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門學科15門滿分 清華大學學生「驚呆」網友
原標題:還原學神
被封為「學神」的韓衍雋
20門學科中,15門滿分,4門99分,1門98分。11月2日,2014年清華大學特等獎答辯,電子工程系大四學生韓衍雋的成績單「亮瞎」了網友的雙眼,「看了覺得心好累,最近一次得100分還是在小學。」
網友眼中的這位「學神」到底是怎樣的存在?雖然昨日韓衍雋通過學校,婉拒了商報記者的採訪請求,但記者從韓衍雋的母親、大學輔導員、高中班主任等人口中,還原出這位「學神」背後的故事。
網友
出生普通家庭的「神」
昨日,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人民日報官微連發三條微博稱讚韓衍雋,並發起相關話題。話題閱讀量超過2400萬,超5萬人參與討論。有網友說,「學霸考98,學神考100,你以為只有兩分之差,學霸考98是實力,學神考100分是因為試卷上只有100分」。網友「日月麗天智」則理性分析說,「這類學霸,天生高智商只是基礎,關鍵是他後天的自控力。生活中見過高智商的人,因為缺乏後者的練習,早早就平庸了」。
韓衍雋,1994年7月出生於安慶市潛山縣一個普通家庭,2011年畢業於安慶一中。憑藉數學國家一等獎和物理國家二等獎,保送清華。不過他依然選擇參加高考,同年以705分的高考成績獲得安徽高考理科第一名,最終入讀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並同時就讀經濟學第二學位。
有網友起底,這位被封為「學神」的韓衍雋,還是清華腰鼓隊副隊長,學業成績三年均為班級第一,曾獲美國大學生交叉學科建模競賽全球特等獎、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類)決賽一等獎第一名。史丹福大學教授Weissman評價他:「已經超出了至今我對斯坦福所有博士生的要求。」
母親
記憶超人
兩歲能背天氣預報
昨日,韓衍雋的媽媽熊根林接受重慶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兒子的記憶力很強。「他兩歲左右的時候,就能背剛播完的天氣預報。」熊根林說,這也是他們偶然發現的情況,兒子能把剛剛播完的天氣預報又從頭到尾複述一遍,「溫度不敢保證全部準確,但是每個城市的順序是全部準確的。」到了小學一年級,韓衍雋能把語文書從頭背到尾,而他在字典裡查過一遍的字,第二次就能準確說出是在哪一頁。
「他並不是一個只知道學習的孩子」,在母親眼中,只要兒子感興趣的事情,他都會去嘗試。即使不在父母身邊,韓衍雋每周都會給父母打電話,從英國和美國回來,總會給家人帶禮物。
高中班主任
自控力強
不苦讀,做事有規劃
韓衍雋畢業於安慶一中,安慶一中教務處副主任金久是帶過韓衍雋高中3年的班主任。
昨日,金久告訴商報記者,韓衍雋當時是班上年齡最小的、成績最好的,一直保持年級第一,每次還比第二名多幾十分。金老師認為,這孩子學習上的優勢一方面是天賦,另一方面是勤奮。「他不是一個埋頭苦學的孩子。」金久說,高中時很多學生每晚挑燈夜讀,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可是韓衍雋大多數時候晚上10點就睡覺。「他所有事情都有規劃,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鍛鍊……做事的時候就做到極致」。
金老師說,這孩子人緣不錯,不只是因為他成績好,因為他從不高高在上,雖然年齡小,可是在班級活動時很出得眾,有號召力也有領導才能。
大學輔導員
精益求精
情商智商都很高
丁文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11級輔導員。在他眼裡,韓衍雋是一個自我管控能力很強,情商和智商都非常高的學生。丁文伯告訴記者,早在「學神」這個稱呼流傳前,系上的師生就已經將韓衍雋稱之為「韓神」了。
「在專業裡有一門課程叫做『隨機過程』,這門課非常難,在學生口中有『隨機過程隨機過』的說法。」丁文伯告訴記者,考試時老師會出十道題,由學生選做,只要完成5道就能滿分。而韓衍雋在考試時間內,卻做了8道題。丁文伯說,韓衍雋不光自己學,還會給其他同學解惑答疑,共同探討學科難點。
成績優異,但並不代表韓衍雋就只是一個考試型學生。丁文伯說,韓衍雋很懂得調節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大一大二時期,還加入了學生會和一些學生組織,例如學校腰鼓隊。系裡舉辦一些活動、比賽時,他也會報名做志願者工作。
「他很明白自己要走的路,所以不會被外界事物分心,能夠很快地靜下心來鑽研,管理自己的時間和項目進程。」丁文伯分析說,這或許是韓衍雋能取得現有成績的原因。
自我評價
腳踏實地更重要
「這幾天,他每天都會跟我通電話,聊了很多。」熊根林說,兒子的原話是:這個成績只是階段性的,真的不算什麼,只會激勵他今後更努力。
韓衍雋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現在看起來有多牛沒有用,我還沒有做出真正的貢獻,我要一直做下去。」韓衍雋說,他的目標是努力成為錢學森先生所說的大師級人物,通過基礎研究探索人類認知的極限,將理論用於實踐,解決人類文明與國計民生的基本問題。「現在離目標還很遠,腳踏實地更重要。」
聲音
找準道路
每個人都可以是「神」
輔導員丁文伯表示,韓衍雋的成功只是一條路,並不意味著所有大學生都應該效仿他。「我們不要製造模式化的人,每個人的活法都不一樣。我們也更建議學生多元化發展,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喜歡的路子去嘗試、研究,沉下心去堅持做自己追求的事。總有一天,你也會取得成功,成為別人眼中的『神』。」
昨天,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廖其發也談到了這一點。「先天條件,我們無法去改變,但後天的努力,同樣能釋放潛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記者 談書 饒方婧 實習生 沙銀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