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悖論例子:你永遠到達不了彼岸,最後歸結為一個簡單的等式

2020-11-26 氫的傳奇

這裡有個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很有意思,最後會歸結為1和0.99999….哪個大的問題,我保證很多高中生都不理解,來吧,看看你的理解能力。

射出的箭能否到達目標

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射箭悖論

不知道誰最早提出的射箭悖論:射出的箭要從a到達b,先要經歷a和b的中點c,到c點前,要經歷a和c的中點d,如此循環至無窮,因此射的箭永遠不可能到b點。

也可以這樣描述,你從(A點)走到(B點),你要先到達兩者之間的中點(假設能夠達到,C點),你還需要再到達C與B的中點(D點),接下來你還需要到達D到B的中點….

這顯然是個悖論,與實際情況不符,肯定哪個地方出錯了

就如同,你吃了5個包子還沒有飽,吃了第6個包子就飽了,總不能說第6個包子比前面的5個包子要神奇啊。

到達彼岸一定會先完成一半的路程

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問題數學化

假設上述A到B的距離是1,那麼先要到達A到B的中點C,那麼走了路程0.5(二分之一),剩下的距離還是0.5,那麼要到達C到B的中點D,需要走0.5X0.5距離,接下來到達D到B的中點E,需要再走0.5X0.5X0.5,如此反覆。

那麼1/2+1/4+1/8+1/16+…..無限個數的總和是多少呢?學過微積分的都知道,這個數剛好等於1,不多不少

我們把上面的悖論簡化下:你從(A點)走到(B點),你要先到達兩者之間的0.9處(假設能夠達到,靠近B點C點),你還需要再到達C與B的0.9處點(D點),接下來你還需要到達D到B的0.9處….

是不是可以歸結為0.9+0.09+0.009+0.0009+…..是多少的問題。

到達目標先到達目標的0.9

你能夠看得懂的無限循環

0.9+0.09+0.009+0.0009+…..這個是不是很眼熟啊,是的。

0.9+0.09+0.009+0.0009+…..= 0.99999….(0.9的循環),0.99999….和1哪個大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說1>0.99999….,那麼上述的悖論明顯成立了,你永遠不可能從A點走到B點。聰明的你猜到了,1>0.99999….,不多不少剛剛好,數學就這麼神奇。

給出兩個證明方法,看完以後不要一臉蒙圈的表情,這2個方法是無懈可擊。

1、0.9999…=0.3….X3=1/3X3=;

2、因為10X0.999…=9.999…=9+0.999…那麼10X0.999…=9+0.999…,等式兩邊同減去0.999…就是:

10X0.999-0.999=9,也就是9X0.999…=9,0.999…=9/9=1。

0.99999….和1哪個大?兩者是相等的,不然上述的悖論就會上演,你永遠到達不了彼岸,無論用什麼交通工具

相關焦點

  • 我舉這些例子,是要告訴人們手段永遠不夠用,但思想永遠要夠用!
    下面我來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思想實驗,雖然不能驗證,但卻在物理學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舉這些例子,是要告訴人們手段永遠不夠用,但思想永遠要夠用!大腦是個神奇的東西!1、伽利略斜坡實驗。【這個實驗我在科普書中《變化》中有提到過。】
  • 兔子永遠都不能追上烏龜,讓你無可奈何的芝諾四大悖論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芝諾十分不信任人的感覺,他覺得人的感覺會把人欺騙,甚至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的感官沒有為我們提供任何關於實在的線索。所以芝諾並不根據常識來判斷他的結論是否錯誤,他認為思想之路比感覺之路要可靠的多。但並不代表他悖論邏輯上的不嚴謹,相反,正是他一味地從思想上追求真理,更使得他的邏輯推理十分嚴謹,令人感覺十分有意思。其中大都是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據說直到量子概念的出現,才得以解決。
  • 劉翔追不上烏龜?芝諾悖論圖解
    英國數學家羅素感慨的說:「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上,死後得不到應有的評價的最典型例子莫過於埃利亞的芝諾了。他雖然發明了四個無限微妙無限深邃的悖論,後世的大批哲學家們卻宣稱他只不過是個聰明的騙子,而他的悖論只不過是一些詭辯。」
  • 讓你燒腦讓你暈的阿基裡斯與烏龜的悖論
    烏龜對阿基裡斯說:「別看你跑得快,你永遠也追不上我。」 阿基裡斯不相信的問:「為什麼呢?」烏龜向他解釋道:開始比賽時,阿基裡斯在後方A處,烏龜在前方B處,二者同時起跑。阿基裡斯要追上烏龜,首先要追上烏龜先跑的一段路程AB,但是在這段時間烏龜也在向前跑,當阿基裡斯到達B處時,烏龜已經跑到了C處,還沒有追上。雖然此時BC的距離小於AB的距離。
  • 一個令人困惑的悖論,你明知它是錯的,但卻很難反駁
    然而在芝諾提出的悖論中,這位傳奇人物居然永遠都追不上一隻慢吞吞的烏龜(即「芝諾龜」)。這個悖論的設定是,1、阿基利斯比「芝諾龜」跑得快得多;2、當「芝諾龜」跑出一段距離後,阿基利斯才開始追。根據我們的常識來說,在這種設定下,阿基利斯必定會追上「芝諾龜」,但芝諾卻不這麼認為。
  • 古代悖論解釋:關於人與烏龜賽跑的悖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科學與哲學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科學悖論,就是說如果烏龜先跑,人再也追不上烏龜的這個悖論。我們追不上烏龜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會這樣想。烏龜速度那麼慢,人的速度要比烏龜的速度快的多,我們怎麼可能追不上烏龜?
  • 為什麼數學無法解決芝諾悖論,但物理學卻可以
    但是她還是古代哲學家伊萊亞·芝諾(Zeno)提出的許多類似悖論中的第一個的靈感:為了從起點到目的地,亞特蘭大必須先行進總距離的一半。要行駛剩餘的距離,她必須先行駛剩下的一半。不管距離多小仍留下,她必須經過它的一半,然後一半的什麼尚存,等等,循環往復。到達目的地所需的步驟無數,顯然她永遠無法完成旅程。
  • 只要烏龜先跑,人就再也追不上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悖論
    這好像是一個十分無聊的問題,去問一百個人,一定會得到一百個回答「當然」。但我要告訴你的是,這不一定,這就是阿基裡斯與烏龜悖論。介紹一下,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之中一個跑得非常快的人,不過這都無所謂了,讓我們不要去管什麼阿基裡斯,在這裡,我們只說「人」就好了,因為任何人看起來都比烏龜快得多。這個悖論是這樣的,如果一個烏龜先跑,那麼之後這個人無論速度有多快,也不可能追上烏龜了。
  • 芝諾的「運動悖論」——困擾了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幾千年
    他寫了40多個悖論,這些悖論出現在他的一本書中。然而,芝諾的思想啟發了數學家和哲學家更好地理解無限的本質。芝諾最著名的問題之一是「運動悖論」,意思是「分成兩半的悖論」。運動悖論是:在賽跑中,跑得最快的人永遠追不上跑得最慢的人,因為追趕者必須先到達被追趕者出發的地方,所以跑得慢的人必定一直保持領先。
  • 寫意古風插畫壁紙丨她不過是想到達那遙不可及 另一個彼岸的星星
    這裡是鹹魚雜序,歡迎來到鹹魚的聚集地,分享一群鹹魚的理想生活,定期推送壁紙、頭像、動漫、和身邊的事,帶飯食用更佳哦~寫意古風插畫壁紙丨她不過是想到達那遙不可及 另一個彼岸的星星月亮以月光向不知名的旅客揮灑熱情貓頭鷹悲哀、絕望地躲藏在黑暗的隱蔽旅客不知疲憊地向上攀登著攀登向一個又一個階梯她不敢睜開眼睛她撞向了樹幹一下又一下
  • 芝諾悖論揭示語言面對現實的尷尬
    學過西方思想史總不免聽說芝諾悖論。悖論最簡單說就是矛盾。芝諾發表了一組矛盾的言論,其中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最出名:阿基裡斯是希臘跑得最快的英雄,但沒有用,只要烏龜先起跑,由於每當他追到烏龜曾經到達的地方,「剎那間」烏龜總是又向前移動了,哪怕只是一點一點點,但總還是追不上。
  •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最重要的悖論埃倫費斯特悖論
    在1912年至1933年這段時期中埃倫費斯特的最重要的成就是絕熱不變量,他在量子物理學包括相變理論和埃倫費斯特理論做出了傑出貢獻。埃倫費斯特悖論是埃倫費斯特針對狹義相對論提出的一個思維實驗。為了解決悖論,你會發現狹義相對論真的是不夠用了,必須要引入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才能解釋。這個悖論也大大啟發了愛因斯坦去思考廣義相對論的問題。1.
  • 人生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終極問題
    因為,人生的所有問題,從根源上來說,都可以歸結為這個終極問題。不信我們來看看大眾普遍關注的問題:1.職業問題,也稱為生存問題和發展問題。有的人不喜歡自己的職業,所以沒有熱情,每天活得渾渾噩噩。如果你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那你在職業選擇上就不會迷茫,直接選擇自己內心所愛就好了。
  • 芝諾悖論:為什麼有人說,兔子追不上烏龜是必然的
    從小我們就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你知道嗎?在某些情況下,兔子是永遠都追不上烏龜的。還是先來複習一遍龜兔賽跑的故事。那我為什麼說,兔子永遠也追不上烏龜呢?其實這就涉及了一個大前提,兔子超過烏龜,總是需要到達烏龜之前的位置。也就是和兩分法悖論差不多。有一個100米的賽程需要跑完,而參賽者跑完剩下距離的二分之一需要9秒。
  • 高考一元二次不等式原來這麼簡單
    高考一元二次不等式原來這麼簡單(更多資料和更詳細的例題解答和解題技巧,請關注+評論!如果對大家有幫助,可以轉發幫助更多學子!!!)一元二次不等式在高中數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雖然單獨考查的機率不大,但是一元二次不等式作為一個基本知識卻貫穿了從高一到高三整個高中數學課程,比如函數、導數、基本不等式、向量、平面解析幾何等都可能涉及到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和應用。
  • 兩分法悖論以及祖父悖論,它們的出現,或許給你帶來新視野
    可是有時候即便是獨立客觀,也會產生一些自相矛盾的情況,這就是目前科學上存在的悖論。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想法,當一個人從a點走到b點的時候,如果不考慮其他的因素,那麼可以很輕易地到達目的地。如果讓這個人從a點走到a點與b點的1/2,這個人也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
  • 接納自己的坑洞,穿越它們到達彼岸
    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愛、你的安全感、你的力量、你的意志力都不見了。失去親密伴侶會使你覺得以前被他填滿的那些洞,現在又暴露了出來。如果人們說,「我們彼此很適合」,這就意味著他們是在填滿彼此的洞。這部分補足了這個洞,那部分補足了那個洞。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時,他們會覺得完整而滿足,因為他們感覺彼此互補,結合在一起使他們變成了一個完好的整體。
  • 顛覆你對世界認識的悖論—理髮師悖論
    在一個小鎮上有一個理髮師。他在店門口掛了一個廣告牌。廣告牌上寫著:我只給本村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於是乎,那些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絡繹不絕,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可是有一天,一位顧客看著理髮師長長的鬍子問道,你給不給你自己刮鬍子呢?」這時候理髮師呆住了,如果不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那麼他就要給自己刮鬍子。可是他假如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給自己刮鬍子的人,按照廣告牌,他就不該給自己刮鬍子。這就是理髮師悖論。
  • 一個神奇的「悖論」, 你明知道這個理論不正確,但是又無法反駁
    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一位善於跑步的神明,他在神明之中也以速度出名,但是在芝諾的問題中,他卻永遠追不上一隻正常爬行的烏龜。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阿基裡斯很快可以追上烏龜,但是芝諾的這個理論確實讓人疑惑,如果時間可以無限分割下去,芝諾和烏龜之間就永遠存在細小的時間間隔。
  • 從「芝諾悖論」開始,談微積分
    他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級的「槓精」,可以說是「槓精」中的「槓精」;他很喜歡和人辯論,而且還提出了好幾個自己搞不清楚,別人也解釋不了的問題,對於這幾個問題,人們統稱叫「芝諾悖論」;- 01 - 「芝諾悖論」在這裡,我把「芝諾悖論」中的四個來給大家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