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讓一門學科取消,那學生會怎麼選擇?得知答案:大開眼界

2020-12-04 大橘不是橘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學一點東西,為此還會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這也加重了學生們的負擔。

那如果說給學生一次選擇的權利,也就是說他們能選擇取消一門學科,那學生會取消哪門科目呢?最近有網友在網上就此問題做了一個調查,最後得到的答案是英語,這也讓不少家長表示大開眼界。

有些家長也提出了疑問,英語只有26個英文字母,語法和各方面都沒有漢語複雜,那為什麼學生都不喜歡這個科目呢?其實英語並不是所有單詞都有邏輯性的,如果你想把英語學好,那就必須背各種各樣的單詞。

中文裡橘子和句子之間的連接不拘泥於形式,只要意思表達正確,沒有語病和歧義就行了,而英語是形和語言,特別強調句子的形式結構,有很多固定搭配和語法要求。

現在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英語教育了,有些家長還會給自己的孩子報英語補習班,這也是為了避免他們輸在起跑線上,中考和高考裡英語也是很重要的項目,因此學生們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英語。

可是學生在畢業後卻發現自己在生活當中幾乎用不到英語,除非你從事的是外貿或者是翻譯等工作,否則生活中基本是不會有說英語機會的,因此不少人就建議把英語從必考科目變成選考。

簡單地說就是有興趣的人可以選擇英語,而沒有興趣的人就可以選擇不學,把英語從三門主課的地位中去除掉,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就有類似的看法,他的建議是把英語變成選修,並算了一筆帳。

小學生每天大概會用1個小時學英語,初中生是1.5小時,高中生是2小時,從小學3年級到高三畢業每個學生最起碼要用5000多個小時學習英語,不過也有人反對取消英語,代表人物是俞敏洪。

俞敏洪覺得一旦真的把英語從主科當中取消,那家庭不富裕的孩子就只能自己花錢去學英語,可這樣一來對他們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可能會沒有條件學習英語,這是資源的不公平,而英語究竟該不該學也成了人們思考的問題,最近網上很火的鄭強教授就這個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鄭強表示英語耗費了很多青少年寶貴的時光,難道說不出國就不能獲得諾貝爾獎了,我們在這20年裡過分的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其實這是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鄭強還說自己並不是說英語不好,畢竟沒有英語就沒有他的今天,但是不應該在上面花費太多的經歷,有些人連漢語都沒搞清楚就去學習英語,這有點本末倒置了。

其實英語在某些方面是可以作為敲門磚,讓我們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去外企工作等等,但是做好的方法應該是根據個人需求將英語作為副科來有效的學習,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覺得應不應該把英語當作主課學習呢?

相關焦點

  • 假如學校取消一門學科,學生會選擇哪個?答案出奇的一致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提到學生,我們都知道他們每天都琢磨著如何能「多玩一會、少學一會」。畢竟學習是一門使人身心俱疲的「工作」,對於初中生或高中生而言,每天都有不同的學科來輪番轟炸他們。那麼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假如學校取消一門學科,學生會選擇哪個?如果學校取消一門學科,你會選擇哪個?
  • 如果可以取消一門學科,你會選哪個?我想,我可能不會選英語
    文|誠言呈語 網上有個話題一直挺火的,叫「如果能取消一門學科,你選哪個」。 你要是讓我說的話… 一門哪夠啊!
  • 假如要「取消一門學科」,學生會選擇哪一科?看完我頻頻點頭
    我之前在網絡上看見過這樣一個調查,如果從高考科目中去掉一科,你會希望選哪科?於是有了下面的數據:78%的人把這光榮的一票投給了數學,63%的人把這一票投給了物理,40%的人投給了語文。當然這個投票不是一人投一票,我可以同時投給數學物理。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採用原始分計分。
  • 20門學科15門滿分 清華大學學生「驚呆」網友
    原標題:20門學科15門滿分 清華大學學生「驚呆」網友    原標題:還原學神被封為「學神」的韓衍雋  20門學科中,15門滿分,4門99分,1門98分。熊根林說,這也是他們偶然發現的情況,兒子能把剛剛播完的天氣預報又從頭到尾複述一遍,「溫度不敢保證全部準確,但是每個城市的順序是全部準確的。」到了小學一年級,韓衍雋能把語文書從頭背到尾,而他在字典裡查過一遍的字,第二次就能準確說出是在哪一頁。  「他並不是一個只知道學習的孩子」,在母親眼中,只要兒子感興趣的事情,他都會去嘗試。
  • 班主任坦言:學生「智商」的高低,看這兩門學科成績就夠了
    ,而且還會產生不認同的想法,但是英語這門學科是國外的語言,在最近這幾年隨著漢語的高度普及,英語這門學科也總是會遭到重創,甚至還有很多人主張想要把英語這門學科踢出高考。 但是不管怎麼說,英語這門學科都是屬於三大主科之一,是學生們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而且也正是因為英語是國外的語言,才可以體現出學生們的智商。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你知道嗎?
    學科學習難度:物理、化學都屬於理科類比較難的科目,生物的學習難度雖然低於這兩者,但是同樣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種組合的學習難度較大。 競爭壓力:選擇該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如果成績一般的考生選擇這個組合,很明顯會處於競爭的劣勢。
  • 新高考中,這門「最不受歡迎」的學科,卻非常適合這三類學生
    政治這門學科,屬於「好學難考,好教難高」的科目,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門科目,學生學起來難度不大,思維含量要求不高,學生往往不會存在上課聽不懂的情況,但是因為有大量需要背誦的內容,很多學生並不喜歡記憶,關鍵的問題是即便是背的「滾瓜爛熟」,一考試還容易考不好,突破80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作為老師也是一樣,這門學科看似人人都可以教,真不行「畫課本」就行,但是真正能較好,並不簡單。
  • 三門學科成績,可以看出學生的「智商」高低,班主任表示確實如此
    三門學科成績,可以看出學生的「智商」高低,班主任表示確實如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有這樣三門學科,可以直接看出學生成績的高低,有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班主任表示:「確實如此」,那麼我們現在一起來了解一下。數學不管在哪一個階段的學生,基本上學習都是離不開數學的,數學作為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不僅是中考、高中裡面的主科,在學習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 最讓學生頭疼的三門課,物理和英語佔兩門,第三門讓人萬萬想不到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接觸數學、語文,到了初中,我們開始學習英語、化學、生物、地理,到了高中,我們依然學習這些科目,可每個學生的成績卻出現了很大不同,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有人只能上專科院校。回想那些年我們學過的科目,哪一科最令我們頭疼呢?
  • 大一新生要當心,這3個學科「掛科率」高,如果不在意會影響畢業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高考已經結束,學生已經開學,尤其是大學生都帶著好奇的心進入大學。都覺上了大學就輕鬆了。但也並非是那樣,如果上了大學以後考試的時候分數不夠,會導致自己掛科,會影響畢業。有3個學科「掛科率」比較高,學生要當心。
  • 大學「掛科率」高的學科,而且補考更艱難,學生要重視
    大學「掛科率」高的4門學科,學生要重視 大學裡的學科也是分難度等級的,有的學科期末考試很容易,但是有的學科難度卻是 朋友就選擇了這門學科,結果最後只有10個學生僥倖過關,也真的是很難了,關鍵是補考的難度更大,學生們補考更加艱難。
  • 新高考「3+1+2」模式一改革,物理成了寵兒,這門學科卻遭冷落
    而「最優學科選擇和組合」等相關話題的熱度越來越高,如何選科,成為家長考生最頭疼的問題。 新高考改革,在原來的「3+3」基礎上劃出了物理、歷史作為必須二選一的學科,由此很大程度上改變了「3+3」模式中物理一度被棄選的現象。但是,新高考改革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必然意味著學科選擇的不均衡。
  • 那是門艱深又浪漫的學科
    那是門艱深又浪漫的學科本報記者 張蓋倫前不久,清華大學官方微博宣布其正式成立天文系,納入理學院。這所頂尖高校,開始以獨立院系的方式,培養探索星辰大海的高級人才。其實,讓很多人驚訝的,並不是清華成立了天文系,而是原來清華此前並沒有天文系。
  • 學生聰明不聰明,從哪一學科能看出來?語文?英語?數學?物理?
    「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在哪一學科可以體現出來?是語文還是數學?」一位網友問。那些語文學得好的人,不僅寫起文章來是一把好手,而且諸多行政單位的佼佼者都是語文基礎比較紮實之人,誰能說他們不聰明? 再說說數學這個科目。很多人覺得,數學這個科目學得好的人,絕對是聰明之人。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智商確實不低。 同樣的道理,英語、物理、化學學得特別好的人,他們同樣也是非常聰明的存在。
  • 「不是努力就能學好」的學科排行,物理第3,第一個最讓同學頭疼
    文/妮妮作為學生黨最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定是門門功課都是優秀,不偏科。但是事實上,有很多同學在某一門,或者是某幾門科目上怎麼學也學不會,成績就是不理想,好像是上天給大家關上了這道門。前段時間有個話題榜排行,說的就是「努力卻學不好的科目」,網友們紛紛投票留言評論,先來公布該榜單的第3名,那就是當之無愧的物理了。物理學科的特點就是很抽象,需要有很強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些同學上課時感覺老師講的都會了,可一到做題時就不會應用。
  • 想知道學生智商「高不高」,從這3門學科可以看出來,準確度較高
    如果這三科成績好,說明孩子智商不差。想知道學生智商高不高,有3門功課的成績可以參考,準確度較高語文:語文學得好說明孩子的記憶力、語言組織能力都很強語文作為中國人來說是我們的母語,也是從一出生就開始接觸的語言,可能家長會覺得這是最簡單的學科,孩子之間也沒有什麼差距的學科。其實不是這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
  • 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
    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時間:2021/1/5 14:48:05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許沁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每周二下午,學校設置了一節「長課」的學習,從項目主題的選擇、劇本的改編、表演、道具服裝,都由學生自行商討、參與。每個孩子在課程中找到自己適合的角色,在項目化學習的方式中進行團隊合作學習。
  • 那老師給你答案
    「3+1+2」政策與傳統模式的文理科區別  1.目標導向的不同  「3+1+2」模式更體現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選擇科目組合的不同  在「3+1+2」模式下,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12種科目組合中自主選擇,而傳統文理分科僅有2種固定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3.考試內容的不同  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都是有所區分的。
  • 如果你的大學是一本書,書名會是什麼?
    如果你問當代大學生他們的生活狀態,他們可能會給出這樣的答案:01《怎麼又有作業?》《怎麼又有活動?》《食堂咋這麼多人?》《澡堂咋這麼多人?》《廁所咋這麼多人?》《這門課怎麼有期中考?》《這幾門怎麼擠在一起結課了?》《怎麼這門是線下線上雙結合,還得刷網課?》《我怎麼又沒搶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