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研究所:法國疫情由當地不明毒株引發

2020-12-04 人民網

4月28日,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發布新聞公告,該所已完成「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朔源分析」相關研究,結果於近日以預發表形式發布在bioRxiv.org網站。根據該研究,法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並不是由1月份來自中國的輸入病例引起的,也並非來自義大利,而是來自一種在當地傳播的來源不明毒株。該研究由法國國家呼吸道感染病毒參考中心主任西爾維·范·德維爾和巴斯德研究所RNA病毒進化基因組學負責人埃蒂安·西蒙·洛裡埃共同牽頭。

根據巴斯德研究所提供的新聞稿,法國於1月10日開始病毒監測,由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國呼吸病毒研究所(NRC)負責啟動密切關注流程。法國於1月24日發現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這也是歐洲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另有其他兩例中國輸入性病人也很快被檢測和收治。法國政府迅速採取措施,追蹤了這些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阻止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1月份的中國輸入病例沒有在法國引發局部傳播,顯示出法國採取預防病毒擴散系列措施的有效性。

法國採集的新冠病毒樣本均儲存在國家呼吸病毒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RNA病毒進化基因研究組對97份法國病毒樣本進行了基因測序與比對。樣本主要為鼻咽拭子和痰液,採樣時間為1月24日至3月24日。法國該階段確診病例22302人,死亡1100人,疫情主要流行於法國北部。全部樣本均採自於有臨床症狀的確診患者,同時將籍貫、旅行史、發病時間、病毒載量和採樣部位納入基因比對內容。另有3份來自阿爾及利亞病毒樣本。

歐洲精準醫療平臺首席科學家鞠麗雅對該溯源研究進行了解讀:取自法國東南部並有義大利旅行史的病毒株(GE1583,B2340)與法國北部的不同,但和義大利北部流行株類似,而且沒有在法國流行;法國首例來自中國的確診患者(IDF0372),其單核酸多態性G22661T是獨有的,與法國的所有病毒基因不同;法國北部地區的代表性病毒基因為GE1973(東大地區),IDF2849(大巴黎地區)和N2223(諾曼第地區);有歐洲旅行史的代表基因為IDF2792;3份取自阿爾及利亞的病毒株與法國北部流行株同源。

巴斯德研究所將法國檢測的樣本序列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發布的338份新冠肺炎病毒序列進行比對和溯源分析,並建立病毒進化樹圖譜。對比研究表明,法國流行的新冠病毒和1月發現的中國輸入感染病毒並非來自同一毒株,兩種病毒來自同一個「祖先」,但屬於不同的分支。導致法國本地疫情的主流分支,與來自中國和義大利的輸入病例都不相同。法國現今流行的病毒樣本中,最早一個樣本是2月19日從一名患者身上採集的,該患者沒有國內外旅行史,也沒有和海外歸國的旅行者接觸過。該患者於2月25日去世,隨後法國出現大規模疫情潮。

鞠麗雅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來自亞太地區(包括湖北武漢)的病毒株與法國病毒株沒有關聯;來自美國病毒株與法國的關聯不大;法國北部流行病毒株均出自於同一原始株。用通俗的話來解釋,法國新冠病毒是一個歷史久遠的大家族,和中國武漢的病例相隔甚遠。

綜合上述結果,巴斯德研究團隊提出,由於最有代表性的基因型的最早病例並沒有旅行史,意味著早在2月份歐洲疫情暴發之前,已經有病毒在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悄然」流行,且大部分是輕症或無症狀,因而長時間未被發現。這項工作為法國病毒溯源提供了線索,並強調在無症狀病例大量存在的情況下,遏制病毒傳播面臨挑戰。

巴斯德研究所指出,許多國家的病毒取樣工作仍然不完全,因此無法精確估算出法國新冠病毒的來源或輸入時間。蒂安·西蒙·洛裡埃指出:「根據我們的首次觀察,法國流行的新冠病毒感染與無症狀病例有關。對不同地區的新冠病毒進行測序很重要,能更好地了解法國新冠病毒的流行軌跡。」

(責編:呂騫、趙竹青)

相關焦點

  • 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法國疫情由本地流傳病毒毒株引發
    據人民日報5月2日報導,法國巴斯德研究所4月28日發布新聞公告稱,該所的一項「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溯源分析」研究顯示,法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一種在本地流傳的來源未知的病毒毒株所引發。這一研究成果已於近日以預發表的形式在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發布。
  • 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顯示——法國疫情由本地流傳病毒毒株引發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4月28日發布新聞公告稱,該所的一項「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溯源分析」研究顯示,法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一種在本地流傳的來源未知的病毒毒株所引發。這一研究成果已於近日以預發表的形式在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發布。
  • 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法國疫情源頭並非來自中國和義大利
    來源:經濟日報據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在法國國內傳播的新冠病毒並非由中國輸入,也並非來自義大利,而是一種來源尚不明確的原始病毒毒株。據了解,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近日完成了題為「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溯源分析」研究,並將相關成果以預發表形式發布在bioRxiv.org網站。
  • 關注 | 法國研究所確認疫情非中國輸入,背後有著三重深意
    法國著名科研機構巴斯德研究所近期發布新聞公告稱,該所已完成「法國輸入性與早期傳播病毒的朔源分析」相關研究。該研究由法國國家呼吸道感染病毒參考中心主任西爾維·范·德維爾和巴斯德研究所RNA病毒進化基因組學負責人埃蒂安·西蒙·洛裡埃共同牽頭。研究結果於近日以預發表發布在bioRxiv.org網站。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法國疫情由當地不明毒株引發,「基因...
    瀋陽規定對重點人群做核酸檢測,包括計程車、網約車駕駛員等近日,瀋陽發布疫情防控指揮部令第12號,要求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第10、11號令有關要求,確保重點人群應檢盡檢、普通人群願檢盡檢。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取得的傑出成就。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
  •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鮮見兒童傳播新冠病毒
    【歐洲時報賈言編譯】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針對新冠病毒Covid-19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對來自六所學校的1340個樣本分析後發現,兒童感染病毒比率為8.8%;相反,受感染兒童家長的感染比率高達61.0%。
  • 巴斯德研究所:法國或有4.4%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5月13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顯示,截至5月11日,法國全國4.4%的人口(280萬人)或已感染新冠病毒。此前在4月底,巴斯德研究所曾通過同一模型預測,到5月11日「解封」時,5.7%的法國人(370萬人)或將感染新冠病毒。
  •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希望在20個月內研製出可用疫苗
    科技日報記者 李宏策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於當地時間1月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所近期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發進展和計劃。巴斯德研究所已經完成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這是自疫情出現以來歐洲首次測出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該機構的研究人員從法國確診患者體內提取了病毒基因樣本,並在29日完成了基因測序。此後,巴斯德研究所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快速診斷測試、開發治療方法和疫苗研製工作。
  • 科學研究已經推翻了疫情武漢起源論
    先說一下結論: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法國疫情由本地流傳病毒毒株引發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新冠最早始於去年十月,「所有國家幾乎同時傳播」其論證過程這裡就不多說了,太過專業,其論文也在專業領域內發表。說說背景吧。
  • 白春禮會見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所長—新聞—科學網
    4月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所長Christian Bréchot一行。
  • 巴斯德研究所和卡達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籤署諒解備忘錄
    合作協議由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主席、卡達基金會副主席兼執行長謝赫-赫德-賓特-哈馬德-阿勒薩尼(Sheikha Hind bint Hamad Al Thani)公主殿下與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克裡斯蒂安-布雷紹(Christian Bréchot)博士籤署,籤約儀式於2017年9月29日在巴斯德研究所的巴黎大禮堂(Salle des Actes)舉行。
  •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技術轉化已創下過億收入
    在中法科技合作40年的歷程中,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雙方科技外交合作的一張名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市政府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共同建設。法國巴斯德研究所1936年就在上海建所,2003年SARS之後,中法兩國政府決定,在更新更高的層面上設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全球公共健康,開展人類重要傳染病的致病機理和免疫保護機制的合作研究,以為疾病防控提供核心知識和關鍵技術。別看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就14年歷史,席哈克、奧朗德兩位法國總統先後為它的新老研究大樓揭幕。這在全球範圍也是罕見。
  • 巴斯德研究所發現多數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數周內也可獲得免疫能力
    原標題:巴斯德研究所發現多數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數周內也可獲得免疫能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巴斯德研究所截圖26日,法國權威的病毒研究機構巴斯德研究所發表新聞公告稱,該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新冠肺炎輕症患者都會在感染後的
  • 研究: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毒株或源自西班牙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毒株可追溯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
  • 國際疫情丨美國病毒研究專家集體發聲,所有證據都指向這一點
    【編輯/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大家知道,疫情以來,歐美一直在「病毒起源」問題上攻擊中國,這種攻擊很大程度是蓄意抹黑,完全沒有相關依據。因為這些說法不得人心,一些理智正義的人士也一直以數據和科研為依據揭示事情真相。
  •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一行訪問上海巴斯德所
    1月29日下午,法國駐華大使顧山(Maurice GOURDAULT-MONTAGNE)、法國駐滬總領事柯瑞宇(Axel CRUAU)、法國駐滬科技領事Frédéric BRETAR等訪問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上海巴斯德所與法國裡昂大學舉辦「病原&免疫學」國際研討會
    上海巴斯德所與法國裡昂大學舉辦「病原&免疫學」國際研討會 2015-05-22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院長訪問上海巴斯德所
    7月1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INSERM)院長Yves Levy、負責國際合作的副院長Philippe Arhets、Serge Benichou教授一行訪問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最新研究:歐洲第二波疫情的毒株源自西班牙
    該毒株被命名為20A.EU1。報導稱,該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發現,第二波疫情抵達後,西班牙有80%的患者體內毒株為其餘的法國、德國、荷蘭、拉脫維亞、義大利、比利時、瑞典、挪威等國也大量發現患者體內含有該毒株。
  • Science頭條:新變異毒株或將引發新一波「非常糟糕」的疫情
    當地時間1月5日,封鎖中的倫敦牛津街 圖片來源:Vuk Valcic/SOPA Images/LightRocket/Getty Images由於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導致感染率激增,英格蘭昨天已宣布全境封鎖至少到2月中旬。我們先來看一組最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