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小妙招】如何推導熱量計算公式

2021-02-27 青島市初中物理微教研

【物理教學小妙招】如何推導熱量計算公式

嶗山七中  郭加興

在我們的九年級物理課本中,第十三章第3節的教材內容裡,沒有熱量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這裡提供一種推導方法,易於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當課堂內容進行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水的比熱容已經解釋清楚了,板書:

C水 = 4.2×103J/(kg℃)

教師問:請一名同學起來解釋一下水的比熱容的物理意義。

學生解釋,教師順排板書:

C水 = 4.2×103J/(kg℃)

1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J

教師問:若2 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順排板書:

C水 = 4.2×103J/(kg℃)

1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J

2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2 J

教師問:若m 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順排板書:

C水 = 4.2×103J/(kg℃)

1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J

2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2 J

m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 J

教師再問:若m kg水溫度升高2℃時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順排板書:

C水 = 4.2×103J/(kg℃)

1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J

2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2 J

m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 J

mkg水溫度升高2℃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2 J

教師再問:若m kg水溫度升高Δt℃時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順排板書:

C水 = 4.2×103J/(kg℃)

1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J

2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2 J

m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 J

mkg水溫度升高2℃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2 J

mkg水溫度升高Δt℃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Δt J

教師再問:以上問題都是用水, 若m kg某物質溫度升高

Δt℃時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順排板書:

C水 = 4.2×103J/(kg℃)

1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J

2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2 J

mkg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 J

mkg水溫度升高2℃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2 J

mkg水溫度升高Δt℃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 m×Δt J

mkg某物質溫度升高Δt℃時吸收的熱量是c× m×Δt J

 

總結得出吸熱公式:Q吸 =cmΔt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知識點:熱量的計算公式
    中考物理知識點:熱量的計算公式   比熱容:   ①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和升高溫度的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②比熱容的單位:焦每千克攝氏度J/(Kg?
  • 一位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如何推導圓的面積計算?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在學習新知之前,引導學生回憶以前探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轉化」是探究新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為下方探究圓的面積計算的方法奠定基礎。
  •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1從圖1中可以看出,箍筋1屬於外圍大箍筋,箍筋2、箍筋3屬於內側小箍筋,箍筋4本質上是單肢箍。圖2今天的文章,我們來推導一下箍筋2、箍筋3、箍筋4(也是單肢箍)的計算公式。圖10根據圖10,我們可以推導出內側豎向箍筋按中心線計算的公式如圖11所示。
  • 初中物理該如何下手學習?三個小妙招教你輕鬆學物理
    初中生新學物理課程,三個技巧教你輕鬆入門物理課程尖子生數理化教育提醒您:本課程適用於七年級以及七年級以上的學生。溫馨提示:物理課程是在八年級上半學期開始學習的哦!提前知道小妙招,物理學習更輕鬆哦!妙招1:物理意義物理是一門新的學科,其和數學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對於數學來說,很多是列出式子進行相關的計算即可。但是物理不同,很多時候是需要我們結合定理進行相關的分析的。即使是單位,也沒有那麼簡單,很多都是需要你理解其實際的物理含義的。如,水的密度為1.0x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其物理含義就是1立方米的水其質量為10的三次方千克。
  • 球的表面面積如何計算,公式如何推導
    > 🔥文章末尾,領取福利🔆🔆🔆🔆🔆🔆🔆🔆🔆🔆🔆🔆🔆🔆🔆🔆大家好,我是愛學習愛研究的小一
  • 中考物理熱量計算技巧分享
    在中考物理卷中,關於熱量計算的習題我們經常會遇到,那麼如何進行計算,又該選擇哪些公式進行計算呢?今天我們通過一道例題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下。通過這道例題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往往在做與熱量相關的計算題時都伴隨著做功的問題,他們往往是結合在一起考察大家的。
  • 關於汙泥回流比計算公式的推導!
    目前關於汙泥回流比計算的公式目前有兩個:   1、基於汙泥濃度(MLSS)的:   R=MLSS/(RSSS-MLSS)   2、基於汙泥沉降比(SV)的:   R=SV/(100-SV)   對於這兩個公式,看著很簡單
  • 初三物理培優題,老師:巧用熱量計算公式解決物體的溫度變化計算
    內能是初三物理的重要知識點,關於熱量的計算是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設容器中的冷水質量為m1,一杯熱水的質量為m2,熱水與冷水的溫度差為△t1、第一杯熱水倒入冷水容器中根據熱量的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冷水的溫度升高值△t1=10,則在這個過程中冷水吸收熱量Q吸=m1c△t1=10m1c;
  • 信號功率計算公式推導步驟
    打開APP 信號功率計算公式推導步驟 發表於 2018-03-13 11:24:23   如何判斷功率信號和能量信號呢?   信號的能量和功率是信號與系統分析裡的基本概念或稱通用概念,它的定義不會專門去考慮去照顧某一個特定信號的情況。通俗的說,時間不因你而存在,也不因你而消亡。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信號與系統這門學科需要關注的時間範圍。為了廣泛的適應性,這兩個基本概念的積分時間都是無窮大。
  • 向心力公式推導過程間接說明二體運動向心力導出計算式的正確性
    本節對上一節講的內容,《向心力公式與二體運動向心力計算式對比分析可說明計算式更精確》,從高中物理向心力的公式推導來進行分析,作為上一節我的結論的一個小的佐證吧。具體推導過程如下(見下圖):向心力公式證明過程
  • 高中物理《電場強度》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發生的,電場是客觀存在的。2.理解電場強度的概念及其定義,會根據電場強度的定義進行有關的計算。知道電場強度是矢量,知道電場強度的方向是怎樣規定的。
  • 中考名師輔導:物理歷年熱量計算題攻略
    中考名師輔導:物理歷年熱量計算題攻略   第16章涉及的熱量計算在中考試卷中的固定位置是第31題,是計算題型複習的重中之重,題目難度小,拿分容易,分值有6-7分之多。各位考生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此題滿分勢在必得。
  • 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2019-01-15 19:56:08 來源:高三網   電功率的計算公式有哪些  在純直流電路中:  P=UI P=I2R P=U2/R  式中:P---電功率(W),U---電壓(V),I----電流(A), R---電阻(Ω)。
  • 物理的神奇:世界的另一半,竟然是從物理公式中推導出來的
    但實際上反物質武器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可怕,而且反物質的發現過程還十分有趣,因為反物質的誕生並不是源於實驗,世界的另一半竟然從物理公式中推導出來的。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有初中物理常識的朋友就可以輕易的回答出來:因為人奔跑的方向與汽車行駛的方向一致,所以人相對於地面的速度就是汽車相對於地面的速度加上人相對於汽車的速度。
  • 【探究作業】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看看孩子們的探究!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非常重要。任何一個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也就是可以轉化成求三角形的面積。那三角形面積的公式如何推導呢?雖然前面已經有了平行四邊形推導的轉化經驗,但是如果只用倍拼法加以解決,又顯得很單一,也不利於後續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一般可概括為「倍拼法」和「割補法」兩大類型。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比熱容的單位與公式-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
    視頻3:比熱容公式的推導式視頻1視頻2視頻3前面的視頻中王尚老師介紹了比熱容的概念:一定質量的某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與升高的溫度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的單位是J/(kg·℃)同學們還應該知道,物體吸熱與放熱是反過程,質量與變化溫度相同,吸放熱量是相等的。水的比熱容:4.2×103J/(kg·℃)色拉油1.97×103J/(kg·℃)比熱容的定義式:c=Q/(m△t);上述比熱容公式中, c比熱容,Q為熱量,m為物體的質量,△t為溫度差。
  • 【施工計算】八字牆翼牆(牆身)砼用量精確通用計算公式推導
    *註:因為常用平均面積法、切分法、稜台算法等計算法計算翼牆體積(砼用量),在長大翼牆計算過程中會隨著長度增長誤差也隨著增長,若求精確故不可採用。以下計算公式,均能精確到0.01m3左右。一、牆身體積計算公式如下圖所示的涵洞翼牆令翼牆的頂寬為K、牆背坡為B、填土坡為T、牆高為X、(註:高的一端為X高 、低的一端為X低)、翼牆低端基礎寬J、基礎的厚度為 H, X變量從翼牆的低端變化到翼牆的高端(如圖中從1米變化到3.82米),牆長與填土坡T相關,它隨牆高增高而增長
  • 高中物理機械運動之單擺周期公式的數學推導
    公式如下:                                                             g是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2。二、採用牛頓第二定律推導:    如下圖,擺長為l,重物受力為:重力mg和繩子的張力T。
  • 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精神.
  •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關係教學設計
    (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係式,會用此公式解相關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問題。2.過程與方法(1)通過速度與位移關係式的推導和應用過程使學生進一步領會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2)通過解題過程養成學生規範化、程序化解題的物理學科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1)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位移關係的推導。(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係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