色扮演手遊有哪些?很多小夥伴喜歡玩角色扮演類型的手遊,那麼2018這種類似魔獸世界的角色扮演破解版遊戲有哪些比較好玩呢,下面就帶大家去看看十大熱門角色扮演手遊排行榜,喜歡的小夥伴快來試試吧!
  • 十大角色扮演手機遊戲-角色扮演手遊公益服推薦
    十大角色扮演手機遊戲是哪些?相信不少玩家給出的答案都有所不同,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公益服的十大角色扮演手機遊戲,其中有一部分是比較大型角色扮演類手遊,但這不是小編的介紹重點,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角色扮演手遊公益服推薦,希望玩家喜歡。
  • 什麼角色扮演手機遊戲好玩-2019好玩的角色扮演類手遊
    什麼角色扮演手機遊戲好玩?角色扮演是很熱門的遊戲類型,很多玩家都很喜歡,也在找相關的遊戲,究竟2019年角色扮演手遊哪個好玩呢?下面小編就要帶來2019好玩的角色扮演類手遊推薦,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