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雙一流」高校調整窗口期,哪些高校晉級,哪些高校退出,倍受關注,各種傳說不斷。儘管官方還沒有丁點風聲,可網上卻出現幾個版本的「雙一流」建設高校調整方案。
前一段,網上流傳一個帖子,說是華東師範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可能由A類降為B類,而且認為重慶大學將由A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斷崖式降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最近又有一個「第二輪『雙一流』調整建設高校名單」,重慶大學再次「中籤」,成為名單中唯一被降級的「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看來,重慶大學的關注度還是頗高的,出現在各種版本的調整方案當中,但都不是好消息。
最新的網上「雙一流」建設高校調整方案見下圖:
按照這個方案:
◆東北大學和湖南大學由B類升A類,中國科學院大學由「一流學科」高校直升「一流大學」高校A類;
◆重慶大學由「一流大學」A類降為B類;
◆中國政法大學、西南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由「一流學科」高校升為「一流大學」高校B類;
◆中北大學、燕山大學、湘潭大學、江蘇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11校進入到「一流學科」高校;
◆東北林大、寧波大學被 剔 出「一流學科」高校之列。
(1)網上名單應該出自民間「高手」。
針對這個網上名單,許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真的是見仁見智,大有不同,在此不作評論。但是,網上曬出的名單,一眼就能看出缺乏起碼的公文知識,而且語法錯誤不少,可以得出結論,這個名單出自民間「高手」。
●標題邏輯不通。你看標題是「第二輪『雙一流』調整建設高校名單」,無論是在邏輯上還是在語法上都不通。第二輪「雙一流」名單根本沒有出臺,何來調整之說?而且按照規範說法,應該是第二期,而不是第二輪,查一查規範文件就知道這一點。
●文字表達不順。如果進行調整,通順的表達是「雙一流建設高校調整名單」,而不是「調整建設高校名單」。其實,按照公文行文習慣,即使進行調整,也是完整公布調整之後的新名單,而不是只公布發生變化的名單。
●分層思維混亂。在一級標題「一流大學調整建設高校7所」之下,為兩個層次:1.A類3所,2.B類4所。正確的分層思路是,1.東北大學和湖南大學由B類調整為A類,2.中國科學院大學列為A類建設高校,3.重慶大學由A類調整為B類,4.中國政法大學、西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由「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調整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
●通篇是黑體字。這是民間水平的顯著體現。在這個名單中,只有「A類3所」「B類4所」用的是楷體字,其它全是黑體字。機關公文非常規範,正文、標題、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用什麼字體字號都有嚴格規範,工作人員極為熟悉。哪怕只是一紙說明,字體字號也是有板有眼,決不會隨意而為,因為形成了習慣。恰恰因為這一點,民間「高手」就自我暴露了。
●學校代碼子虛烏有。此份名單標題之下還標註「按學校代碼排序」。何為學校代碼?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中只有「學校標識碼」。「學校代碼」可能存在於高考招生當中,但不會出現在「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當中。如果按照「學校標識碼」排序,其順序應該是:中國科學院大學(4111014430),東北大學(4121010145),湖南大學(4143010532),為何卻是東北大學、湖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顯然是隨意編的。
(2)重慶大學會被從A類降到B類嗎?
東北大學和湖南大學有無可能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調整到A類呢?這是有可能的。湖南大學最近幾年發展很不錯,無論是在師資隊伍建設還是在各類成果方面都有比較好的表現,有的認為大有超越中南大學之勢。東北大學作為一所老牌理工類大學,經過幾年的臥薪嘗膽,在2019年和2020年的三大獎評選中成為亮點,還獲得一等獎,顯示出很強的實力。
重慶大學是否要被降級?有的認為,重慶大學缺少頂尖學科,最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至少沒有看到明顯的進步。不過,這應該是少數人的看法,事實上也許並非如此。認為重慶大學會被降級的人,可能沒有閱讀「雙一流」建設的兩個基本文件,這就是《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和《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這是兩個文件確定調整「雙一流」建設方案的基本依據。按照這兩個文件,重慶大學降級的可能性不大。
為何這麼說?再看一看教育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829號(教育類377號)提案答覆的函》(教科技提案〔2020〕56號)就知道。這個復函表達得很清楚: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實施「雙一流」建設戰略,將「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等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納入「雙一流」建設,打破建設身份固化、競爭缺失的弊端、建立分類建設特色化質量發展的新建設模式。「雙一流」建設2016年啟動實施,進入建設範圍的高校遴選,以學科為基礎,以具備衝擊世界一流的水平為基本條件,體現扶強扶優,同時兼顧區域發展戰略,支持特色建設,發揮區域帶動作用。首輪建設2020年結束,將根據期末建設成效評價結果等情況,堅持質量、水平與需求相統一,動態調整下一輪建設範圍。不搞全覆蓋,不搞終身制,不搞安排照顧。
對於這段話,如果對公文語言不熟悉,或是對其中的一些詞語不了解,估計難以讀懂。其核心內容在於:「進入建設範圍的高校遴選,以學科為基礎,以具備衝擊世界一流的水平為基本條件,體現扶強扶優,同時兼顧區域發展戰略,支持特色建設,發揮區域帶動作用。」
★從以學科為基礎和具備衝擊世界水平的條件看,重慶大學還是不錯的。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重慶大學有3個A-學科,有14個B+學科,整體實力相當不錯,而且A類學科都是具有衝擊世界一流水平基礎的。第五輪學科評估尚在進行當中,評價標準作了比較大的調整,估計所有高校的最終結果都會與第四輪有較大的變動,但是重慶大學不至於太慘,畢竟最近幾年也在努力追趕。
即使再不濟,重慶大學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也不可能不如雲南大學、鄭州大學和新疆大學。按照網上這個名單,這三所大學都不在降級之列,那麼為何重慶大學要被降級呢?現在大力推進西部發展戰略,西部高校迎來發展機遇,這個機會不可能偏偏不給重慶大學。成渝經濟圈的發展,怎麼可能獨獨缺少重慶大學的位子?
★從兼顧區域發展戰略和發揮區域帶動作用看,重慶作為一個直轄市,在西部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也使得重慶大學的作用更加凸顯出來,沒有任何一所域外大學能夠替代重慶大學在當地發展當中的作用。國家正在大力幫助鄭州大學、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以及河北大學、山西大學等提高建設水平,絕無可能將重慶大學降為B類。即使是重慶大學水平還得提升,實力還得增加,也是加強建設而不是降級的問題。
★從根據期末建設成效評價結果看,「雙一流」第一期建設成效評價結果尚未公布,重慶大學到底排在什麼位置還不清楚,也不可能現在就有結論。此外,第二期是否還是分為A類B類也不確定。在這兩個不確定的情況之下,認為重慶大學會被從A為調整到B類,只能說是個人意見的表達,如果說這是有意寒磣一下重慶大學也說得過去。
(3)東北林大和寧波大學會被淘汰嗎?
東北林業大學是一所以林科為優勢、林業工程為特色的多學科大學,是教育部所屬大學,現有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擁有3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1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7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3個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和2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培育)學科。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東北林大的林學雖然只是評為B+,但也是前六名,僅次於北京林大、南京林大、西北農林,而且東北林大的林業工程是A+學科,與南京林大並列。東北是我國最重要的林業基地,東北林業大學在發展東北林業事業中具有重要作用。全國只有五所林業大學,在林學和林業工程方面各具特色,只有北京林大和東北林大進入了「雙一流」。這些林業大學是: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西南林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顯然各有研究重點方向。
寧波大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地方綜合性大學,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起點很高,1992年即被列為全國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錄取院校。1996年,寧波大學又合併了寧波師範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2000年成為省重點建設大學,現在則是浙江省、教育部、國家海洋局與寧波市共同建設的高校。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寧波大學沒有A類學科,但從師資隊伍力量看還是不錯的,現有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2名,加拿大兩院院士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名,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級特優人才23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8名。寧波大學是否被退出「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還得看最近五年的發展是否具有突破性成果。但是,浙江省只有兩所「雙一流」大學,寧波市又副省級城市,2019年GDP已經接近12000億,位居全國第13位,區域發展需要一所高水平的大學。
網友們,本號認為,網傳的「第二輪『雙一流』調整建設高校名單」出自民間「高手」,圍觀一下,娛樂一番,沒有什麼不可,但如果當真就有點傻了,你說呢?歡迎你的留言,以便大家共享你的智慧。
(本文為原創,百家號首發;文中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新一期「雙一流」高校遴選原則已定!
高校的A類學科一樣多,分配的「一流學科」為何相差懸殊?
「蘭大現象」再顯神奇:「止血復元」,綜合實力再次提升!
西安交大:未來會成為西部第一校嗎?
西部高校迎來趕超契機,誰將成為西部高校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