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領銜,《咬文嚼字》公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詞

2020-12-08 新華報業網

  12月4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颯」「後浪」「神獸」「直播帶貨」「雙循環」「打工人」「內卷」「凡爾賽文學」榜上有名。

  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新冠疫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積極投入到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做出指示,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社會經濟發展加快恢復。2020年5月22日,習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體現了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我國之所以在抗疫戰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堅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指導準則。

  二、逆行者

  逆行,指反著眾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尋常路;逆行者,指由於職責和信念所系,在發生重大危險時不顧個人安危,迎難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人。2020年,「逆行者」成為對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的稱呼。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人民解放軍指戰員、科技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均被稱為「逆行者」。他們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有些同志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逆行者」展現了中國人民面對生死考驗時堅守崗位、不畏艱險的優良品質。逆行,指反著眾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尋常路;逆行者,指由於職責和信念所系,在發生重大危險時不顧個人安危,迎難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人。2020年,「逆行者」成為對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的稱呼。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人民解放軍指戰員、科技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均被稱為「逆行者」。他們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有些同志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逆行者」展現了中國人民面對生死考驗時堅守崗位、不畏艱險的優良品質。

  三、颯

  本用以描寫風聲。現在流行的「颯」,特指帥氣利落、瀟灑清爽,多用於女性。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女性撐起了抗疫的大半邊天。據統計,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中約有50%是女性,護士中女性超過90%。巾幗不讓鬚眉,女性是戰疫前線的「最美風景線」。用「颯」來形容她們,是全國人民對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颯!」「真颯!」「又美又颯!」已成為人們讚美奮戰在各行各業各自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語,在網絡上廣為傳播。

  四、後浪

  源於「長江後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2020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短視頻《後浪》以不可阻擋之勢成為輿論焦點。視頻中,演員何冰激情演講,以「後浪」稱呼新一代青年人,表達了對他們的認可與讚美,引起各界熱議,「後浪」紅極一時。當前流行的「後浪」,大致是指我們的90後、00後。這一代人多為獨生子女,曾讓人覺得「不著調」「太叛逆」,但面對新冠疫情,他們奮不顧身,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後浪」承擔起了歷史賦予他們的責任和使命,已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希望一代」。

  五、神獸

  神異之獸,本指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動物。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中小學延期開學,孩子們在家上網課。這些孩子活潑可愛,但許多人調皮搗蛋,還智商超群,出格之事時有發生。他們在家學習,沒有教師監管,家長不得不與之鬥智鬥勇,使出各種招數,猶如跟「神獸」相鬥。家長們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復,學校早日複課,儘快讓「神獸歸籠」。「神獸」便成為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的孩子的代稱。

  六、直播帶貨

  即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線上展示、導購、銷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是「新一代電子商務模式」。新冠病毒肆虐期間,「直播帶貨」有效解決了實體店顧客大幅減少、庫存積壓商品滯銷的問題,一批「大流量」帶貨主播實現了驚人的銷售業績,吸引了眾多行業採用這種模式。據媒體報導,疫情嚴重的美國日前也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直播帶貨」已成為廣為人知的流行語,進入大眾視野。然而,在「直播帶貨」火爆的背後也出現了不少隱憂,如違規宣傳,數據造假,假冒偽劣產品不時出現,售後服務無法保障,等等。有效監管已成為當務之急。

  七、雙循環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再次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做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於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對於促進世界經濟繁榮,都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雙循環」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詞」。

  八、打工人

  打工,本指做工,多用於臨時性的工作;打工人,原本多指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通常為外來務工人員。9月22日,一名網友在網上發了一條自拍的短視頻,視頻中他做出要出門打工的樣子,並說:「勤勞的人已經奔上了塔吊,你卻在被窩裡伸了伸懶腰,你根本沒把自己生活當回事兒。早安,打工人!」這個視頻引來大量關注與模仿,「打工人」隨即引爆網絡。在流傳中,「打工人」適用範圍擴大,指稱對象多元化,幾乎成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統稱。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職員,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都稱 「打工人」。

  九、內卷

  又稱「內捲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更高級模式的現象。2020年下半年,有幾張圖片刷屏:有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人邊騎車邊用電腦,有人床上鋪滿了一摞摞書……「邊騎車邊用電腦」的同學被稱為「卷王」登上熱搜。「內卷」流行開來,高校學生用它指非理性內部競爭。有同學舉例:老師要求論文五千字,不少同學為評優寫了一萬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務,但獲優比例並未改變。現在,「內卷」從大學生群體中「出圈」,各行各業內部的非理性競爭都以「內卷」稱之。專業人士指出,發展中出現停滯階段很正常,關鍵是要有效地進行理性競爭,呼籲相關行業正視非理性的「內卷」現象,積極探索「去內捲化」的改革之路。

  十、凡爾賽文學

  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也稱凡學。這種話語模式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比如,有人自炫長得瘦:「好羨慕那些輕輕鬆鬆就長胖了的人,我一個月吃了好多東西以為能到90斤,結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凡爾賽文學」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細緻刻畫了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浮華奢靡,網友以「凡爾賽」借指高檔、奢華的生活。11月初,一個微博認證為作家的網友,在微博上用「平實」的文字記錄她的「高貴」生活,引來網友吐槽。「凡學」因此而爆紅,網上掀起了一場「凡爾賽文學」創作大賽。實際上,現在的「凡學」作品多數已不再是炫耀,而僅是一種調侃。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
  • 各國推出年度詞中的2020:疫情相關詞彙佔據熱門榜
    各國推出202年度詞,疫情相關詞彙佔據熱門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2月5日消息,面對即將結束的2020年,用什麼詞來形容最合適?《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其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等詞榜上有名。
  • 東湖評論:在年度流行語中感悟不平凡的2020
    每一年,社交平臺、娛樂圈、影視劇中總會誕生一些讓人追捧的流行語,近期《咬文嚼字》雜誌編輯部發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和「颯」。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凝聚時代縮影,流行語更是語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達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積極踐行中管金融央企責任,緊急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捐款1000萬元,為武漢市所有參與抗擊疫情的疾控和醫務人員及其家屬捐贈保險保障,同時,充分發揮「保險 科技」優勢,創新推出多種保險保障方案,全力以赴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人民保險、服務人民。
  • 中共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委員會關於印發《開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改進...
    ,決定在全市應急管理系統開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改進作風、積極作為專題教育(以下簡稱專題教育)。四、時間安排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五、工作措施(一)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開展大學習。學習內容:1.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論述;2. 《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等;3. 《習近平關於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等;4. 《習近平關於應急管理論述摘編》等;5.
  • 《咬文嚼字》發布2020年十大流行語,用英語怎麼說?
    12月4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0年十大流行語,分別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颯」、「後浪」、「神獸」、「直播帶貨」、「雙循環
  • 《咬文嚼字》公布2018年十大流行語:「流行語」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咬文嚼字》公布2018年十大流行語:「流行語」英文怎麼說?   文學期刊《咬文嚼字》近日公布2018年十大流行語,"錦鯉"一詞入選。
  • 《咬文嚼字》公布今年十大流行語 專家稱評選需考慮格調
    原標題:熱鬧背後,流行詞研究不應成空白 ■本報記者 陳熙涵 每年年末,各大機構紛紛評選公布年度流行詞、流行語似已成慣例。對於「吃瓜群眾」,看看哪些詞上榜了,興許只是圖個熱鬧,但對於語言文字領域,這卻是一個難得的研究契機。
  • 【光明網專論】防汛救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總體上我國洪澇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支撐了經濟社會穩定快速發展,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國洪澇災害造成的人員死亡人口數和洪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率都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對防汛救災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 「原創」圓桌論壇:人民至上是永恆使命擔當
    作者 餘國鵬「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讓人倍感欣慰、倍感自豪。
  •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語 「小夥伴」因不雅落選
    新京報訊 (記者吳亞順)昨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13年度十大流行語,「中國夢」位居榜首,「光碟」「倒逼」「逆襲」「微××」「大V」「女漢子」「土豪」「奇葩」「點讚」等入選,關注度較高的詞語「搶頭條」「小夥伴」「高大上」「霧霾」等未上榜。
  • 《咬文嚼字》2017年十大流行語發布 不忘初心名列榜首
    原標題:不忘初心名列榜首  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哪些詞語最流行?又有哪些在詞義、結構、用法等方面有所創新的新詞彙悄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由《咬文嚼字》編輯部舉辦的「2017年十大流行語」評選昨天下午揭曉,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共享、有溫度等詞榜上有名。
  • 讓「人民至上」根植於黨的精神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和愛民為民的生動體現。我們應把「人民至上」紮根內心深處,壓實責任勇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增強親勁,心繫群眾不動搖。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之源、執政之基。
  • 咬文嚼字:2016年十大流行語 網絡語言佔80%
    一個詞,記錄一個時代2016十大流行語出爐語言文字規範類刊物《咬文嚼字》雜誌社今天在滬發布「2016年十大流行語」。「《咬文嚼字》評選流行語的標準始終如一,就是流行、創新、文明。」《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分析,近年來,年度十大流行語的網絡特色日趨明顯,今年除供給側、工匠精神外,其他8條均來自於網絡或由網絡賦予了新的涵義,成為歷年評選中最多的。「網絡已經影響到語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從中甚至能發現語言文字正在從精英創造時代進入大眾智慧時代。」如排名第一的流行語洪荒之力。
  • 柳聽海:牢固樹立人民至上思想 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的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由此,我想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堅持為全中國人民謀利益、謀幸福,為人民服務,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展現了人民至上的思想,並緊緊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制定不同時期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規劃,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取得了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你願做一個油膩的中年男嗎
    近日,《咬文嚼字》評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在這個榜單中,既有「不忘初心」和「砥礪奮進」,也有網友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的「打call」;既有網際網路經濟的兩大關鍵詞「共享」和「流量」,也有引發網絡車禍的一個詞——油膩。關於這十個年度流行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 2018十大流行語揭曉!為何沒有這個爆款詞?
    3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它們分別是:命運共同體、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佛系、巨嬰和槓精。為什麼這十個詞能夠入選呢?中新網記者就此專訪了《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爆款減少?
  • 回望2020年,這兩個年度詞很重要
    在12月28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持人何婕提到,《這就是中國》節目一直很理性,到2020年快要畫上句號的時候,如果從比較感性的角度來給這個年份設定幾個年度詞的話,會選擇哪些詞?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選擇繼續用演講中用的「心勝」一詞,他覺得這個詞能夠比較好地概括中國這一年戰「疫」的決定性成果和中國人民的心態。張教授講,一切都在國際比較,在比較中,確實中國人獲得一種對西方模式的心勝,這太重要了。因為過去西方總是用道德制高點來給中國人上課,現在中國人看得很清楚,一些基本的中國人人都懂的價值觀,比方說生命至上,西方沒有,居然跟我們要來談人權。
  • 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是人民至上的體現
    第一,這是人民至上的體現,從開始的新冠肺炎治療免費到現在的新冠肺炎疫苗免費,都體現了人民至上、人民健康至上的理念;而正是這樣的人民至上,我們才取得了抗擊疫情的戰略性勝利。第二,這是順應民眾的呼聲,要知道關於疫苗的價格,社會上多有討論,而為了免除大家的擔心,採取免費供應,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如果沒有免費疫苗的話,那麼在接種過程中,可能就會出現一些收費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