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當和尚,一個是全球盛名的數學家」,中德奧數天才的反差人生

2021-01-16 騰訊網

2006年,第47屆國際數學奧數比賽讓中德兩個奧數天才相遇,一個是正在讀高三的柳智宇,一個是幾何算術方向的第一人Peter Scholze。在比賽中柳智宇成功打敗了彼得·舒爾茨,摘取了桂冠,成為了當時轟動一時的數學天才,被滿天鋪地的新聞報導,然而兩個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大學畢業後柳智宇出家當了和尚,人稱賢宇法師;彼得·舒爾茨獲得了數學界諾貝爾獎,成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之一的數學家,現任德國波恩大學教授,為什麼同是奧數天才,兩人的命運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柳智宇出生於湖北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孤僻內向的性格讓他善於思考,後來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華師一附中的理科實驗班,慢慢地開始展露出了他的數學天賦。2005年,正在讀高二的柳智宇在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為中國隊奪得一枚金牌,成為了數學新聞人物,2006年進入數學奧林匹克賽的國家隊,在打敗德國天才彼得·舒爾茨後,被保送北京大學數學系。

柳智宇在讀北大時,加入了「耕讀社」,這個社團與龍泉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淵源,因為一手創辦這個社團的鄧文慶就在此剃度出家。後來柳智宇又曾對團員說最近自己有時會計較利益關係,無法做到真正無我忘我的人,想開辦討論班幫大家一起脫離「苦海」,於是這世界便少了一個數字天才,多了一個賢宇法師。

對於柳智宇當時的做法,老師和同學都認為柳智宇的境界遠在他們之上,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反觀敗給柳智宇的德國天才彼得·舒爾茨,柳智宇當時以逆天之舉的表現徵服了在座的選手和評審們,只有彼得·舒爾茨一人輸得不服氣,於是2007年他又參加了國際奧數比賽,這次競爭對手沒有柳智宇,他輕鬆地獲得了冠軍。自2004年到2007年,彼得·舒爾茨連續參加了4次,只有2006年是銀牌,其餘3次都是金牌,實力不可謂不強悍。

2018年8月1日,年僅30歲的彼得·舒爾茨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數學領域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這個獎項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彼得·舒爾茨一直被譽為數學界的神話,14歲自學大學水平的奧數,16歲研究費馬大定理證明,大學期間2個學期完成了碩士學科,將288頁的複雜數論證縮減至37頁,24歲成為波恩大學最高級別教授,30歲獲得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低於獲得該獎項數學家的平均年齡有近10歲,成為了幾何算術方向第一人。

看了彼得·舒爾茨的履歷,被譽為天才也不為過,而作為打敗天才的「怪物」,柳智宇被稱為「少年高斯」,日後在數學界的成就絕不可估量,可是他卻做出了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決定——出家當和尚。為了反對兒子的決定,父母真的是心力交瘁,他的母親還為此大病一場。

對於柳智宇的做法,有很多不一樣的評價:

有人認為「這不是浪費教育資源嗎?上了這麼多年學一點社會責任感都沒有」

有人認為「他所有的思考都是深入到最終極的問題,已經達到脫離的俗人的境界,而且追求思想的覺悟,是中華民族文人的一項傳統,所以能夠理解」

亦有人認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權力,人各有志,我們憑什麼判斷別人孰是孰非?」。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待柳智宇的做法呢?歡迎評論留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一個是當和尚,一個是全球盛名的數學家」,中德天才的反差人生
    年,第47屆國際數學奧數比賽讓中德兩個奧數天才相遇,一個是正在讀高三的柳智宇,一個是幾何算術方向的第一人Peter Scholze。柳智宇獲得奧數比賽金牌大學畢業後柳智宇出家當了和尚,人稱賢宇法師;彼得·舒爾茨獲得了數學界諾貝爾獎
  • 兩位奧數冠軍的不同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華裔美國人,數學家丘成桐曾感嘆: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天才,尤其是數學方面。我們中國少年,能拿下59%的國際奧數冠軍,這說明智商、天賦都是在國際領先的。但是為什麼在成年之後,都漸漸的沒落了呢?丘成桐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而菲爾茲獎,4年才在國際上頒發一次,也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陶哲軒:一個華裔數學天才的傳奇
    夫婦倆曾請教費弗曼和其他數學家,陶哲軒是否真的有天才。「還好我們做了肯定答覆,否則今天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傻瓜。」費弗曼回憶說。  一年後,陶象國夫婦面臨一個重大抉擇:陶哲軒什麼時候升入大學?格羅斯教授在她的論文中寫道,陶哲軒的智商介於220至230之間,如此高的智商百萬人中才會有一個,他也完全有能力在12歲生日前讀完大學課程,打破當時最年輕大學畢業生的記錄。
  • 奧數賽,中國少年戰勝德國天才,如今一個獲菲爾茲獎,一個成和尚
    在我國的各個領域內,都存在著很多堪稱天才級的人物。他們不僅敢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令世人震驚,而且還敢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符合他們自己心意的決定來。比如,曾經的清華大學哲學系女學霸智宏,就在自己人生最為閃耀的時候做了遁入空門的決定。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輿論把矛頭指向了教育部推出的旨在讓奧賽與升學脫鉤,為全民奧數熱降溫的禁奧令。但實際上,中國隊在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中失利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隊並沒有派出最強大的陣容,一定程度上是抱著「練兵」的態度在參賽。
  • 數學家是怎樣看待奧數的
    這是偉大的前蘇聯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為一本奧數書寫的序中的片段。對於數學教育,柯氏亦不乏獨到見解。他指出,數學競賽首先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 興趣,發現他們的數學才能。如果這一工作沒有預先做好,在低年級就大搞數學競賽,拔苗助長,多數人將會逐漸失去解題本領,甚至失去對數學的興趣。   這確是真知灼見!在我國,柯氏的擔憂確實得到了不斷的印證。
  •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這個華裔數學家,開掛的人生怎樣煉成
    >這兩天,有個「學神」在中國網絡上火了:美澳雙籍華裔數學家陶哲軒(Terence Tao)。他的IQ高達230,超過愛因斯坦(200),被稱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      在2008年11月的《探索》雜誌上,有20位40歲以下的科學家被冠以了「Best Brains(中文版)」的稱號,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這位數學家陶哲軒(Terence Tao)。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奧數不應作為升學條件
    在國內,「奧數」(奧林匹克數學)一度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追捧,甚至成為學生的升學條件。對此,首屆三亞國際數學論壇發起者,著名數學家、數學最高獎 「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12月22日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奧數」過於注重考試,而非關注學生知識的增加,對中國教育造成負面影響,不應成為升學條件。
  • 奧數天才墜落之後
    付雲皓——這個曾佔領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高點的、備受期待的奧數天才——在接下來的十五年中,意外地在學術界消失了。天賦曾經給付雲皓帶來過好運氣,又讓他在之後的人生中吃盡苦頭。「那個兩屆奧數冠軍」——儘管不夠準確,也大體概括了付雲皓前33年的人生裡取得的最高成就:他是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2002和2003連續兩年的滿分金牌得主。在中國國家隊三十餘年的參賽史上,取得這一成績的選手只有三個。IMO有「相對困難」和「相對簡單」的難度區分,付雲皓是唯一一個徵戰了兩屆「相對困難」的中國選手。
  • 中國學生拿國際奧數金牌很多,為何卻和「數學諾貝爾獎」無緣?
    說到諾貝爾獎,可以說很少有人不知道,這是世界級大獎,能獲得這項獎項的人,可以說代表了一個領域的尖端,科學獎都以能獲得此獎項為榮,可是,獲得這個獎項有多麼不容易,只有衝擊這個獎項的人最清楚,很多人付出一生都不能拿下這個獎項。
  • 他是聞名世界的數學天才,16歲以滿分獲得奧數金獎,卻選擇出家
    中國在數學上整體與西方還是存在差距,但是21世紀以來中國在數學界還是湧現出不少的年輕數學家。比如惲之瑋、張偉等,都受到了世界的肯定。而要說到中國最有名也是最令人惋惜的數學天才,那則要非柳智宇莫屬了。能夠斬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做題機器,最後都成為了世界有名的數學家,比如陶哲軒、張偉、何旭華等,在統計歷屆菲爾茲獎獲得者名單時,大約有1/3的人都在國際奧數比賽上獲過獎,所以奧林匹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也被譽為拿到了數學家資格的通行證。各國數學界都對奧數金牌得主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再接再厲,去挑戰菲爾茲獎。
  • 八零後數學家許晨陽:奧數和數學究竟什麼關係
    我參加奧數比賽的時候認識了很多也同樣喜歡數學的孩子,我們經常在一起比賽,他們對我來說起到了一個正面的影響,我也漸漸有了當一名數學家的理想。 當年集訓隊的隊員中,很多人和我都有著比較相似的興趣愛好,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比如都喜歡科學,除了數學還喜歡物理。
  • 著名數學家從未學過奧數 被中國小學奧數題難倒
    [提要] 前日中國小學生的奧數題難倒了世界著名數學家安德烈·奧昆科夫,而這位數學大師竟然從來沒上過奧數,他認為那些太刁鑽的題目  就在不久前的南京,中國小學生的奧數題,居然難倒了世界著名數學家安德烈·奧昆科夫。讓人詫異的是,這位因為在「概率論、表示論和代數幾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傑出成果而獲得菲爾茨獎的數學大師,竟然說他從來沒上過奧數,也不理解中國小學生拼命學奧數的做法,他認為那些太難、太刁鑽的題目,很可能傷害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的確,中國小學生為什麼這麼喜歡奧數?
  • 隕落的北大少年天才到自殺的程式設計師,奧數和低情商的百年戰爭
    原本奧數只是智力優秀孩子才會接觸的事情,然而現在為了考上一所好學校,一些智力平常的孩子也不得不開始學習奧數,使奧數變成了讓人痛恨的事情,究竟在中國的奧數,是怎樣演變成現在這種局面的?一,奧數的前世今生和當下的野火燒不盡中學生數學競賽最早源自是匈牙利。1894年匈牙利「物理—數學協會」通過了在全國舉辦中學數學競賽的決議。
  • 越南數學家吳寶珠:從奧數冠軍到菲爾茨獎獲得者
    這是一所針對全國天才學生的高中,規模很小,學生都被大學挑選。高中時代,他參加了兩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天才學校有很好的系統來組織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參賽選手們都是通過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的層層考試選拔出來的。我們通過了許多考試,就像是體育競賽,年輕人都喜歡體育,但我不喜歡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因為有太多的挑戰項目,準備參賽和參賽的過程都非常緊張。
  • 中國拿下59%的奧數冠軍,卻很少能拿「菲爾茲獎」,原因令人深思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奧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很多學生都經歷過奧數的學習,在1985年我國就已經開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在這35年的時間裡,中國人所獲取的世界奧數冠軍高達59%,足以證明我國數學的厲害。
  • 80後數學家許晨陽:我們的奧數世界一流,數學研究並不是
    許晨陽是一位理論數學家,研究代數幾何。10月28日,在未來論壇年會上,許晨陽和來自北京、天津的中小學生對話,同時面對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的追問,回憶了將數學作為職業的自己是如何「煉成」的。許晨陽說,數學佔據了他人生的很大部分,人生當中任何一個其他部分,最終間接作用在數學上。
  • 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就像許多年前湖北省的數學天才劉志宇一樣,他的天才設計是由同學和父母共同完成的。就因為這個天才的設計,他拉開了他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他變得非常孤獨,最後選擇皈依佛教。期待你的兒子成為一條龍劉志宇的父親是一名物理老師,從小就對他寄予厚望,所以他們很早就為他規劃了未來的生活。他們希望他的孩子將來能從事科學工作。劉志宇從小也和其他孩子不一樣。
  • 盤點史上少年天才數學家,腦子這麼好還特別勤奮
    △ 卡爾達諾(GirolamoCardano , 1501 - 1576)是15世紀義大利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從4歲開始,卡爾達諾便來到父親身邊生活,在各種不受待見的情況下,懷著對父親的崇拜之心,他開始學習古典文學、數學、佔星學等。結果,學著學著,卡爾達諾發現,古典文學有點無聊,數學太簡單了,都沒有佔星學來得刺激,從此便沉迷佔星不能自拔。正因為對佔星的迷戀,卡爾達諾測算出自己的幸運地是「賭場」,便整天流連賭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