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袁佛玉:中國音樂市場不應只有粉絲經濟

2021-01-09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網易袁佛玉:中國音樂市場不應只有粉絲經濟

  7月27日,ChinaJoy系列活動之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CDEC)在上海浦東嘉裡大酒店舉辦,數字娛樂產業內眾多頗具影響力的公司悉數到場。網易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袁佛玉代表網易雲音樂出席,並發表名為「粉絲經濟與社群經濟」的主題演講。

  「網易雲音樂一直在積極參與粉絲經濟,但我們也認為,中國音樂市場不能只有粉絲經濟,還要靠音樂本身,以及音樂平臺本身價值的提升,要更關注社群經濟。」袁佛玉分享稱,網易雲音樂從上線到現在,跟用戶的情感維繫以及音樂社群的培養都是其最關鍵的策略,也是產品自認為能夠在大量的、超過十年的產品已經存在的情況下,還有機會得到最快速發展的一大原因。

  粉絲經濟轉化率高 但也非常脆弱

  傳統的粉絲經濟是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型創收行為。粉絲經濟最為典型的應用領域是音樂,在音樂產業中真正貢獻產值的是藝人粉絲。對於粉絲經濟,袁佛玉分享了自己不一樣的理解。

  袁佛玉認為,粉絲經濟很關鍵的一點是用戶和平臺或者產品之間的情感維繫,因此它的黏度和轉化率極高,但同時也非常脆弱。不同於傳統的消費品,更多的是通過廣告讓用戶了解,通過價格讓客戶買單,而在粉絲經濟的過程裡面,袁佛玉認為很關鍵的一點是產品和平臺充分了解受眾,尊重和滿足他們在情感上面的需求,不然一旦表現了不尊重,後果將容易陷入失控。

  「所以我們的經驗是,一個很好的商業化嘗試,一個恰當的嘗試,可以加深產品和粉絲用戶之間的維繫,可以讓產品在用戶的生活裡面存在的時間更多,存在的方面更豐富;但是一個不恰當的嘗試,可能會使你很快地失去粉絲用戶,同時因為整個用戶粉絲群體效應,會很快失去更多的用戶。」袁佛玉分享道。正所謂,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對於在線音樂平臺來講,我們一直相信,平臺粉絲才是真正的粉絲,因此我們認為付費會員比數字專輯更重要。」袁佛玉稱,相比於數字專輯建立在較為脆弱的粉絲經濟上,建立於社群關係基礎上的平臺付費會員顯然更具價值。

  社群經濟能擺脫對渠道和渠道成本的過度依賴

  袁佛玉分享稱,網易雲音樂所理解的社群經濟,其實是粉絲經濟的下一個階段,網易雲音樂相信這對創業者、對新生的內容、對優質的產品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現象。

  在袁佛玉看來,隨著用戶在網際網路上的行為更加成熟,加上消費升級對品質的需求更高,這一趨勢給了社群經濟很好的機會。傳統的網際網路被認為是信息的高速公路,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渠道成為很大的壟斷方,渠道決定了信息和利益分配,而社群是很好的拐點,能夠讓消費者從高速公路上跑下來。

  袁佛玉表示,社群經濟會使優質的產品和內容得到更高的溢價空間,能夠更容易的通過用戶的口碑和社群影響力脫穎而出。更進一步說,社群經濟對好的內容和新的產品來講,它有機會擺脫對渠道和渠道成本的依賴,通過社群口碑效應得到很快的發展,上線三年即突破2億用戶的網易雲音樂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

  與用戶的情感維繫及音樂社群的培養是網易雲音樂最關鍵的策略

  7月25日,網易雲音樂宣布用戶數突破2億,同比增長超100%,增長速度遠超於同行。袁佛玉分享稱,網易雲音樂從上線到現在,跟用戶的情感維繫以及音樂社群的培養都是其最關鍵的策略,也是產品自認為能夠在大量的、超過十年的產品已經存在的情況下,還有機會得到最快速發展的一大原因。

  袁佛玉還分享了網易雲音樂在社群經濟探索下的獨特成果:相對於行業平均20%的曲庫激活率,依靠個性化推薦、歌單推薦機制,以及社群經濟效應,網易雲音樂曲庫激活率達80%;依託社群口碑效應,網易雲音樂95%的新增用戶來自於自然增長;隨著用戶對平臺價值的認可度提升,網易雲音樂付費會員數過去半年增長了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三年的社群用戶運營,網易雲音樂平臺集聚了非常多的忠實粉絲,這些粉絲不是某個明星的粉絲,而是網易雲音樂這個品牌獨有的粉絲。這些粉絲用戶會在微博、微信自稱為網易雲音樂的「自來水」,在任何跟音樂相關的場景和渠道自發地推薦網易雲音樂。「當我們的內容和產品足夠好的時候,在這個時代我們就有機會通過很低成本的推廣,去獲得很快速的增長。」袁佛玉分享道。

(責編:吳亞雄、李巖)

相關焦點

  • 用戶不離不棄!騰訊音樂起訴網易雲音樂侵權,下架音樂!
    可見大家喜歡網易雲音樂無外乎它有別的軟體沒有的東西,比如「個性推薦」以及乾淨的界面,在眾多音樂軟體中獨樹一幟只做純粹音樂,裡面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和彈窗,它只為音樂而生。雖然網易雲音樂有不少忠實的粉絲擁護,但也抵擋不了來自版權方的壓力。近日網銀雲音樂的部分歌曲因為版權問題被下架,其中包括五月天、陳奕迅、容祖兒等歌手的部分歌曲。
  • 淺析移動音樂競品: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1.3.5 盈利用戶付費、互動直播、廣告招商、O2O演出、遊戲聯運等,粉絲經濟是未來重要的盈利方向。產品規劃可考慮在儘量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設計一些合理的用戶付費功能。2.5.4 延伸服務分析(1)在線演唱會艾瑞諮詢調查顯示,近五成用戶近一年觀看過在線演唱會,方便、價廉、視聽效果好為主要選擇原因。推測隨著演唱會內容、觀看體驗的提升,線上線下合作的深入,在線演唱會業務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盈利機會。
  • 產品分析與改進建議:網易雲音樂,音樂的力量
    圖 1易觀:2018中國移動音樂市場年度綜合分析與成熟的美國音樂市場相比,可看出中國音樂市場還有很大空間。而數位音樂市場作為中國音樂市場的一部分,目前處於穩中有進的狀態,但仍然還有待挖掘更多的發展空間,收入規模的擴大空間主要在於繼續提高用戶付費意識、版權運營分發方面。數位音樂平臺有網際網路作為依託,未來將積極打通產業鏈上下遊、推動線上線下互動,形成自己的閉環生態。網易雲音樂用戶規模僅次於騰訊系音樂產品,但與第一梯隊的QQ音樂和酷狗音樂差距大。
  • 網易雲音樂喜獲第七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年度貢獻獎
    作為中國音樂產業行業盛事之一,大會匯集諸多音樂公司、網際網路音樂平臺、視頻網站、音樂智能硬體廠商、電信運營商及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等相關音樂產業鏈機構,共同探討中國音樂產業的未來發展與展望,並對在音樂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企業和個人進行榮譽頒布。其中,網易雲音樂獲得第七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年度貢獻獎,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出席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中國音樂產業如何擁抱95後時代?》。
  • 產品分析報告 | 網易雲音樂,差異化路線打造高質量音樂社區
    圖六圖六顯示,雖然網易雲音樂不論是下載還是在線試聽的市場份額,都遠不及QQ音樂、酷狗音樂,僅佔市場份額的15%。同領域用戶覆蓋率只有40%。平時通過私人fm發現新音樂,最喜歡雲村的視頻功能,晚上常常一刷視頻就停不下來。單爾 女,19歲,杭州某高校大學生,熱衷華語音樂的追星族。最早是通過微博知道網易雲,使用軟體三年。酷愛在評論區和其他粉絲互動,發動態會帶話題和雲圈來找志趣相同的人,也常常會自己製作歌單。平時通過日推來發現新歌,最喜歡網易雲的心動模式。
  • 「蝦米」跌下神壇 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那麼,作為阿里僅存的音樂播放器,如果此次蝦米音樂真的關閉,是否可以認為阿里是真的要放棄在線音樂市場了嗎?筆者認為並沒有,只不過阿里將重心放在了投資網易雲音樂上。去年,阿里巴巴就花7億美元投資了網易雲音樂,獲得了網易雲音樂約10%的股份。此後,便傳出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將合併的訊息。其實,按照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 「蝦米」跌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那麼,作為阿里僅存的音樂播放器,如果此次蝦米音樂真的關閉,是否可以認為阿里是真的要放棄在線音樂市場了嗎?筆者認為並沒有,只不過阿里將重心放在了投資網易雲音樂上。去年,阿里巴巴就花7億美元投資了網易雲音樂,獲得了網易雲音樂約10%的股份。此後,便傳出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將合併的訊息。其實,按照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 網易雲音樂,「雲村」交友
    儘管無法新增下載,但在下架期間網易雲音樂並沒有閒著,直接將「朋友」擴建為「雲村」,在新版本的外衣下面,隱藏著一顆做音樂社交的野心。年初三款社交App欲挑戰微信均以失敗告終,網易雲音樂此番嘗試又能撬動多大市場?
  • 在線音樂類APP分析——網易雲音樂的進階之路
    做好垂直細分市場,不斷創新,完善用戶體驗,搶佔用戶時間,培養用戶習慣,是音樂APP要做的事。本文重點以網易雲音樂為中心,探討網易雲音樂的功能優化。作為用戶,對於音樂APP會希望它有哪些基本功能呢?所謂基本功能,個人理解就是,用戶登錄APP後習慣性的會使用的功能或者說作為音樂APP能夠滿足用戶聽歌需求的基本功能。就筆者本人來說,回憶一下使用音樂軟體的習慣,最多的操作還是在以下三部分。
  • 網易雲音樂地鐵戳淚刷屏,帶你細數這些時下流行的音樂APP
    另外,網易雲最具特色和為人稱道的是它的評論功能。早在網易新聞中,網易的評論就已經成為一大特色,各種段子、故事,風格詼諧幽默。但網易新聞的評論也常常存在言論偏激、地域攻擊嚴重、民粹泛濫等問題。不過和新聞不同,音樂類的用戶通常是求同,即一首歌曲、一個藝人下面聚集著一群粉絲,不同於一條新聞下聚集著不同觀點的人。
  • 網易雲音樂的競品分析報告以及優化建議
    市場上的音樂類產品多種多樣,包括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酷我、百度音樂、咪咕、千千、多米等。總之,中國的音樂類APP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用戶數量也一直在緩慢提升,進而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並且因為有很多網際網路行業的大公司如騰訊、百度、阿里的加入,憑藉自身資源優勢,更使得音樂行業競爭變得尤為激烈。
  • 網易雲音樂首張星期概念專輯《Life·live》上線
    近日,網易雲音樂獨家出品的數字專輯《Life·live》正式上線。作為網易雲音樂首張星期概念專輯,《Life·live》由花粥、焦邁奇、葵因、鬼卞、銀臨、廖俊濤、周銳7位音樂人共同加盟完成,共收錄7首全新作品,用不同的音樂色彩串聯起從周一到周日的7天。
  • 艾媒諮詢:2016-2017年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市場研究報告(附下載)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7年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市場研究】即可       報告顯示, 截止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用戶規模達到4.72億人,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
  • 網易雲音樂的星辰大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音樂市場迎來巨變。獨家版權模式被打破,音樂社區價值受關注。不僅網易雲音樂這樣廣受Z世代喜愛的平臺,正在被重新審視;整個在線音樂的星辰大海,或許都剛剛啟程。在媒體報導中,網易雲音樂與「黑馬」這個詞總是被綁在一起:2017年前的在線音樂市場,BAT各自為營,在一群將自己局限於「播放工具」的平臺中,網易雲音樂憑藉歌單、樂評、個人口味推薦等人性化功能與極好的產品體驗,走出了一條差異化路線。而網易雲音樂的用戶給平臺起了個暱稱——雲村。
  • QQ音樂、網易雲上線蝦米音樂歌單遷移功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根據蝦米音樂發布的相關公告,2021年2月5日0點後,蝦米音樂App從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眾多蝦米音樂用戶將何去何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兩大平臺迅速上線一鍵「遷移」功能,供用戶歌單「拎包入住」。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蝦米音樂發布公告當日,QQ音樂隨即上線「蝦米 一鍵導入」功能,提供「導入蝦米音樂資產贏取綠鑽」的抽獎服務,吸引原蝦米音樂用戶入駐QQ音樂。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蝦米起步於2006年杭州的一家咖啡屋,最早沒有App只有網站。網站也還不叫蝦米,而是取名EMUMO,意思是EARN MUSIC&MONEY。同時期,小眾音樂的另一大聖地叫做songtaste,已於2015年宣布關閉。/沒有資本靠山的songtaste離開的更早2010年之前,音樂市場處於蠻荒時期。
  • 產品分析|以網易雲音樂和落網為競品對象,聊聊QQ音樂的產品功能與...
    另外,QQ音樂在音樂的音質效果上不斷打磨,獨有SuperSound音效與DTS 音效,適配百款耳機的功能,能滿足對音樂有更高要求的人、耳機發燒友的需求。(3)市場分析同之前音樂市場盜版資源泛濫的亂相相比,在線音樂行業發展環境越來越完善,這些與產業環境、社會模式、商業模式與政策環境上的改變密不可分。
  • 社交和社區的區別:網易雲音樂社區+社交的更多可能性
    看完以上,就大致對社區和社交有個初步的概念,而網易CEO丁磊在談及對未來規劃時表示:要挖掘雲音樂更深層次的社交功能,不單單是社區,還有社交。不過,網易雲作為一個音樂播放器為什麼要發展社區和社交?先做個競品分析。
  • 不只是聽歌,在線音樂玩法多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近年來,中國在線音樂平臺在強化音樂版權的同時,也圍繞著扶持原創、在線直播、社交生態等方向持續布局。不斷興起的短視頻,也成為音樂宣發的重要渠道,為音樂人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在線音樂進入正版時代廣西姑娘小楊喜歡聽音樂,已經用酷狗音樂聽了近十年的歌,但她發現「這兩年好多歌曲逐漸都聽不了,要開通會員付費才能聽」。
  • 入駐網易雲音樂一年 音樂人劉欣然音樂視頻播放量破千萬
    2018年3月24日,對98年的劉欣然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網易雲音樂平臺,她的粉絲突破了1萬,劉欣然特意錄了視頻來做紀念。而9個月後,她在網易雲音樂的粉絲漲至3.5萬人,是其微博粉絲的2倍。劉欣然是2017年入駐網易雲音樂平臺的一名網易音樂人、音樂原創視頻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