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富硒產品需求旺盛 去年我國富硒農產品利潤總額46億元

2020-11-24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日前,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發布《2019富硒農產品發展及展望報告》指出,全球富硒產品需求旺盛,去年我國富硒農產品需求規模達49.67億元。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鍾豔平)硒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被譽為「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心臟的守護神」。我國硒資源豐富,擁有「世界唯一探明獨立硒礦床」,但同時,我國又是一個「貧硒大國」。近年來,隨著「補硒防癌」逐漸被公眾認知和接受,富硒農產品行業迎來了發展熱潮。

全球富硒農產品發展現狀如何?未來,我國富硒農產品市場空間有多大?日前,在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富硒功能農業大會暨第二屆中國硒產業(Se20)峰會年會上,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副會長李桂群發布《2019富硒農產品發展及展望報告》,圍繞這些熱點話題進行詳細解讀。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副會長李桂群

全球富硒農產品產業尚處於初始階段

李桂群表示,當下,全球富硒農產品產業主要呈現出四大特點。第一,產業發展處於初始或成長階段。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富硒農產品發展較早,產業相對成熟,其中,已有一些富硒牛奶、雞蛋、肉食產品成功上市的案例;第二,富硒農產品價值高,效益可觀。富硒農產品和普通農產品在生產上沒有太大區別,但富硒農產品具有保健功能和營養價值,因而相對同類產品而言,價格要高出數倍;第三,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消費者更關注的焦點,人們在農產品消費過程中,對富硒農產品的價格敏感性逐漸下降,對產品的保健功能和營養功能逐步提高;第四,標準尚未統一。不同區域對富硒農產品硒元素含量標準的界定不同,全球暫未形成統一的標準。

北美、歐洲和東亞三地富硒農產品消費量佔全球70%以上

《報告》顯示,從需求區域來看,全球富硒農產品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和東亞等區域,需求佔比分別為33%、28%和11%。李桂群認為,這些區域經濟發展情況較好,居民健康養生意識高,是全球富硒農產品主要消費區域,累計佔到全球富硒農產品消費量70%以上。

《報告》指出,在需求結構方面,全球富硒農產品消費需求主要以富硒糧食為主,例如富硒大米、富硒玉米、富硒麵包及其它富硒農副食品等,富硒水果和富硒蔬菜需求相對較少。

在產銷情況方面,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2019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農產品總體產量為52.62億噸(糧食27.22億噸,蔬菜15.43億噸,水果9.97億噸);消費量為48.3億噸(糧食24.23億噸,蔬菜14.5億噸,水果9.57億噸),其中,富硒農產品產量為384.52萬噸(根據全球富硒土地佔全球耕地總面積的比例估算),消費量為362.26萬噸。李桂群分析,總體而言,全球富硒農產品產能增長速度較快,產銷量較為領先的品類主要有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牛奶、富硒啤酒、富硒肉類食品、富硒雞蛋等,合計產量佔全球富硒農產品的64%。

「大健康」戰略助力我國富硒農產品產業躍上快車道

我國富硒農產品產業興起於80年代,由於人們對其缺乏基本了解,且富硒產品種類不多等諸多因素,致使此前國內富硒農產品市場始終處於起步階段。但隨著我國「大健康」戰略的提出,人們對硒知識的普及、推廣,以及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國內市場對富硒產品需求量逐漸增大,消費頻率增加,消費渠道和消費群體多元,消費產品呈多樣化趨勢,富硒農產品產業亦隨之逐漸駛入發展快車道。

《報告》提到,目前,我國富硒農業發展較好的省市主要集中在江西省豐城市、湖南桃園縣和新田縣、湖北省恩施市、福建壽寧縣、廣西壯族自治區、陝西省安康市和紫陽縣等,生產富硒農副產品有糧食、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和肉類等。其中,生產富硒雜糧與大米約有21個縣,富硒大米品牌達25左右,富硒果品超15個品牌,富硒茶品牌約19個,富硒保健品與雞蛋品牌達60多個,富硒蔬菜與深加工產品品牌超過100+。據悉,國內已有的富硒產品開發專利約300多項。

華東、華北和華南為國內富硒農產品重點消費區域

根據中國富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2019年,國內富硒農產品需求規模分別為42.35億元、46.14億元和49.67億元。李桂群認為,後續隨著國內富硒農產品產業以及特色富硒農業的發展,企業富硒農產品加工做強,富硒新產品迭代開發,富硒農業品牌化建設的加強和富硒農產品消費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我國富硒農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此外,她指出,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為國內富硒農產品的重點消費區域。「江浙地區曾經出現過缺硒病症,華北和華南地區人口分布密度較大,人均消費水平較高,而且居民健康養生意識較高。三個區域合計佔國內富硒農產品消費的73%。」李桂群補充,華中、西北和東北地區是我國富硒產品重要產區,但在消費方面卻相對較小。

據《報告》,2019年,我國富硒農產品利潤總額達46億元,銷售利潤率為44%;國內4000萬元以下規模企業總資產利潤率為28%,4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總資產利率率為33%;4000萬元以下規模企業產值利稅率為28%,而4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產值利稅率為33%。「根據不同規模企業的總資產利潤率分析可以看出,企業規模越大,利潤率越高,效率越好。」李桂群說。

國民健康意識提升有望再掀產業熱潮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而後蔓延至全國,一場全民抗疫狙擊戰全面打響。疫情之下,「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膳食營養保健」等信息撲面而來。李桂群表示,硒可以提高抗病毒的免疫細胞數量,具有增強免疫力等特點,因而富硒食品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全世界有42個國家和地區缺硒,我國有72%的地區處於缺硒和低硒狀態,富硒食品尤其是天然富硒地區天然富硒農產品、天然富硒食品必然會成為未來健康補硒之首選。」李桂群提出,在追求綠色、健康、養生的21世紀,以富硒農產品、富硒食品為基礎,富硒美食、富硒保健品、富硒藥品、富硒日化產品以及硒旅硒養等產業潛力巨大,未來發展勢不可擋,必將掀起一股產業熱潮。

李桂群預測,2020-2025年,開發富硒農產品將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開發富硒農產品是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農民收入以及建設新農村的需要,未來中國富硒農產品需求大於供給」

根據《報告》分析,未來五年,影響我國富硒農產品產業發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政策支持、產業標準、質量標準體系、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以及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等。

創新扶持政策。相關部門將支持農業標準化生產等相關補貼資金合併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實行「大專項 任務清單」管理方式,資金切塊下達到省。各地結合本地農業發展規劃和優勢特色產業布局,按照相關規定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和地方資金對富硒產業予以支持。

制定富硒產業標準。多年來,國家對富硒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和標準化生產作了一系列的努力,制定發布了國家標準《富硒稻穀》(DB/T 22499—2008)和產業標準《富硒茶》(NY/T 600—2002)。各地制定了《富硒小麥生產技術規程》(DB13/T 2230—2015)等92條地方標準,涵蓋硒含量測定方法,富硒土壤標準、主要富硒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等各個方面。

加快構建完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構建完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同時根據富硒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富硒土壤、富硒農產品等相關標準,推進富硒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2017年10月,三部委聯合印發了《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圍繞特色糧經作物、特色園藝產品、特色畜產品、特色水產品、林特產品五大類,創建並認定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300個左右。其中,國家鼓勵有關縣市積極申報創建國家富硒產業特優區,對達到國家級特優區認定條件的,農業農村部將積極予以支持。

推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2010-2019年,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安排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超4000多萬元,支持創建富硒作物標準園,扶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打造一批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促進農民增效增收。

未來五年高速發展亟待解決三大攔路虎

在迎來諸多新契機、新機遇的同時,我國富硒農產品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李桂群認為,品牌問題、產品鏈單一、科技含量低等將成為未來五年制約國內富硒農產品產業發展的重要不利因素。

「首先,國內現有的富硒農產品品牌數量逐漸增多,基本輻射到各種農作物,但是分布較散;品牌競爭力小,富硒產品品牌五花八門,響噹噹的品牌卻寥寥無幾,導致富硒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李桂群談到,另外,當前企業品牌定位模糊,大多數企業管理者對品牌認知停留在表面,品牌發展意識較弱,企業對於如何發展和打造金牌產品的方法和路徑不清楚,目光局限於品牌創建階段,缺乏對企業品牌定位的研究;其次,當前國內富硒農產品產業鏈單一,銷售渠道單薄,企業及合作社普遍存在未能形成富硒產業集群,產業鏈短、市場佔有率低的問題;最後,我國富硒農產品產業缺乏專業技術指導,科技含量低,區域內各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精深加工技術薄弱。

相關焦點

  • 富硒市場有多火?
    我國除陝西、湖北、四川、貴州、湖南等省存在面積不大的高硒地區以外,有72%的地區屬於缺硒地區。 直接從富硒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天然農作物在此不多提,這屬於自然稟賦,老天爺賞飯吃沒辦法。 那對72%的缺硒地區怎麼種植出富硒農產品呢?
  • 安康富硒產品推介會在北京成功舉行
    安康富硒產品推介會在北京成功舉行 2020-11-20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恩施富硒茶榮獲「中國十大富硒品牌」
    儀式上,恩施市茶葉協會選送的恩施富硒茶,憑藉「綠色、生態、有機、富硒」的獨特品質正式入選「中國十大富硒品牌」。恩施眾森綠色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被組委會評選為中國富硒行業十大風雲人物。在2012(北京)國際富硒食品推廣交易會舉辦期間,來自山東、湖北、等地區富硒產品企業,攜當地富硒茶、富硒小雜糧、富硒礦泉水等產品參加。
  • 富硒農產品究竟是個什麼局?騙局嗎?
    於是我們有了各種各樣的富硒營養品,富硒農產品:那麼硒真的這麼厲害嗎?我們要補硒嗎?要去吃富硒農產品嗎?硒到底是什麼?關於硒的科普,請不要去看百毒百科,看維基百科。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營養素。硒在動物組織中最常以甲硒胺酸和硒半胱氨酸形態存在,其中甲硒胺酸無法由人體合成,僅能由植物合成後經攝食再經消化代謝而獲得,故人類需要通過各種食材類補充硒。
  • 京東生鮮江津館種類多 為消費者帶來"富硒盛宴"
    華龍網4月21日17時00分訊(筆者 郭開星)重慶江津將進一步整合富硒優勢資源,陸續再引入30至50個品種,200個以上的優勢產品入駐京東生鮮江津館,這是近日重慶江津商務局傳來的好消息。京東生鮮江津館今年2月上線試運營以來,首期已有5大類20多種富硒農產品實現了線上銷售,涵蓋了富硒生鮮、本土特產多個品類,極大地方便了全國消費者購買重慶江津出產的富硒「土貨」。
  • 省老科協調研組來慈利縣調研富硒農產品開發情況
    省老科協調研組來慈利縣調研富硒農產品開發情況 來源:紅網 作者:高媛 王楊 編輯:王娉娉 2014-11-13 11:26:14
  • 中衛富硒產業品牌影響力逐年提升
    7月30日,中衛市香山硒砂瓜在香港舉辦推介會,在香港惠康等300多家門店開售;幾天前,在廈門市舉辦的富硒硒砂瓜推介會上,消費者現場認購禮品瓜1100多個(每個168元),通過競拍,其中一個硒砂瓜以2090元成交;在杭州市舉行的推介會現場,5分鐘拍購2.15萬箱富硒硒砂瓜……中衛市持續做「精」做「特」富硒功能農業文章
  • 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閉幕「一江津彩」「硒」引全城 富硒好貨走向...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獲悉,今年我區24家企業攜116種農特產品參展,「一江津彩」品牌農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和客商青睞,僅首日成交金額就達32.45萬元。江津,是全國聞名的「中國生態硒城」。2012年,經中科院地化所普查,全區中硒及高硒土壤佔比為90.2%,區內63.3%的農產品達到富硒水平,是全國唯一大城市城郊型天然富硒區。
  • 富硒產品代表作:十大富硒產品總有一款適合你
    文 | 肖騰 作為硒豐福厚的巴渝寶地,江津區因時利地,大力發展富硒產業、開發富硒產品、打造富硒品牌。江津都有哪些優質的富硒產品呢?11月1日,在中國·重慶(江津)第二次富硒產業大會上,江津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長秦敏做了推介。
  • 青海利用獨特地理條件,發展富硒產品
    富硒農作物最近成為了熱點,因為它飽含硒元素,而這種元素恰恰是人體缺少的,故而深受人們追捧。青海因為獨特的地理條件,並不適合重工業的發展,故而青海省將經濟發展寄託到了農業上,人們發現青海的獨特地位,因為長出的植物都包含硒元素,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發展外貿後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 擦亮富硒品牌 加速硒貨出山——開陽縣深層次挖掘硒產品開發潛力...
    林紹松提到的公司名叫貴州開陽珍硒瀚寶富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於發展蛋雞養殖產業。「開陽產的雞蛋是生態富硒雞蛋。」貴州開陽珍硒瀚寶富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秦傑說。「開陽縣歷來以生態優勢而著稱,森林覆蓋率達55.32%,加上縣內99.91%的耕地土壤富含硒元素,生態與富硒雙重優勢的疊加,讓蛋雞養殖產業大有可為。」
  • 陝西安康市與中科院、中農科院合作 發展千億富硒產業
    、中國農業科學院對接院地合作事宜,推動安康富硒資源轉化富硒產業。  該工作組一行先後來到中科院地理科學和資源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並拜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通過現場參觀、召開座談等方式與科研人員深度交流,工作組從安康的富硒資源、產業優勢以及富硒產品三方面向專家介紹安康富硒產業發展情況。
  • 「中國十大富硒之鄉」
    9月10日,在第二屆高原富硒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服務精準扶貧交流會上,中國富硒聯盟副主席武家奉和肖志龍為海東市平安區人民政府授予「十大富硒之鄉」榮譽牌。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第四屆富硒生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十大富硒榜頒獎盛典上,中國富硒聯盟秘書處、中國富硒雜誌社、中國富硒生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中國十大富硒榜組委會授予海東市平安區為「中國十大富硒之鄉」榮譽稱號。據悉,這是平安區第二次榮登「中國十大富硒榜」。
  • 廣西巴馬「富硒糯茶」熱銷一線大城市
    因此,巴馬產出的富硒農產品如今越來越深受人們喜愛。   「沒想到我們這裡的米可以做茶,城裡人特別喜歡。」近日,62歲的巴馬瑤族自治縣坡騰村脫貧戶黃學由衷感嘆。當地種植的富硒米多數被當地的加工企業收購製成「富硒糯茶」,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巴馬是中國富硒之鄉。
  • 平安開發富硒產業樹特色品牌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今年以來,海東市平安區緊緊依託「淨土富硒養生」特色資源稟賦,堅持走標準化、精品化路子,以優勢產業園區建設為引領、科研成果轉化為支撐、品牌打造宣傳為載體,全區富硒產業實現穩步健康發展。
  • 平安:加強營銷 助富硒產品「拓市場」
    本報海東訊 (記者 羅珺 通訊員 祝美甲) 平安區結合國家消費扶貧政策支持,精選並制定產品目錄,企業積極申報註冊,嚴把產品源頭關、加工關、檢測關、質量關,藉助「832」、供銷e家和淘寶、國家稅務總局等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全面推進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 新疆發現985萬畝「抗癌之王」富硒土
    都市消費晨報訊 (記者曹華報導)經過近10年的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項目的開展,新疆地質調查人員在全疆已發現富硒土壤達985萬畝,分布在南北疆五大區域,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提升新疆農產品經濟價值,通過發展特色富硒農產業,惠及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 江西贛州富硒臍橙栽培研究
    目前已發現的 40 多種疾病如癌症、 克山病等都與硒的缺乏有關, 我國 20 世紀 90 年代初進行的總膳食結構調查顯示,我國有 72% 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攝入不足, 我國人均每日攝入硒量低於 40μg , 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 50 μg 補充量。 因此, 補充硒對我國人口健康很有必要。 通常, 人們通過食用富硒食品補充人體所缺的硒元素。
  • 富硒產業"3+N" 龍頭品牌助推紫陽"硒谷"追趕超越
    近年來,紫陽縣充分挖掘利用硒資源,在江北富硒區規劃建設了硒谷生態工業、富硒現代農業科技兩大園區,累計建成茶葉、金錢橘、魔芋、果蔬、硒菇、藥材等產業基地達50多萬畝,已開發出紫陽富硒茶、富硒礦泉水、富硒大蒜、富硒魔芋製品、富硒玉米營養餐等50多種富硒產品,年綜合收益達30億元以上。富硒茶造就富硒產品「金字招牌」紫陽富硒茶,主栽品種紫陽櫧葉種(群體種)。
  • 富硒產業前景好 茶葉機械、烘乾機插上「硒」望的翅膀
    近年來,富硒茶、富硒大米等富硒農特產品因其營養價值高受到不少人的青睞,產業步入快速增長時期,並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現今,一些地方也充分用好「硒」這一優勢,重點打造富硒茶、富硒大米等富硒產業,紮實推進富硒農特產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