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滿分拿下國際數學奧賽獎,北大考100,強到給麻省理工學生上課

2021-01-10 傲夢青少兒編程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讓人仰望的天才。例如讓很多人折戟考場、深惡痛絕的數學,在某些人的手裡反而成了隨心所欲操作的工具。

此次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牛人」:

2000年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滿分)2012年印度山姆哈人文與科學技術研究院拉馬努金獎2017年12月3日,「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中獲「新視野獎」2017年12月21日,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這些名譽的獲得者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是惲之瑋。這些獎項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但在惲之瑋的人生中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就讓我們走進他的世界,窺探一下「數學之神」的傳奇的經歷。

少年時期便初露鋒芒,數學天賦令人驚嘆

1982年11月2日,惲之瑋出生於江蘇常州。和所有「80後」一樣,惲之瑋在六歲的時候進入了小學,開始了學習生涯。

在小學的課程開始後,惲之瑋愛上了數學這門課程,他開始將大把的時間用在了學習數學上。但小學的數學課程對他來說太過簡單、枯燥,他便將目光轉向了八九十年代熱度很高的華羅庚數學。

一接觸華羅庚數學,惲之瑋便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就沉迷於其中。在小學六年期間,他先後獲得了《小學生數學報》競賽及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的一等獎。

這兩個獎項,雖然與他今後獲得的成就完全無法比較,但這依然極大激發了惲之瑋的興趣,給了他更大的動力去鑽研數學,也間接為之後的成功鋪設了道路。

小學六年轉瞬即逝,很快,惲之瑋升入了中學。由於早年打下的基礎,還有中學時接觸的更為廣闊的世界,惲之瑋的數學天賦終於得以大展拳腳了。

學生時代的惲之瑋

1998年,惲之瑋開始了高中生活。

高中第一年,他便斬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一等獎,並贏得了第十四屆全國中學生冬令營的入選資格。之後,他又獲得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大賽二等獎。

升入高二之後的惲之瑋繼續不遺餘力地參加競賽然後拿獎,他幾乎完全重演了上一年的經歷,再一次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獲江蘇賽區第一名,並且又一次入選江蘇省代表隊進入冬令營。

這些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絕佳機會,惲之瑋如同日常生活一般的再次重複了一遍。

1999年,也就是惲之瑋高二的這一年,他的天賦和努力終於為他迎來了人生的一大轉折點。在進入冬令營後,他再獲二等獎併入選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集訓隊。

惲之瑋代表中國隊出徵

也就是說,擺在惲之瑋面前的還有一道關卡,那就是在同組選手中殺出重圍,真正成為參賽選手。

惲之瑋沒有讓任何人失望,在三月份的八次測試和兩次選拔考試中,他的成績都位列第一。至此,他的實力已經毋庸置疑,惲之瑋順利入圍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

在國際奧賽上,惲之瑋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令人恐怖的數學天賦:以滿分獲得奧賽金牌。這個獎項的含金量有多少呢?我們可以從這些數字中得出結論:

當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共計82支代表隊、461名選手,共4人獲滿分

在這次比賽中,惲之瑋是當年中國隊唯一一個滿分,並且成績僅在佩雷爾曼、陶哲軒、彼得·舒爾恣之後,而這些人,都是獲得過菲爾茲獎的頂尖數學家。

惲之瑋以滿分摘得金牌

大學時代的惲之瑋:被稱為「Yun神」

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年代,惲之瑋曾經在網絡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一切,都起源於一篇名為《天才輩出的數學江湖:惲之瑋大神及神上之神》的日誌。直到這時,人們才熟知了這位早已在「數學江湖」拼殺多年的天才。

「其實YUN神有多強這個問題,從大學起一直都在折磨著我和其他很多人,每次有了一些結論的時候,都會被不斷發現的evidence(證據)推翻,導致每次我們都發現又低估了YUN神。」

這是當年那篇日誌上作者留下的一句話。其實此文作者本身也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同樣是萬裡挑一的人才,但從這句話便能看出,儘管如此精英,依然對惲之瑋充滿了敬仰。

由於奧賽的優異成績,惲之瑋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對於惲之瑋來說,取得如此令人驚嘆的成績,只不過是他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貫穿他學習生涯的,是他對數學永遠不曾動搖的熱忱。

北京大學的數學系,可謂是藏龍臥虎、人才濟濟,但是惲之瑋的光芒從未被他們所掩蓋,反而有著愈來愈耀眼的傾向。其中最令人無法匹敵的,是他在大學期間數學專業課19門100分,7門99分的成績。

大學中的惲之瑋

如果單單是成績,那麼惲之瑋可能只會被稱為「學霸」,但他之所以被稱為「神」的關鍵在於,他本身超強的學習能力、極高的學習效率,以及對數學無與倫比的興趣。這三點的結合,鍛造了「神」一般的惲之瑋。

在大一剛剛開始的時候,惲之瑋便開始自學數學課程。大一上學期的時候,他就學完了抽象代數,這本書的難度之高,曾令很多數學專業的學生「望書興嘆」,其內容大半都是加羅華理論和範疇等一些研究生課程的東西。

2004年,惲之瑋作為優秀畢業生於北大畢業,同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深造。

但惲之瑋就這樣把這本書啃下來了,而在學習抽象代數的同時,他還順便學完了三本數學分析的內容。並且為了下學期的泛函分析做準備,他還將實變函數也學了。

就這樣,惲之瑋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學完了普通大學生兩三年的課程,並且都是以滿分通過考試。

2004年,惲之瑋作為優秀畢業生於北大畢業,同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深造。後曾任普林斯頓講師、耶魯大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惲之瑋進入普林斯頓大學並順利畢業

數學之路永無止境

「YUN神說他從大學以來到現在,有13年了,平均每天都是高強度地搞10小時以上的數學,從未懈怠過。大家參考他大一上這一個學期的進度,再考慮一下學習有加速度的客觀規律,或許可以想像一下YUN神現在到底有多強。」

那篇文章的作者還向人們介紹了一下惲之瑋畢業後的生活,他提到,惲之瑋從未停止學習,就算取得了如此成就,依然每天堅持10小時以上的數學學習時間。

或許,我們普通人與天才的差距,不僅僅在於某一領域或者某一技能的天賦上,學習時的注意力和耐力,或許是我們更加缺失的,也是經常被我們所忽視的。

在普林斯頓學習後,他留校任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之後又成為數學系講師,2016年起,任耶魯大學教授。

現在的惲之瑋,正在麻省理工大學擔任教授,這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數學院校之一。

惲之瑋畢業後收到麻省理工大學邀請

縱觀他傳奇般的人生經歷,不難發現,惲之瑋並非真的是「神」,誠然,他擁有著高出常人的數學敏感力與思維,但最值得我們學習也最值得稱「神」的,依然是他身上那種對所熱愛事物的執著,以及堅持到底的毅力。

惲之瑋獲得新視野獎

相關焦點

  • 他兩次獲得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卻拒絕麻省理工,繼續留在北大研究數學
    他曾經兩次都以滿分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價,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了博士生。而那麼優秀的他卻拒絕麻省理工的邀請而繼續留在北大研究數學,這就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其實他一直生活在一個高知識分子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數學的教授,而且呢,經常在他閒暇的時光裡就教受她一些非常難度係數極高的一些數學問題。隨著日積月累,他慢慢對很多數學問題都手到擒來。
  • 萬中無一的數學天才:曾是北大「學霸」,現任麻省理工教授
    萬中無一的天才惲之瑋,在1982年11月生於江蘇常州,在小學時就表現出對數學的天賦與熱愛。他在四年級就開始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其他小朋友對枯燥乏味的數學感到頭疼,整天忙於玩耍嬉戲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而惲之瑋到了初中也沒有讓自己的天才光芒變得暗淡,甚至更為耀眼:在這三年間,他一共獲得了六個省級和國家級數學一等獎。
  • 他是北大的數學天才,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為何不願意回國?
    在數學領域就有那麼一個人一直孜孜不倦地攻克數學難題,至今都不用智能機也不用微信,僅用郵箱來和外界進行信息交流。可能會有人說「這多不方便」,大家要聯繫他還要發郵件,郵件也不是能夠實時交流的工具。這可能就是他的目的,他需要一個安靜的自我鑽研的環境,而且他是業界的大佬,大佬並不怕別人覺得方不方便,這個人就是來自於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曾攻克世界難題的惲之瑋。
  • 麻省理工學生惡作劇偷走加州理工鎮校之寶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雖然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院校,但長期以來相互之間卻存有芥蒂。兩校一些淘氣的學生因此經常相互搞惡作劇,其中最近一起事件就是麻省理工學生從加州理工偷走了其鎮校之寶——一尊有130年歷史的弗萊明加農炮。在每年的開學典禮上,加州理工學院通常都會鳴響這尊大炮。
  • 在麻省理工與龍泉寺之間,這位北大奧數天才選擇了後者
    因為這位頂尖的數學大師,幾年前就曾敗給了龍泉寺的賢宇法師。當然,那時候的賢宇法師還未出家,大名叫做柳智宇。2006年國際奧數競賽場上,左二舒爾茨,右二柳智宇他與舒爾茨,曾是2006年國際奧數競賽場上的老對手。雖然兩人都獲得了金牌,但柳智宇則是以滿分第一的成績,技壓群雄。
  • 他是北大的數學天才,競賽獲獎無數,如今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作為數學系的知名人物,他被北大學子稱為「惲神」。出生於1982年的他,簡直是是個數學天才。惲之瑋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數學老師的引導下,他仿佛找到了數學的神奇之處。當別的小朋友都在玩耍的時候,惲之瑋就沉浸在數學神奇的海洋中,據說他在小學就已經自學了中學的數學知識。
  • 專訪田剛:四合院裡的北大數學「特區」,能否再締造黃金一代
    數學一直是北大的驕傲。田剛在未名湖畔開闢了一片小小的數學「特區」,四合院內蒼蒼古木掩映仿古的朱瞢碧瓦,靜待良鳳來儀。「做數學到了一定階段,也會嚮往起桃李滿天下的收穫感。」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下簡稱「數學中心」)主任田剛院士近日在未來論壇深圳峰會上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
  • 數學奇才惲之瑋35歲成MIT華人終身教授,如今再獲西蒙斯學者獎
    近日,西蒙斯基金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西蒙斯學者獎獲獎名單,人稱「惲神」的80後數學奇才惲之瑋,成為了今年唯一的華人獲獎者。西蒙斯基金會自2012年起開始評選西蒙斯學者。惲之瑋作為這個家族的年輕一代,從小便展露出驚人的數學才華。他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了第五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中學時期,惲之瑋先後拿下國際級、省級的6個數學競賽一等獎。
  • 一年級語文不能考滿分?這套八套拼音練習題得拿下,滿分必備!
    一年級語文不能考滿分?這套八套拼音練習題得拿下,滿分必備!在這裡,大熊澄清一件事,大熊並非要求一年級的小同學一定要考高分,小同學只有將一年級的基礎知識真正學會了,在二,三,四年級學習語文的時候才可以輕鬆自如。換一種說法,如果一年級的知識都沒有學會,那麼以後各年級學起來就特別的吃力了。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又一位獲得世界大獎,全成美國名校教授
    只是,排名越靠前的大學,擁有的強勢專業就越多,譬如北大,不僅擁有名滿天下的光華管理學院,還有享譽全球的數學院。就在前不久,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中,又有一位獲得世界大獎,至此,這些北大培養出來的優秀數學家全部成為美國名校教授。此次獲獎的中國數學家名叫惲之瑋,從小就酷愛數學,中學時代成為奧賽界的王者,奪得過多個第一。
  • 北大畢業後,放棄麻省理工出家為僧,天才出走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彼時的賢宇法師還未出家,大名叫柳智宇,他與舒爾茨曾是2006年國際奧數競賽場上的老對手。但柳智宇技壓群雄、滿分第一,而舒爾茨只獲得了第六名。柳智宇是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滿分金牌、北大數學系尖子生、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得主。曾被視為數學天才,背負眾人期待。
  • 此人數學考了0分,其它科目都是滿分,北大拒收,清華:我們需要
    然而,一年後該校停辦,吳晗再次輾轉到上海,考取了中國公學。在這裡,吳晗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他與胡適結下的不解之緣也因此開始。因為對史學有所了解並抱有濃厚的興趣,年少的吳晗引起了胡適的注意,兩人由此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不久,胡適離開中國公學,吳晗也追隨胡適北上。
  • 2020國際數學奧賽,中國獲5金1銀,隊員保送清華北大
    數學競賽成績好,培養的數學家為什麼這麼少?通過競賽獲得保送資格,是不是一條很好的升學途徑?曾經獲獎的那些奧賽選手現在又在哪裡?咱們先從國際數學奧賽的性質開始說起吧。
  • 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圖)
    在招生會議上,只是一個普通教授的他激動地說:「我看了一篇作文,給了滿分,希望學校能錄取這名有才華的考生。」可當委員們翻閱這名考生的成績單時,卻發現他的數學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績也並不出眾。  這樣一名考生,若放在今日,就連一所普通大學都很難考上。但在當時,主持招生會議的校長蔡元培卻明確表態,支持胡適的意見。
  • 保送北大的數學天才,當年戰勝諾獎獲得者,為什麼卻選擇出家?
    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每四年評選一次的菲爾茲獎,堪稱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每四年國際上只有2到4位數學家能夠獲獎,每年平均下來全世界還不到一位,獲獎的條件非常苛刻。這件事情還要從12年前說起,彼時的賢宇法師還沒有到龍泉寺出家,他當時只是一名高三的學生,名字叫做柳智宇。2006年,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競技場上,柳智宇代表中國隊出戰,以滿分的成績技壓群雄,獲得第一,拿下了金牌,而舒爾茨僅僅獲得第六名。柳智宇的一生,簡直可以用"傳奇"二字來形容。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四位獲「科學界奧斯卡」,三位任教MI
    惲之瑋(右二) 因為在數學上的超強天賦,惲之瑋入選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集訓隊,18歲就斬獲了國際奧林匹克滿分金牌當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計82支代表隊、461名選手,共4人獲滿分,惲之瑋是當年中國隊唯一獲得滿分的。
  • 保送北大的天才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獎學金卻選擇出家,原因讓人唏噓
    說到清華北大的學子,往往很多人會和學霸聯繫到一起,甚至清北兩校在吸收天才級人物方面有著其他院校所沒有很多的優勢。畢竟作為我國2所最牛大學,這2所大學無論是在知名度還是影響力上面都做到了足夠優秀,而每年都會有一些天才怪才被清北兩校所吸納走。
  •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民國時期,北大清華這樣的知名高等院校,居然曾破格錄取了許多「偏才」、「怪才」。那麼,都錄取了哪些人呢?羅家倫數學0分被北大破格錄取羅家倫,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1917年,羅家倫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學文科。可校委們查看羅家倫的成績單後大吃一驚。
  • 曾獲IMO滿分金牌榮譽,後被保送北大獲博士學位!如今怎樣了?
    在學習上他也是非常厲害的,曾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滿分金牌的榮譽,更是因此直接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在獲得博士畢業後的他,後來怎麼樣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創辦它的目的也是為了:發掘更多的數學方面的人才,培養數學方面的科研人員,也是為了促進國際上的數學交流!
  • 江蘇數學家惲之瑋:從北大學霸到耶魯教授,曾滿分獲國際奧數金牌
    數學,這門學科可能很多人都很頭疼。當初上高中的時候選擇文科的學生,大多都是數學不太好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卻像是生來就是為數學這門課而生的,很容易就能探索到其中的奧秘,有些人在很小就展露出了在數學方面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