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環保公安聯手取締3家違法生產ODS企業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片


  3家企業因違法生產「消耗臭氧層物質」(簡稱ODS)被依法取締,多名企業負責人被依法批捕……這是山東省環保與公安兩部門近日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真實寫照。

  「消耗臭氧層物質」是指破壞大氣臭氧層、危害人類生存環境的物質。有研究表明,工業上大量生產和使用的全氯氟烴(CFCs)、全溴氟烴(哈龍)等物質,當它們釋放並上升到平流層並受到紫外線強烈照射時,會分解出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迅速與臭氧進行連鎖反應,進而破壞大氣臭氧層。人們把這些物質稱為「消耗臭氧層物質」,簡稱ODS。目前,普遍認為ODS包括下列物質:CFC(氯氟烴)、全溴氟烴(哈龍)、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以及HCFC、HBFC等。

  實踐中,非法生產ODS的企業往往涉及違法排汙、安全生產等多方面問題。對此,山東省在各市環保局自查的基礎上,積極聯合公安、安監等部門在全省開展了違法生產ODS專項執法檢查,並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的刑事、行政責任。

  嚴懲三家環境違法企業

  ●汙染企業之一

  5月12日,有群眾向郯城縣漁政、公安、環保部門反映,漁業養殖戶在抽取自備井水置換魚塘原水後發生魚類大量死亡,直接原因是地下水汙染導致養殖場魚類死亡。

  經調查,一家無名化工廠涉嫌違法排汙造成養殖場大量魚類死亡。據悉,這家化工廠於2011年11月建設投產,主要生產CFC-11發泡劑(一氟三氯甲烷),由於化工廠無環評審批手續,無生產經營許可證,當地環保部門於2012年10月曾對其關停取締。

  在掌握具體案情後,當地環保部門立即移交公安部門進行查處。公安部門及時介入,經檢察機關批准逮捕了涉案化工廠的3名責任人。

  據調查,化工廠共生產CFC-11發泡劑1000噸,原料來源、產品去向等已經確定。環保部門在魚場周邊1000米範圍內布設了10個監測點位,重點對汙染井水進行了抽提並送到有資質的化工廠進行處理。

  截至6月13日,水井內四氯化碳濃度已基本達標。本案6名涉案人員, 3人已被批捕,1人在逃,兩人被公安機關依法傳喚。

  ●汙染企業之二

  6月3日,根據郯城縣公安部門提供的信息,山東省環保廳環境執法人員在位於泰安市岱嶽區郭家小莊村發現1家無名小化工廠。

  經現場檢查,環境執法人員發現工廠內存有工業用氫氧化鈉、純氯等原料和碳酸鈉、苯甲酸鈉試劑,根據原料和水樣分析結果,初步認定這家企業具備生產CFC-11發泡劑和HCFC-141B兩種產品的能力。按照《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73號)規定,這家企業屬禁止類和未經備案違規生產類企業。

  經查,這家工廠與上一案件的無名化工廠均為同一人設計、生產,工廠也不具備任何生產經營和環保審批手續,無廢水治理設施,生產廢水直接排入廠區西南側的滲井。

  6 月 8 日,當地公安機關控制了這家企業的1名負責人。

  隨後,環保部門在滲井周邊2000米的範圍內布設了11個監測點位,每天對地下水進行採樣監測。泰安市岱嶽區環保局會同夏張鎮政府集中對滲井廢水進行抽提,並運送到有處理資質的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截至6月15日,執法人員共抽提滲井汙水320餘噸。

  ●汙染企業之三

  6月16日,根據群眾舉報,山東省環保廳成立調查組會同萊州市環保局對沙河鎮建國化工有限公司進行檢查,並發現這家公司院內非法生產 CFC-11發泡劑。

  通過進一步調查得知,這家企業無廠名、無環保審批手續、無汙水處理設施。公司負責人陳某,在此租賃廠地非法生產。

  針對這種情況,調查組立即責令當地政府對這家違法企業進行了斷水斷電、現場查封處理。

  在公安部門的配合下,執法人員將當日外運的88桶CFC-11發泡劑產品當場追回並交由當地公安部門進行看守。

  隨後,調查組會同萊州市政府召開了由公安、工商、環保和沙河鎮政府參加的聯席會議,就國際履約規定、汙染危害和安全隱患等問題向與會人員進行了說明,對公安、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分工提出了明確要求。萊州市政府也隨即成立了由相關部門組成的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目前,對涉嫌人員的調查、廠區拆除和地下水汙染監測等工作已全面展開,涉案企業的現場負責人和生產、運輸人員已被公安部門控制,但租賃人陳某在逃。

  形成多部門協調配合機制

  違法生產ODS,工藝簡單,無汙水處理設施,對大氣和地下水汙染嚴重。

  對查處的3起非法生產ODS案件,山東省環保廳指出,當地政府將一查到底,徹底查清原料供貨廠家和產品去向,跟蹤到底,並注意對受汙染的地下水進行認真治理,確保水質達標,不留後患。

  打擊ODS違法生產,涉及公安、安監、環保等多個部門,在環保部門內部也涉及水、氣、危廢管理、國際履約等多個單位,需要明確職責、統一協調、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管理合力。

  對此,山東省環保廳指出,要充分認識打擊非法生產ODS工作的重要性,各級環保部門要充分吸取查處非法生產ODS案件中的經驗教訓,在查處此類企業時,不但要予以關停取締,還要及時做好案件的上報和移交工作,同時要查清其造成的環境危害,消除環境和安全隱患。中國環境報記者 周雁凌 季英德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涉刑案件偵破紀實
    其中,3個批次產品的檢測結果證實,企業生產的白料中確實使用了CFC-11。」德清分局環境監察大隊常務副大隊長王平回憶,這一過程,可謂爭分奪秒地和時間賽跑。2019年7月15日,鑑於德清明禾公司私自撕毀市生態環境局的封條和違法儲存危險化學品的行為,禹越派出所對祁某某採取了強制措施。7月16日,祁某某被行政拘留。
  • 私自售賣含毒油漆桶企業被環保警察查獲
    近日,大興「環保警察」會同市公安局環食藥旅安保總隊,聯合區環保局、屬地政府查處了一家違規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涉事廠主及員工被大興警方刑事拘留。這是今年北京環保警察隊伍成立以來大興區偵辦的第一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
  • 省環保廳公布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多家企業涉嫌重金屬汙染
    (原標題:省環保廳公布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多家企業涉嫌重金屬汙染)
  • 沭陽1895家木材企業已被關停取締!
    11月20日,沭陽縣木轉工作聯合督查組對在11月份第二周督查通報中處於落後位次的龍廟鎮木材企業關停取締情況進行突擊檢查。據了解,龍廟鎮共有141家木材企業,其中需取締關停的為88家,截止11月份第二周,已經關停78家,關停率為88.64%,該項工作在全縣40個鄉鎮場街道中,排名37名。
  • 臨沂環保關閉的工廠 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起
    記者獲悉,8月份以來,臨沂市環保局在全市範圍內繼續開展了日常巡查和夜間常態化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起,其中已立案查處7起,其餘3起環境違法行為正處於立案調查階段。對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立即啟動行政處罰程序,對環境風險突出的企業立即停產整改,對涉嫌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危險廢物產生、倒賣、運輸、傾倒、非法利用處置等各鏈條的實際操作者、牟利者的刑事責任。目前,專項行動正在持續。
  • 環保「按日計罰」 一養殖企業被連罰30天
    今年4月,市環保局荷塘分局對轄區內養殖企業進行常規檢查時發現,株洲成露養殖有限公司的外排廢水中,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氨氮濃度等均嚴重超過國家標準。根據有關規定,環保部門對該公司處以1.008萬元罰款,並下達責令改正決定書。30天後,環保執法人員複查發現,該企業外排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懸浮物、氨氮濃度,與初次檢測時的超標值幾乎一致。
  • 3月臨沂環境違法查詢20起 10家企業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3月份,我市啟動市級環保督察。3月24日,市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式進駐費縣,標誌著市級環保督察正式拉開帷幕。目前,費縣督察已經結束,正在匯總形成督察報告。河東督察正在進行。    同時,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公安、檢察院、法院與環保聯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情況。
  • 杭州通報第五批環境違法案件 五家企業因水汙染「栽」了
    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7月29日訊(記者 孫璐)為保障G20杭州峰會環境質量,從5月份開始,杭州市、縣兩級全面啟動了「百日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對各種環境汙染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今天,杭州市環保局公布了第五批查處的環境違法典型案例。目前涉案企業均已被立案調查。
  • 禁毒普法專題(五) | 評級評價為差的化學品生產企業應該知道的那些...
    為加強毒品源頭治理,有效預防和打擊製毒犯罪,根據有關法律和政策,現將有關事項告知如下:一、認真學習本告知內容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山東省禁毒條例》《易製毒化學品購銷和運輸管理辦法》《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列管辦法》《山東省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等法律、法規及規章。
  • 違法!儀徵2家企業被通報
    查辦環境違法案件總體情況今年,我市組織開展了大氣汙染、水汙染防治執法檢查、打擊危廢違法犯罪執法檢查、環境質量目標攻堅「百日會戰」執法檢查等10多項專項行動。1—12月份,全市共下達行政處罰決定633件,處罰金額3268.4萬元,查處揚州高峰五金製品利用滲坑非法排放等59起大案要案。環保司法聯動機制進一步順暢,立案偵查江都科力化工、高郵西河建材等10起涉刑犯罪案件。
  • 200多家染廠消失 廣東普寧共取締258家無牌印染企業
    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2016年督察意見時尖銳指出練江治理計劃年年落空,練江汙染長期未得到改善。  半年來,普寧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關於練江整治的要求和批示精神,各部門分工協作,狠抓產業規範、設施建設、河道整治、監管執法和環境自覺,舉全市之力鐵腕治理,推動練江水質持續改善。
  • 全國首例違法使用ODS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在湖州宣判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守護「青山綠水」是公安的神聖責任近年來,湖州公安始終堅持「防為主、防為上」工作理念,守青山、護綠水,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據悉,該案也是迄今為止國內聚氨酯泡沫行業首起因違法使用ODS被判實刑的案件,充分體現了湖州公安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零容忍」的堅決態度。案件回顧2019年7月23日,德清警方接到線索稱德清某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存在違法採購CFC-11生產組合聚醚的行為。德清警方隨即立案偵查。
  • 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邢臺市政府依據《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組織安監、監察、公安、水務、環保、工信、衛生等部門成立調查組,開展事件調查和責任追究工作。根據調查結果,新河縣政府關停取締了萬象生化製品有限公司,對新河縣供水公司、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水務局、縣環保局、縣政府等單位的7名有關責任人分別給予撤職、開除、行政記過或行政警告等處分。
  •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七批舉報件126件
    佛山   「環保+公安」查處環境違法案   12日凌晨1時,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第六批交辦案件,佛山禪城區鎮多部門聯合執法,出動30名執法人員對佛山市豆磨坊食品有限公司再次執法,現場發現企業仍在頂風違法生產,廢水治理設施涉嫌閒置,廢水直排入市政汙水管網,執法人員立即對違法排汙行為進行現場取證,同時對企業的違法生產車間進行停電查封,現場帶走9人協助調查
  • 山東省第十環境保護督察組信訪舉報件及邊督邊改情況一覽表(第七批)
    4家企業配套建設有汙水處理設施,生產廢水經汙水處理設施預處理達標後,通過管網排入昌邑市城北汙水處理廠,廢水排放口均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並已與環保部門聯網。現場檢查時,該企業正常生產,汙水處理設施、在線監控設備運行正常,未發現偷排汙水的現象。
  • 別指望環保風暴會停,廣東247家造紙、紙箱廠再遭嚴查
    督察組交辦廣東環境問題舉報件調查處理情況公示:  廣州市:145家以上  1、花都區獅嶺鎮楊曉文紙箱廠  調查處理情況:12月9日,廣州市花都區對新揚村燒烤工業園執法檢查中,發現3家企業存在未報批環保手續、違法排放廢水等行為,立即查封處理1家,立案處理2家,並由獅嶺鎮對楊曉文紙箱廠現場強制斷電。
  • 紹興啟動春季「鐵拳一號」護水行動,環保、公安聯合執法查處七家...
    為全力剿滅劣Ⅴ類水,促進工業企業汙染物全面達標排放,浙江省紹興市近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啟動春季「鐵拳一號」剿劣護水專項行動。  環保、公安兩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重點檢查紹興各類工業園區和市重點排汙單位汙染物防治設施運行和達標排放情況。
  • 41家淄博企業上榜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名單
    12月3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官網對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獨角獸企業名單進行了公示。本次公示的名單中包含5家獨角獸企業、372家瞪羚企業。據了解,今年評選出的372家瞪羚企業也是自2018年山東評選瞪羚企業以來,瞪羚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年。
  • 近400家企業被關停!
    河北石家莊:關停取締78家化企,停止審批114個化工項目近日,石家莊市先後對78家不符合相關產業政策的危化品企業實施了關停取締,停止審批114個化工建設項目。湖南:沿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化工生產企業關閉退出30家、鼓勵搬遷38家、保留42家全省距離長江湖南段和洞庭湖、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幹流(以下簡稱沿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化工生產企業(《化工行業分類表》的子行業中化工產品為主導的生產企業)共110家,經各市州人民政府組織安全環保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