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拿下59%的奧數冠軍,卻很少能拿「菲爾茲獎」,原因令人深思

2020-12-04 陳三談教育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奧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很多學生都經歷過奧數的學習,在1985年我國就已經開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在這35年的時間裡,中國人所獲取的世界奧數冠軍高達59%,足以證明我國數學的厲害。

作為一個數學大國,為什麼我國很少拿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地位相當於諾貝爾獎項,要知道諾貝爾獎項成立以來,可以說覆蓋了所有的學科,唯獨缺少數學的諾貝爾獎,這就要說到諾貝爾自身認為數學不重要,這些創造和想像力都不是建立在數學之上,他對數學一點都不看重,所以就沒有設立。

但是到了1939年,加拿大數學家菲爾茲就利用自己命名頒獎,後來還成為了全球數學家奮鬥的目標,也成為了國際上最高的數學獎,要知道參加奧數的都是青少年,但是菲爾茲獎都是成年人,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獲得奧數冠軍的人,基本上都沒有獲得菲爾茲獎,其實這和教育機制、興趣愛好有很大關係。

在以前奧數是一項加分項,為了讓學生們的成績提高,父母就強迫孩子們學習奧數,但並沒有真正的興趣,雖然中國有很多的數學天才,但是真正喜愛數學的人不多,很多人也是在奧數的支配下度過童年,所以說奧數沒有培養出更多有興趣的人,而是一些考試機器,不過大家也不要為此感到擔憂,菲爾茲獎也說明不了什麼,對獎項一定要有深刻的認知,小夥伴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中國能拿59%的奧數冠軍,可卻無人能拿「數學諾貝爾」獎,差在哪了?
    理論上講,中國奧數冠軍,如此之多,也證明了中國數學是非常厲害的,可是有一個獎項,中國人卻始終拿不到,這就是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 ,象徵著什麼? 奧數冠軍和菲爾茲獎有何聯繫? 如果說奧數冠軍是針對青少年的,那麼菲爾茲獎就是針對青年的,兩者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的聯繫。一般得過菲爾茲獎的人,在青少年時期,也會獲得過奧林匹克冠軍,但是得過奧林匹克冠軍的人,並不一定會得菲爾茲獎,這在我國表現得尤其突出。
  • 中國拿59%的奧數冠軍,日本卻能拿亞洲60%的諾貝爾,到底差在哪?
    我國的奧數起步較晚,從1985年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以來,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35年,這35年來中國幾乎包攬了59%的奧數冠軍,像是數學天才柳智宇,就拿到過奧數冠軍,雖然最後出家了。說起數學,菲爾茲獎是數學界大師畢生都在追求的一個大突破,因為數學並沒有設置諾貝爾獎,這項學科在世界上失去了所需要奮鬥的一個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就設立了兩個國際性的數學大獎,一個是菲爾茲獎,一個是阿貝爾獎,這兩個獎都有「諾貝爾」之稱。
  • 中國擁有59%的奧數冠軍比例,為何卻鮮有菲爾茨獎和諾貝爾獎呢
    作為一個教育大國,我們怎麼會缺席世界奧數比賽呢,在人們對奧數狂熱追捧的氣氛下,中國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的成績收穫頗豐自1985年至2018年,中國總共獲得516枚奧數獎牌,其中金牌204枚,銀牌179枚,銅牌133枚。 在參加世界奧數的35年間,中國拿下59%的奧數冠軍,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啊,這是不是可以說我國數學的厲害,在國際上都是那麼的出彩,但是為什麼卻鮮有菲爾茨獎和諾貝爾獎呢?這是為什麼呢?
  • 兩位奧數冠軍的不同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華裔美國人,數學家丘成桐曾感嘆: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天才,尤其是數學方面。我們中國少年,能拿下59%的國際奧數冠軍,這說明智商、天賦都是在國際領先的。但是為什麼在成年之後,都漸漸的沒落了呢?丘成桐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而菲爾茲獎,4年才在國際上頒發一次,也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新一屆菲爾茲獎得主無中國人 「奧數大國」為何拿不了數學大獎?
    近日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公布了新一屆的菲爾茲獎得主名單,今年共有4名數學家摘得這一數學界最高榮譽,未有中國數學家問鼎。由此,「奧數」屢創佳績卻拿不了數學大獎引發了很多人的反思。「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數學科研水平。該獎授予40歲以下在數學上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四年頒發一次,每次2至4人;而奧數金牌得主通常在18歲以下,兩者的年齡差別大概在20歲左右。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這次重回巔峰,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學生的奧數實力。 然而,中國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奧賽金牌得主,但至今尚無一人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一些天賦異稟的數學頭腦,如遁入空門的柳智宇、從北大肄業的付雲皓,其後續命運更是令人唏噓。
  • 中國能拿60%的奧賽冠軍,為何沒人拿「數學諾貝爾」獎?差在哪裡
    而自從參賽以來,中國的隊伍,更是取得了十分驕人的成績,在三十五年當中,中國拿到的冠軍次數,佔比全世界的 然而頗為尷尬的是,目前國際最高級別的數學獎項,被稱之為「數學界諾貝爾」的菲爾茲獎,至今為止已經頒發了60屆,然而在此期間,卻沒有一個國人能夠碰的這份殊榮,這究竟差在哪裡呢?
  • 中國奧數第一,為何沒有菲爾茲獎
    Faddeev)日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不必為是否獲得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等獎項焦慮,重要的是人們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他說:「我認為現在中國數學家的質量和數量都在上升,所以大獎終將會到來。」    今年77歲的法捷耶夫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與陳省身、楊振寧、谷超豪、葛墨林等幾代華人科學家都有密切往來。
  • 拿了奧數冠軍,中國數學天才出家,德國冠軍卻拿了數學最高獎
    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了20個第一名,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我國不缺數學天才,但幾乎沒有人獲得過諾貝爾數學獎菲爾茲獎,很多人在成年後就逐漸旁落。2006年,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來自中國湖北武漢的柳智宇以滿分的成績奪得金牌,而來自德國的彼得·舒爾茨以一分之差惜敗。兩人都是奧運冠軍,但生活卻大不相同。
  • 中國學生拿國際奧數金牌很多,為何卻和「數學諾貝爾獎」無緣?
    中國學生拿國際奧數金牌很多,為何卻和「數學諾貝爾獎」無緣?說到諾貝爾獎,可以說很少有人不知道,這是世界級大獎,能獲得這項獎項的人,可以說代表了一個領域的尖端,科學獎都以能獲得此獎項為榮,可是,獲得這個獎項有多麼不容易,只有衝擊這個獎項的人最清楚,很多人付出一生都不能拿下這個獎項。
  • 「奧數」大國為何與數學大獎無緣
    美國奪得冠軍,中國和韓國分獲第二和第三名。這次是美國自1994年奪得冠軍後,時隔21年再度奪冠。在此期間,第一名獲得者通常是中國。看到這則新聞,筆者沒像許多國人一樣對中國屈居第二而感到遺憾,因為許多國人患有第一崇拜症,反而想到了另一個緊要問題,即「奧數」金牌大國為何與數學大獎無緣?
  • 「數學諾獎」菲爾茲獎
    餘生趣潭  8月1日,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巴西裡約熱內盧開幕,大會頒發了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獎,30歲出頭的德國青年數學家舒爾茨的名字赫然在列。  舒爾茨,1987年出生於德國科學文化名城德勒斯登。
  • 奧數賽,中國少年戰勝德國天才,如今一個獲菲爾茲獎,一個成和尚
    此外,還有13歲就破格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的天才少年寧鉑,他也是在自己人生的關鍵時刻踏上與佛相伴的道路的。不過本文當中要跟大家介紹的故事的主人公卻並不是他們二位,而是一個叫柳智宇的數學天才。一、柳智宇的個人基本情況。柳智宇是在湖北省的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出生的,且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表現出一副非常內向的樣子來。
  • 中國奧數近20年第一 本土卻未產生菲爾茲獎得主
    Faddeev)日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不必為是否獲得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等獎項焦慮,重要的是人們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他說:「我認為現在中國數學家的質量和數量都在上升,所以大獎終將會到來。」  今年77歲的法捷耶夫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與陳省身、楊振寧、谷超豪、葛墨林等幾代華人科學家都有密切往來。
  • 菲爾茲數學獎獲得者_2018菲爾茲數學獎 - CSDN
    當時很多說法說他潛逃到莫斯科了,他當時在伯克利數學系,當時的伯克利數學系主任向媒體解釋,他並不是因為需要潛逃或者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為去拿一個很重要獎。為了向媒體解釋這個獎多重要,伯克利數學系系主任第一次說出了數學界廣泛把菲爾茲獎考慮相當於數學屆的諾貝爾獎。
  • 許晨陽:菲爾茲獎的魔咒
    當時很多說法說他潛逃到莫斯科了,他當時在伯克利數學系,當時的伯克利數學系主任向媒體解釋,他並不是因為需要潛逃或者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為去拿一個很重要獎。為了向媒體解釋這個獎多重要,伯克利數學系系主任第一次說出了數學界廣泛把菲爾茲獎考慮相當於數學屆的諾貝爾獎。1966年之前這樣提法很少,大多文獻裡面看不到這樣提法,菲爾茲獎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大概就是我想講的關於菲爾茲獎的一些歷史。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魔咒到底是啥
    當時很多說法說他潛逃到莫斯科了,他當時在伯克利數學系,當時的伯克利數學系主任向媒體解釋,他並不是因為需要潛逃或者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為去拿一個很重要獎。為了向媒體解釋這個獎多重要,伯克利數學系系主任第一次說出了數學界廣泛把菲爾茲獎考慮相當於數學屆的諾貝爾獎。1966年之前這樣提法很少,大多文獻裡面看不到這樣提法,菲爾茲獎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大概就是我想講的關於菲爾茲獎的一些歷史。
  • 在麻省理工與龍泉寺之間,這位北大奧數天才選擇了後者
    學誠法師而在同一天的相同時間段,菲爾茲獎揭曉。菲爾茲獎每四年頒發一次,是數學最高獎項,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今年呼聲最高的年輕數學大師彼得·舒爾茨(Peter scholze),毫無懸念地摘下了桂冠。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為何與菲爾茲獎無緣? 三大原因阻礙中國數學
    據悉,學生們從去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將在中國舉辦的消息公布後就開始申請參會了,到現在仍有不少學生諮詢能否參加個別學術會議。    記者還得知,上海教育出版社通俗數學名著譯叢編輯葉中豪已帶著上周剛出廠的《數學無國界》樣書到北京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新書主要講述國際數學聯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