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輝
3月23日晚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發生不法分子利用一起學生糾紛,蓄意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圍堵、衝擊鎮政府和邊防派出所的「3-23」突發性群體事件,25日再度延續。25日中午13時30分,感城村數百村民衝入寶上村地界與寶上村數百村民發生械鬥。截至記者發稿時,已造成1死6傷。(人民網)
這裡,我們又看到了一句熟悉的話「不明真相的群眾」。同時,我們又會問,為什麼每一次群體事件發生,群眾總是處於「不明真相」的地位?群眾不明真相應該誰來擔責?為什麼群眾總容易被不法分子蓄意煽動?
在頻發的群體性事件中,用「不明真相」染指群眾,成了我們一些地方政府領導處理群眾性事件的既定思維。在黨中央越來越重視處理群體性事件,對發生群體性事件地區有關官員問責越來越嚴厲的情況下,一句「不明真相的群眾」受「不法分子的煽動」,成了官員們向上級交待向媒體交待的藉口,成了這些官員的救命咒語和本能反應。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次群體性事件的爆發有偶然也有必然。就拿這次海南東方市感城鎮事件來說,寶上、感城兩村歷來矛盾較深,數十年前多次發生械鬥,近年來經多方化解,但並未從根本上消除積怨。一起學生糾紛只是偶然事件,背後兩個村的矛盾才是根本。我們不能否認當地黨委政府為調解兩村矛盾與糾紛所作出過的努力,問題是這個努力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引發了矛盾的總爆發。不但其執政能力、執政水平就值得懷疑,其中有沒有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瀆職行為,紀檢監察部門不妨查一查。
我們平時總是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為什麼到了群體性事件的時候,「群眾雪亮的眼睛」就識不破少數蓄意煽動的人呢?答案很明了,就是我們的基層政府有關部門,沒有及時地把真相交給群眾,讓不法分子打了時間差。還有就是基層政府在平時的工作中,不務真求實,與群眾缺乏感情,辦事不公道,不講誠信,甚至失信於民,使群眾對政府和基層組織產生了懷疑,從而讓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每一次群體性事件都會給黨和政府的形象帶來巨大的損害,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災難性損失,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諸多的不利因素。再也不能讓一句「不明真相的群眾」,成為少數官員推卸責任的救命咒。即使群眾「不明真相」,也需要有人為之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