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級研究員:「甩鍋」做法正毒害美中兩國公共民意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時報

原標題:【美】羅伯特·A·曼寧:新冠疫情揭示了怎樣的未來

70年來,作為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技術強國、最大市場以及安全守護者,美國一直被視作全球領袖。當全球性危機出現時,世界通常會把目光投向華盛頓。

然而,早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前,諸如2003年入侵伊拉克和2008年金融危機等政策錯誤就已經開始侵蝕美國的聲望和信譽。美國從危機中復甦的特點使得低估其快速恢復能力成為一個錯誤。但川普和新冠疫情的結合卻考驗著這一特質。

然而,不同於美國外交政策起起落落的循環以及外界的戰略競爭,全球衛生處於一個單獨的人道主義籃子中。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反應一直都很引人矚目。在小布希政府和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領導了應對愛滋病、H1N1流感、MERS病毒、伊波拉病毒等的聯合行動,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都參與了進來。而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恰恰與之相反,它不再動員國際力量做出聯合反應。

現在,隨著美國成為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超過19萬人確診,川普政府混亂的應對舉措損害了美國的形象和領導力。中韓等亞洲國家利用SARS疫情積累的經驗應對新冠疫情的表現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遏制病毒蔓延的關鍵在於追蹤接觸者,快速檢測,然後隔離,並做好社交疏遠。這是那些將新冠疫情影響最小化的國家總結的經驗。

在美國,缺乏準備的情形令人吃驚。起初幾周時間內,美國就像其他國家最初那樣,並未重視疫情威脅的嚴重性。直到3月份,檢測試劑依然短缺,這使得病毒的擴散仍然充滿不確定性。近幾周來,美國加大了檢測試劑的生產力度,有超過50萬人進行了檢測,但許多美國人依然難以得到檢測,我們無法了解病毒感染嚴重程度的全貌。儘管美國姍姍來遲地加大了生產或進口口罩、防護設備、呼吸機的力度,但這些設備依然存在很大缺口。

這樣一個富裕、技術先進、作為創新和科研領導者的國家艱難應對流行疫情的現實,揭示了美國在全球的政治軌跡和不斷變化的角色。

多年來,在川普就任總統之前,共和黨的政客和右翼媒體們就一直持反政府立場,中傷聯邦政府,削減用於社會服務的預算,貶低公務員群體。其不斷累積的效應便是,對政府的不信任和懷疑,以及部落化政治。

川普強化了這一點,他批評美國的政府機構、執法部門、情報部門、國會和媒體。這已經導致數十位富有經驗的外交人士和公務員以及超過1000名科學家辭去職務,數十個政府職位空缺。這也解釋了美國民粹民族主義和政治極端化的興起,因此導致美國政治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失靈。

「美國優先」的觀念被投放到國際舞臺上,川普政府對美國的盟友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態度。例如,在川普禁止所有來自歐盟的旅行之前,並沒有事先與歐洲磋商或發出警告。美中關係進入持續下行的軌道也是這一趨勢的反應。

「甩鍋」的做法正在毒害美中兩國的公共民意,錯誤的「陰謀論」進一步加劇了緊張關係。誠然,有許多可以指責的地方,但美國堅持使用「武漢病毒」的做法導致最近召開的七國集團會議未能發表聯合聲明。出於國內政治動機限制應對危機急需的積極、全球性合作,這是毫無道理的。

面對重啟全球經濟的巨大挑戰,美國和中國現在能否在利益疊加的領域轉向協作,這將決定全球合作的水平,也有助於兩國更加高效地應對新冠疫情。美國與中國在2008年的合作是雙方從金融危機中恢復的關鍵因素。

大流行病等危機通常會改變社會和人類文明。陷入深深裂痕的美國國會在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上達成共識,這或許是一個團結的信號,又或許是暫時緩和的表現。

美國各個機構正在從中國運輸醫用物資或許也標誌著美國觀念的轉變。儘管美國把中國視作戰略競爭者,政策依然未界定競爭的邊界或條款,但兩國利益的重疊之處將推動兩國合作。當前的全球衛生和經濟危機是彌補這一政策缺陷的好機會。鑑於實現復甦對兩國均意義重大,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又闖進我的腦海:需要是發明之母。(作者是大西洋理事會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國際安全中心、「戰略遠見計劃」高級研究員。本文由王曉雄編譯。)

相關焦點

  • 意見領袖的缺席與兩種民意(「微博民意」和現實民意)差異的相關性
    而我們在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微博民意」實際上是指微博中意見群的顯性意見表達,為了更利於表達,我們稱之為「微博民意」,主要通過微博的轉發和評論等形式表現出來,內容上指集中在微博平臺上的用戶對國家的政治、政府政策、公共問題和對負責處理這些政策和問題的持續關注進而公開表示的意見的匯集。 「微博民意」是民意的一部分,但不能說就是民意本身。
  •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是誇大其詞的讚美,還是事實如此?
    在我看來「法正不死,便無三國」絕對是有誇大其詞的嫌疑,法正雖然謀略過人,能給蜀國建立很大功勞,但不見得能幫助劉備統一天下。因為決定統一的兩個因素:人和土地,劉備的蜀國是無法和魏、吳相比的。再有從目前現有史料來看,法正幫助劉備取得蜀地和漢中,本就是執行《隆中對》的兼有荊、益的既定戰略。
  • 韓準備與NASA共同調查霧霾來源 非要甩鍋給中國?
    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此前報導,儘管韓方一直懷疑「霧霾來自中國」,但當時的調查卻表明,韓國國內因素的影響更大。韓媒報導稱,2016年在首爾測定的霧霾成因中,韓國國內因素佔52%,海外因素佔48%,其中中國因素佔34%,略低於預期。韓國有分析人士稱,當時的測定在受中國霧霾影響較小的五六月進行,若在西風盛行的供暖季檢測,中國因素的影響比例可能更高。
  • 美政客「甩鍋」中國前言不搭後語 華春瑩精彩反擊
    美政客「甩鍋」中國前言不搭後語 華春瑩連續三天精彩反擊進入正題前,先來看一段對話——蓬佩奧:最權威的專家們似乎都認為新冠病毒系人造,我沒有理由不相信。主持人:但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說,科學界廣泛共識是病毒並非人造或經過基因編輯。蓬佩奧:哦,你說得對,我沒有理由懷疑。
  • 不吐不快|人命關天,「甩鍋」只會自食惡果
    值此共克時艱的關鍵時刻,一些西方政客仍然不把心思放在疫情防控上,反而頻頻推卸責任、「甩鍋」中國,將中國援助解讀為「宣傳」和「掩飾」,甚至聲稱讓中國為全球疫情蔓延負責。這種污衊抹黑、倒打一耙的行徑,貽誤抗疫時機,與國際主流民意背道而馳,恐將造成更多生命損失。疫情像一面鏡子,照見良知、責任與擔當,也照見傲慢、偏見與無知。
  • 全球知名醫學期刊主編說出真相,川普聽清了,甩鍋給中國沒用了
    在這場疫情中,美國對中國以及世衛的「甩鍋」行為正在引起越來越多國家和權威機構的不滿,而這種不滿的背後,或許會引發全球對美國更多的不信任。只是對於這一切,似乎川普當局並不在意。就在近日,四大全球知名醫學期刊之一《柳葉刀》的主編在4月27日接受美國CNN連線採訪中表示,世衛在1月底就已經將新冠肺炎列為全球需要關注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要求世界各國做好提前防疫準備。而中國的全國封鎖也為世界各國爭取到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整個2月到3月底前的這段時間是歐洲各國自己沒能利用好。即便在疫情爆發後,美英等西方國家反應遲緩,這也成為了導致疫情在全球蔓延原因之一。
  • ...報導網站「灰色地帶」創始人:美國疫情惡化 美政府「甩鍋」給中國
    而美國在疫情惡化後「甩鍋」中國的行為,更是有害無益。美政府忽視中方通報 導致本國疫情惡化美國調查性報導網站「灰色地帶」創始人麥克斯·布魯門塔爾10日在採訪中表示,早在1月3日,中方開始定期向世衛組織、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對這些提醒,美國政府官員卻一直置之不理,美國總統川普還表示「一切都在控制中」。
  • 還要「甩鍋」中國嗎?世界醫學雜誌主編說出真相,川普聽清了
    如今,國際合作抗擊疫情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然而,部分西方政客卻逆這一潮流而動,不斷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甩鍋」,試圖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的責任推給中國。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真是中國的錯嗎?就在最近,全球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對此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27日,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接受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連線採訪。
  • 帶上法正直接把女團給虐了
    由於有法正的存在,使得這套陣容的強度有所提升。其奇數回合提高減傷能力使得這套陣容在第一回合不會被女團打的太傷,而偶數怒攻增傷一波爆發直接帶走了對方。而且,靈寵選的是夫諸,能把第一回合受到的一部分傷害延後到2,3回合計算,進一步提升陣容在前期的坦度。並且相較於女團,這位大佬的爆發隊在坦度上要高於女團,因此夫諸的傷害不會被限制。
  • 蓬佩奧宣布廢除美官員與臺灣接觸的限制,聲稱「不再討好北京」
    任期進入倒計時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時還要在臺灣問題上玩火,欲「圍中救美」、給拜登政府「埋雷」。據路透社9日報導,蓬佩奧當天宣布,美國國務院已取消全部對美臺官員接觸的「自我設限」。他堅稱,這些相關限制是基於美國外交部門「數十年來複雜的內部規章」,結果是「單方面取悅北京」。而美臺共享「民主價值觀」,美臺關係不會被官僚主義的「自我設限」所束縛。
  • 美國此時公布UFO視頻,甩鍋他人不成甩鍋外星人?
    早在疫情暴發之初,外界譴責川普政府抗疫不力時,川普就甩鍋給前總統歐巴馬,聲稱是因為歐巴馬給自己留下了一個「破舊」的醫療系統,才導致出現抗疫不及時,呼吸機供應不足等問題。對中國的詆毀、甩鍋更是主動出擊、有增無減、煽風點火。到了4月7日,川普甚至還甩鍋給世衛組織,稱其應對危機的反應遲緩,指責世衛組織不盡責。
  • 陽光公關:中國公共關係的未來展望【2】
    3.陽光公關是公共輿論性的,它強調重視民意,善待輿論,建立共識,謀求認同。 公共輿論性是公共關係的目標屬性。從公眾和環境角度來看,公共輿論是公共關係的生態環境。公共關係不僅是公眾之間的關係,它還包括一個公共機構與另一個公共機構間的關係,一個公眾圈與另一個公眾圈之間的關係,公共關係以「公共福利」為由,運用合法化的公共領域範疇來實現組織的目標,因此成為「民意的經營者」和「共識製造引擎」。
  • 涉及3100餘平方米,西城區首個公共空間改造試點開工!
    涉及3100餘平方米,西城區首個公共空間改造試點開工!屋頂做保溫層家裡冬暖夏涼更加舒服了……對於咱們社區居民來說,家門口變好了才是實實在在的幸福呀今日份的幸福在哪裡呢就在大柵欄街道大安瀾營社區廠甸11號院裡近日
  • 前所未有的一幕出現,全球3大權威學術期刊力挺我國,美甩鍋受挫
    過去數月時間裡,新冠疫情迅速蔓延演變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公共安全危機。就在各國全力應對國內疫情之際,美國卻拋出病毒陰謀論,並不遺餘力的造勢,國務卿蓬佩奧更是親自上陣,信誓旦旦的表示有大量證據顯示新冠病毒來自我國實驗室。
  • 美國將重點放在美牛美豬問題上,蔡英文能扛住民意反撲?
    編輯:凝冰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3月1號到7號再次來到臺灣,臺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對莫健此行做出推測,莫健之行,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蔡英文就職演說內容,另外一方面催促蔡英文放開美豬美牛的進口,川普在11月要參與大選,美牛美豬成功出口臺灣
  • 日本又向中國「甩鍋」,我們不同意!
    沒想到的是,  日本竟然「甩鍋」中國,  說中國捕魚量太大,  影響了日本秋刀魚的產量。  但日本為了成功「甩鍋」,  還曾把秋刀魚送上了國際「談判桌」。  東京財團首席研究員小松正之就表示,  「由於海水溫度變化,  秋刀魚不再靠近日本近海。」
  • 天問一號直奔火星 美中太空爭霸打響 兩國各具優勢?
    這個月,美中之間的競爭將上升到太空層面,兩國將分別發射太空飛行器進行火星探測。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鼓勵中阿媒體深化合作增進兩國民心相通
    同時,阿根廷國家級電視臺首次集中連續播放展現新中國發展成就和中阿合作成果的系列紀錄片,也讓旅阿華僑華人感到無比自豪。鄒大使希望通過兩國媒體合作能實現這一系列節目在中國的播出,讓中國觀眾也能深入了解兩國合作所取得的矚目成績、阿根廷人民友好與熱情和阿根廷這個遙遠國度的巨大發展潛力。
  • 美國研究員認為,俄羅斯在「登月競賽」中已落後於美國和中國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美國研究員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說,俄羅斯在「月球競賽」中落後於美國和中國。據他說,計劃發射的俄羅斯「月球25」月球站已經過時了。圖片來源:yandex這位美國專家在評論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儀時說,他認為中美在探索月球方面沒有合作條件,這是因為兩國之間存在著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