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春禮會見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所長—新聞—科學網
4月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所長Christian Bréchot一行。
-
巴斯德研究所和卡達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籤署諒解備忘錄
合作協議由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主席、卡達基金會副主席兼執行長謝赫-赫德-賓特-哈馬德-阿勒薩尼(Sheikha Hind bint Hamad Al Thani)公主殿下與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克裡斯蒂安-布雷紹(Christian Bréchot)博士籤署,籤約儀式於2017年9月29日在巴斯德研究所的巴黎大禮堂(Salle des Actes)舉行。
-
醫學史上的7月6日:巴斯德首次使用狂犬疫苗,微生物之父就是他
,曾任裡爾大學、巴黎師範大學教授、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對同分異構現象、發酵、細菌培養和疫苗等研究取得重大成就。巴斯德以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他把微生物發酵原理廣泛應用於指導工業生產,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基礎,由此開創了「微生物工程」。因此,巴斯德也被後人譽為「微生物學之父」「微生物工程學之父」。
-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技術轉化已創下過億收入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唐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兩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加快步伐。通過與創投資本包括碩柏創投、中科創投合作,與重慶智飛生物、新生源科技、銀河生物和海南康芝藥業等企業對接,實現了一年一個多億人民幣的成果轉讓轉化收入,今年這方面的合同金額預計能達到幾個億人民幣。
-
唐良智會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錢韋一行
原標題:唐良智會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錢韋一行 本報訊 (記者 羅靜雯)7月2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會見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錢韋一行。 市領導熊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俊雄等參加。 唐良智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錢韋一行來渝推進合作表示歡迎。
-
歐洲化學與生物學研究所Ivan HUC教授訪問化學所
HUC教授作報告11月22日,歐洲化學生物學研究所Ivan HUC教授應邀訪問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並作了題為Foldamers: expanding the chemical space的分子科學論壇報告。
-
微生物獵人——巴斯德的一生
1848 年,巴斯德在溴元素的發現者巴拉爾(David Barral)的實驗室裡,夢想著將來成為一名化學家。然而吸引巴斯德以酒石酸晶體作為研究對象的,或許是他對酒的喜愛。 巴斯德的童年是在一個叫阿爾布瓦的地方度過的,父親是一位退休老兵,在巴斯德5 歲時,帶著全家人定居這裡。他們的住處毗鄰一條清澈的小河和一片葡萄種植園。
-
巴斯德研究所:法國疫情由當地不明毒株引發
該研究由法國國家呼吸道感染病毒參考中心主任西爾維·范·德維爾和巴斯德研究所RNA病毒進化基因組學負責人埃蒂安·西蒙·洛裡埃共同牽頭。 根據巴斯德研究所提供的新聞稿,法國於1月10日開始病毒監測,由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國呼吸病毒研究所(NRC)負責啟動密切關注流程。法國於1月24日發現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這也是歐洲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另有其他兩例中國輸入性病人也很快被檢測和收治。
-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希望在20個月內研製出可用疫苗
科技日報記者 李宏策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於當地時間1月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所近期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發進展和計劃。巴斯德研究所已經完成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這是自疫情出現以來歐洲首次測出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該機構的研究人員從法國確診患者體內提取了病毒基因樣本,並在29日完成了基因測序。此後,巴斯德研究所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快速診斷測試、開發治療方法和疫苗研製工作。
-
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法國疫情由本地流傳病毒毒株引發
據人民日報5月2日報導,法國巴斯德研究所4月28日發布新聞公告稱,該所的一項「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溯源分析」研究顯示,法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一種在本地流傳的來源未知的病毒毒株所引發。這一研究成果已於近日以預發表的形式在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發布。
-
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顯示——法國疫情由本地流傳病毒毒株引發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4月28日發布新聞公告稱,該所的一項「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溯源分析」研究顯示,法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一種在本地流傳的來源未知的病毒毒株所引發。這一研究成果已於近日以預發表的形式在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發布。
-
時艱思先賢:德國科赫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如今法國有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德國有羅伯特 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Institute,簡稱RKI),都是所在國研究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防治傳染病的最高機構,德國科赫研究所的所長就是德國聯邦政府的首席防疫顧問,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參謀作用。本文通過電影內容,結合他們的傳記,對兩位大科學家的人生和功績做一些介紹。
-
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現代疫苗科學的先驅
巴斯德以發展疾病的微生物理論、創造巴氏滅菌過程(防止許多食品變質)和改變科學家製造疫苗的方式而聞名。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受到他的生命科學繼承者和公眾的尊敬。事實上,他的名字是巴氏消毒法的基礎。
-
分子生物學在食品微生物檢測
食品微生物檢測是應用分子生物學進行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方式,為保證食品安全檢疫工作的便捷性和準確性提供重要保證。 1 分子生物學及其應用價值 分子生物學是基於分子性質、分子觀測等技術方式來研究各種生命現象的基礎學生,對不同細胞成分物理以及化學性質都會存在差異,進而引發不同的生命現象。
-
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法國疫情源頭並非來自中國和義大利
來源:經濟日報據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在法國國內傳播的新冠病毒並非由中國輸入,也並非來自義大利,而是一種來源尚不明確的原始病毒毒株。據了解,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近日完成了題為「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溯源分析」研究,並將相關成果以預發表形式發布在bioRxiv.org網站。
-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一行訪問上海巴斯德所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朱志遠和上海巴斯德所所長唐宏等向顧山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並分別介紹了上海分院和上海巴斯德所在中法科研合作、人員交流、項目爭取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顧山對中科院上海分院雄厚的科研實力、廣闊的科研領域以及卓越的發展成就表示讚嘆,對上海巴斯德所取得的科研成績和國際化進展表示讚賞。
-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為進一步提升幹細胞救治新冠肺炎臨床研究項目的科學性和規範性,協調優勢資源,救治(危)重症患者,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於3月10日聯合發布《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上海巴斯德所與法國裡昂大學舉辦「病原&免疫學」國際研討會
來自上海巴斯德所、法國裡昂大學以及復旦大學等60餘人參加研討會。上海巴斯德所所長助理鍾勁主持了開幕式。 上海巴斯德所副所長藍柯代表研究所致歡迎辭。他簡要介紹了上海巴斯德所的建所目標和歷程,相信通過本次研討會雙方科學家的交流,一定會加深彼此了解,對更好地實施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促進中法科研與教育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國科大國際合作處處長謝勇代表國科大祝賀研討會召開。
-
第2100回:葡萄酒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酵母
1863年-1867年兼任巴黎美術學校教授,1867年-1874年任巴黎大學化學教授,1869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67年-1888年任高等師範學校生理化學實驗室主任,1882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87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永久秘書,1888年-1895年任巴斯德研究所所長
-
安萬特·巴斯德公司歷史
1857: 巴斯德證明傳染病同微生物有關。微生物學誕生。 1877: 巴斯德提出他的細菌理論和發現細菌在厭氧環境生長。 1880: 巴斯德發明狂犬病疫苗。 1894: 馬塞爾h 梅裡厄加入巴斯德研究院,作為艾米爾 羅教授的助理,同巴斯德共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