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我國企業面臨新一輪走出去的偉大機遇,國際化已成為當前商會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商協會發展主要方向和目標。如何抓住機遇,順勢而上,不僅是未來商會需要重點規劃和落實的任務,更是時代賦予商會新的歷史發展篇章。
對商會而言,國際化是社會化、市場化的更高階段和能力建設的重要體現。一個國際化的商會,至少具備以下條件:比如商會裡要有專業的工作人員或設立專門的機構為會員的國際事務提供服務;商會要與相關的國際化組織保持聯繫;商會要經常參與和組織相關國際化活動;要積極幫助會員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積極組織會員企業聯合行動開拓國外市場,開展國內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商會工作計劃中要有國際事務服務的工作安排等等。而且,隨著商會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商會的國際化程度需要不斷地提高。
一、促進商會整體隊伍國際化水平提高
打造國際化商會的第一步就是要引進和培養國際化人才。要注重加強與國際機構的溝通、聯繫以及常態化的國際活動與交流。通過溝通交流,不僅能加強商會的國際合作能力,更有助於商會國際化人才的利用、培養和水準提升。其次商會要把國際化人才的引進、培養作為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的一項長期任務。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晉升制度,支持和鼓勵優秀人才的成長;另一方面對其他人員可以從制度上進行獎勵,鼓勵其學習和提升國際化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相關培訓和訓練。督促工作人員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做好外事服務接待。商會領導層也應提升外事工作的素養和能力,扛起商會國際合作的「大旗」。
二、學習和借鑑優秀的外國商會
首先要強化商會的戰略布局,包括加強商會「一帶一路」建設的頂層設計,要建立專項基金為商協會提供財政支持,促進商會與海外華人及華商組織進行合作;其次,要善於塑造商會的獨特文化,鼓勵「走出去」的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當地的公益事業,從而彰顯中國商會的獨特魅力。最後要加快商會的平臺建設,努力打造公共信息平臺、金融服務平臺、維權救助平臺、文化聯誼平臺等四大平臺,從而優化當前尚未善的商務環境。
三、不斷加強商會自身建設
1、要養成國際化思維,了解國際化規則與運用跨文化管理;用國際化的思維與表達習慣參與國際合作並得到國際廣泛認同。
2、要形成國際化格局。商會的國際化格局是建立在所確立的國際化方向基礎上的謀篇布局和投棋布子。
3、要打造國際化品牌,商會國際合作的品牌建設是國際合作機制建設的重要標誌,是國際合作能力建設的集中體現。
4、要形成國際化視野。商會在服務國家和企業國際化上有著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我們要用國際眼光和視角了解和認識商會的國際化需求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