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工實驗室 專家帶「理」一探到底 微觀材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

2021-01-09 騰訊網

探秘重理工系列報導

重理工實驗室 專家帶「理」一探到底

微觀材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重造」宏觀世界

核心導讀

說到實驗室,你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小白鼠、白大褂、各色試劑、顯微鏡……那裡的「真相」遠不止於此。

本報導以「探秘」揭開序篇,通過記者的第一視角走進校內那些傳說能「上天入海」,神秘又充滿魅力的重理工實驗室,一覽科技的力量。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29日17時24分訊(韋燕 鄧潔 胡哲源)新型生物材料的發明,讓醫學從「移植」走向「再造」;新型納米材料的發現,讓人類得以「更進一步」了解世界;新型鋼鐵材料的產生,讓各大建設企業不再徘徊,各種看似微小的材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世界。讓我們跟隨重慶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分析測試中心郭非老師。一起走進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第三實驗樓的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參觀一下材料分析測試的「黑科技」。

材料分析測試中心成立於2001年,目前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各類分析測試設備400餘臺(套),總價值4000多萬元,是一個集成材料成分、微觀組織分析及性能測試的一體化研究平臺。

材料的研究是立足於微觀世界的觀察,如何觀察微納尺度的形貌成為材料研究的關鍵。電子顯微相貌分析區的設備包括場發射掃描電鏡、原子力顯微鏡及白光幹涉顯微鏡等。該類設備為研究人員觀察微觀形貌及成分等信息提供了有效操作平臺,是材料學研究的核心利器。利用該設備可以觀察到包括病毒在內的各類微納尺度物質形態,為材料、生物、化工等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微納結構分析區主要包括X射線衍射儀。該類設備為研究人員獲取原子或分子排列特點等信息提供保證,除科學研究外,還為學生提供了物相鑑定等材料學科基礎實驗內容。

虛擬仿真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包括材料控制成型、材料性能測試、焊接機器人等VR實驗資源,同時滿足學生在線實驗的需求。為學生提供一些受場景、設備及環境限制的傳統難以開展實驗的新方式。

腐蝕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所處環境的不同,材料的腐蝕程度也有所差異。為了將材料的腐蝕性進行量化,中心建立了電化學腐蝕表徵區,包括電化學工作站、電化學噪聲以及掃描電化學顯微鏡等設備。通過這些設備,研究人員可以獲得材料腐蝕傾向、腐蝕行為特徵、腐蝕產物活性以及腐蝕的機理等信息。同時這些設備也可用於材料腐蝕與防護性能測試等材料學科基礎實驗的教學工作。

目前,分析測試中心立足材料學院,直接服務於多個省部級教學研究平臺。支撐了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重慶市一流學科,材料控制成型、材料科學、高分子材料科學三個重慶市一流專業。同時拓展了重慶市特種焊接材料與技術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重慶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為學生研究者及社會提供優質平臺。

未來,分測中心將進一步完善測分析平臺,提升研究質量與服務範圍,爭取成為帶動地區發展新動能的創新力量。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專家帶「理」一探到底①微觀材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重造」宏觀...
    本報導以「探秘」揭開序篇,通過記者的第一視角走進校內那些傳說能「上天入海」,神秘又充滿魅力的重理工實驗室,一覽科技的力量。,讓人類得以「更進一步」了解世界;新型鋼鐵材料的產生,讓各大建設企業不再徘徊,各種看似微小的材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世界。
  • 從材料開始,開啟太空探索徵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為青少年教育項目...
    6月29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給眾多師生帶來了一場關於「太空探索實驗」材料合成與在軌製造方向的主題講座,同時為東莞市首屆「太空探索實驗」青少年教育項目徵集活動提供項目靈感與思路。
  • 接下來,是見證微觀世界的時刻
    也許肉眼下看似平整的表面在顯微鏡下就像是連綿起伏的山峰;你認為的緻密的纖維織品其實在微觀世界裡就像「一團亂麻」。 實驗室中,帶我們走進微觀世界的「秘密通道」裡基本的也是常用的有這幾種:光學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今天相寧就帶大家分析一下這三種顯微鏡,看看它們之間有啥子相同、啥子不同呢?
  • 騰訊量子實驗室正在籌建中,未來三大實驗室會提供豐富的AI應用場景
    「SNG正在大力投入布局人工智慧,目前SNG有優圖實驗室、音視頻實驗室,量子實驗室也正在籌建中。」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總裁湯道生在開場演講中說道。會議期間,騰訊旗下三大實驗室的掌門人——量子實驗室負責人張勝譽、優圖實驗室負責人賈佳亞、音視頻實驗室負責人劉杉一一作了發言。其中,最受關注的可能還是正在籌建中的量子實驗室。一是在於量子研究到底能帶來什麼樣的科技成果。二是在於騰訊會怎樣將量子能力運用到公司的業務中。
  •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開採多少年?專家給出「驚人」數字!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開採多少年?專家給出「驚人」數字!現在世界各國的發展都離不開能源的消耗,其中石油就是重中之重,那麼,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夠開採多少年呢?專家給出了驚人的數字打架真的認可嗎?我們地球上的食物儲量到底還能開採多少年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專家也給出不同的說法,有的專家給出的說法是65年,有的說是40年,甚至還有部分專家給出的時間是256年,根據地球上的流出量的初步測算,如果每天開才3300萬桶的話,那麼確實還能夠開才能夠開採50還能夠開55年。
  • 電子顯微學大咖帶你走近奇妙的微觀世界
    10月15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通過位錯的電鏡觀察等經典案例講述材料透射電子顯微學的興起和發展,同時還講述了以色列學者發現準晶的始末以及中國科學家在準晶方面開展原創性研究的精彩歷史故事。最後,馬老師以給透射電子顯微鏡戴上「眼鏡」的精妙比喻,介紹了在三代德國科學家的傳承和不懈努力下,像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及發展,在人類探知原子尺度的微觀領域,為其更加清晰地觀察奇妙的微觀世界所帶來空前的變革。
  • 專家說原子就是一個宇宙,那麼微觀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擁有了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去觀察整個宇宙。在此過程中,人們不僅發現了宇宙正在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還發現了更加微觀的層面。科學家們並不認可相關說法,宏觀與微觀無法混為一談,原子仍然屬於物質,即便放大無數倍,其中仍然能夠擁有很多結構
  • 徠卡顯微鏡下的材料微觀結構竟然美到令人窒息
    偶然的機會到一位朋友的金相實驗室參觀,恰好看到了他的一本工作相冊,無意間看到那一幀幀絕美的照片,真的被驚到了。沒想到這些外表看上去在普通不過的石頭啊,發泡塑料啊,混凝土啊什麼的,在徠卡顯微鏡下竟然美到了令人窒息!看到這張照片,想到是什麼?
  • 【專】微觀電流——漂移電流
    近來與朋友頻繁談起此事,都覺得若有一份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內涵的IGBT材料就好了,簡言之就是要求這份材料能深入淺出地把IGBT講明白。筆者深知要做到這種程度,難度之大,實難預料,但心中卻有一股躍躍欲試之情,想一想,試試倒也無妨,且看能做到什麼程度。IGBT是一個針對高電壓大電流的開關器件,無外乎就是電壓、電流、電阻的關係,我們就先從半導體內部的電流開始說起。
  • 發現晶體微觀結構高性能熱電材料
    原標題: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發現晶體微觀結構高性能熱電材料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科研人員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和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合成了一種既不同於尋常晶粒取向隨機的多晶材料、也不同於無晶界的單晶材料、具有高度取向性的馬賽克晶體熱電材料,從而實現了類似玻璃材料的極低熱導率和晶體材料的優異電輸運性能,其熱電優值遠高於普通多晶材料體系
  • 北極海冰,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破冰科考船前往北極。
  • 【走進重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and Compounds》、《Materials & Design》和《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英文版)等國內外刊物的審稿專家。
  • 微觀粒子波長與質量速度的關係
    (三)微觀粒子的波長與質量和速度的關係。上式中:h為布朗克常數,P為粒子的動量,m為粒子的質量,v為粒子的速度。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電子的波長是由其速度決定的(電子本身的質量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微觀粒子的波長與它的質量成反比、與它的運動速度成反比。物質波理論看起來很神秘,有人計算出了宏觀地球、太陽甚至人類的波長,為什麼會出現粒子的波長與動量成反比這種情況呢?實際上了解了微觀粒子在引力場中的受力情況,用腳後跟也能想明白這個問題。
  • 材料微觀組織照片賞析(1)
    材料之美不僅體現在宏觀,也表現在其微觀組織。為了讓更多材料人欣賞到美輪美奐的材料組織,培養探索微觀世界的興趣,提高儀器使用水平與藝術鑑賞能力,材料科學與工程微信公眾號繼成功舉辦三屆金相大賽後,特此舉辦第四屆材料微結構大賽。歡迎投稿、合作等,點擊此處查看詳情。(第四屆材料微結構大賽正式開始!更有專家點評、好禮相送!)。
  •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或因試驗產生甲烷爆炸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一位多年從事汙水處理研究的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垃圾滲濾液汙水是高濃度廢水,包含各種難降解有機物、無機鹽和金屬離子等。一般處理工藝是通過藥劑進行酸、鹼度調節,再通過厭氧、好氧反應,然後進入反滲透膜處理等。該專家表示,從整個處理流程來看,滲濾液汙水是不會爆炸的。
  • 微觀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探秘微觀宇宙
    可是我們人類十分聰明,科學家們通過對宇宙的研究發現,既然宇宙無限廣袤,人類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探索,那麼人類可以從微觀宇宙下手,因為微觀宇宙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只要了解宇宙的微觀世界,那麼就能夠打開宇宙奧秘的大門,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 觀察到底對微觀世界有啥影響?
    上一期我們談到量子力學和人的意識有啥關係,其實目前科學家只認可「觀察」會影響到微觀世界,並不承認人的意識會影響到微觀世界。但是不少網友認為「觀察」本身也是起源於人的意識,所以並不能立即否定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影響,今天我將進一步揭示「觀察」對微觀世界到底有啥深刻影響。
  • 香港理大與英國高校建AI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26日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籤署合作備忘錄,斥資6億(港幣,下同)在香港成立AI設計實驗室,主攻智能服裝設計及物料研發等。物料研發包括可因應人體生理指標(如心跳)「變色」的物料製作衣飾,有望協助護理人員監測長者健康。兩院校已聯合申請加入香港科學園「人工智慧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臺,如獲批准最快2019年底運作。
  • 獨家帶你探秘量子科研「四川隊」
    1、三分鐘,帶你認識量子——微觀世界的「精靈」說起量子,隔壁王嬢要說了:嗨啥子嘛!量子算命、量子鞋墊、量子速讀……量子科技早就進入我們生活了!但是這些打著量子旗號的東西,是真的量子產品嗎?點擊閱讀《量子速讀、量子鞋墊、量子內衣……是真正的量子產品嗎?
  • 合肥城市新地標—— 一隻觀察微觀世界的「慧眼」
    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站在合肥先進光源規劃設計圖前,可以看到整個園區宛如一隻觀察微觀世界的「眼睛」,透過這隻令人驚嘆的「慧眼」,科學家將能看清物質結構和生命活動,開啟人類文明的新徵程。總體方案通過專家論證、園區規劃完成方案設計、多項預研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合肥先進光源預研和準備的腳步並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