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數學天才,曾經贏過舒爾茨,而後者在31歲就獲得了菲爾茨獎

2021-01-13 我女兒最喜歡藍色

北大數院,基本代表我國數學最高的水準,這裡有無數的天才,我國數學黃金一代的張偉、惲之瑋、許晨陽等等均出生於北大數院。

而其中有一位天才,其天賦甚至要比他的師兄們還要強很多,他連續參加兩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均斬獲金牌,其中一次是以42分的滿分拿到金牌。他就是柳智宇。

非常湊巧的是,另外一個天才數學家,德國的舒爾茨也曾經參加過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第一次僅拿到銀牌,然後在2006年遭遇了柳智宇,在那次比賽中,雙方均拿到金牌,但柳智宇是滿分,解題思路上也稍稍勝出。

這兩人非常相像,都是天才少年,都是才華橫溢,都參加過多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柳智宇參加過兩屆,均拿到金牌,舒爾茨參加過三屆,除了第一屆拿到銀牌外,其餘也均獲得金牌。

可以這麼說,在那個時間段上,這兩位無論數學天賦還是基礎,都非常接近,某種程度上柳智宇還稍稍勝出,雖然都是金牌選手,但分值依然還是存在差距。

柳智宇的數學天賦毋庸置疑。他可不是僅僅會刷題,他思考問題的角度非常廣,且深度足夠,他是那種直接深入深究到事物根本的思維模式。屬於天生的研究人才。

高中畢業後,柳智宇被保送北大,在這裡他完成了本科學業。尚未畢業,他申請到了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沒有意外的話,他和他師兄們走的是同樣的路。以他的天賦條件,很大可能會一飛沖天,拿到菲爾茨獎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就在家人幫他準備行李,打點行裝時,柳智宇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來到北京龍泉寺出家成為了一名僧人。

對於這個決定,其家長是完全反對的,柳智宇的母親甚至病了一場,但一切都無法改變,柳智宇還是堅持出家了。

而同一時期,舒爾茨卻在激流勇進,他3學期修完本科,2學期修完研究生課程,申請提前畢業,他的碩士畢業論文讓導師驚嘆,被直接授予了博士學位。

在29歲前,他已經獲得了10項數學國際大獎,並在2018年如願獲得了菲爾茨獎,那一年,他31歲。

柳智宇的出家也並非沒有脈絡可循,在大學時,他參加了北大禪學社,從大二開始就頻繁地參加活動,去各處拜訪高僧、到寺廟做義工。

他參加的這個社團,連續三任社長最後均選擇了出家,大學社團出家成了一種傳統,也算是相當另類了。

可見,從大二開始,柳智宇的心思就沒有完全放在學業上,但即使這樣,他依然可以順利畢業,依然可以輕鬆申請到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足見他的優秀。

這樣一位天才,最後選擇了出家,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但無論如何,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惋惜之餘,大家也都尊重了他的決定。

兩個同樣級別的天才,一個在數學界叱吒風雲,被法爾廷斯譽為當代最好的三個數學家之一;而另一位,則選擇了另外一條不同尋常的路,成就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那年數學奧賽:北大才子戰勝德國天才,14年後他倆如何了?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能人異士,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兩位在數學領域年少成名的天才。初露鋒芒柳智宇,一個出生在湖北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他在2005年,奪得「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金獎,這時他才就讀高二,是公認的「數學天才」。
  • 他是聞名世界的數學天才,16歲以滿分獲得奧數金獎,卻選擇出家
    中國在數學上整體與西方還是存在差距,但是21世紀以來中國在數學界還是湧現出不少的年輕數學家。比如惲之瑋、張偉等,都受到了世界的肯定。而要說到中國最有名也是最令人惋惜的數學天才,那則要非柳智宇莫屬了。柳智宇曾經做過的一道難題,解法十分精妙,它不僅簡單,而且很好地揭示了問題的本質:對於a×b棋盤,其中gcd(a,b)=1,如果將對角線ab等分,則紅線段長度比藍線段長度恰好多一個等分單位。從這可以看出,柳智宇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做題機器。首先,我們要說明一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和大家想得的並不一樣,蘇聯人首創了「數學奧林匹克」這個名詞。
  • 當年奧數賽,中國神童贏德國天才,現1個出家,1個獲「諾貝爾獎」
    在2005年的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上,中國青少年柳智宇擊敗德國天才舒爾茨,奪得冠軍。如今,15年後,舒爾茨已斬獲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茨獎,而柳智宇,則選擇了青燈古佛。柳智宇的父親是一名學校的物理教師,母親是一名工程師,從小,柳智宇就被寄予厚望。
  • 華裔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31歲獲數學界諾獎!他會回國嗎?
    這位數學家就是就是陶哲軒,他13歲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21歲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4歲成為美國名校正教授,31歲榮獲數學界諾獎菲爾茨獎,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天才人物。一、智商超越愛因斯坦的數學天才陶哲軒1975年7月份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上海人,畢業於香港大學,後來移民澳大利亞成為了一名醫生,母親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是是數學和物理專業的高材生。由此可以看出,陶哲軒後來之所以能在數學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有一半功勞源自父母的優秀基因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 從數學神童到獲菲爾茨獎
    時年31歲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2006年8月22日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菲爾茨獎過完2歲生日的幾個月後,陶哲軒開始使用爸爸辦公室裡的輕便打字機,用一個手指艱難地敲擊鍵盤,比照著兒童書打出了一整頁。從那時候開始,陶家父母意識到,兒子是個神童。
  • 當年奧數賽,中國神童打敗德國天才,現1個當和尚,1個獲「諾貝爾獎」
    2005年,在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中,中國少年柳智宇將德國天才舒爾茨打敗,最終奪冠。而今,15年過去了,舒爾茨已經斬獲了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茨獎,而柳智宇,卻選擇了青燈古佛。 柳智宇的爸爸是學校的物理老師,媽媽是工程師,從小,柳智宇就被 家裡面寄予了厚望。他的學習一直被家裡重視的,他們很注重對柳智宇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柳智宇基本上都是在學習,家裡給他準備了充足的學習資料。
  • 同一年奧賽金牌得主,柳智宇北大畢業出家,德國天才獲得菲爾茲獎
    在2006年的數學國家奧林匹克競賽上,同時誕生了兩名金牌得主,一位是來自中國的柳智宇,另一位是來自德國的彼得舒爾茨,如今兩個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的境遇,柳智宇選擇出家,舒爾茨則成為了數學家,在2018年,30歲時獲得了數學家能夠取得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或許跟兩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
  • 16年前中國少年戰勝德國奧數天才,被北大錄取,如今過得怎樣?
    今天,子媛將為大家介紹一位出生於湖北武漢的年輕天才劉志宇,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以滿分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劉志宇的一生充滿了傳奇。高中畢業後,他被護送到北京大學。大學畢業前,他成功地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然而,這樣的人龍鳳呈祥,被師生們譽為「數學天才」,最後到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出家出家,遠離塵世。這一舉措,即使在今天,也讓公眾感到困惑。
  • 北大天才20歲哈佛讀博,31歲加州大學教授,34歲卻在法國意外離世
    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故事主人公也是一位超級天才,他17歲考上北大,20歲哈佛讀博,26歲成美國名校助理教授,31歲被加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卻在34歲那年法國意外離世,讓人不禁扼腕嘆息,他就是馮奚喬,一枚世界物理學界原本冉冉升起的瑰麗星辰。
  • 北大4位數學天才,曾經的「黃金一代」,如今卻齊聚美國高校教學
    是古代圓周率的發現者祖衝之或《九章算術注》的劉徽,是有「微分幾何之父」之稱的陳省身還是「中國解析數論學派」的華羅庚或者是著名的「1+2」震驚數學界的陳景潤等等,但你可能想不起來80年代後的數學天才們都有誰?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介紹下北大的4位數學天才,他們被稱為「黃金一代」,獲得眾多國際數學大獎,令人羨慕,可如今卻齊聚美國高校任教,讓人痛惜。
  • 奧數賽,中國少年戰勝德國天才,如今一個獲菲爾茲獎,一個成和尚
    此外,還有13歲就破格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的天才少年寧鉑,他也是在自己人生的關鍵時刻踏上與佛相伴的道路的。不過本文當中要跟大家介紹的故事的主人公卻並不是他們二位,而是一個叫柳智宇的數學天才。一、柳智宇的個人基本情況。柳智宇是在湖北省的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出生的,且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表現出一副非常內向的樣子來。
  • 北大教授:「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北大數學天才重返美國是利己?
    北大數學天才回國6年又返美同樣還是北京大學,這所國內首屈一指的重點高校,培養出的人才不在少數,其中就有一位數學天才,甚至被稱為當時的黃金一代,這位數學天才出名的事件,卻並非數學天賦,而是在回國任教6年後,再次離開自己的祖國,返回曾經留學的美國效力,一時間網上眾說紛壇,他就是北大學霸——許晨陽。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拿了奧數冠軍,中國數學天才出家,德國冠軍卻拿了數學最高獎
    自1986年以來,許多國家每年都派出數學天才參戰。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了20個第一名,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我國不缺數學天才,但幾乎沒有人獲得過諾貝爾數學獎菲爾茲獎,很多人在成年後就逐漸旁落。2006年,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來自中國湖北武漢的柳智宇以滿分的成績奪得金牌,而來自德國的彼得·舒爾茨以一分之差惜敗。兩人都是奧運冠軍,但生活卻大不相同。柳智宇是一位"數學天才",從2005年上大二時就開始在數學新聞中嶄露頭角。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31歲獲菲爾茲獎,熱愛和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菲爾茨獎獲得者、華裔數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總決賽的面試主考官……如果說出這一連串的名號與榮譽,你的腦海裡會浮現誰的身影?天才的光環所散發出的光輝已經越發耀眼,陶哲軒也成功被選入一所天才兒童學會,人們都期待著這個體內流淌著數學天賦的神童,未來會有怎樣驚人的成就。一次次跨越,以菲爾茨獎為跳板成就數學人生。
  • 保送北大的數學天才,當年戰勝諾獎獲得者,為什麼卻選擇出家?
    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每四年評選一次的菲爾茲獎,堪稱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每四年國際上只有2到4位數學家能夠獲獎,每年平均下來全世界還不到一位,獲獎的條件非常苛刻。也因此,各國的數學家無不以獲得菲爾茲獎為畢生榮耀,2018年,德國最年輕的教授彼得·舒爾茨(Peter Scholze)獲得了這一獎項。但是,相比起彼得·舒爾茨的功成名就,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北京一所靜謐古老的寺院---龍泉寺,更準確的說是投向了寺院裡的一個年紀輕輕的出家人,賢宇法師。
  • 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就像許多年前湖北省的數學天才劉志宇一樣,他的天才設計是由同學和父母共同完成的。就因為這個天才的設計,他拉開了他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他變得非常孤獨,最後選擇皈依佛教。期待你的兒子成為一條龍劉志宇的父親是一名物理老師,從小就對他寄予厚望,所以他們很早就為他規劃了未來的生活。他們希望他的孩子將來能從事科學工作。劉志宇從小也和其他孩子不一樣。
  • 14歲讀大學,17歲讀博,31歲獲得菲爾茲獎,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
    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陶哲軒,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1975年7月17日,陶哲軒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和母親均畢業於香港大學。父親陶象國在上海出生並在香港受教育,後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母親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
  • 那年數學奧賽:中國奇才大勝德國天才,14年後他倆怎麼樣了?
    據說在比賽結束後,評委們都紛紛讚嘆,稱柳智宇是研究數學不可多得的人才,假以時日必能與高斯那樣的大數學家相比。數學奇才柳智宇未來的光明道路,似乎已清晰可見。可人們容易忽視的一點是:天才的想法往往和普通人不太一樣。柳智宇愛玩數學柳智宇大放異彩奪得冠軍的那一刻,有一位德國少年在臺下不甘的握緊了拳頭——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的舒爾茨。
  • 在麻省理工與龍泉寺之間,這位北大奧數天才選擇了後者
    學誠法師而在同一天的相同時間段,菲爾茲獎揭曉。菲爾茲獎每四年頒發一次,是數學最高獎項,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今年呼聲最高的年輕數學大師彼得·舒爾茨(Peter scholze),毫無懸念地摘下了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