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孕育了生命,卻留下一個冰冷黑暗的未來

2020-07-27 蒜頭聊科學

宇宙的未來,一片黑暗

恆星,是宇宙活力的象徵,只有存在恆星,才能提供生命賴以生存的能源,但是宇宙中所有恆星都存在壽命。一顆年輕的恆星產生後,會穩定散發光和熱,當一顆恆星的壽命終結,會坍塌成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白矮星和中子星是一顆恆星最後的能量,白矮星壽命很長,會慢慢釋放恆星最後的熱量,最終成為一顆黑矮星,黑矮星不會發出任何光和熱,只是一個密度極高的冰冷天體。

中子星的熱量高,能量散發快,大約只能維持幾億年的壽命,當中子星走到盡頭,就會產生超新星爆炸,如果中子星有伴星,有可能產生衝撞形成黑洞。


宇宙孕育了生命,卻留下一個冰冷黑暗的未來


把宇宙的時間加快,所有的恆星都無法逃脫毀滅的命運,最終宇宙僅剩黑矮星和黑洞。

黑矮星和黑洞都沒有光亮,宇宙將成為漆黑一片的空虛之地,任何生命都無法在宇宙中生存。

隨著天體的流浪,黑矮星會被黑洞捕捉、黑洞和黑洞互相合併,形成超大質量黑洞,最終宇宙僅剩黑洞——小黑洞圍繞超大質量黑洞運動,黑洞之間繼續合併,這個過程會持續相當漫長的時間。

黑洞的壽命很長,但是並非沒有盡頭,霍金提出的「霍金輻射」,表明黑洞也存在壽命,黑洞內部的粒子會攜帶能量逐漸逃逸,最終黑洞會在爆炸中消失,這將是宇宙最後的光明。


宇宙孕育了生命,卻留下一個冰冷黑暗的未來


暗能量不斷加速宇宙膨脹,黑洞消失後,所有物質不會再聚集,一切事物都以超光速逃逸,宇宙將在寒冷和寂靜中繼續膨脹......直到暗能量不再產生排斥力。



宇宙膨脹速度,到達光速之後

宇宙大爆炸以來,由於暗能量的作用,宇宙一直在加速膨脹,宇宙邊界沒有質量,因此不會受到相對論的影響,最終可以加速到光速,甚至可以超越光速,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距離地球越遠的天體,速度越快,這表明宇宙邊緣的膨脹速度或許早已經超越光速。

光速是有限的,如果宇宙膨脹影響到地球附近,那麼地球附近的星系都會以光速遠離地球,此時光速無法追上物體的逃逸速度,地球將看不到任何光,宇宙的一切秘密都將被掩埋,除非人類發現超越光速的方法。


宇宙孕育了生命,卻留下一個冰冷黑暗的未來


宇宙生命,從未和地球聯繫

按照人類的常識,生命在發現宇宙後,往往會尋找其他生命,地球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探索其他生命,發送交流信號,奇怪的是,其他生命從來沒有聯繫地球。

宇宙中所有的文明都無法互相聯繫?或者宇宙所有文明都在刻意遠離地球?

人類歷史存在諸多未解之謎,或許人類是宇宙的囚犯,被孤立在銀河系自生自滅,畢竟銀河系大約20億年後,就會和大麥哲倫星系碰撞,或許20億年就是人類的大限。


宇宙孕育了生命,卻留下一個冰冷黑暗的未來


總結:

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多,宇宙便越像一個冷冰冰的秩序。

宇宙遵循著自己獨特的物理規律不斷演化,在漫長的宇宙歷史中,人類的歷史連一瞬間都算不上,對於宇宙來說,生命或許無足輕重,也沒有意義。

人類想要繁衍生息,需要逃離太陽系、逃離銀河系、最後還要逃離宇宙!為了逃離宇宙,人類或許需要製作另一個「子宇宙」(平行宇宙),生命和宇宙也會形成「生存」和「逃離」的死循環。


宇宙孕育了生命,卻留下一個冰冷黑暗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宇宙中存在那麼多恆星,為什麼宇宙還是冰冷黑暗的呢?
    黑暗冰冷的宇宙宇宙為什麼黑暗關於宇宙為什麼是黑暗的,很久以前就進入了科學家們的研究範圍。所以,對於宇宙空間而言,只能接收到很少一部分恆星發出的光,這也就是宇宙為什麼如此黑暗的原因!宇宙為什麼冰冷首先我們要明白,宇宙是真空的,所以熱傳導和熱對流都不存在,宇宙中能量傳遞的方式只有輻射!從宏觀角度上來講,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中任何物質都會向外輻射能量和接受其它物體輻射的能量,這也是宇宙中物質之間能量交換的方式!
  • 宇宙中的恆星多得難以計算,但為什麼宇宙卻那麼冰冷和黑暗?
    比如說太陽這顆普通的恆星,其釋放出的能量只有大約22億分之1被我們地球吸收,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充滿溫暖和光明的世界。在想像中,整個宇宙也應該充滿溫暖和光明才對,然而我們看到的事實卻完全相反,現在問題就來了:宇宙中的恆星多得難以計算,但為什麼宇宙卻那麼冰冷和黑暗?這個問題要分為兩部分來解釋,我們先來講為什麼宇宙會如此冰冷。
  • 在遙遠的未來,土星的衛星「泰坦」,有著孕育生命必要條件
    生命周而復始,萬物生生不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點和終點,我們的太陽也不例外。終有一天,它也會走向死亡。但是太陽的結局並不意味著故事的結局。在茫茫宇宙中,總有一些奇妙的事情發生。當太陽開始膨脹,處於太陽系外圍的行星將會日益適合生命生存當陽光湮滅。金星、水星、火星還有我們的地球即將伴隨著太陽走向滅亡。但或許新的故事即將在太陽系的外圍行星之間展開。那就是木星和土星的衛星,這些處於太陽系外圍的氣態巨行星所處的區域將會日益變暖,日益的適宜生命的生存。
  • 潮汐鎖定星球的「中間地帶」可能孕育生命形式
    然而,科學家最新研究稱,這樣的星球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浩瀚宇宙非常奇特,對於一些星球,會看到「太陽」永遠不會升起或者落下,如果一顆行星繞軸旋轉一次所需時間與繞主恆星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那麼站在該行星表面就會看到主恆星始終靜止不動,這樣的行星僅有一側朝向主恆星,該情況叫做「潮汐鎖定」。
  • 10分鐘 帶你了解宇宙的未來
    萬物皆奇蹟,乃至黑暗與寂靜未來會是什麼樣宇宙將如何終結我們也許永遠不知道但科學正在嘗試著描繪未來我們現在開始前往時間的盡頭 2020年 人類紀 這是一個飛躍的時代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這是一個創造的時代這是一個反思的時代 2700年 地球磁場反轉
  • 隕石:來自無涯宇宙的冰冷問候
    一個質子、一個電子:這便是最原始、最廣泛存在的元素——氫。氫布滿時空的畫布,那輕微的濃度差異使時空不再均勻,聚而成雲、俄而聚變,點亮了初代恆星。在這遺蹟之中,方有生命所需之物料。那些殘骸隨著時空擾動的波浪在星際間遊移,碰撞、合併、分離,漫無目的地化作遍歷概率之樹的宇宙實驗倉。竟真有一枚組合出了氨基與核酸,更於草創之初的太陽系某顆鐵核兒行星相遇。幾許波折、幾多劫數,生命在貧瘠的地球上落戶。從甲烷到氧氣,它們徹底改造了地球的面貌。
  • 宇宙中最幸運的「一粒塵埃」,地球究竟有多幸運才能孕育生命?
    如今的人類,早已在探索未知事物上越走越遠,從萬裡高空到悠悠深海,人類的腳步從不停止,甚至面對虛無浩瀚的太空,我們都不曾怕過,甚至我們的衛星、飛船和天文望遠鏡都已經跨越了太陽系,探索者宇宙最深處的秘密。有了對比,才知道我們有多麼的渺小,曾經我們覺得地球就是全世界,但是後來我們才發現,在宇宙中,地球不過是「一粒塵埃」罷了。
  • 宇宙終結的盡頭,最後連時間都失去了意義……
    萬物皆奇蹟,乃至黑暗與寂靜……——海倫·凱未來會發生什麼?未來是什麼樣的?宇宙將如何終結?宇宙中最後的物質——黑矮星內部的物質,最終也會蒸發,以輻射的形式進入太空。黑矮星消失後,什麼也不會留下,曾經燦爛的宇宙將只剩下光子和黑洞。宇宙進入「黑洞紀」,不再有行星、恆星或可停留的星體供生命依附,不過現在離那一天還早。如果把宇宙比做人,那它現在還只是媽媽肚子裡的胎兒。
  • 土衛二海洋能維持幾十億年 足以形成孕育生命條件
    (原標題:土衛二全球性海洋能維持幾十億年,足以形成孕育生命條件)科技日報北京11月6日電,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6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稱,歐洲科學家通過建模發現,在土衛二疏鬆多孔的核心內,潮汐力作用產生熱,使其內部海洋能維持幾十億年。
  • 「毒溫泉」孕育早期生命,這是地外生命探索重要依據
    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化學家威諾娜·維康特雷(Wenonah Vercoutere)對此表示贊同,她說:「這項最新研究對於太空探索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宇宙的物理規則都是相同的,那麼為什麼生物學規律無法延續下來?為什麼整個宇宙不存在生物活躍性呢?」
  • 漫威宇宙的模範夫妻,鬥篷與匕首,一個控制黑暗一個控制生命
    能力:黑暗通道:ty的鬥篷是一個到「黑暗維度」的通道,一個擁有怪異能量的世界。ty與Predator佔領的世界同樣是連接的,這迫使ty需要吸取其他生命的力量,但是匕首的光能能暫時滿足這種需求。黑暗聚集:ty可以通過暗黑能量在他附近創造出黑暗,並且可以控制這一範圍內的黑暗能量。被困如鬥篷的人會感到寒冷和恐懼,有時看到幻覺。長時間在黑暗中待下去,能使人發瘋。鬥篷中沒有保護的人的生命會被消耗並且死亡,除非ty釋放他們。匕首的光可以免疫黑暗,同時可以保護鬥篷中的人。
  • 紅矮星,將會成為宇宙中最後一道光,也是人類尋找新家園的關鍵
    按照目前人類的推論,當宇宙中最後一顆紅矮星失去光芒的時候,就是宇宙陷入無窮黑暗的時候。 那麼紅矮星究竟在宇宙中是怎麼樣的存在,它對於我們來說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 地球生命起源於何處?是地球本身孕育產生的還是來自宇宙?
    地球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自從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之後,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疑問一直存在於人類的腦海中,那就是地球生命起源於何處?可能有人認為,研究生命的起源,是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才開始的。人類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說起生命起源,很多人會認為生命應該是地球本身孕育而成的。可是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上,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原來的想法發生了一些改變,有人認為地球的生命有可能是來自於宇宙。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在人類的眼裡它巨大浩瀚。
  • 恆星中心可以孕育生命?科學家:你不知道生物可以有多極端
    多年以來,科學家們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生命出現的基礎到底是什麼?,它們可以在恆星的內部孕育、演化、生存。原來,兩位科學家是在重新審視了生命的定義之後,才提出這個想法的。實際上,到底什麼是生命,目前科學家也沒有給出一個絕對的定義。通常我們認為能夠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調整狀態、能夠繁衍後代,但是仔細想想,文化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也符合這個定義嗎?文化在不同的社會可以體現出不同的方面,也可以孕育新的文化。
  • 神秘流浪行星之謎 流浪行星或可孕育生命
    但天文學家表示沒有恆星光線照射的流浪行星仍有可能存在生命。雖然聽起來有些科幻色彩,但這些行星可能為科學家提供一個新機會,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外星生命。 球狀星雲——形成行星的塵埃和氣體雲——讓宇宙中流浪行星的數量超出科學家的最初預計。天文學家對流浪行星尤為感興趣,因為它們可能代表著一種未能演變成恆星的天體,例如褐矮星。
  • 宇宙的終點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計數單位是古戈爾,那麼一古戈爾年後的未來是怎樣的呢?一起跟著小編來西瓜視頻看看吧。21世紀的時候兩個星系還相距250萬光年之遙,現在兩個星系開始碰撞,融合形成一個超大的星系銀女星系。120億年之後,曾經生命繁榮的太陽系如今一片死寂,只留下太陽的殘骸,一顆緻密的白矮星,逐漸冰冷暗淡最終變成一顆毫無生氣的黑矮星。1000億年之後,宇宙間的超星系團開始合併成一個個直徑超過數億光年的龐然大物。
  • 黑暗森林法則外,還有一個更害怕的理論
    只有宜居帶的星系才有可能孕育出生命星球和智慧文明。而太陽系正好在銀河系的宜居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系的位置不是文明的沙漠,而是非常適合文明發展的空間。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宇宙實驗室猜想、虛擬宇宙猜想等等。這些猜想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但有許多難以來自洽,的地方卻沒有被許多人所認可。在眾多猜想中,認可度最高的應該是「黑暗森林法則」。也正是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的理論。
  • 神秘流浪行星之謎 流浪行星或可孕育生命
    研究組中的另一名成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西蒙·墨菲(Simon Murphy)博士表示:「這樣一個間距如此巨大的行星系統究竟是如何形成並保留下來的?這仍然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科學家稱冰冷流浪行星仍有可能存在生命
  • 宇宙究竟有多大?超乎人類的想像,我們或永遠也看不到外星生命!
    目前關於宇宙的起源認為是源於137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這場大爆炸使物質都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天文學家在對宇宙進行研究時發現了紅移現象,該現象指的是物體的電磁輻射由於某種原因頻率降低的現象,一個天體發射的光所顯示的紅移越大,該天體的距離越遠,它的退行速度也越大。上世紀20年代,包括埃德溫·哈勃在內的很多科學家發現,大多數星系都展現出了這樣一種紅移,而且星系距離地球越遠,紅移越大,據此他們認為宇宙一定在不斷膨脹。
  • 宇宙究竟有多大?超乎人類的想像,我們或永遠也看不到外星生命!
    目前關於宇宙的起源認為是源於137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這場大爆炸使物質都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天文學家在對宇宙進行研究時發現了紅移現象,該現象指的是物體的電磁輻射由於某種原因頻率降低的現象,一個天體發射的光所顯示的紅移越大,該天體的距離越遠,它的退行速度也越大。上世紀20年代,包括埃德溫·哈勃在內的很多科學家發現,大多數星系都展現出了這樣一種紅移,而且星系距離地球越遠,紅移越大,據此他們認為宇宙一定在不斷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