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奧數冠軍,中國數學天才出家,德國冠軍卻拿了數學最高獎

2020-12-02 藤家家的家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093,閱讀約3分鐘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是匈牙利數學家為紀念數學家EotvosLoran而舉辦的數學競賽。自1986年以來,許多國家每年都派出數學天才參戰。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了20個第一名,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我國不缺數學天才,但幾乎沒有人獲得過諾貝爾數學獎菲爾茲獎,很多人在成年後就逐漸旁落

2006年,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來自中國湖北武漢的柳智宇以滿分的成績奪得金牌,而來自德國的彼得·舒爾茨以一分之差惜敗。兩人都是奧運冠軍,但生活卻大不相同。

柳智宇是一位"數學天才",從2005年上大二時就開始在數學新聞中嶄露頭角。第二年,他入選了國家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代表隊,在第47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獲得金牌。年輕氣盛的舒爾茨輸給他後,很不甘心,總希望能再和他較量一番。但柳智宇回國後,已經被保送到北京大學。

進入大學不久,柳智宇就加入了北大禪學社,多年來堅持吃素,性格內向的他沒有朋友。從2007年開始,他開始頻繁參加活動,到處拜訪高僧,到寺院做義工。大學畢業前,柳智宇已成功申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前途一片光明。然而,畢業後,他來到龍泉寺,選擇了出家。

據悉,劉智宇在大一的時候還喜歡數學,但一年下來,就完全沒有了興趣。加入北大"耕讀社"後,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學好數學,能不能幫助身邊的人脫離苦海?他的初中老師也透露,柳智宇從小就有助人為樂的習慣,而且心地非常善良,成績也非常優秀。後來,柳智宇經過深思熟慮,認為只有佛教才能拯救身邊的人,於是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毅然出家學佛。

舒爾茨的人生與柳智宇截然相反,2006年輸給柳智宇後,他沒有放棄,次年再次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並獲得金牌。但今年,他沒有遇到曾經的對手劉智宇,這或許是舒爾茨的遺憾。之後,他進入波恩大學學習數學,完成了三個學期的全部課程,並獲準提前畢業。在研究生學習期間,舒爾茨用兩個學期完成了學業。當他把畢業論文交給導師、數學家米歇爾·拉波波特時,導師沉默了,因為他在這篇論文中創造了一個新的數學框架,更完美地呈現了法爾廷斯等人開創的一系列基礎理論

之後,舒爾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瘋狂發表論文,一舉成名。遊學歸來後,波恩大學免除了他的教授資格考試,直接聘用他為德國最高級別的教授——W3教授。舒爾茨一直在研究數學,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和其他三位數學家在2018年8月1日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菲爾茲獎。

柳智宇和舒爾茨都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堅持自己的興趣。然而,一個堅持佛教,一個堅持研究數學。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相關焦點

  • 中國能拿59%的奧數冠軍,可卻無人能拿「數學諾貝爾」獎,差在哪了?
    理論上講,中國奧數冠軍,如此之多,也證明了中國數學是非常厲害的,可是有一個獎項,中國人卻始終拿不到,這就是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 ,象徵著什麼?隨著菲爾茲獎逐漸被認可,聲譽得到不斷提高,權威性不斷增強,人們已經習慣性的認為,菲爾茲獎是國際上最高的數學獎。 由於菲爾茲獎主要是從全世界的頂級青年數學家中評定和遴選,菲爾茲獎對於青年人來說含金量要更高。和奧數冠軍相比,菲爾茲獎才是真正衡量數學成就的標誌。
  • 中國拿下59%的奧數冠軍,卻很少能拿「菲爾茲獎」,原因令人深思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奧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很多學生都經歷過奧數的學習,在1985年我國就已經開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在這35年的時間裡,中國人所獲取的世界奧數冠軍高達59%,足以證明我國數學的厲害。
  • 兩位奧數冠軍的不同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華裔美國人,數學家丘成桐曾感嘆: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天才,尤其是數學方面。我們中國少年,能拿下59%的國際奧數冠軍,這說明智商、天賦都是在國際領先的。但是為什麼在成年之後,都漸漸的沒落了呢?丘成桐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而菲爾茲獎,4年才在國際上頒發一次,也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新一屆菲爾茲獎得主無中國人 「奧數大國」為何拿不了數學大獎?
    近日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公布了新一屆的菲爾茲獎得主名單,今年共有4名數學家摘得這一數學界最高榮譽,未有中國數學家問鼎。由此,「奧數」屢創佳績卻拿不了數學大獎引發了很多人的反思。「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數學科研水平。該獎授予40歲以下在數學上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四年頒發一次,每次2至4人;而奧數金牌得主通常在18歲以下,兩者的年齡差別大概在20歲左右。
  • 中國拿59%的奧數冠軍,日本卻能拿亞洲60%的諾貝爾,到底差在哪?
    我國的奧數起步較晚,從1985年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以來,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35年,這35年來中國幾乎包攬了59%的奧數冠軍,像是數學天才柳智宇,就拿到過奧數冠軍,雖然最後出家了。說起數學,菲爾茲獎是數學界大師畢生都在追求的一個大突破,因為數學並沒有設置諾貝爾獎,這項學科在世界上失去了所需要奮鬥的一個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就設立了兩個國際性的數學大獎,一個是菲爾茲獎,一個是阿貝爾獎,這兩個獎都有「諾貝爾」之稱。
  • 中國能拿60%的奧賽冠軍,為何沒人拿「數學諾貝爾」獎?差在哪裡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可以說是目前為止,青年人數學比賽的最高獎項,旨在激發青年人的數學才能,引起青年的數學興趣,每年舉行一次,截止到如今,全世界已經有80多個國家參加這項賽事,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數學天才們共聚一堂,交流切磋技術。而我國也在1985年,參加了這一項賽事。
  • 中國擁有59%的奧數冠軍比例,為何卻鮮有菲爾茨獎和諾貝爾獎呢
    如果評選出上學時期的噩夢,想必數學肯定能夠榜上有名,而數學中的奧數那可是一度「折磨」無數學習的噩夢般的存在,奧數一度成為複雜、困難、聰明的代言詞,有誰能夠完美的解決一套奧數題,那就讓許多人佩服的。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這次重回巔峰,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學生的奧數實力。 然而,中國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奧賽金牌得主,但至今尚無一人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一些天賦異稟的數學頭腦,如遁入空門的柳智宇、從北大肄業的付雲皓,其後續命運更是令人唏噓。
  • 「奧數」大國為何與數學大獎無緣
    新華社7月18日報導說:第56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日前在泰國清邁舉行。美國奪得冠軍,中國和韓國分獲第二和第三名。這次是美國自1994年奪得冠軍後,時隔21年再度奪冠。在此期間,第一名獲得者通常是中國。
  • 中國國際數學大賽大敗,奧數是不是應該禁止?
    2月25日,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十一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正式閉幕。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是數學難度最高的幾個賽事之一,和奧林匹克競賽差不多。不過這次我國沒有拿到一塊金牌,僅僅拿到了幾枚銀牌和銅牌,中國整體成績也不高,只排在第六,是因為奧數的原因嗎?
  • 那年數學奧賽:中國奇才大勝德國天才,14年後他倆怎麼樣了?
    然而,並不是每個萬眾矚目的天才都按照人們的預想發展的——2006年的國際數學奧賽上,中國奇才柳智宇和德國天才舒爾茨相遇,那時候的他們在臺上穿梭於數學智慧的海洋裡,意氣風發,卻沒想到各自之後的結局竟成了兩個極端。舒爾茨奧數黑馬柳智宇出生在湖北武漢的一個普通家庭裡。
  • 中國學生拿國際奧數金牌很多,為何卻和「數學諾貝爾獎」無緣?
    中國學生拿國際奧數金牌很多,為何卻和「數學諾貝爾獎」無緣?在我國奧數一直被很重視,每年參加奧數比賽都能拿下重獎,中國學生拿下的國際奧數金牌更是很多,這就充分展示了中國在奧數方面的實力,按理說,這樣的成績想要拿下數學諾貝爾獎是比較容易,可是,中國學生基本沒有拿下,中國獲得這項獎的只有兩位華裔數學家,那就是丘成桐和陶哲軒,中國的數學天才離數學諾貝爾獎有多遠呢?又差在了哪裡呢?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國家奧數隊全軍覆沒,教育部取消奧數加分,孩子還要學奧數嗎?
    就是前幾天的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上,中國隊竟然第一次在世界級數學比賽上全軍覆沒。最好的成績也僅僅是獲得銀牌的15名。這對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拿奧數冠軍拿到手軟的中國隊來說,無疑是慘烈的打擊。只要家有學童,都知道中國人對奧數的狂熱程度。
  • 越南數學家吳寶珠:從奧數冠軍到菲爾茨獎獲得者
    20年後,2010年8月19日,在印度海得拉巴市召開的第26屆國家數學家大會上,印度總理將菲爾茨獎授予38歲的吳寶珠,以表彰他「通過引入新的代數-幾何學方法,證明了朗蘭茲綱領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我參加過兩次這樣的競賽,一次在1988年,參加第29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我得了滿分和金牌,但之後我對參賽不再有興趣了。後來,在學校的要求下,我第二次參加了奧數競賽,也得了金牌,但這一次我真的沒有多少樂趣。」吳寶珠說。 在越南,獲得國際奧林匹克數學金獎是一個特殊的榮譽,吳寶珠受到了一位將軍的接見,「他向我表示祝賀,我非常高興,這是一種認可,但我記不得是否有過獎金。」
  • 奧數賽,中國少年戰勝德國天才,如今一個獲菲爾茲獎,一個成和尚
    此外,還有13歲就破格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的天才少年寧鉑,他也是在自己人生的關鍵時刻踏上與佛相伴的道路的。不過本文當中要跟大家介紹的故事的主人公卻並不是他們二位,而是一個叫柳智宇的數學天才。一、柳智宇的個人基本情況。柳智宇是在湖北省的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出生的,且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表現出一副非常內向的樣子來。
  • 真實的謊言:中國人數學能力世界第一
    來源: 光明網  作者:天音怪誕  我是廣州的一個奧賽數學教育工作者,也是一金一銀金牌得主的培訓老師.中國的小孩每次能站在國際大賽領獎臺的最高端,我感到十分高興.但是,這樣金牌背後,是中國教育資源不公平分配的結果,雖然中國人能頻頻奪奎,我仍然說,中國的的數學能力並非世界第一
  • 中國奧數那麼厲害,為何卻出不了像高斯、歐拉這種級別的數學家?
    IMO作為世界上級別最高的數學競賽,我國從1989年第一次獲得IMO團體冠軍,一直到最近一次獲得冠軍的2014年,中間26次IMO比賽,中國獲得了其中的19次冠軍。
  • 印度數學天才 心算世界冠軍的大腦是怎樣煉成的
    數學黑洞的魅力:6174到底憑什麼讓你痴迷數學的真相:物理時空的數字模型還是現實本身?數學與皇帝嬪妃侍寢安排的關係對他來說,數學就像是一項「大腦體育活動」,而他最終的目的是消除人們對數學的恐懼。巴努表示,像短跑衝刺一樣,計算和數學可以活動你的大腦,讓你認識到你可以做到那些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給人啟迪和鼓勵。天生奇才?巴努希望更多人能喜歡數學這麼卓越的數學天才一定是天生的吧?其實並非如此。巴努成為數學奇才緣於一場意外事故。5歲時,一場事故導致他頭部受傷讓他一年臥床不起。
  • 「一個是當和尚,一個是全球盛名的數學家」,中德奧數天才的反差人生
    2006年,第47屆國際數學奧數比賽讓中德兩個奧數天才相遇,一個是正在讀高三的柳智宇,一個是幾何算術方向的第一人Peter Scholze。在比賽中柳智宇成功打敗了彼得·舒爾茨,摘取了桂冠,成為了當時轟動一時的數學天才,被滿天鋪地的新聞報導,然而兩個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