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薛丁格貓態糾纏

2020-09-10 量財經AI

量子計算的成功依賴於糾纏比特的規模,然而在實驗上利用糾纏進行量子計算需要面對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1)對糾纏比特的量子調控(隨著糾纏比特增加其操作難度將越來越大),(2)受退相干的影響,完成量子門操作的時間要在量子退相干之前。(意味著我們要延長量子比特的退相干時間)。



《科學》雜誌刊發了中國學者在量子計算研究中的新進展。其在線發表題為:「Generation of multicomponent atomic schrodinger cat sates of up to 20 qubits」.該項工作在超導量子系統上實現了18-qubit GreenbergerHorne-Zeiling(GHZ)態和20 bit薛丁格貓態。併集成開發出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記錄。據文章指出,在實驗上能夠在187ns這麼短的時間內,20個人造原子從「起跑」時的相干態,歷經多次變身,最終形成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狀態的糾纏態。


聲明: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超導量子比特薛丁格貓態製備獲進展
    GHZ多體真糾纏的判據閾值,並首次展示了20量子比特5組分薛丁格貓態。這一成果將固態系統GHZ態糾纏量子比特數世界紀錄從10個推進到18個,薛丁格貓態比特數推進到20個,成果已於8月9日在國際學術刊物《科學》發表(Science 365, 574-577 (2019))。
  •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晶片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近日,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記錄。這一進展今天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
  • 中國學者刷新多比特量子糾纏態世界紀錄!
    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2017年,團隊與中科大潘建偉和朱曉波團隊、中科院物理所鄭東寧團隊、福州大學鄭仕標教授等合作10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實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數目的1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打破了之前由谷歌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保持的紀錄,使得我國在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進入國際第一梯隊。VeUednc此前,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創造了操縱12個超導量子比特實現糾纏的紀錄。
  •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
    近日,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記錄。這一進展今天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
  • 成功地將20個量子比特糾纏,量子計算機將迎來重大飛躍!
    薛丁格貓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左旋還是右旋——在量子世界中,粒子就像著名的薛丁格貓類比一樣,都可以同時存在。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包括來自幾所頂尖大學的科學家,以及來自Forschungszentrum Julich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將20個糾纏量子比特轉換成這種疊加狀態。
  • 量子計算新進展:中國學者實現2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
    新華社杭州8月9日電(記者 朱涵)由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組成的聯合團隊開發出一款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這一量子計算新進展於8月9日發表於《科學》雜誌。
  • 成功實現20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糾纏 中國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進展
    本報北京8月9日電(周煒、餘建斌)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日前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中國學者研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成功實現全局糾纏
    中國學者研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成功實現全局糾纏  Emma Chou • 2019-08-10 09:56
  • 科學家們成功地將20個糾纏的量子位轉變為疊加態
    打開APP 科學家們成功地將20個糾纏的量子位轉變為疊加態 發表於 2019-12-11 14:31:42 導讀 據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與其他著名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成功地將20個糾纏的量子位轉變為疊加態。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難以理解的糾纏態
    隨著這些年穿越電視劇的影響,蝴蝶效應和薛丁格的貓開始被大眾廣泛流傳。本篇文章就來講一講薛丁格的貓。實驗內容薛丁格的貓將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不透明容器中,箱子裡面放上一個放射性原子(衰變概率為50%),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瓶劇毒物質,一把錘子。
  • 我國成功研製24個超導量子比特處理器,「量子之父」再建奇功!
    如今他在量子通訊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鵬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理論小組,在超導量子計算實驗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一個集成了24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上,通過對超過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想幹調控,實現了Bose-Hubbard 梯子模型多體量子系統的模擬。
  • 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再度刷新世界紀錄
    另外,據中國科大官方透露,該成果從投稿經國際同行評議到被正式接收,只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更「可怕」的是,這距離他們上次刷新世界紀錄只過去了 1 年半: 2016 年年底,他們同時實現了 10 個光子量子比特和 10 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
  • 超導量子計算在強關聯糾纏體系的量子隨機行走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和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等理論小組,開創性地將超導量子比特應用到量子隨機行走的研究中。該工作將對未來多體物理現象的模擬以及利用量子隨機行走進行通用量子計算研究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重要研究成果於5月2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
  • 中科大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 量子計算時代更近了
    日前,潘建偉及其同事陸朝陽、劉乃樂、汪喜林等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再次刷新了所有物理體系中最大糾纏態製備的世界紀錄。   什麼是量子比特?什麼又是量子糾纏?逐次刷新世界紀錄的意義何在?
  • 為中國科學家自豪,世界首次實現二十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晶片問世
    他們通過緊密的合作,終於突破了技術方面的瓶頸,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量子比特數的全世界最高紀錄,我國的科學家為此做出的努力,確實十分的艱辛,但是他們的成果更是十分的偉大,讓中國的量子計算機技術開始全面的成熟起來。中國的這些科學家們,經過一系列數據模擬,以及相關的論證。
  • 量子比特:一隻又死又活、不死不活的薛丁格貓
    比特,是一個有0,1兩個取值的東西。任何一個物體,如果它存在兩種不同的狀態,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兩種不同的狀態來實現一個比特。比特是信息的基本單位,是數字通訊數字計算機中的主角。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信息革命,如手機、微信、WiFi、電視等等,就靠它了。
  • 未來暢想:如何實現100萬個量子比特的糾纏和量子計算
    做到一百萬個量子比特有多難?我們可以看看超導量子計算的發展史:2000年左右,第一個超導量子比特研製成功;然後經過15年左右的發展,2014年左右,超導量子計算處理器做到了10比特水平;又經過近5年的發展,到2019年,超導量子計算處理器做到了50比特水平。從這可以看出,要做到一百萬個比特是極具挑戰的事情,超導量子計算的發展還在很初步的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未來暢想:如何實現100萬個量子比特的糾纏和量子計算
    我們可以看看超導量子計算的發展史:2000年左右,第一個超導量子比特研製成功;然後經過15年左右的發展,2014年左右,超導量子計算處理器做到了10比特水平;又經過近5年的發展,到2019年,超導量子計算處理器做到了50比特水平。從這可以看出,要做到一百萬個比特是極具挑戰的事情,超導量子計算的發展還在很初步的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