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無效輸入
作者:初一
孩子就像蒲公英的這種子,飄到哪裡必須有風的引導,而家長就是這陣風。
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避免無效輸入。
什麼是無效輸入?打個比方說,我們不懂印度語,可是喜歡聽印度語的歌,單純地聽,沒有研究過歌詞,沒有視頻對應,所以聽了很長時間依然不知道歌詞唱的是什麼,可能我們會把整首歌都唱下來,但是不理解歌詞的含義,這就是無效輸入。
再舉個例子,我很喜歡看美國電影,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是配中文字幕的,儘管耳朵裡聽的滿是英文,但是眼睛裡看的,腦袋裡記的都是中文,看了那麼多電影,英語也沒有什麼長進,偶爾聽懂的幾個詞依然局限於學校教的那幾個固定詞彙。很多人說,英語不好,看美國大片就可以了啊。沒有有效輸入,不用心,看再多也沒用。
就像很多家長說的,我給孩子聽過很多英語歌,也聽過很多英語故事,可是孩子的英語沒有什麼長進啊。因為他們在給孩子聽歌的時候進行的只是無效輸入。
再說說如何做到孩子英語的有效輸入。比如在給孩子聽英文歌之前,家長要首先弄明白歌詞的含義,讓孩子聽歌的同時,家長要通過圖畫、手勢、動作等等把歌詞的內容展現給孩子,和孩子一起表演,並且利用碎片時間不斷重複學過的內容,做到把學到的詞和句子靈活地在生活中進行運用。這樣孩子學到的知識才達到聲音和畫面的融合。
不管是兒歌還是繪本故事或者動畫片,孩子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住每句話對應的場景,一個一個的場景累積起來,才能達到有效輸入。沒有大範圍的有效輸入,孩子很難在短期內進行輸出。
語言的學習只要掌握方法,不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但卻有一個比較繁瑣的過程,所以堅持正確的方法並且去運用才是根本。沒有任何人可以不經過付出就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