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封奪取孟達鼓吹一事來分析蜀漢的派系之爭

2021-01-19 騰訊網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經過了與曹操的反覆爭奪後,劉備率軍攻取了漢中。至此,劉備集團擁有荊、益二州,其實力達到了頂峰,已經初步形成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規劃的戰略態勢。

隨即,劉備大肆封賞功臣,以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為前後左右四將軍,同時,又命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李嚴等五人一起制定了《蜀科》,在軍事、行政、法律等方面初步搭建起了建國的雛形。

劉備封賞功臣一方面是為了酬勞那些跟隨自己百折不撓、捨生忘死的部下,另一方面也有平衡軍內各派勢力的原因。蜀漢軍中,主要是以關羽、張飛為代表的元老派;以黃忠為代表的荊州派;以吳懿為首的益州本土派;以法正為代表的東州兵和以馬超為代表的涼州派組成。文官系統中,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派;以法正、李嚴為代表的東州派;以伊籍為代表的荊州派;以劉巴為代表的益州本土派組成,劉備作為元老派統籌領導整個政權的運行。

大肆封賞功臣和《蜀科》的制定,既是劉備為了建國而做出的前期準備,也是為了手下各派勢力平衡的一項重要舉措。這一點在制定《蜀科》的人選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在蜀漢的各派系中,元老派和荊州派掌握在劉備和諸葛亮手中,益州本土派勢力在劉備攻佔益州後的打壓下已經遠不如前,馬超雖然是一員宿將,但是手下兵力單薄,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為。只有以法正和李嚴為代表的東州派既有政治地位也有兵權,在蜀漢政權中具有很強的實力。

圖片來自網絡

東州派系的形成

以東州士人組成的東州派形成於漢末董卓之亂後。在經過了董卓之亂、李傕郭汜之亂和涼州軍閥馬騰、韓遂們的反覆摧殘後,居住於關中三輔地區的民眾紛紛逃離,首選地區就是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法正和孟達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荊州的南陽郡處於南北交匯之處,在漢末也深受袁術、張繡以及曹操之間的戰爭傷害,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逃離南陽,逃到益州避難。兼之,曹操在南下攻打劉表時,也有部分南陽士人不肯歸附曹操,也逃到了益州,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嚴。

當時的益州牧劉焉和後期的劉璋就收編了很多來自關中三輔地區和南陽郡的流民,組建了一支地主豪強武裝,命名為「東州兵」,以法正、孟達、李嚴等人作為這支軍隊的領導人。

對於這支部隊,劉璋的態度是既用又不肯與過分信任,尤其是來自關中和三輔地區的法正和孟達。因為,這批人在逃難離開關中和三輔地區的時候,在漢中受到張魯五鬥米道的大力拉攏,其中有很多人都留在了漢中地區。即使法正和孟達肯於效忠劉璋,可是他們手下的東州兵卻與張魯手下的關中民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就不得不使劉璋在使用法正和孟達的時候始終抱有一定的戒心。

法正和孟達本來滿腔熱血原意效忠劉璋,可是卻受到了冷落,所以才投靠了劉備。而劉璋呢?也是因為對法正和孟達不信任,才會在劉備入川之時,就把孟達率領的四千關中民眾組成的部曲以支援的名義送給了劉備。從此,東州兵正式加入到劉備陣營中。

圖片來自網絡

劉備攻取益州時,孟達並沒有率軍作戰,而是被劉備安置在了宜都一帶,受張飛節制。後來,劉備調張飛入川助戰的時候,就委任孟達為宜都太守,可謂是重用了。劉備之所以重用孟達,還是看在法正的面子上,因為,法正在劉備攻取益州和漢中的戰役中可以說是立下了首功,也奠定了東州兵在蜀漢政權的地位。

公元219年,劉備在攻佔漢中後不久,就令孟達率軍攻取房陵、上庸。孟達此次出兵,東州兵另一員主將李嚴也率軍助戰。按照一般的邏輯,如果東州兵打下房陵、上庸地區,那麼,這個地區可就是東州兵的勢力範圍了,東州派在蜀漢政權內部的地位會得到進一步的穩固和提高。

可是,就在孟達和李嚴攻佔房陵,準備進攻上庸的時候,出現了變故,那就是李嚴被調走了。隨即,劉封被劉備任命為副軍將軍,率軍順漢水東下與孟達會攻上庸。按照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劉備認為孟達能力有限,恐怕不能勝任獨自率軍攻取上庸,所以才派劉封來統一協調指揮。

事實真的如此嗎?未必然!

圖片來自網絡

劉備出於什麼考慮派劉封來指揮上庸戰役

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位於漢中的東部,所以被稱為東三郡,這裡地形複雜,又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區,當地的土豪勢力強大,不服王化久矣,向來難以管理。所以,在後漢三國時期被魏蜀吳三國視為「三不管地帶」。

可是,這個地區的戰略位置又極其重要,如果蜀漢政權能夠拿下東三郡,那麼,就可以把荊州、漢中地區連成一片。向東可以支援荊州方向的北伐,向西可以沿漢水北上支援漢中的防禦,向南可以保護由荊州通往益州的陸路交通線臨沮一線,可謂是戰略要地。

按照劉備的考慮,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是一定要由自己的心腹掌握才是,而孟達和李嚴掌握的東州兵並不是自己的嫡系。孟達和李嚴已經攻佔了房陵,如果攻下上庸,再聯合當地土豪申氏家族,極容易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為了防止這種局面出現,劉備才會在孟達進攻上庸的前夜,調走了李嚴,然後再派劉封來掌握部隊。

另外,法正在益州已經擁有極大的權力了,東州兵再立下大功,那麼,東州派的勢力就愈發強大,這就勢必會影響蜀漢政權其他派系的利益。所以,處於安全和內部各派系利益平衡的考慮,劉備才派出劉封,作為自己在上庸地區的軍事代言人。

圖片來自網絡

劉封為什麼要奪取孟達鼓吹

劉封的到來,在孟達眼中明顯就是來搶功的。而且,劉封無功就已經被封為了副軍將軍,而孟達和所率的東州兵卻無一賞賜,連領導人之一的李嚴也在戰前被調走,這勢必會引起孟達和東州兵的不滿。如果劉封善於撫慰,孟達即使不滿,也不會有過激的反應。可是劉封卻偏不是這樣的人,他依仗著自己是劉備的義子,又秉承著劉備要控制東州兵,壓制孟達的意旨,表現得異常跋扈。

雙方的矛盾終於在劉封奪取孟達鼓吹一事上爆發了。以筆者的估計,如果不是雙方的矛盾到了一定的程度,相信劉封也不會做出奪取象徵著孟達將軍榮譽的鼓吹的。

竊以為,劉備派劉封來上庸,主要還是希望劉封採取溫和的方式來處理與孟達的關係,以預防為主,並沒有激化矛盾的意思。如果孟達見機,主動向劉封靠攏,以東州派在朝中與軍內的實力,劉備是不會動搖孟達在軍內的地位的,因為,畢竟法正此時還在,還有一大批在蜀漢政權內有實力的東州人在做官。如果此時就動了孟達,勢必會影響其他人的感情。

可是,劉封偏偏卻反其道而行之。劉封在軍事上可能有兩下子,但卻是一個政治白痴。他不僅激化了和孟達的矛盾,同時還得罪了本應該拉攏、利誘的土豪申氏家族。最終,孟達和申氏家族聯手反叛,把在東三郡本沒有什麼根基的劉封擊敗,投降了曹魏。

綜上所述,劉封奪取孟達鼓吹並不是劉備的本意,而是劉封壓制孟達不成所作出的激烈反彈。按照劉封的邏輯,既然我不能壓服你,那就通過奪取你鼓吹來羞辱你,最好能激起你的反抗,這樣,劉封就可以師出有名,徹底消滅孟達,從而達到穩固東三郡的目的。可劉封卻有點眼高手低,自己沒有精鋼鑽,卻偏要攬瓷器活。雖然達到了激起孟達反抗的目的,卻沒有能力來平叛,以至於敗與孟達,丟掉了東三郡這塊戰略要地。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小說,孟達、沙摩柯、姜維誰的射箭術更高?依據呢?
    孟達第一次出場是在張松、法正兩人密謀獻益州給劉備的時候,張松還說法正和孟達都是他的摯友,真是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啊!劉備攻打益州時,孟達是最早倒戈的人之一,和霍峻一起守衛葭萌關,接著就和劉封形影不離了。 孟達先反劉璋、再反劉備、再反曹丕,佔據上庸。
  • 蜀漢帝國滅亡終極解碼:鄧艾堪稱軍事天才,諸葛亮之子或為水貨?
    江油守將馬邈探知魏將田章前來偷襲江油,於是他提前在半路上設下埋伏,企圖伏擊消滅田章。「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裡,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據此記載,田章應該是打敗了這隻有三校(一校約有1000人)的伏兵,蜀軍大概只剩下數百殘兵敗將,退守江油。
  • 夷陵之戰劉備最多只損失了5萬人,蜀漢為什麼卻因此一蹶不振呢?
    劉備給關羽報仇,進攻東吳,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敗;白帝城託孤,蜀漢走上了不歸路。這是《三國演義》裡的情節,仿佛蜀漢滅亡的首犯就是劉備,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嗎?蜀漢有沒有統一中原的機會呢?孫權在奪取荊州後,為應對劉備可能的報復行為做了周密的部署,周瑜去世,孫權派劉備輕視的陸遜接手大都督;劉備屯營在狹長的沿江地帶,夷水以南全部是孫權統治的大片地區,劉備去了就陷入重重包圍。陸遜知道劉備的弱點就是糧草不濟,所以屢次騷擾就是不進攻,等劉備大軍疲憊後,再利用沿岸叢林火攻,導致劉備慘敗。為什麼東吳偷襲關羽時,蜀漢沒能派大軍策應?
  • 關羽曾再三表示欲娶秦宜祿之妻,結果卻被曹操搶先霸佔
    關索之事太傳奇 另一個跟「關索」有關的是四川省昭化古城附近的鮑三娘墓。該墓於民國三年(1914年)被法國人掘開,掠走額骨和部分漢代畫像磚,現存殘碑刻有「漢將軍索妻鮑夫人之墓」字樣。據說蜀漢滅亡前,姜維派關索至嘉陵江協防葭萌關,鍾會派龐德之子龐會進攻,龐會欲報父仇,愈戰愈勇,關索體質本弱,竟然被對方打落水中,不幸溺斃。
  • 蜀漢神秘人馬岱:一生只為斬一將
    一斬成名馬岱是在劉備入主益州前隨其兄長馬超共投蜀漢,而歷史上從這以後直到劉備死前都不在有關於他的任何記載。唯有演義中劉備興兵伐吳時提及一句「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因此,馬岱的主要貢獻皆在後期孔明的南徵北伐之中。
  • 【方志四川•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大竹縣地方志辦公室提要:王平,字子均,漢末巴西郡宕渠賨人,有「平安三侯」之美譽。建興六年(228),蜀漢興兵北伐,街亭一戰中展現出傑出軍事才華,被諸葛亮委以重任,並封侯。延熙七年(244),以不足三萬人抵擋曹爽十餘萬人進攻,他分析戰役形勢獨到,力保疆土不失,成為蜀漢後期國之幹臣,官至鎮北大將軍,封安漢侯。「王平忠勇而嚴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國英雄。東漢獻帝初年(156),王平出生在巴西郡宕渠縣(治今四川省渠縣、大竹縣)一個農戶人家。幼時家貧,寄養在外祖父何氏那裡,人稱何平,將成年時回到家中,改回王姓。
  • 第五次北伐中,蜀漢損失了大將魏延,這對蜀漢而言損失不大?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蜀漢大軍進行第五次北伐,當時諸葛亮屯兵於五丈原,與司馬懿進行了一百多天的對峙,然而由於司馬懿畏懼蜀漢的兵力而畏懼不出,不與諸葛亮交手,導致諸葛亮被司馬懿成功拖死。在諸葛亮去世前,他為了避免蜀漢的軍隊在撤退時受到傷害,於是提前安排了後事,當時諸葛亮要求魏延斷後,姜維其次,並把統帥之位交給了楊儀。
  • 籃球明星孟達走進我市籃球特色學校
    為促進青少年籃球運動、推廣籃球體育教育和籃球文化,11月21日,2015/2016賽季CBA總冠軍四川金強男子籃球俱樂部主力球員,四川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教練員孟達,到我市開展籃球推廣公益活動。活動中,孟達一行先後來到棠湖外國語學校和巴中六中,指導孩子們運球、投籃、防守等籃球技術,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籃球運動,感受籃球帶來的快樂。活動最後,孟達一行分別向參與活動的小籃球運動員贈送了籤名球衣及籃球,以此鼓勵學生通過參與籃球運動體會到運動帶來正能量,傳遞籃球精神。
  • 蜀漢四相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諸葛亮是蜀漢的第一任丞相,或者說,諸葛亮是蜀漢唯一的一位丞相。因為在諸葛亮之後,後主劉禪就把丞相這個官職給廢除了。而所謂的蜀漢四相,說的是諸葛亮、蔣琬、董允,以及費禕等四人,因為他們有相國之才,所以被人稱之為「蜀漢四相」,亦或者是「蜀漢四英」。
  • 蔡英文手中挾著800萬票,只要她想處理派系問題,誰敢不買帳?
    當初民進黨當局在選民投票中以817的高票獲選,但是依然面臨著許多潛在的風險,其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誰來接任民進黨的黨主席。民進黨內部現在雖然有蔡英文統領大局,然而黨內各派系的勢力錯綜複雜。民進黨內的派系之爭根據時政專家的分析,蔡英文現在面臨的問題和當初的陳水扁非常類似,那就是民進黨內各派系之間互相爭鬥,無法對外形成合力。陳水扁在卸任之前被公訴貪汙,當時民進黨內的兩大元老謝長廷和蘇貞昌被迫臨時聯手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 和之國類似蜀漢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結合諸葛亮的《隆中對》,分析一下和之國的優勢。地勢優勢和之國在故事中最為直接的優勢就是其地勢,海賊世界中的國家幾乎都脆弱得不堪一擊,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整體戰鬥水平不高之外,就是地形問題。一個太過容易被登陸的國家免不了經常遭遇入侵。
  • 評《李先聞自述》:派系、權力之爭下的民國科學界一隅
    他不僅親身經歷了中國人在科學方面「迎頭趕上」的世路歷程與心路歷程,而且適逢民族危亡的八年抗戰和此後的三年內戰,侷處於各式各樣的派別鬥爭之中,並因之而處處品嘗科學探索中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發的辛酸苦辣。當十三歲首次出川赴清華園求學之日,李先聞不僅是四川江津李家的「千裡駒」,更是千萬川人的「好兒郎」。
  • 我的2020|《三國演義》裡姜維深得諸葛真傳,為何不能挽救蜀漢?
    在19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最後一集演到姜維之死。姜維兵敗投降,而後用計激起鍾會反叛之心,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曲線救國。怎奈舉事不成,而招殺身之禍。姜維臨死,舉手向天而嘆:我計不成,乃天命也!隨後殺身成仁。姜維原本魏將,在與諸葛亮對陣時被招降。
  • 《鵝作劇》將更新多人模式;《全戰三國》最大擴展,加入四大派系|...
    · 好評如潮之作《神界原罪2》開發商新作發售日公布,9 月底搶先體驗。· 一款關於死亡卻又溫馨休閒的冒險遊戲?《Spiritfarer》直擊你的心靈。· 《全戰三國》迎來最大擴展,四大派系加入,孟獲上演七擒諸葛亮?
  • 夷陵之戰中,蜀漢到底損失多少大將?此人的陣亡,影響蜀國的國運
    夷陵之戰中,蜀漢到底損失多少大將?此人的陣亡,影響蜀國的國運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和東吳政權發生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也是古代軍事上一次非常著名的防禦戰。此戰蜀漢損兵折將、元氣大傷,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而這一戰裡劉備到底損失了哪些大將?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這個話題。一、黃忠黃忠是在夷陵之戰中戰死的,作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的黃忠在這一戰中是先鋒大將,在行軍途中,不慎被東吳將領馬忠偷襲,被一箭射進了肩窩,回到營地後不久就陣亡了。
  • 戰報360,吳帝孫震請求蜀帝劉璿重修吳蜀聯盟,蜀漢要求孫震稱臣
    玩《三國志11》戰報360,吳帝孫震來洛陽見蜀帝劉璿請求重修吳蜀聯盟,蜀漢讓吳國俯首稱臣。公元276年6月,蜀漢丞相鄧艾上奏蜀帝劉璿:陛下,吳國皇帝孫震親自來洛陽了,已經在洛陽城外了,即將入城。陛下要見一見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