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是第30個教師節 學生想給他過個特別的節日
10名考入重點大學的「小小班」學生和餘鴻源老師(中排第二)合影資料圖片
壽老在「浙東中學」舊址前留影
餘鴻源,是我們要說的故事的主角。故事很溫暖,也很感人。他曾經任職寧波四中、效實中學,是一位普通的數學老師,今年已經78歲了。多年前被診斷出癌症,不過經過治療,現在身體還很健朗,走路也很快。他說:「或許我明天就要走了,但是這一刻我依然想和我的學生在一起。」
他們的故事
那一年,13個學生有10人考上重點大學
餘老師畢業於杭大數學系。他說,當年讀師範,是因為家裡比較貧困,而師範是免費的,還有補助,等到真正學習後,發現自己很喜歡當老師,很愛和同學們在一起。光寧波四中的校友群,餘鴻源老師就有五個。四中,是他職業生涯裡呆得時間最長的學校,有18年;之後他去了效實中學。
他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有一個不得不說的班級。1978年5月下旬,時任四中副校長的朱敦禮,提出並組建四中輔導班,又稱「小小班」,即從初中二年級12個班級中選24個優秀生,對他們進行特別輔導。5月31日,「小小班」開課,總共有23個學生。按照當時的計劃,「小小班」先只上數學課,教數學的餘鴻源就這樣認識了這些孩子。後來又加入了語文、物理、外語等科目。寬鬆的教學氛圍,使餘鴻源老師有極好條件實施他的教學理念。他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學會「讀書」,他把主要精力花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上。開始,他與學生一道先讀課本,師生一起,一字、一詞、一段、一頁,乃至整節、整章,一步一步地初讀;然後再讀,細細地啃,包括讀他自己編的練習及輔助資料,再深入地精研。「小小班」學生漸漸地把自己的思維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自學能力有了提高。當年的23位同學經過考核後,其中有13位跳級升入高二,而另外10位則升入高一。之後,餘鴻源又成了這13個人的數學老師。
最後,這13個人在1979年的高考中,有10人考上了北大、清華、復旦等重點大學。那年,餘鴻源的名字被很多人知道。這10個人裡面,有一個小女孩考入北大,現在是著名女數學家,她叫鄔似珏。她曾被授予華人數學家大會的最高獎項——晨興數學獎,是非線性水波方程研究的世界級專家。□現代金報 記者章萍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