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除了常見的單挑外,每個人的箭術也是很值得談論的一個話題。
以孟達、沙摩柯、姜維三人的箭術來說,雖然比不上老黃忠那百步穿楊的本事,可也有比較出彩的地方。
首先孟達,此人的武藝在演義中實在是難堪,倒是在賣隊友這一方面有著不錯的能力,當然賣到最後把自己也給賣了,玩了一輩子鷹,最後被鷹啄了眼,把孟達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在三國「兩面三刀」排行榜中穩居前三位了。
孟達第一次出場是在張松、法正兩人密謀獻益州給劉備的時候,張松還說法正和孟達都是他的摯友,真是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啊!劉備攻打益州時,孟達是最早倒戈的人之一,和霍峻一起守衛葭萌關,接著就和劉封形影不離了。
孟達先反劉璋、再反劉備、再反曹丕,佔據上庸。司馬懿奇襲上庸,徐晃當時為先鋒,在上庸城下由於收馬不住,被等候在城牆上的孟達一箭射中腦門,重傷不治身亡,享年五十九歲。徐晃也是個箭術高手,在銅雀臺箭術大會上,百步之外一箭射中柳條,贏得了大賽冠軍,眼力比起轅門射戟的呂布也差不了多少。孟達能射中徐晃,固然有運氣(徐晃失誤)的因素,但其箭術本事也不可小覷。
第二沙摩柯,來去匆匆的五溪蠻王,夷陵之戰時被馬良請來作為外援,在岸上一箭射中東吳猛將甘寧的頭顱,甘寧帶箭逃到富池口,在大樹下去世,死時樹上有數百隻烏鴉圍繞著。甘寧是猛將,同樣也是個射箭高手,曾在亂軍中一箭射中樂進腦門,救了凌統回營。
不過夷陵時甘寧已經得了痢疾,因為不服輸帶病上陣的,孫劉兩軍鏖戰正酣時,甘寧沒在前線作戰,而是留在了船艙裡修養,等到沙摩柯殺來時,甘寧兵馬較少,沙摩柯又長得不像個人樣,甘寧不敢和他正面交鋒,撥馬便走,這才被沙摩柯射中了頭顱(按描述來看,甘寧中的應該是後腦勺),所以沙摩柯能一箭射中甘寧還是運氣的原因,要是換個時間,甘寧未必會中這致命的一擊。
第三是姜維,作為諸葛亮首席大弟子,姜維的槍法可是得到過槍神趙雲的誇獎的,而他的箭法也一樣高超。鐵籠山大戰,姜維一槍刺死曹魏大將徐質,圍困司馬昭,卻中了陳泰的反間計,營寨被劫,姜維走得急,沒帶武器,只有腰上帶著一張弓,箭都在逃跑途中掉光了。
為了擺脫追兵,姜維故意引郭淮入山,借山路狹窄的地利,回身放了十幾次空箭,讓郭淮知道自己無箭,然後發箭射向自己。在這電光火石之際,姜維一閃,順手接住了郭淮射來的箭,等到郭淮逼近,拈弓搭箭,一箭射死了郭淮,演義裡不少人都躲過暗器,可借對手的暗器來反擊對手的,整本演義裡只有趙雲(接住陳應的飛叉,回擲陳應)和姜維二人。
不過趙雲是在陳應背後接叉,而姜維是在郭淮前面接箭,姜維需要前後兼顧,難度比趙雲要大得多。而且人手擲的飛叉,速度和長度都比不上機簧射出來的箭,所以姜維雖然箭術不是很高(郭淮以為姜維無箭,沒有防備),但接暗器厲害,可能連趙雲都比不上。
但是之後,長城一戰,姜維用暗箭射擊鄧忠,卻被初出茅廬的小將鄧忠輕易閃過,疆川口一戰,姜維三箭射金城太守楊欣不中,氣得把弓都給折了。可見姜維可能是精於騎射,箭術反而在平地上發揮不出來。
綜上所述,孟達、沙摩柯、姜維三人的箭法排名為:沙摩柯<孟達<姜維。比起孟達、沙摩柯兩位是在平穩的環境中射中了敵軍將領,姜維則是處在騎馬這樣的運動戰中射中了郭淮,他加分就加在了這裡。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