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新建空間站俄太空人或配備武器,外太空配備手槍的意義何在?

2020-10-03 科學黑洞

空間站(space station)是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必要設備,它們可以長時間的在近地軌道運行,並且支持多名太空人工作科研的地方。主要會分為單模塊空間站和多模塊空間站兩種。目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是人類的第一次成功嘗試,目前已經運行二十多年,未來幾年間我國也將發射自己的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目前運行時間已經很長,也經常會出現一些故障,為了太空人的安全也不能無限期地運行下去,未來幾年國際空間站也就會退役了。

在今年的5月份,俄羅斯的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裁羅戈津表示,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大約在2030年之後俄羅斯將研製建造新的近地軌道空間站,並且在未來新建的空間站上可能會允許持有武器。

對於這一點很多網友十分不解,為什麼太空人上太空還需要配備武器,尤其是手槍等,外太空接近於絕對真空、強輻射和微重力,太空的環境不適合生命的生存發展,那麼帶著手槍進入太空是為了防禦什麼?有網友說:難道是為了防止外星人的造訪?

太空人在外太空時間不能太長,因為特殊的環境失重輻射等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太空人在外太空執行任務都是短期的,他們需要返回地球。前蘇聯上個世紀把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送入了太空,此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探索時代。

1965年3月18日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實現了人類的首次太空「出艙」,飄出飛船5.3米之遠,開創了人類的太空行走的徵程。而就是在這一次它們從太空返回途中發生了意外,返回艙中兩名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與帕維爾·別利亞耶夫陷入昏迷,返回艙偏離計劃位置3200公裡,著陸到西伯利亞原始森林中。

兩位太空人清醒後等待了兩天救援隊才尋找到他們,此時兩位太空人已經是飢腸轆轆饑寒交迫了,險些丟掉生命。在那之後一直到1986年,前蘇聯太空人的救生包內都裝備著馬卡洛夫手槍

後來考慮到多方面原因,前蘇聯特意研製了TP-82太空人專用手槍,主要是用來打獵、防止野獸攻擊,同時關鍵時刻還可以充當信號槍使用,這些都考慮到了此前發生的返回艙偏離事故的情況。西伯利亞原始森林野生動物較多,TP-82完全可以用來防身了。

但是太空人進入太空攜帶手槍的傳統只持續到2006年,此後就沒有這個配備了。主要還是因為人類搜救能力、定位能力等增強,各種導航衛星,可以很快尋找到著陸地點,因此就不需要配備武器著落後保護自己了。

而俄羅斯未來新建的空間站,太空人如果進入其中可能重新恢復這個傳統,當然目的性目前不得而知,但實際上進入太空真的不需要武器,那都是潛在的危險源。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太空人上天要帶什麼?美太空人隨身帶刀,俄帶手槍,我國呢?
    太空探索對於國家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能夠展示一個國家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增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還能夠吸引更多的航天合作,因此不少國家紛紛加入到太空探索的隊伍中。近年來,不少關於航天的大事傳來,比如據俄媒報導,該國準備將射擊武器列入太空人的隨身應急物品中。
  • 太空人為什麼要配槍等武器?他們用槍來幹什麼?
    在你的印象裡,太空人在太空的工作應該是不會碰見什麼外星生物,但他們為什麼都要配備手槍等武器呢?早在蘇聯時期,就有發生過太空人完成任務後返回地球時,飛行艙偏離了原先設定好的軌道路線,雖然最終成功著陸了,但降落的地點卻是在原始森林裡。我們都知道,原始森林裡的動物們野性十足,經常出沒,非常的危險,而此時有一把稱手的武器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 楊利偉進入太空攜帶手槍?在外太空槍有何作用?
    第一次聽到「太空人進入太空要帶槍」這件事,你真的相信嗎?太空人帶槍難道是怕在外太空遇到危險,用來打外星人?2003年我國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楊利偉乘此進入太空,成為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在當時楊利偉隨身攜帶的物品中就有槍的存在,只不過和上個世紀前蘇聯攜帶的不同,是我國自己研製的「64式手槍」,這並不是航天員專用武器。作為手槍中的一員,「64式」輕巧便攜威力較小,適合非戰鬥人員直接攜帶。例如飛行員,甚至是坦克駕駛員常用的防身武器。
  • 航天員執行任務也會配備武器,你們知道為啥嗎?
    航天員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為了自我防衛,各個國家的航天員在執行任務時都會配備武器,那就是一把手槍。配備的這把特製手槍,不是讓他們用來對付外星人,而是讓航天員回到地球後使用。航天員開始配槍的契機,是源於1965年蘇聯航天員 Alexey Arkhipovich Leonov 與 Pavel Belyaev 的一次太空行動。
  • 俄在空間站外表面發現微生物
    為解答這一問題,俄科研人員從國際空間站外表面提取了多份樣本,結果發現了6種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1種真菌的孢子和1種能在太空生存的細菌,其中部分可能來自地球。影片《異星覺醒》中出現的外太空生命俄國家航天集團2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2010年至
  • CF幽靈模式攻略 保衛者武器配備技巧
    CF幽靈模式攻略 保衛者武器配備技巧 發布時間:14-08-09 12:04 來源:52pk整理 作者:
  • 在空間站,男太空人患的這種病,只有女太空人才能治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長期在地球軌道上生活、工作的地方,用以對地球本身進行研究和各種空間實驗。國際空間站內長期有人值守,採用的是輪班制度,太空人都是來自各個國家,不過每一位太空人在空間站內的待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半年,就要被輪換下來回地球進行修養和恢復訓練。
  • 航天員手槍:中國最實用,俄國最強悍,拿大口徑手槍打外星人?
    按照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幾乎不可能出現在太空中,發生人類太空人面對面廝殺的情況,因此為太空人配備武器似乎是一件非常多餘的事。然而,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太空人上天還是會攜帶自衛武器的,例如我國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在上天時,就攜帶了槍枝和刀之類的設備。那麼,既然太空中不可能出現人類太空人交戰的情況,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為太空人配備武器呢,難道是用來打外星人嗎?
  • 太空人為何上太空要帶手槍?怕遇到外星人?實則前蘇聯早有教訓
    槍在大家心裏面是一種武器,這種武器具有雙面性,一方面這種武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自己的安全免受危險,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對人或者動物造成一定的傷害。在美國等一些其他國家,民眾持槍是合法的。不過在中國民眾是不允許持槍的,然而在中國這個不能允許持槍的國度卻傳出來航空第一人楊利偉上太空時帶手槍,這樣的傳言其實並不是空穴來風,是有理可據,因為多年前慘痛教訓,與世界敲警鐘。
  • 評測:FN 509緊湊型MRD手槍 配備專利的光學瞄準鏡安裝系統
    FN 509系列新增一名新成員——FN 509緊湊型MRD手槍(FN 509 Compact MRD)。這款手槍同時是該系列中尺寸最小的型號,全槍長173mm,槍管長度為94mm,高122mm,空槍重723克。
  • 中國手槍的發展史,介紹祖國單兵武器系列
    中國手槍的發展史,介紹祖國單兵武器系列手槍,是一種單手握持瞄準射擊或本能射擊的短槍管武器,通常為指揮員和特種兵隨身攜帶,用在50米近程內自衛和突然襲擊敵人。現代手槍的基本特點是:變換保險、槍彈上膛、更換彈匣方便,結構緊湊,自動方式簡單。現代軍用手槍主要有自衛手槍和衝鋒手槍。
  • 是魔改槍械 還是未來武器 義大利黑犀牛手槍 能否成為西方的新寵?
    於是乎,越來越多的軍火製造商把目光盯上了歐美的民用或者警察用武器市場,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槍械的外形上也變得更為新奇和炫酷,就比如說這一款CBR-9黑犀牛9毫米半自動手槍。這種在手槍領域中堪稱絕對異類的黑犀牛手槍出自於義大利製造商Chiappa Firearms也就是齊亞帕公司的大作,原名CBR-9 Black Rhino,該槍是按照個人防禦武器的標準進行製造和設計的,然而在火力延續和射程威力上又遠非手槍可以比擬。
  • 太空人上太空為何要帶把手槍?並非是防外星人,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還記得有一位航天負責人曾經說過,不想讓後代再在航天領域落後別人了,現如今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航天飛行器一個接著一個被送到了外太空,但是迄今為止,載人都是一項非常艱巨的項目,不僅技術難度高,而且對航天員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和太空比起來,地球連一個細胞的大小都算不上,面對未知的空間,每一個國家開展載人航天項目是都格外的小心謹慎。
  • 【輻射百科】你需要一把武器 手槍第5篇
    .45-70 Gov步槍彈的尺寸,用心感受  當然,若是作為一把狩獵武器,它的性能也是一樣地出眾:為這把手槍配備的光學瞄準鏡倍率為2.46倍,這比.44左輪手槍配用的瞄準鏡倍率更高,因為它的有效射程更遠
  • 一開始就配備有的自衛武器,威力一般,同時彈著點也比較散
    1.爆彈手槍一開始就配備有的自衛武器,威力一般,裝彈量也少,同時彈著點也比較散。但是子彈無限是其一大優勢,在對付地精或獸人苦工這樣的初級敵人時搭配鏈鋸劍還是很穩妥的。2.電漿手槍第三章初期獲得的手槍,會永久替代爆彈手槍。相比爆彈手槍而言,彈藥的更換加強了威力,裝彈也改為了冷卻。總體而言,作為自衛武器而言,這把手槍已經是最強的了。
  • 俄媒:中國2022年發射空間站 並向外國太空人開放
    原標題: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俄媒:航天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俄媒稱,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天宮預計將遵循與國際空間站類似的設計標準,並向外國太空人打開大門。
  • 西格紹爾LIMA5配備雷射發射器的握把模塊「作弊外掛」般的存在
    西格紹爾表示,LIMA5(又名LIMA320)是一款緊湊型握把模塊,但與P320的.45 ACP口徑型或配備手動保險的版本不兼容。筆者有一支P320 M17手槍,上面有手動保險。筆者總是提倡將手槍作為家庭防禦或隱蔽攜帶武器(CCW),因此確實瞄準目標至關重要。但是,在參加OP Tempo和GCS兩項低光照培訓課程之後,筆者理解到兩手持槍射擊(這樣瞄準精度和控制性都較好)時,手槍並不是總安裝了槍燈。
  • 美國海軍陸戰隊精銳部隊實彈訓練 配備全息瞄準鏡 將作為正式裝備
    部分海軍陸戰隊員還使用的是ACOG瞄準鏡,這種4倍光纖瞄準鏡是海軍陸戰隊的標準配備。美軍官網表示,該部隊將適應這種新型的光學瞄準鏡組合。也就是說,EOTech全息瞄準鏡與倍率鏡組合將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正式裝備。
  • 「聯盟」號到站太空人愚人節「中招」(圖)
    按照計劃,他們將在空間站工作178天,期間將完成近50項科學實驗,並進行4次太空行走。  「聯盟TMA-8」載人飛船於3月30日發射升空。據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飛船在兩天內曾兩次提升軌道,最終追趕上國際空間站並與之自動對接。兩天飛行期間,飛船共圍繞地球飛行了33圈。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將為更換電池進行太空行走
    然而沒有太多時間讓太空人去驚嘆眼前的美景,先不說危險,太空行走本就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兩位太空人要持續工作幾小時,慢慢「蠕動」著,帶著冰箱大小的電池組往返於空間站另一邊的工作檯。2017年和2018年共安裝了兩組電池,每組電池6個,2019年空間站至少會安裝第三組電池,不同之處是,這一次的工作檯要比之前距離機械臂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