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兩次獲得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卻拒絕麻省理工,繼續留在北大研究數學

2020-11-23 騰訊網

提到韋東奕,他的傳奇故事還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他被稱為「韋神」。他曾經兩次都以滿分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價,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了博士生。而那麼優秀的他卻拒絕麻省理工的邀請而繼續留在北大研究數學,這就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其實他一直生活在一個高知識分子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數學的教授,而且呢,經常在他閒暇的時光裡就教受她一些非常難度係數極高的一些數學問題。隨著日積月累,他慢慢對很多數學問題都手到擒來。

而他的母親的其實也是一位大學教授,所以在他的成長環境裡,一定受到了高知識分子的薰陶,所以他才變得這麼的有才華。其實從小他的父母就透露,他對數學還是有極高的興趣的,因為早在他童年的時候呢,他就解決了一些非常大難度的數學題,他認為解出一道一道的數學題,能體會到不同的樂趣。

早在中學的時候他參加了49屆第50屆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兩次都獲得了滿分,因此他獲得了保送北大的名額。在大學期間,韋東奕將數學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在2013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幾乎包攬了所有金獎和個人全能獎。

其實他已經是北大的提前博士畢業生了。他的才華贏得了麻省理工的關注,所以麻省理工頻繁的邀請他到麻省理工來進行教學研究,但是他最終拒絕了麻省理工大學,而是繼續留在北大研究數學。而他目前主要研究的是偏微分方程和微分幾何的數學難題。如今的他已經獲得了國家的獎學金,已經申請到北大青年博雅學者了。因為他在二維不可壓縮歐拉方程的線性阻尼問題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也讓我們一起祝福他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在麻省理工與龍泉寺之間,這位北大奧數天才選擇了後者
    因為這位頂尖的數學大師,幾年前就曾敗給了龍泉寺的賢宇法師。當然,那時候的賢宇法師還未出家,大名叫做柳智宇。2006年國際奧數競賽場上,左二舒爾茨,右二柳智宇他與舒爾茨,曾是2006年國際奧數競賽場上的老對手。雖然兩人都獲得了金牌,但柳智宇則是以滿分第一的成績,技壓群雄。
  • 多次為國爭光,他放棄麻省理工,北大才子柳智宇為什麼出家?
    很多朋友都知道諾獎中沒有數學,不過可能並不知道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叫做「菲爾茲獎」,是全球數學高手能獲得的最高榮譽。然而,最近一次「菲爾茲獎」獲得者彼得·舒爾茨卻曾經被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在國際數學大賽上屢次擊敗。
  • 兩次獲國際數學奧賽金牌的韋東奕,10年前被保送北大,現在怎樣
    10年前,來自山東的韋東奕被保送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這裡完成了北大本碩博連讀,可以算的上我國自主培養的數學屆大咖。說到韋東奕,他可不是簡單的人物,曾經是兩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得主,年紀輕輕就已經收穫了很高的學術成績,僅僅從2016-2019年,他就在國際頂尖的數學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論文,這種成績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 他是北大的數學天才,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為何不願意回國?
    可能會有人說「這多不方便」,大家要聯繫他還要發郵件,郵件也不是能夠實時交流的工具。這可能就是他的目的,他需要一個安靜的自我鑽研的環境,而且他是業界的大佬,大佬並不怕別人覺得方不方便,這個人就是來自於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曾攻克世界難題的惲之瑋。惲之瑋是江蘇常州人,是北大理學學士,後繼續深造,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是享譽國內外的數學家。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都是國家驕傲卻全部赴美留學,至今一個沒回
    1999年進入北大數學系,高中時他就已經小有名氣:1998年,17歲的許晨陽入選四川省數學代表隊,拿過數學冬令營金牌,同年入選國家隊。2002年,許晨陽在北大讀本科只用3年就提前畢業,之後繼續留在北大讀研究生。2004年,許晨陽北大碩士畢業,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博士畢業後又進入麻省理工讀博士後,之後進入美國猶他大學工作。
  • 他是聞名世界的數學天才,16歲以滿分獲得奧數金獎,卻選擇出家
    能夠斬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做題機器,最後都成為了世界有名的數學家,比如陶哲軒、張偉、何旭華等,在統計歷屆菲爾茲獎獲得者名單時,大約有1/3的人都在國際奧數比賽上獲過獎,所以奧林匹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也被譽為拿到了數學家資格的通行證。各國數學界都對奧數金牌得主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再接再厲,去挑戰菲爾茲獎。
  • 曾獲IMO滿分金牌榮譽,後被保送北大獲博士學位!如今怎樣了?
    在學習上他也是非常厲害的,曾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滿分金牌的榮譽,更是因此直接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在獲得博士畢業後的他,後來怎麼樣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創辦它的目的也是為了:發掘更多的數學方面的人才,培養數學方面的科研人員,也是為了促進國際上的數學交流!
  • 曾滿分拿下國際數學奧賽獎,北大考100,強到給麻省理工學生上課
    此次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牛人」:2000年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滿分)2012年印度山姆哈人文與科學技術研究院拉馬努金獎2017年12月3日,「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中獲「新視野獎」2017年12月21日,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這些名譽的獲得者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是惲之瑋。
  • 他是國際奧賽最傳奇的中國天才,北大視他如珍寶,哈佛要人也不給
    那檢驗一個數學天才最好的地方,自然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畢竟這個舞臺集結全世界各地數學領域的頂級選手,能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實力不言而喻。近幾年,中國學子在國際奧數舞臺上創造了很多輝煌,而今天我們要介紹這其中最傳奇的一位——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我們都知道,對於中國學子來說,北京大學是頂級學府,而北京大學的數學系,更是被譽為「第一學府第一系」,在北大全校所有專業中排第一。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這次重回巔峰,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學生的奧數實力。 然而,中國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奧賽金牌得主,但至今尚無一人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一些天賦異稟的數學頭腦,如遁入空門的柳智宇、從北大肄業的付雲皓,其後續命運更是令人唏噓。
  • 他是北大的數學天才,競賽獲獎無數,如今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四年級的時候,惲之瑋開始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初學沒多久的他就獲得了《小學生數學報》競賽及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到了初中的時候,惲之瑋已經獲得了六個省級以上的數學一等獎。在2000年的時候,已上高一的他成功入選第4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集訓隊,在隊內的測試以及選拔考試中,他多次位列第一。
  • 專訪田剛:四合院裡的北大數學「特區」,能否再締造黃金一代
    1998年,田剛向北大提議創辦「特別數學講座」,邀請一批高水平的留美中國數學家回國講學。他每年也會在北大組織本科生讀書班和研究生討論班。惲、張二人同樣在2017年走上了紅地毯,因代數幾何和數論方面的成果獲頒數學新視野獎。這北大數學的黃金一代,在波士頓再次出現交點,正如此前在高中奧數集訓營、在北大老舊的第四教學樓、在普林斯頓的圖書館那樣。哥倫比亞、猶他、伯克利、麻省理工、哈佛……從北京到北美,從西海岸到東海岸,他們每個人都來來去去,年輕的腳步從未長久駐留。
  • 北大畢業後,放棄麻省理工出家為僧,天才出走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彼時的賢宇法師還未出家,大名叫柳智宇,他與舒爾茨曾是2006年國際奧數競賽場上的老對手。但柳智宇技壓群雄、滿分第一,而舒爾茨只獲得了第六名。柳智宇是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滿分金牌、北大數學系尖子生、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得主。曾被視為數學天才,背負眾人期待。
  • 萬中無一的數學天才:曾是北大「學霸」,現任麻省理工教授
    萬中無一的天才惲之瑋,在1982年11月生於江蘇常州,在小學時就表現出對數學的天賦與熱愛。他在四年級就開始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其他小朋友對枯燥乏味的數學感到頭疼,整天忙於玩耍嬉戲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而惲之瑋到了初中也沒有讓自己的天才光芒變得暗淡,甚至更為耀眼:在這三年間,他一共獲得了六個省級和國家級數學一等獎。
  • 保送北大的數學天才,放棄大好前途出家當和尚,10年後現狀怎樣
    能考上北大是高考學生的最大夢想,但是在2006年,數學天才柳智宇,憑藉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金牌,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但是後來卻放棄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到北京龍泉寺出家當和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北大的數學天才,曾經贏過舒爾茨,而後者在31歲就獲得了菲爾茨獎
    北大數院,基本代表我國數學最高的水準,這裡有無數的天才,我國數學黃金一代的張偉、惲之瑋、許晨陽等等均出生於北大數院。而其中有一位天才,其天賦甚至要比他的師兄們還要強很多,他連續參加兩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均斬獲金牌,其中一次是以42分的滿分拿到金牌。他就是柳智宇。
  • 7年了,贏了清華,獲丘成桐數學競賽6塊金牌的北大天才,如今怎樣
    而有一個北大天才,打贏清華大學,獲得6塊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牌,堪稱「北大鎮校之寶」。值得一提,此人曾是兩屆國際奧數金牌得主,被保送北京大學,獲得北大本碩博連讀,完全屬於我國自主培養的數學大咖。他就是山東男孩——韋東奕。
  • 從奧數冠軍到數學家!回到北大,這三人續寫「黃金一代」的傳奇
    這四大學院都是搞基礎科學研究,學習課程比較枯燥無味,研究課題可能都是幾百年沒有解決的歷史難題,被譽為「瘋人院」。枯燥無味的學習範圍與難度極高的研究課題造就了一批頂尖科學「瘋」人。下面就讓大家了解一些北京大學數學「瘋人院」黃金一代,劉若川,惲之瑋,袁新意,肖梁,徐晨陽五人。1,劉若川劉若川,第四十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直接保送北大。
  • 從奧數冠軍到數學家!回到北大,他續寫「黃金一代」的傳奇
    編者按2001年,高中三年級的肖梁同學斬獲了第42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被保送至北大。今年八月,肖梁教授正式入職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再度回到燕園的他,多了一個稱號——北大數學的「黃金一代」。
  • 同一年奧賽金牌得主,柳智宇北大畢業出家,德國天才獲得菲爾茲獎
    在2006年的數學國家奧林匹克競賽上,同時誕生了兩名金牌得主,一位是來自中國的柳智宇,另一位是來自德國的彼得舒爾茨,如今兩個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的境遇,柳智宇選擇出家,舒爾茨則成為了數學家,在2018年,30歲時獲得了數學家能夠取得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或許跟兩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