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漢朝跟晉朝之間的一段動蕩時期,各路英雄豪傑紛紛崛起,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諸葛亮、曹操、劉備、董卓、呂布等,雖然後人對他們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大部分的影響來自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諸葛亮被神化,在一些事跡上和正史相悖論,但也不乏有值得信任的地方。
而我們今天討論的並非諸葛亮,是他的弟子姜維,據了解,諸葛亮一生有三個徒弟,姜維、馬謖和諸葛瞻,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人人皆知,可在歷史上馬謖並未被斬首,斬首前就在獄中病逝,事實究竟如何,後人無從知曉,只能從已知的記載中得知皮毛,但三個徒弟當中最出名的要數姜維。
歷史上對於姜維的爭議有很多,一直都沒有定論,諸葛亮死後,姜維繼承其遺志,獨掌大權繼續北伐事業,公元263年,劉禪投降,姜維為了光復蜀國勾結鍾會反叛,但事情敗露被殺害。在他死後83年,有一份絕密檔案在成都重見天日,幫大家揭開了歷史秘密。
姜維出生於公元202年,年幼喪父,和母親住在一起,他原本是曹操手下的幕僚,在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兵祁山,姜維被軍中將領懷疑有異心,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逃往上邽,等到姜維趕到時,城門已被關閉,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投降諸葛亮。
歸順蜀國之後,仕途也不怎麼順利,當時的姜維先後平定多場戰役,但是大臣們主張修身養性,積攢自己的實力,姜維卻主張乘勝追擊,一舉北上,光復蜀漢政權,完成諸葛亮的遺志,由於政見不同,他的主張卻遭到了大臣的壓制。
後來敵對勢力的主將去世,順心的日子總算到來,姜維可以熬出頭,能夠實現自己的一番抱負。公元254年,姜維掌握了蜀漢軍權,開始了領軍北上的道路。諸葛亮6次北伐戰爭,而姜維9次北伐,雖說也曾經打敗過對方,但是都沒有傷害到魏國的元氣。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蜀國來了一個跳梁小丑,那就是宦官黃皓。擾亂朝堂制度從中作梗,姜維為了避免災禍,選擇回老家屯田。姜維沒有殺掉黃皓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也正是因為黃皓的存在,讓蜀漢的元氣大傷,老百姓生活得非常悲慘,國家也一步一步的走向沒落的結局,沒有辦法能夠挽回。
當時的司馬昭派大軍鎮壓蜀國的時候,黃皓只是一味的避讓,劉禪自以為逃避能解決一切,直到魏國軍隊攻打到城門樓下的時候,劉禪才開始慌了,無奈只能選擇投降,而且還讓姜維放棄抵抗曹魏,姜維心中憤恨卻只能假意投降鍾會,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行為。
姜維投降之後,知曉鍾會有謀反之心,便勸說鍾會殺害魏將,最終事情敗露,姜維、鍾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殺害,鄧艾也被田續殺害。對於姜維是主動投降還是被迫投降無人知曉。直到公元346年,桓溫起兵伐蜀,進駐成都時意外發現一封秘密書信,上面寫道:「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足以表明他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