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鶴
YHC最近接到上海盧哥們的電話,他說他在電視上看了個關於高歌教授的一個訪談節目,他說他在研究反重力發動機,並問到這與你82年研究的「輕身功夫」原理和UFO的飛行原理是否一致?
YHC答到這兩者完全不一致!盧哥們希望YHC的研究成果能否在網上發表,我只好試試看。
YHC上網了解到高歌教授是殲20殲擊機發動機的創始人,他在回答記者的訪問當中,表示他已經對推重比為15-20的發動機已經不感興趣了,20多年前,高歌有一項關於航空發動機的發明,叫「沙丘駐渦火焰穩定器」。這一發明在1984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個獎項也讓高歌這個名字當時在國內可謂是家喻戶曉。這項發明被錢學森稱為「是一項長中國人志氣的重要發明」。這項發明是他觀察沙丘流體力學的特徵得到的靈感,可謂是道家師法自然的典範。
YHC 發現高歌現在對這些推重比的改進已經沒有了興趣,那是因為目前人類所有空中飛行器如火箭、飛機、飛船、飛彈以及水中航行器如艦船、潛艇等,還有在陸地上的汽車、火車等甚至包括我們的走路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結果,現在一些科學家於是在開始研究一些物理概念上有所突破的發動機,比如說暗物質和暗能量、負量發動機、反質子發動機、反引力發動機,這些都是一些十分科幻的概念,這些新概念的發動機才是具有突破性和革命性的。
YHC非常擔憂高歌對新概念發動機的研究進入了重力的誤區。
哈哈,YHC暗笑到其實國外早就進入了研究反重力飛行裝置的誤區,據《簡氏防務周刊》2002年披露,美國波音公司近日證實其正在進行多個關於反重力裝置的實驗,並試圖將其用於生產不用燃料的飛機或者大型飛船。波音公司希望與一位俄羅斯的科學家聯手進行反重力研究,這位名為帕特萊諾夫的科學家此前曾宣稱自己已經找到了將物體同重力屏蔽開的辦法。波音公司的發言人稱:「我們認為這類研究有它的科學基礎。我們希望能夠同這位對這個領域的研究有著透徹的了解的俄羅斯科學家進行合作。」據悉,美國宇航局和軍方的bae系統公司也在從事反重力項目的研究。波音公司這個項目原本處於保密狀態,但是最近其細節被《簡氏防務周刊》洩漏,所以波音公司不得不對此進行證實。
YHC百度了一下發現反重力發動機的這種概念錯誤的發展歷程:
(1)從基本的物理理論來看, 實現最基本的反重力推進,關鍵在於突破電磁力與重力的轉換機制。也就是說,反重力推進技術是必須要建立在統一場論的基礎上的。各種類型的反重力技術都必須滿足於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必須使封密系統(裝置)內的作用力能實現對外做功——即實現力突破屏障對外進行「傳輸」。這完全不同於現代所有的常規動力裝置;不同於直接依靠作用力或反作用力進行動力推進的做功方式。
而質量虛化隱形形式的反重力類型,則更是超常規又超空間的最高層次的反重力技術;它是物質以結構信息能量場形式變換的一種隱形技術。在此,當物體由三維實體轉換到該物質的結構信息能量態時,質量的含義將消失,一切經典力學將在此失效,該物體的三維空間概念也將消失,物體將隱沒,物體此時僅以特定結構的能量場形式以零功耗滯留於空間。物體隱形後,可實現非經典的特殊、特定的時空遷移,且可讓隱沒後的物體重新回到經典常態。
基於反重力推進技術發展出的反重力飛行器,不但可以自由進出地球大氣圈,在任何環境的瞬間加速可高達十馬赫,在超音速飛行下可作90度轉彎,瞬間在空中保持靜止,同時也可以自由進出空中與海底。換句話說,這種飛行器可以一舉汰換掉所有現今人類在太空,地表與海底的各型載具。
(2)反重力機理共有兩類:一類反重力機理的本質就是能量、物質能場、宇基場相互作用的效應(宇基場即宇宙大統一基礎);另一類反重力機理的本質則是對物質能量信息結構的調控,是物變超高技術的一個側影體現。
要真正地了解反重力本質,就必須清楚地對能量的本質、物質的場能特性、空間屬性、空間特性、空間結構、空間能、場、物的轉化特性及條件有明確的認識。要運用反重力技術,就要懂得如何調動或調整物場、能、體(空間尺度參量)的動態量。反重力技術的本質,實際上就是物場、能、體的調控技術。反重力技術的宏觀經典觀察,會感到是一種力的表現形式;微觀觀察會感到是一種虛場的作用,甚至會感到是一種障眼術。實際上,前面已說了,是能量、物質能場、宇基場的相互作用的體現,是物變技術的一個反應。人們要運用反重力技術,關鍵是如何實現這個「調整」。至於用什麼樣的工程手段實現這個調整目的,方法有多種。
(3)反重力技術有不同種類等級,有不同的製造形式和方法。
反重力技術分高級和低等兩大類。較低等的一類是在三維空間內實現反重力。這類航具的力學推進原理是反牛頓定律的,但運動速度受「相對論」原理束縛,不能超越光速,顯然不能實現超空間瞬間跨越,但可作高於現有水平的太陽系內外星際漫遊航具使用。該反重力裝置不依靠火箭工作;較高級別一類的反重力技術種類,是物質航具能量信息結構的調探技術,是讓航具由三維空間轉化到超三維虛空間去工作,讓航具裝置本身出現物質虛化而實現反重力目的。實現這個種為的工程手段只有兩個途徑。用超三維空間工作的方法實現反重力技術,讓航具不受現有力學原理和相對論理論的束縛,是實現宇宙宏觀空間瞬息星際跨越的最佳手段,也是反重力的最高級形式。這種形式工作的裝置,不僅可以虛化,也可以變形和穿越三維空間障礙,可實現零功耗任何空間滯留。
YHC長期對中國的傳統的道家「內丹術」的研究發現在修煉「內丹術」的過程中有種意想不到的副產物叫「輕身功夫」,那麼什麼是「輕身功夫」呢?當「輕身功夫」有術者把人體丹田之炁(讀音氣--道家專有名詞)進入輕功態時,人便可漂浮起來,YHC對UFO的研究發現UFO同樣可以漂浮,二者之間有異工同曲之妙,它們的運動原理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藉助於星空之間的排斥力,因為引力不存在,重力也就不存在了,那麼研究反重力發動機就是走上一條不歸路。因為思路決定出路。
YHC認為要發現反重力發動機的錯誤,首先要發現引力存在性的錯誤,再發現重力存在性的錯誤。 下面YHC和對反重力發動機、反引力發動機有興趣的朋友,對「輕身功夫」漂浮原理有興趣的朋友,對UFO運動原理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進行探討和互動。
那麼我們要發現引力存在性的錯誤並發現重力存在性的錯誤,我們必須先了解「輕身功夫」的漂浮原理和UFO的運動原理。
因為輕身功夫是修煉內丹術的一種副產物,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內丹術的情況。
那什麼是內丹術呢?內丹術是道家重要的一種修煉方法。內丹術指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思想為理論,進行性命的修煉,以人的身體為鼎爐,修煉「精、氣、神」等而在體內結丹,達成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甚至「成仙」的目的。
YHC認為內丹術是道家認識自己、認識宇宙的一種方法,其具體是「後天返先天」(後天返先天的方法是道家獨有的一種修煉方法),通過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最後達到成仙的目的,正是快樂道家修煉的三部曲:以快樂為基礎,以逍遙為境界,以成仙為目的的一個過程。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道家傳統的生物人體工程學----內丹術,YHC認為應該用現代語言來描述內丹術,那麼我們應該給內丹術定義為:中國古代的人體生物工程學,其根本目的是在人體內建立生物原子能反應堆,什麼是「丹」呢?丹就是生物原子能。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給道家內丹術總結一下,讓大家明白道家修煉到底是為了什麼,YHC用24字箴言總結:直指生命本體,快樂修道成真,求得身心解放,神形俱妙飛升。」YHC請你注意道家追求的是「解放」而不是「解脫」,真的,道家太偉大了!再囉嗦一句,「解放」就是掙脫三維空間的枷鎖,進入多維空間的世界,這個時候我們才會像莊子那樣逍遙自在,像莊子筆下的那位神人---列禦寇那樣---飄然而起,御風而行。
當然YHC並不全在標新立異,同時更要尊重傳統的經典,YHC認為《高上玉皇心應經》表達的非常精確到位,請看原文: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迴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升,智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絕,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氣盈,
不凋不殘,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輕,
太和充溢,骨散寒瓊。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書歸正傳,我們還是回到對人體的認識上來。就人體本身而言,YHC認為道家有一套很精深的認識,很系統的認識,那就是把人體分為有形系統和無形系統。有形系統包括七九腑(中醫說的五臟六腑沒有包括大腦,睪丸,卵巢)、有形的管道和骨骼、血液等以細胞為基礎的我們稱之為生物生命;無形系統包括三魂七魄,十二經絡,奇經十一脈(中醫認為是奇經八脈,未包括龍虎脈和中脈)、穴位等以炁為基礎的能量生命。生物生命和能量生命可以相互轉化。
內丹術可以將生物生命向能量生命進化,通過精、炁、神的修煉,生物生命向能量生命轉化。在修煉者的體內將會有一股強大的炁,這個炁平常儲存在丹田內,一旦需要,可導引提至人體頭頂的百會穴,也可以導引直抵人體的湧泉穴,如果將炁提至百會穴我們稱之為輕功,將炁直抵湧泉穴我們稱之為重功。
附:
陳雲鶴道長簡介:
陳雲鶴,1958生於成都,祖籍浙江!正一派道士,法名大翔。雲鶴道長積年修習道家內丹術和道教醫學,是道醫太素脈法的傳人。現任四川省道教協會常務理事、成都市道教協會常務理事、廣元市道教協會副會長、劍閣縣道教協會會長、劍閣普安鎮鶴鳴山鶴鳴觀當家。
陳雲鶴道長從小就有武俠夢,原想跟隨精通峨眉武術的遊宗發道長(四川彭縣葛仙山)學習四平拳、火龍拳。因其天資聰穎,被徐徐善誘的遊道長帶領下進入先煉內功、內丹術,後學道教醫學的傳統模式!
開始系統的學習道醫、太素脈法。後跟隨成都趙半仙掌握了太素脈法的全部精進內容。雲鶴道長還跟隨賈題韜老師學習老莊哲學、易經和內丹術理論,跟隨中國傳統天文學家劉子華老師學習宇宙八卦論與現代天文學。跟隨火神派名中醫李緒恢老師學習火神派的理、法、方、藥,這一系列的學習和自我修煉使雲鶴道長對道醫、道家、道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醫術也不斷提高,並在傳承的基礎上提出了與太素脈法相對應的治病理論——「道醫通中論」 ,從對內丹術的修煉、傳承中體悟到人身的奇經十一脈、以及三魂七魄的具體定位,從而對道醫理論、脈法、用藥、養生等方面進行了全新的整合,並對道教醫學進行全面解讀,尤其對炁的本質,經絡的本質提出了新的觀點!
後拜正一派的領袖人物陳蓮笙(道教界的老前輩,高道大德)大師為師,並成為陳大師的關門弟子。
1997 年 7 月,陳雲鶴道長應文化部邀請,赴歐洲(荷蘭、德國、法國等)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文化節」,弘揚道家醫學,期間展示了「道家太素脈法」,診斷精準,在會場上引起轟動,為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受到中外媒體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