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衍雋,畢業於安慶一中13班,在2011年的高考中獲得705分(其中政策加10分),成為安徽理科最高分。 他1994年出生於潛山縣,父親韓竹青長年在外打工,母親熊根林在潛山縣疾病控制中心上班。 2008年中考中,韓衍雋獲得了潛山縣第三名的好成績。中考結束後,韓衍雋又在安慶一中理科實驗班招生取得第一名的成績,被安慶一中錄取。 在2011年高考中,韓衍雋獲得705分的好成績,其中語文120分、數學148分、英語141分、理綜286分、政策加分10分,成為安徽省高考理科最高分。談起已被保送到清華大學還要參加考試,韓衍雋表示,主要想證實一下自己的實力。
經參評推薦、校獎助學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審核、初評會議,共15名同學入圍2014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名單按照院系順序排列)。
得第一讓我挺意外的 「我是中午11點在家上網時查到高考分數是695分,比我估的683分還高出12分。再加上競賽政策10分,應該是705分,這成績還可以吧。但沒想到自己是全省理科第一。」昨日下午,在安慶一中會議室韓衍雋同學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現出的淡定和從容,很難想像眼前這位身高1.65米的個頭,滿臉稚氣,剪著平頭的小夥子竟是高考狀元。 高考前他已被保送清華韓衍雋說,當班主任金久老師在電話中告訴自己是理科第一名的時候,很出乎意料。「其實我得第一名挺意外的。」但是,他表示,自己並不在意是不是第一名,高考前他已被學校保送至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班。不過他很樂意參加高考,想通過考試來檢驗一下自己的學習成績,也是對高中三年做個總結。 班主任金久老師說,韓衍雋自從考入安慶一中理科實驗班後,他的學習成績便一直十分優秀,曾多次獲校「三好學生」,2011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大賽安徽第一名,全國第八名。 高考前學校已收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為了不影響他考試,金久老師在他考完最後一門科目後,等在考場外將錄取通知書遞給了他,韓衍雋那天特別興奮。
對付學習有自己的方法 能取得好成績,離不開好的學習方法。 韓衍雋說,今年許多考生都覺得數學特別難,他說:想學好數學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思路、一個是計算。 韓衍雋說,其實學習方法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只有自己才知道什麼方法適合自己。所以就他而言「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一般靠自己想,想出什麼方法然後自己去做,一般學習方法只有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是最好的。」金久老師這樣評價韓衍雋,他做題十分嚴謹,平時做題都像考試一樣,答題非常工整,書寫規範,碰到難題總是列出一二三,今年安徽省高考試題的特點就是數理兩門課較難,而這正是韓衍雋同學的優勢。 同學們都喊他「老大」金久老師告訴記者,韓衍雋是理科實驗班年紀最小的一個,可在同學們當中有個暱稱,都喊他「老大」。 韓衍雋來自潛山,平時就住在學校,吃飯、洗衣、上課從不要人督促,自理能力特別強。他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同學們有什麼難題,總喜歡問他,他總是耐心地幫助解答,因此,他在同學當中人緣很好。 班上遇到什麼事,只要他說一聲,全班同學都應從。他對班裡的事樣樣熱心,誰有什麼事,也總是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一次,學校組織集體活動,班上不少同學擔心影響學習不想去,他一吱聲,全都參加了。 刻苦、好學、善良、誠實。這是理科實驗班同學們對韓衍雋的評價,當得知韓衍雋是理科狀元時,都紛紛發簡訊給他:祝賀老大!
數學系邱聰靈同學第一個瀟灑亮相。他曾獲得2014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幾何金獎、全能金獎、代數銀獎。
法學院李若愚:清華大學第32屆「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第一作者)。
美術學院唐韜然:大學三年中,共完成198學分的課程,GPA連續三年排名第一,半數專業課獲得第一。
新聞與傳播學院黃斐:向世界發出中國之聲。
交叉信息研究院施天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頂級機器智能會議Uncertainty in AI (UAI)中發表研究成果。
建築學院柳珺:大學三年連續六學期分績排名專業第一,其中2門課程獲得滿分,數理基本學績達95.4,專業課成績全部在90 分以上。
化工系元喆:探索高容量柔性鋰硫電池正極,在材料學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0.4)發表論文。
精儀系徐曼琪:做有溫度的工科女。
答辯候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