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轉偏向力與河流凹凸岸的形成

2021-01-08 木木老師地理課堂

1851年的某一天,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和他的兩個助手做了這麼一個實驗:用一根長67米的鋼絲繩和一枚27千克的金屬球組成一個單擺,在擺垂下鑲嵌了一個指針,然後將這個巨大的單擺懸掛在教堂穹頂之上,接著又在地板上沿南北方向畫了一道白線,然後沿白線方向使勁把鐵球推向前去。過了幾個小時,鐵球仍在擺動,但是擺動的方向卻逐漸向右偏轉了。

傅科擺實驗

以上就是著名的傅科擺實驗,它證實了在北半球擺面會緩緩向右旋轉(假設地面是靜止的,相對地面旋轉)。

促使單擺擺動方向偏轉的力叫地轉偏向力(又稱科裡奧利力),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力,而是一種慣性力。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物體做水平運動時,在北半球會向右偏;在南半球會向左偏;沿赤道運動則不偏(見下圖)。

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地轉偏向力很小,我們往往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是時時存在的,並對大氣運動、水體運動等有著實實在在的影響。例如,北半球河流多有衝刷右岸的傾向,高緯度地區河流上浮運的木材多向右岸集中等。

由於河水流動方向發生偏轉,左右兩岸侵蝕作用的強弱就會存在差異。侵蝕作用較強的一岸,河岸會凹進去,形成凹岸;侵蝕作用較弱的一岸,沙石堆積作用會較強,河岸會凸出來,形成凸岸(見下圖)。

水流偏向與侵蝕差異
凹岸(侵蝕岸)與凸岸(堆積岸)

例1.下圖中,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造成平直河道兩岸衝刷與堆積的差異(陰影部分為堆積物),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則正確的圖示是

此題答案為B。河流自西向東流,北岸為左岸,南岸為右岸;受地轉偏向力作用,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所以,北半球南岸為凹岸(侵蝕岸),北岸為凸岸(堆積岸);南半球南岸為凸岸(堆積岸),北岸為凹岸(侵蝕岸)。

現實中,北半球的河流都是右岸為凹岸(侵蝕岸)、左岸為凸岸(堆積岸)嗎?我們來看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上的一段河曲(見下圖)。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上的河曲

從上圖可以看到,呼倫貝爾草原上的河曲,並不是右岸才有凹岸(侵蝕岸),左岸也有凹岸(侵蝕岸)。凹凸岸在河流的左右兩岸是交替出現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相關焦點

  • (附真題)地理實踐力——從襄城縣北汝河國家溼地公園看河流地貌
    在河流凹凸岸處形成橫向環流,水面水從凸岸流向凹岸,凹岸向下流(侵蝕河岸),河底水向凸岸流(搬運之前侵蝕的泥沙),凸岸水向上流(重力作用,大部分泥沙堆積)。二、地轉偏向力對河道形態的影響。地轉偏向力會導致流水對河岸兩側侵蝕能力不同,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那麼右岸侵蝕明顯,反之,南半球,左岸侵蝕明顯。侵蝕強的一側河岸更陡,河道最深處距該側河岸更近。
  • 什麼是地轉偏向力
    例如,可以讓河流的流向改變方向。都說水往低處流,而且在北半球水的流向還會向右偏,畫個圖來看地轉偏向力。,越來越大;赤道沒有地轉偏向力;兩極最明顯。地轉偏向就是因為地球自轉而形成的,自轉是力的來源。地轉偏向力是由於地球自轉而使地球表面運動物體受到與其運動方向相垂直的力。全稱地球自轉偏向力。地轉偏向力不會改變地球表面運動物體的速率(速度的大小),但可以改變運動物體的方向。
  • 2019年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地轉偏向力成因
    水平地轉偏向力亦稱地偏力,因為地球自轉而產生的以地球經緯網為參照系的力。地轉偏向是科氏力(科裡奧利力)在沿地球表面方向的一個分力。 原因簡述如下:物體為保持水平慣性運動,經緯網因隨地球自轉而產生相對加速度。 下面是「算如流」給出的通俗解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港口碼頭的選址)
    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轉,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蝕,可能會發育成凹岸;左岸堆積,可能會發育成凸岸;(2)河道彎曲順著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與河岸相交的那側,即為凹岸;另一側即為凸岸。答案:橋梁修建在河流的彎曲河段,①左岸為凸岸,河水淺、流速慢,河岸較少受到侵蝕,河流對斷橋的衝蝕作用很弱;②右岸為凹岸,水深、流急,對河岸的衝蝕強烈。精講精析:(1)分析凹岸與凸岸。
  • 地轉偏向力的奧秘,物理老師和地理老師都不會講的原理
    地轉偏向力可分解為水平地轉偏向力和垂直地轉偏向力兩個分量。由於赤道上地平面繞著平行於該平面的軸旋轉,空氣相對於地平面作水平運動產生的地轉偏向力位於與地平面垂直的平面內,故只有垂直地轉偏向力,而無水平地轉偏向力。由於極地地平面繞著垂直於該平面的軸旋轉,空氣相對於地平面作水平運動產生的地轉偏向力位於與轉動軸相垂直的同一水平面上,故只有水平地轉偏向力,而無垂直地轉偏向力。
  • 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河流的相關考點
    地勢起伏小的地區,河流落差小,以側蝕為主,側蝕的強弱主要考慮河岸組成物質的緻密與疏鬆、凹岸與凸岸、還有地轉偏向力,河道比較彎、淺,寬。  5、常見的河流水系形狀有以下6種:  ①樹枝狀水系:是支流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與支流間呈銳角相交,排列如樹枝狀的水系。多見於微斜平原或地殼較穩定,巖性比較均一的緩傾斜巖層分布地區。
  • 5分鐘學地理常識:了解地轉偏向力
    其實地球自轉還有一個影響是地轉偏向力,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如下圖,水方向都往右偏轉。1.那什麼是地轉偏向力呢?地轉偏向力(又叫做科裡奧利力):指的是地球自轉情況下,運動物體產生的一種偏轉力。正式地轉偏向力,我們一般使用傅科擺。
  • 不用請風水先生,看水的漩渦就知道是哪個半球,因為地轉偏向力
    什麼是地轉偏向力地轉偏向力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力,而是一個慣性的力,可以讓物體在地球表面做運動的時候改變方向。例如,可以讓河流的流向改變方向。都說水往低處流,而且在北半球水的流向還會向右偏,畫個圖來看地轉偏向力。
  • 河流地貌及其成因
    河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1)河流的凹岸侵蝕與凸岸堆積的原因和過程凹岸侵蝕、凸岸堆積(不需考慮南北半球)其成因解釋如下:河流流經彎道時,水流做曲線運動,表層水流趨向凹岸,衝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於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壓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流,在彎道環流作用下,凹岸發生侵蝕,凸岸發生堆積,如圖: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港口、聚落選址)
    先判斷河流的流向,然後順著河流的流向,左側為左岸,右側為右岸;②判斷侵蝕、堆積。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轉,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蝕,可能會發育成凹岸;左岸堆積,可能會發育成凸岸;(2)河道彎曲①河流流向。
  • 【微專題】 河流的水系特徵
    河流的水系特徵與河流所在的地形地勢地貌關係十分密切。3.河流的流向可以與等高線的遞變、地勢高低互相作為判斷依據,還可用於等潛水位線分布圖中,進行河流流向、潛水流向、地下水與地表水互補關係及洪水期與枯水期的判定。 4.高山峽谷地區,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積小;盆地或窪地地區,河流集水區域廣,支流多,流域面積大。山區,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蝕為主,(可能同時地殼在抬升,下切侵蝕更強)河道比較直、深、形成窄谷。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流水作用,凹岸與凸岸、碼頭的選址)
    如下圖所示,河流在上遊主要為侵蝕作用,將侵蝕的物質搬運至下遊,堆積形成衝積平原。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轉,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蝕,可能會發育成凹岸;左岸堆積,可能會發育成凸岸;(2)河道彎曲①河流流向。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轉偏向力成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轉偏向力成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水平地轉偏向力亦稱地偏力,因為地球自轉而產生的以地球經緯網為參照系的力。地轉偏向是科氏力(科裡奧利力)在沿地球表面方向的一個分力。   原因簡述如下:物體為保持水平慣性運動,經緯網因隨地球自轉而產生相對加速度。
  • 由於位置赤道附近,地轉偏向力較小,帛琉絕少受到熱帶氣旋影響
    由於位置赤道附近,地轉偏向力較小,帛琉絕少受到熱帶氣旋影響。但是11月到次年4月是他們的旱季,氣候比較宜人。
  •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地轉偏向力估計很多朋友最早接觸這個概念應該是在地理課上,老師在講到大氣環流這個部分的時候會提到地轉偏向力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地轉偏向力其實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力,它是一個存在於非慣性系的慣性力。
  • 河流為何衝刷南岸?知道原因才算懂風水
    當物體相對與地球表面運動時,地轉偏向力會使之改變方向,如果各物體是區域性流動的事物,就會因之產生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如下圖,紫色箭頭為理論方向,紅色箭頭為實際方向。地球自轉偏向力(通常又叫做地轉偏向力)是地球自轉而使地球表面運動物體受到與其運動方向相垂直的力,由於事物本身橫跨了一些緯度,那麼該事物的低緯度和高緯度所受到的偏向力是不同的,這種力不會改變地球表面運動物體的速率(速度的大小),卻可以改變運動物體的方向。
  • 河流地貌專題!
    在河流的彎道部位,最大流速偏向凹岸。這時,水體湧向凹岸,不但導致最大流速向凹岸偏移,而且使凹岸水面抬高,凸岸水面降低,引起水流從凹岸向凸岸流動。在彎道流水斷面的垂線上,水質點的流速隨深度而減小,故垂線上各點的離心力在表層最大,向下逐漸減小。
  • 自然界很多流淌了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河流,為什麼會消失?
    河流是地表徑流的一種,是指一定區域內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下,沿著狹長的凹地進行經常性或者是間歇性的流動的水流。與河流的形成和消失關聯度最密切的要素是「氣候」,主要是氣候中的降水情況,一個區域的氣候如果趨向於溼潤,降水量增多,地表河流數量也就會增加,會形成新的河流;而當一個區域的氣候如果趨向於乾旱,降水量減少,或者蒸發量增加,地表河流數量也就會減少,現有的河流就很有可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