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奧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很多學生都經歷過奧數的學習,在1985年我國就已經開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在這35年的時間裡,中國人所獲取的世界奧數冠軍高達59%,足以證明我國數學的厲害。
作為一個數學大國,為什麼我國很少拿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地位相當於諾貝爾獎項,要知道諾貝爾獎項成立以來,可以說覆蓋了所有的學科,唯獨缺少數學的諾貝爾獎,這就要說到諾貝爾自身認為數學不重要,這些創造和想像力都不是建立在數學之上,他對數學一點都不看重,所以就沒有設立。
但是到了1939年,加拿大數學家菲爾茲就利用自己命名頒獎,後來還成為了全球數學家奮鬥的目標,也成為了國際上最高的數學獎,要知道參加奧數的都是青少年,但是菲爾茲獎都是成年人,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獲得奧數冠軍的人,基本上都沒有獲得菲爾茲獎,其實這和教育機制、興趣愛好有很大關係。
在以前奧數是一項加分項,為了讓學生們的成績提高,父母就強迫孩子們學習奧數,但並沒有真正的興趣,雖然中國有很多的數學天才,但是真正喜愛數學的人不多,很多人也是在奧數的支配下度過童年,所以說奧數沒有培養出更多有興趣的人,而是一些考試機器,不過大家也不要為此感到擔憂,菲爾茲獎也說明不了什麼,對獎項一定要有深刻的認知,小夥伴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