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讓人仰望的天才。例如讓很多人折戟考場、深惡痛絕的數學,在某些人的手裡反而成了隨心所欲操作的工具。
此次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牛人」:
2000年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滿分)2012年印度山姆哈人文與科學技術研究院拉馬努金獎2017年12月3日,「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中獲「新視野獎」2017年12月21日,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這些名譽的獲得者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是惲之瑋。這些獎項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但在惲之瑋的人生中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就讓我們走進他的世界,窺探一下「數學之神」的傳奇的經歷。
少年時期便初露鋒芒,數學天賦令人驚嘆
1982年11月2日,惲之瑋出生於江蘇常州。和所有「80後」一樣,惲之瑋在六歲的時候進入了小學,開始了學習生涯。
在小學的課程開始後,惲之瑋愛上了數學這門課程,他開始將大把的時間用在了學習數學上。但小學的數學課程對他來說太過簡單、枯燥,他便將目光轉向了八九十年代熱度很高的華羅庚數學。
一接觸華羅庚數學,惲之瑋便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就沉迷於其中。在小學六年期間,他先後獲得了《小學生數學報》競賽及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的一等獎。
這兩個獎項,雖然與他今後獲得的成就完全無法比較,但這依然極大激發了惲之瑋的興趣,給了他更大的動力去鑽研數學,也間接為之後的成功鋪設了道路。
小學六年轉瞬即逝,很快,惲之瑋升入了中學。由於早年打下的基礎,還有中學時接觸的更為廣闊的世界,惲之瑋的數學天賦終於得以大展拳腳了。
1998年,惲之瑋開始了高中生活。
高中第一年,他便斬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一等獎,並贏得了第十四屆全國中學生冬令營的入選資格。之後,他又獲得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大賽二等獎。
升入高二之後的惲之瑋繼續不遺餘力地參加競賽然後拿獎,他幾乎完全重演了上一年的經歷,再一次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獲江蘇賽區第一名,並且又一次入選江蘇省代表隊進入冬令營。
這些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絕佳機會,惲之瑋如同日常生活一般的再次重複了一遍。
1999年,也就是惲之瑋高二的這一年,他的天賦和努力終於為他迎來了人生的一大轉折點。在進入冬令營後,他再獲二等獎併入選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集訓隊。
也就是說,擺在惲之瑋面前的還有一道關卡,那就是在同組選手中殺出重圍,真正成為參賽選手。
惲之瑋沒有讓任何人失望,在三月份的八次測試和兩次選拔考試中,他的成績都位列第一。至此,他的實力已經毋庸置疑,惲之瑋順利入圍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
在國際奧賽上,惲之瑋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令人恐怖的數學天賦:以滿分獲得奧賽金牌。這個獎項的含金量有多少呢?我們可以從這些數字中得出結論:
當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共計82支代表隊、461名選手,共4人獲滿分
在這次比賽中,惲之瑋是當年中國隊唯一一個滿分,並且成績僅在佩雷爾曼、陶哲軒、彼得·舒爾恣之後,而這些人,都是獲得過菲爾茲獎的頂尖數學家。
大學時代的惲之瑋:被稱為「Yun神」
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年代,惲之瑋曾經在網絡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一切,都起源於一篇名為《天才輩出的數學江湖:惲之瑋大神及神上之神》的日誌。直到這時,人們才熟知了這位早已在「數學江湖」拼殺多年的天才。
「其實YUN神有多強這個問題,從大學起一直都在折磨著我和其他很多人,每次有了一些結論的時候,都會被不斷發現的evidence(證據)推翻,導致每次我們都發現又低估了YUN神。」
這是當年那篇日誌上作者留下的一句話。其實此文作者本身也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同樣是萬裡挑一的人才,但從這句話便能看出,儘管如此精英,依然對惲之瑋充滿了敬仰。
由於奧賽的優異成績,惲之瑋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對於惲之瑋來說,取得如此令人驚嘆的成績,只不過是他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貫穿他學習生涯的,是他對數學永遠不曾動搖的熱忱。
北京大學的數學系,可謂是藏龍臥虎、人才濟濟,但是惲之瑋的光芒從未被他們所掩蓋,反而有著愈來愈耀眼的傾向。其中最令人無法匹敵的,是他在大學期間數學專業課19門100分,7門99分的成績。
如果單單是成績,那麼惲之瑋可能只會被稱為「學霸」,但他之所以被稱為「神」的關鍵在於,他本身超強的學習能力、極高的學習效率,以及對數學無與倫比的興趣。這三點的結合,鍛造了「神」一般的惲之瑋。
在大一剛剛開始的時候,惲之瑋便開始自學數學課程。大一上學期的時候,他就學完了抽象代數,這本書的難度之高,曾令很多數學專業的學生「望書興嘆」,其內容大半都是加羅華理論和範疇等一些研究生課程的東西。
2004年,惲之瑋作為優秀畢業生於北大畢業,同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深造。
但惲之瑋就這樣把這本書啃下來了,而在學習抽象代數的同時,他還順便學完了三本數學分析的內容。並且為了下學期的泛函分析做準備,他還將實變函數也學了。
就這樣,惲之瑋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學完了普通大學生兩三年的課程,並且都是以滿分通過考試。
2004年,惲之瑋作為優秀畢業生於北大畢業,同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深造。後曾任普林斯頓講師、耶魯大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數學之路永無止境
「YUN神說他從大學以來到現在,有13年了,平均每天都是高強度地搞10小時以上的數學,從未懈怠過。大家參考他大一上這一個學期的進度,再考慮一下學習有加速度的客觀規律,或許可以想像一下YUN神現在到底有多強。」
那篇文章的作者還向人們介紹了一下惲之瑋畢業後的生活,他提到,惲之瑋從未停止學習,就算取得了如此成就,依然每天堅持10小時以上的數學學習時間。
或許,我們普通人與天才的差距,不僅僅在於某一領域或者某一技能的天賦上,學習時的注意力和耐力,或許是我們更加缺失的,也是經常被我們所忽視的。
在普林斯頓學習後,他留校任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之後又成為數學系講師,2016年起,任耶魯大學教授。
現在的惲之瑋,正在麻省理工大學擔任教授,這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數學院校之一。
縱觀他傳奇般的人生經歷,不難發現,惲之瑋並非真的是「神」,誠然,他擁有著高出常人的數學敏感力與思維,但最值得我們學習也最值得稱「神」的,依然是他身上那種對所熱愛事物的執著,以及堅持到底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