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探尋珙桐

2021-01-10 每日甘肅

探尋珙桐

李瑞春

在白水江保護區,如果大熊貓被稱作是國寶,那麼,珙桐就是植物中的「大熊貓」。調查表明,白水江保護區的珙桐在白龍江、白水江流域的部分山地有零星分布。這也是珙桐在甘肅省的唯一分布區,也可能是野生珙桐在我國分布的最北界。

聽同行講白水江的珙桐開花一般在四月末到五月初,而且花期非常短暫,十來天就凋謝了。珙桐到底長什麼樣?開花時是什麼情形?這讓我十分期待一睹她的芳容。四月末的一個早晨,我跟隨森林巡護隊到範壩的竹園溝去探尋珙桐。森林巡護車開在竹園村就再不能進去了。我們順著清冽歡暢的溪水,沿著依水蜿蜒的小路,向著幽深的山谷前行。山谷間雜樹叢生,蒼藤遮巖,仰觀壁立千仞,上接雲天,俯瞰綠樹湧翠,水映碧潭,一處處奇妙景觀,風韻天成。行走間,有山雀畫眉之類的小鳥婉轉鳴啼,心情就特別愉悅,真是一種享受,這些小鳥扯開並不大的喉舌,卻鳴叫出令人心醉悅耳的顫音。晨光溫暖明亮,山谷森然,溪水清澈,清風和暢,空氣清新,令人心馳神怡。然而,路卻是極度地難走,荊棘叢生,行如蝸牛。曲折迂迴,且行且阻。高低輾轉,大汗淋漓。

艱難跋涉了3小時,有人說到了。一抬眼,見幽靜的溪水旁山谷間,十餘株珙桐靜靜立於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間,巨大的樹冠使地表蒙上一層光影,山谷氤氳,如臨仙境。在碧翠的綠葉間,一群乳白色的鴿子迎著陽光,迎著清風展開薄薄的羽翼立於枝頭,薄如蟬翼的花瓣是那樣的純潔無瑕,那樣的清麗脫俗,那樣的美輪美奐。碧綠的枝頭,葉片墨綠,大如桑葉。綠色的葉、雪白的花瓣交相輝映,塑造出清新淡雅的世界。這就是珙桐花。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白水江人在保護區開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珙桐。因為珙桐的發現,白水江保護區生態文明的時間上限被推到了一個更早的年代——1000萬年前。

湊過去輕輕一嗅,沒有花香,只聞到陽光的味道。它與大自然融合得那麼貼切、淡然,那麼低調,氣定神閒。這是多麼的富有詩意。詩意,的確有,詩卻無跡可循,但此刻無詩勝有詩。寂寞花開千萬年,古今難覓其芳蹤。我不知道這是詩人們的遺憾,還是珙桐的遺憾。我們對它是不是心存內疚?讓一樹花錯過了千萬年的燦爛,讓她在期待中落寞,在平靜中綻放。

珙桐花是所有花中最讓我感動的花。你見過離枝欲飛的花嗎?閉上眼,仿佛這白色的鴿子花已離枝而去,迎著陽光,迎著晨風,飛越山岡,飛向藍天,飛向遙遠的蒼穹;睜開眼,樹依舊,花依然,碧葉間,這些花兒隨風而動,繞樹三匝,振翮欲飛,你斷然不敢向前,唯恐驚擾了它們,空留花去枝在的遺憾。這樣動感十足的花兒,在地球上生長的30萬種植物中,是獨一份,而在生長在中國的約3萬種植物中,也是獨一份。

然而,珙桐開的花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花。是不是很意外?我們看到的兩片鴿子翅膀一樣的白色花瓣,是變異了的葉子,是生長在正常葉和花之間的兩片變態葉,也稱苞葉,有保護花芽或果實的作用。但是,即便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花,人們從認知的情感上,依然把它當做美麗的花兒來欣賞。由葉成花,也絕非偶然,它是鄭板橋所謂的靈苗自探的漫長過程。花開有形狀,花開有香氣,花開有雅意。這是花開的三種境界。珙桐以葉為花,缺少了香氣,卻多了一份仙氣,這是它千萬年來在日升月沉、鬥轉星移的歲月更替中進化的結果。

珙桐屬於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珙桐科,高者可高達20餘米,落葉喬木,有一對白色花苞片,猶如白鴿雙翼。珙桐的兩性花或雌花常與雄花同株,通常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頭狀花序,直徑約兩釐米。雄花或兩性花位於花序頂端,眾多雄花圍繞其周圍,形似鴿子的頭。花序基部有膜質而近於長卵圓形或長圓倒卵形花瓣狀苞片2-3枚,幾與葉等大,但較窄,初為淡綠色,繼變為乳白色,遠看像白鴿,故有「中國鴿子樹」之稱。

同發現大熊貓一樣,發現這一國寶級植物的,是法國人戴維,他於1869年在四川寶興採到珙桐標本,後來就以他的名字作為植物分類學中珙桐的屬名中的組成部分。據專家考證,珙桐在中國大陸已生長了1000萬年,這種比大熊貓還要古老的植物,其天然分布只在我國西南山地。作為我國特有單型植物、第三紀古熱帶孑遺植物,在戴維發現之前,在我國古代浩瀚詩文卷帙裡,卻鮮少有人提及。時間猶如一面巨大的牆壁,阻擋了我們與珙桐的情感交流。在遙遠的唐代,女詩人薛濤寫了一首《詠八十一顆》,拉近了與珙桐的距離,她用唯美細膩的文字、真摯爛漫的情懷、形象而生動地釋放了內心的情感,用獨特的視角刻畫了這種形神兼備的植物形態。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

開時九九如數,見處雙雙頡頏。

但是,也有人質疑了薛濤詩中為珙桐一說,認為詩中所指為紅豆。

但薛濤以一首構思新穎纖巧、情豐意滿的《詠八十一顆》脫穎而出,獨樹一幟,聰慧如薛濤,她是有先見的,在登山臨水間,無意間成就了珙桐(或紅豆)作為文學藝術方面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內涵。

珙桐花即便「花非花」,卻以花的形態展現,這是它獨特魅力的體現。它不僅僅是一種普通意義上的花,一種供人觀賞的花。當它走出國門時,為什麼外國人稱它為「中國鴿子樹」?這不只是形態上的稱謂,也是象徵和平友好的寓意。大熊貓以國際友好使者的身份走出國門後,為外交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中國鴿子樹」是對這一寓意的又一個印證和推進。之所以稱為「中國鴿子樹」,我認為這也是全人類對中國熱愛和平的認同。

中國人嚮往和平,崇尚和諧,注重友誼。自從珙桐這個古老的植物被發現後,被陸續引種到歐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因其花奇色美、珍稀名貴而成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目前,歐美不少國家的植物園中已可見到珙桐。

相關焦點

  • 大熊貓與珙桐
    然而,四川西南部那茂密秀美的森林還將另一種美麗樹木的發現權送給了譚衛道——這就是珙桐。正因為如此,珙桐在英文中就叫作dove tree(鴿子樹)。 當譚衛道向法國植物學界報告了珙桐的發現之後,法國一位名叫巴永(H.E. Baillon)的學者便決定用譚衛道的姓氏來為這種美麗的樹木命名,這就是珙桐屬的學名Davidia的由來。譚衛道於1900年去世,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珙桐卻生生不息。今天,歐洲和北美都已經廣泛引種珙桐,作為珍貴的庭園樹種。
  • 珙桐(鴿子樹)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珙桐科 珙桐屬) 又名水梨子、鴿子樹,落葉喬木。  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隻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珙桐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珙桐科,全科也只此一種。
  • 珍稀瀕危植物,「鴿子樹」珙桐
    珙桐,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珍稀植物,野生珙桐只在我國西南部分地區有發現,非常稀少,被稱為活化石,屬於我國第一批一級保護植物,有著非常高的研究價值。珙桐除了研究價值以外,觀賞價值也很高。珙桐又叫鴿子樹,它的植株高達15米到25米,樹幹的直徑能達到一米。
  • 珙桐——第三紀而來的「白月光」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魚想和諸位分享一位&34;,不是富察容音&34;,而是珙桐——林海之中的&34;!為什麼我會給珙桐冠上&34;之名呢?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小魚還在高中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分享了她的旅遊經歷。我清楚的記得,當時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張照片,那是滿屏的珙桐哇~當時的我沒見過什麼稀奇的樹,小小的我自然會被它震撼。
  • 植物中的「熊貓」:珙桐(圖)
    點擊進入>>>   珙桐,又名水梨子、鴿子樹,是我國特有的第三紀孓遺植物。隸屬於珙桐科珙桐屬,除珙桐和光葉珙桐外,目前其本科本屬內沒有任何近緣植物倖存至今,故而有「植物活化石」和「綠色熊貓」之稱,是國家一類珍稀保護植物。  珙桐是落葉喬木,多零星生長,極少成林,樹幹能長高到20多米,大樹胸徑可達0.8米-1米以上。
  • 中國鴿子花(珙桐)
    中國鴿子花(珙桐)鴿子花樹,又名珙桐,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世界十大觀賞名樹之一,為中國特有,因其花序圓似鳥頭,苞片潔白碩大如翅,宛如展翅欲飛的白鴿,所以又名「鴿子花」 。鴿子花顏色潔白,象徵聖潔,寓意和平,特別令人喜愛。鴿子花學名珙桐,又名空桐,第四紀冰川孑遺樹種。是我國特有的單科種的古老,孑遺的珍貴樹種。
  •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原編:丹尼爾 | 圖:Pinterest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聖經》創世紀第一章,描述了起初的宇宙: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 在神創造天地的第一日,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
  • 瀕危植物欣賞:被稱為「鴿子樹」的珙桐
    在這其中,有幾種不但研究價值高,而且極具觀賞價值,比如被稱為「鴿子樹」的珙桐。珙桐(拉丁學名:Davidiainvolucrata Baill.),又叫鴿子樹、水梨子、鴿子花樹,是藍果樹科、珙桐屬落葉喬木,本屬2種(有的標註1種為以前資料),除了原變種珙桐,另有變種光葉珙桐(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本變種葉下面常無毛或幼時葉脈上被很稀疏的短柔毛及粗毛,有時下面被白霜),二者都被列為一級保護植物。珙桐樹高15-20米,稀達25米;胸高直徑約1米;樹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常裂成不規則的薄片而脫落。
  • 化作白鴿伴你左右—珙桐
    珙桐藍果樹科,珙桐屬珙桐為落葉喬木本科植物只有一屬兩種,兩種相似,只是一種葉面有毛,另一種光葉珙桐是光面。色花奇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洛陽綠誠農業已規模化繁育及種植成功。
  • 張信哲「接招」蓋瑞巴洛 重現「當年那份愛」
    Yes娛樂1月14日訊 「情歌王子」張信哲(Jeff)與「英倫天王」蓋瑞巴洛(Gary Barlow)友誼長存,今(14日)宣布合作好消息,蓋瑞巴洛為張信哲譜曲,量身打造英文新歌《A Matter of Love》(當年那份愛),並由金曲製作人Jim Lee(李振權)團隊合作製作,保加利亞國家管弦樂團演奏
  • 「百花」山野的蝴蝶
    一代又一代探尋的腳印在神秘的鏡頭前緩緩升起。古老的魅力,讓壯烈的旅行返璞歸真……石頭的夢缺少溫情的生命,包容在喑啞了千年的沉默之中,寂寞的日子裡看不清過客匆匆的面孔,渴望那個心醉的季節,渴望地質旗把時間彎成一道風景。就這樣默默地喑啞著,在歲月和長河永遠地流逝之後,在海相地層和陸相地層沒有完成的樂譜中,讓你看不見絲毫的裂痕。
  • 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映像·吉林)微電影大賽
    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映像·吉林」海峽兩岸青年微電影大賽(以下簡稱微電影大賽)是中央臺辦高度重視的,並給與大力支持的大賽,由第2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執委會、吉林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北京桐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花蜜釀出甜日子
    百花蜜釀出甜日子——平江縣石坪村蜂蜜產業小記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通訊員 如蘭 茶林 香貴蜜蜂採集百花釀出的百花蜜有特色!村裡上世紀起就有散戶養蜂的傳統,又有養蜂能手可以帶頭,基礎好。」「有了好產品,當務之急是給產品提質升級,打開銷路,賣出好價錢!」「縣農業部門要組織蜂農統一培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幹就幹!
  • 彩票市場進入了「小冰河期」
    一年之中有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除了季節變換,地球在其漫長的歲月中也有過巨大的氣候變化。既有讓許多物種滅絕的大冰河期,也有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的小冰河期。小冰河期雖然不會造成物種滅絕的嚴重災難,但氣候惡劣造成災年,不僅對人類形成威脅,甚至會造成朝代更替。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於是每到冬天,他們就會退回到室內,進入他們稱為「lotska」的深度睡眠。在進入「lotska」之後,他們每天只會醒來一次很短暫的時間,而且只需要吃一點點硬麵包,就能度過一整個冬天。人類不會冬眠?不,基因決定了你有冬眠的能力人們對於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個問題的認知,更多是停留在人類並非冷血動物,不能冬眠。實際上,已經越來越多科學家相信,人類其實是具有冬眠的「潛能」。
  • 被譽為「百花魁首」,衣索比亞這小村落出產的咖啡讓人心動
    花魁,從字面意思看,是一支「花香滿溢」的咖啡豆。實則不然。花魁的花朵香氣並不濃烈,反而是水果香更加濃烈一些,比如百香果、草莓、芒果、菠蘿蜜、柑橘。那麼這次來自衣索比亞的豆子怎麼會叫「花魁」?Dimtu 區域內有四家莊園處理廠,分別是Buku Abel 、Buku Saysay 、Haro Soresa 、Tirtiro Goye,其中只有 Buku Abel 莊園出產和處理的日曬咖啡才是「花魁」,所以 Buku Abel 莊園又有 「花魁莊園」之稱。花魁莊園位於半山腰上,種植海拔高達2000米,佔地面積約80公頃,屬於當地的 DW 公司。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從小白到「果粉」,十年回首
    然而此時我尚未有對硬體或系統的任何概念,選手機還以「顏值」為基準,將「智能機」簡單的理解為「觸屏手機」,覺得諾基亞是男孩子用的手機。10 年末看到步步高 i606 新品廣告,上蓋左下與右下印著翩然對飛的蝴蝶,很戳女孩子的少女心。於是換機。11 年中不慎將它丟失,換了一隻滑蓋手機:步步高 i270b——我最後一隻非智能機。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機器人也是「相由心生」嗎?
    你相信人是「相由心生」的嗎?那機器人呢?你也許覺得,機器人明明就是由人設計製造的,樣貌怎會隨著「心」來改變?但從歷年來科幻影視作品看來,人類想像中的機器人似乎也符合「相由心生」的原則。機器人「面相學」:越「人性」,越危險?幻想家和創作者,近乎無一例外地,都會為他們認為最高級的機器人賦予像人一樣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