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2020-12-02 國際在線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

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多國航天機構:這是一次非常複雜的任務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副總經理謝爾蓋·薩維裡耶夫12月1日代表俄國家航天集團祝賀中國同行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他認為,這次中國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具有歷史意義。

「對於中國航天計劃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同事們在他們航天研究歷史上實現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著陸後,還將首次實現探測器返回地球。這個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將月球的土壤帶回地球。」

薩維裡耶夫還表示,探月項目是航天科學研究的優先方向之一。俄中兩國一直在探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他最後祝願中國同行圓滿完成這次任務,成功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歐洲航天局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的消息,並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祝賀。

歐空局還表示,通過其全球跟蹤站網絡,歐空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歐空局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地面站曾對其進行數小時的追蹤。而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歐空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的馬斯帕洛馬斯地面站接收信號。

歐洲航天局人類與機器人探索科學協調員詹姆斯·卡彭特博士評論說:「『嫦娥五號』探測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我認為他們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同時,能看出他們用非常系統的、分階段的科學方法來逐步提高其探測能力——從早期的『嫦娥』任務到最新的這一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高級官員託馬斯·祖爾布琴(Thomas Zurbuchen)博士在社交媒體上對「嫦娥五號」成功著陸表示了祝賀,他說這不是一次容易的任務,「當在月球上收集的樣本返回地球時......(後續這種研究)可以促進國際科學界的發展」。

多國媒體: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美聯社

美聯社12月2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太空飛行器登陸月球,將帶巖石回地球》的報導。

報導說,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將2公斤的巖石和碎片樣本帶回地球,這將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首次獲得月球巖石的新樣本。預計這些樣本將提供給其他國家的科學家。科學家們希望從中了解更多關於月球的信息,包括它的確切年齡,以及增加對太陽系其他天體的了解。

報導說,從太空中收集樣本是許多太空計劃越來越關注的焦點,而中國對這項技術的掌握,再次展現其在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報導還指出,與上世紀60年代的美蘇太空競賽相比,中國的太空計劃推進得更為謹慎。

英國廣播公司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中國已經成功地對月球進行了另一次探測。「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著陸了!它的任務是收集約2公斤的月球「土壤」、「碎石」以帶回地球。距離人類上一次實現這一目標已有44年。

報導稱,預計著陸器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檢查其周圍環境並收集表面材料。著陸器隨身攜帶許多工具可以幫助其實現這一目的,包括照相機、光譜儀、雷達和鑽頭。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後拍攝的圖像很快被播放,最後一幀顯示出探測器的一隻腿在多塵的月球表面上投下了陰影。

Ars Technica

美國知名技術新聞和信息網站Ars Technica刊發報導,關注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

報導說,探測器將在月球上收集多達2公斤的月球樣本,並將其裝載到樣品返回裝置中。

報導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國和蘇聯也曾實施一系列探月任務,將月球巖石樣本帶回地球。其中,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一共帶回382千克月球巖石。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都還在對這些樣本進行研究。如果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取得成功,將會是40多年以後人類再次帶回月球巖石樣本。

太空網

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登陸月球 以收集數十年來的首個新鮮月球樣本》的報導。報導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嫦娥五號」著陸器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收集約4.4磅(2千克)的月球樣本,其中一些是在月球表面以下6.5英尺(2米)處挖出的。樣本將被轉移到上升飛行器,該飛行器將發射到月球軌道,並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會合。返回器將把月球樣本運回地球。

報導認為,這將是一個裡程碑事件。因為自1976年以來,原始的月球樣品就沒有再被帶回到地球。

報導指出,「嫦娥五號」任務的目的是產生持久的影響,畢竟科學家們現在還在研究1969年至1972年期間,美國宇航局阿波羅任務帶回來的382千克的月球物質。而「嫦娥五號」「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歷史晚期發生的事情,以及地球和太陽系如何演化」。

相關焦點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  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嫦娥」翩然落月 「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他認為,這次中國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具有歷史意義。「對於中國航天計劃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同事們在他們航天研究歷史上實現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著陸後,還將首次實現探測器返回地球。這個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將月球的土壤帶回地球。」薩維裡耶夫還表示,探月項目是航天科學研究的優先方向之一。俄中兩國一直在探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嫦娥翩然落月,彰顯中國實力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副總經理謝爾蓋·薩維裡耶夫12月1日代表俄國家航天集團祝賀中國同行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他認為,這次中國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具有歷史意義。「對於中國航天計劃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
  • 環球聚焦點丨外媒:非同尋常!但這對中國來說 只是個開始……
    報導還強調,「嫦娥五號」此次探月,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首次進行的月球採樣返回之旅。這一任務凸顯了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壯志。CNN對中國來說 這只是個開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4日報導,此前只有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收集了月球上的巖石。中國將成為第三個獲得月球樣本的國家。而「嫦娥五號」任務,對中國來說,只是個開始。
  • 環球聚焦點丨外媒:非同尋常!但這對中國來說 只是個開始……
    報導說,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2019年,中國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的軟著陸。中國未來宏偉的太空計劃還包括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並讓人類重返月球。  美聯社在另一篇報導中說,此次探月任務,將成為中國航天計劃的一項重大進展。
  • 嫦娥四號探測機登陸月球背面 中國太空探索取得裡程碑式突破
    在嫦娥四號昨天順利登陸後,中國媒體紛紛大篇幅報導慶賀。有媒體形容「月球背面迎來了中國製造」。官媒《環球時報》報導則稱,在月球背面展開天文觀測,將為研究恆星起源和星雲演化提供重要資料,中國國家航天局願與世界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和國外空間科學愛好者開展合作,探尋宇宙奧秘。相比之下,海外輿論則更多聚焦嫦娥四號的戰略意義。
  • 嫦娥五號推進中國太空雄心,「五個首次」即將開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開始了其最雄心勃勃的探月任務。」24日,隨著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太空,外媒又一次將目光聚焦中國的「太空雄心」。與此前幾次探月任務不同,嫦娥五號不僅要在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實現軟著陸,還要採集兩公斤月壤後返回地球,完成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 嫦娥五號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
    嫦娥五號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本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階段,成功完成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邊飛邊找落點對於嫦娥五號來說,落月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相比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要求是空前的。由於涉及採樣完成後上升器要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挑選落點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其降落區域內不能有太高的凸起、太深的凹坑,坡度也需要符合任務要求。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五號太空「打水漂」回家,我們比美帝強在哪?領先至少10年
    中美之間的全面競爭已擴散到太空,無論我們承認不承認,嫦娥五號的登月行動和美國人的異常反應,事實上已拉開了中美太空爭鋒的大幕!不要慌,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這一天遲早要到來,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罷了。: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
  • 月球再次傳來好消息,嫦娥四號成全球焦點,第22個任務圓滿完成
    這些年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速度飛快,雖然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實力很弱,在這一領域的發展也較晚,但是憑藉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和追求,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就在最近,根據新華社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中心了解到,月球再次傳來好消息,嫦娥4號和玉兔2號,結束了第22月晝工作
  • 英媒聚焦「嫦娥五號」背後的女人:年輕人崇拜的「大姐」
    BBC報導,嫦娥五號的任務是成功登月,這也是中國七年內第三次探月。周承鈺負責火箭連接器系統——又被描述為一個關鍵性角色。自從中國官方媒體表示,她是11月24日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背後的女性之一後,這位年輕女指揮就成為了微博上的熱門話題。 她的故事尤其引起了公眾的共鳴,因為她還十分年輕。社交媒體用戶紛紛稱讚她的「才華」,稱她是「中國的驕傲」。
  • 玉兔二號刷新蘇聯月球車紀錄,中國長徵5號出徵,聚焦世界目光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各大科技強國紛紛將目光轉至航天領域,中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則一馬當先在今年年初便已抵達月球背面,助力中國一舉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月背登陸的國家。雖然印度和以色列在中國之後也曾對月球發出過挑戰,可最終結果卻充滿遺憾。
  • 中國現在絕對是太空領域大玩家了
    又扯國家安全!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
  • 「中國現在絕對是太空領域大玩家了」
    「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