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諾貝爾獎揭曉時,從今天開始直到12日,物理、化學、經濟、生理學或醫學等各大領域的大獎即將一一花落人家。很多朋友都知道諾獎中沒有數學,不過可能並不知道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叫做「菲爾茲獎」,是全球數學高手能獲得的最高榮譽。然而,最近一次「菲爾茲獎」獲得者彼得·舒爾茨卻曾經被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在國際數學大賽上屢次擊敗。
數學大師彼得·舒爾茨
這位我們今天要聊的大師叫柳智宇,曾經多次為國爭光,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賽,不僅屢屢摘得金牌,而且全面碾壓彼得·舒爾茨。在這樣的高光時刻之後,從北大畢業的柳智宇,做出來的選擇就令許多人費解。
他本有機會可以去麻省理工,而且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可他卻不顧家人的勸阻,選擇落髮為僧,皈依佛門。這種做法幾乎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身邊親近的人更是不理解他的做法。可柳智宇的心意已決,就來到了北京的龍泉寺,將頭髮盡數削去,成為了一名法號為「賢宇法師」的僧人。
要了解柳智宇他這個做法,可能要從他小時候的經歷講起。他出生於湖北武漢市,從小對於數學就天賦異稟的他,在高二那年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的時候,就替中國拿下了一枚國際的金牌,緊接著他就成為了國家奧數隊的成員,被保送上北大。這樣的人生經歷不可謂不精彩,而且相較於那些寒窗苦讀上北大的人來說,柳智宇上北京大學依靠的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樣順遂的前半生,令無數人羨慕。
來到北大之後,柳智宇繼續研究他的數學。日常學習之外,柳智宇開始思考一些其他的事情。可能是從小就和數學打交道,他的前半輩子雖然順遂,但是似乎除了數學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就在這樣的思考當中,柳智宇將自己的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上面。他加入了北京大學一個學生團體,叫做北大禪學社。在團體當中,同學老師們對於禪學的探討,讓柳智宇心靈找到了寄託,似乎只有在探討禪學當中,他才能夠找到自己究竟是誰。
短暫的北大四年過去之後,柳智宇的老師將他推薦給麻省理工大學,更難得的是,柳智宇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可以進入著名的麻省理工繼續研究他曾經特別喜歡的數學。可就當家人都高高興興地為柳智宇慶祝,甚至連行李都為他打包好了的時候,他卻隻身一人來到了北京西山腳下的一座寺廟內,選擇落髮為僧。
柳智宇出家的這個消息,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為何放著一條通天大道不走,而轉身皈依佛門,但是對於大家的質疑,他只是沉默。現如今離柳智宇出家已經過去了十年,記者問到他對於當年的這個決定有什麼想說的嗎?他只是淡淡地說道:「學數學,救不了世人。」
我們都知道,人的一生總是要面臨許多選擇,從高考到大學畢業這段時間,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轉折點,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也會遇到很多選擇。有的人高考失利之後,在大學奮發圖強,也拼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有的人讀上了名校,卻在畢業之後選擇在鄉村支教,決定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每個人的選擇都有自己的道理,選擇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有事後自己是否後悔。
柳智宇的這個選擇,在大部分人看起來是離經叛道的,但是人只有一生,該如何過好這一生,更多時候應該聽從的是自己的內心。對於他這樣的選擇,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