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作業】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看看孩子們的探究!

2021-01-14 劉老師的數學日記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非常重要。任何一個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也就是可以轉化成求三角形的面積。

那三角形面積的公式如何推導呢?雖然前面已經有了平行四邊形推導的轉化經驗,但是如果只用倍拼法加以解決,又顯得很單一,也不利於後續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一般可概括為「倍拼法」和「割補法」兩大類型。「倍拼法」是指先把內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再利用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關係,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全等拼接,折半求積」。「割補法」則是在一個三角形中利用線段將該三角形「分割」成兩塊或多塊,再將分割後的圖形拼成已知的幾何圖形,從而實現化歸,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

三角形面積公式不同導出方法的共同點在於:將未知轉化成已知,即都是將三角形轉化為面積公式已知的圖形。換句話說,都是由已知的面積公式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各種方法的區別,首先在於轉化的思路,有兩條基本路徑:—是轉化為平行四邊形;二是轉化為長方形。其次在於學具的使用,或者說轉化的方法,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兩個全等三角形直接拼成平行四邊形,或剪拼成長方形;另一類是用一個三角形剪拼(割補)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因此,從兩個維度形成2×2的四類,每個子類的方法可以不止一種。再次,利用不同的剪拼方法導出相應的公式,運算順序可以有所不同,如下表。


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看到「殊途同歸」,不同的剪拼方法得出相同的結果,即三角形面積=底×高÷2;又讓學生看到計算時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可以底和高先相乘再除以2,也可以先求底的一半再乘高,或先求高的一半再乘底。不同運算順序的結果相同,在這裡有了直觀的解釋。


不同版本的教材提供的方法不一,但倍拼法因為簡單易理解,都有涉及。這種方法不僅簡單、直觀,而且緊密聯繫了上一節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易於被學生接受,具有普適性。該方法通過建立三角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係來推導公式,與歐幾裡得在《幾何原本》中的思路一致。「倍拼法」雖然易理解,但形式較為單一,缺少變化;「割補法」則靈活多樣、富於變化,能很好地訓練學生思維,為後續幾何證明中添加恰當輔助線做好準備。


五年級的老師從整個單元的角度去思考,引導孩子自己討論探究的思路,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進行轉化,藉助學具、方格紙、多媒體工具發現轉化的思路,用「轉化、找聯繫、探究面積公式」的方法自主去完成。通過探究作業的方式,引導五年級的孩子自己去發現圖形間的聯繫,進而提升數學思維。這也有助於後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更加豐富,也有助於學生感受轉化的思想,並發現圖形間的聯繫。


接下來,看看學生們是如何進行思考和探究的。學生們的「作品」都很棒,真實的思考都很有價值!






通過上面的探究方法,可見三角形既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也可以轉化成長方形。所以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也可以在平行四邊形面積之前教學。

「多邊形面積」這裡的幾個知識點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教師在教學時不應把知識點割裂開來,而應看作一個整體,在教學中凸顯知識點之間的內部聯繫。通過整個單元的學習幫助學生建構多邊形面積推導的知識網絡,建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矩形面積之間相互轉化的內在聯繫,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相關焦點

  •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今天聽了齊老師的課,在孩子們開拓思維想多種方法探索三角形面積的鼓舞下,和孩子們一起研究研究三角形,探究三角形面積公式:S=
  •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1、標題《三角形的面積》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a、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轉化的數學思想,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b、理解並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c、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
  • 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
    大家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長 * 寬,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什麼?有的人可能一下子記不起來了,不記得了也沒關係,其實很多規則圖形面積公式都是可以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的,比如三角形面積公式就可以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因為AB平分長方形EBFA, 所以三角形ABF的面積=長方形EBFA /2AC平分長方形AFCD,所以三角形AFC的面積=長方形AFCD /2所以三角形ABF的面積+三角形AFC的面積=(長方形EBFA
  • 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經典說課稿
    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並認識三角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在整個第五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對三角形認識的進一步加深,又是以後學習梯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基礎。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充分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我確立如下三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求三角形的面積。
  • 人教版小學數學說課稿《三角形的面積》
    一、說教材《三角形的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章第2課時的內容,主要是通過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而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以及應用,該教學內容是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將為後面學習梯形面積奠定了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平面直角坐標系三角形面積的「萬能」公式
    為了進一步探究這個「萬能」公式用途,把三角形推廣到凸四邊形,研究其變化。如下連結AC,將四邊形ABCD分成兩個三角形,利用上述「『萬能公式』」,探究以下結論[1]一道初三聯考三角形面積的多種解法[2]構造雙等邊三角形,手拉手全等模型探究[3]條件簡潔的2020湖州中考壓軸題解析[4]數學文化在中考的應用[5]黃金分割巧計算,梅氏定理解壓軸[6]手動開平方法[7]2020年黃石中考24題圓的有關問題預測16問[8]巧借外接矩形解三角形的長度問題
  •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不用背,推導方法要清楚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裡的第一節課。說起它的公式,大家一定覺得很簡單,不就是「底×高」麼?但是,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你還記得麼?死記公式可以解決問題,但那不是學習數學的正確思路,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一個公式是怎麼得來的?它的推導過程很重要。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之前,已經學過「長方形的面積」也知道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因此,這節課我們可以結合長方形的面積來教學。
  • 三角形面積公式大全
    今天聊一個有趣的話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到底有多少種?三角形的面積用最簡單的求法就是在小學學習的底×高÷2,而這個公式人類還是經歷了比較長的過程才推導出來的。一開始是求得矩形的面積,後來用割補法求得銳角三角形的面積,至於鈍角三角形的面積,還是費了一番周折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三角形面積公式有多少種?
  • 2020教師資格證面試_《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3.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3)設計數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教學設計   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年級:四年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理解三角形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運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 一位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如何推導圓的面積計算?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在學習新知之前,引導學生回憶以前探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轉化」是探究新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為下方探究圓的面積計算的方法奠定基礎。
  • 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精神.
  • 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是多邊形面積,這一單元主要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通過這一單元讓孩子們養成轉化的思想,把沒學會的圖形面積求解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的求解。
  •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
    關於圓的面積公式,我們是用轉化的方法,將圓轉化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
  • 一道題探究以原點為頂點的橢圓內三角形面積問題
    之前給出過與拋物線有關的原點三角形面積的相關知識,即若過焦點的直線與拋物線交於A,B兩點,△OAB的面積只與直線與對稱軸夾角有關,具體的可以參考連結:與拋物線焦點弦有關的常用結論>這個結論只適用於焦點弦,類似的在橢圓中有沒有相關的結論,以下面一道題目為例,探究橢圓中原點三角形的若干性質,題目如下:解題過程很簡單,求弦長求原點到直線的距離即可,由於不是小題,判別式以及弦長可以用結論直接寫出,相關連結可參考:思維訓練17.圓錐曲線相對簡化計算中常用的計算結論
  • 數學知識點: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複習1、說說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思考 :怎樣應用所學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四、推導面積公式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所拼成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 )
  • 洪汪寶——橢圓焦點三角形的性質探究與應用(橢圓的第三定義)
    主要從事高中數學教學、高中數學解題研究和探究性學習等。從200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數學通訊》《數學教學》《中學數學》《中學數學教學》等,二十多種學術期刊上發表解題和探究性學習文章300餘篇。    公眾號「鄒生書數學」誠請高中數學教師、教研員和熱愛數學的朋友不吝賜稿。
  •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八種形式,坐標面積公式、向量面積公式推導證明
    三角形內心性質歸納,內心向量公式證明,內心坐標公式
  • 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有2種「割補」、4種「拼組」法,你了解嗎?
    前面介紹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用的是「割補法」轉化為長方形,用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繫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而今天要介紹的是「三角形的面積」,其公式推導比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方法要多,除了2種「割補法」,還有4種「拼組法」。
  • 五年級數學:多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全過程,靈活記公式,輕鬆解難題
    歡迎大家學習李老師《五年級數學培優》課程,本章節內容是多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全過程,靈活記公式,輕鬆解難題。每天學一點,中等變優秀,優秀變拔尖01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如上圖,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將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塊,再通過平移將這兩塊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寬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 【數理之路】三角形面積公式以及三角函數正弦和角公式
    下圖最後一個結論,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是∠C。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一個判定簡稱為SAS,也就說一個三角形只要兩邊以及它們的夾角是一定的,這個三角形形狀就不會改變,否則無法判定全等;既然這個前提下三角形形狀不變,則其面積不變,並且與這三個量有關。    下面我們先來證明這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