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很多流淌了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河流,為什麼會消失?

2020-10-18 地理沙龍

我們所處的宇宙是在不停的動態變化之中的,任何宇宙中的物體,都有其誕生和消亡的過程,誰都無法避免,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地球,以及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同樣道理,我們地球本身也在不停的動態變化之中,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也就是說地形、氣候、植被、土壤和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是在變化中的,那麼屬於水文要素的「河流」也是在變化之中。

河流是地表徑流的一種,是指一定區域內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下,沿著狹長的凹地進行經常性或者是間歇性的流動的水流。與河流的形成和消失關聯度最密切的要素是「氣候」,主要是氣候中的降水情況,一個區域的氣候如果趨向於溼潤,降水量增多,地表河流數量也就會增加,會形成新的河流;而當一個區域的氣候如果趨向於乾旱,降水量減少,或者蒸發量增加,地表河流數量也就會減少,現有的河流就很有可能消失。

比如,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亞歐大陸的內陸地區,由於蒸發量增加,使得氣候趨於更加乾旱,那麼有一些內流河就逐漸消失了,我國塔裡木盆地中也有類似的情況。另外,河流在流淌過程中,河道會發生不停的變化,在某些情況下很有可能發生「改道」現象,那麼對於曾經的河道經過地區來講,也是出現了河道消失的現象。比如我國的母親河「黃河」,由於河流含沙量極大,導致下遊地區泥沙大量沉積形成地上河,一旦決堤,就容易發生改道,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在海河至淮河之間的廣大區域擺動。


黃河改道示意圖

另外,河流在流淌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河道通常會變得越來越彎曲,最終在某一次洪水的過程中,河流可能衝破河岸,從而截彎取直,從而發生改道現象,那麼原先的河道就廢棄,成為了「牛軛湖」,也可以算是一種河流「消失」。最後,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類因素的加入,根據人類的意願來改變河流的現象是十分常見的,很多河流在人類的手中「消失」了。


彎曲的河流以及牛軛湖

相關焦點

  • 自然界很多流淌了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河流,為什麼會消失不見?
    與河流的形成和消失關聯度最密切的要素是「氣候」,主要是氣候中的降水情況,一個區域的氣候如果趨向於溼潤,降水量增多,地表河流數量也就會增加,會形成新的河流;而當一個區域的氣候如果趨向於乾旱,降水量減少,或者蒸發量增加,地表河流數量也就會減少,現有的河流就很有可能消失。
  • 加拿大流淌了百年的大河,在4天之內消失,霍金預言要實現了?
    根據氣候中心發布的消息稱,2020年已經開創了溫度記錄,從2016年開始,2020年很有可能會成為最炎熱的一年。雖然我們的感受並不明顯,但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既定的事實,如果單從氣溫角度來判斷,實在有些片面。此前,加拿大的一條百年河流竟然在4天之內突然消失了,這令科學家憂心忡忡,如今地球的環境已經到達了不可挽回的地步,那就真的要如霍金所說,地球到了未來會變成一顆火球嗎?
  • 木星「大紅斑」未來幾百年就消失了~~~
    8月4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位於木星一側的巨型風暴,即大紅斑有望很快消散,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好幾百年,目前它仍是太陽系最受矚目和最神秘的一大特色
  • 二百年後,渤海會消失?
    相信大家都知道秦皇島,如果你去過的話,你會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島,而是和大陸連在一起的,也許你會覺得名字起的不對。這個就和今天要講的問題有關:逐漸消失的渤海。要想先說明這個問題,需要先講一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國文化的發源地。
  • 喜馬拉雅山冰川有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圖)
    2006年10月15日,中國科學考察隊從拉薩出發,朝著神秘的喜馬拉雅山的方向行進,揭開了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國科學家首次聯合對喜馬拉雅山南北坡進行綜合科學考察的序幕。新華社記者全曉書在考察途中拍下的圖片。
  • 如果人類消失了,文明的遺蹟會保存到幾億年後被新智慧生命發現嗎
    如果沒有人來運行水泵來轉移降雨和上升的地下水,在我們消失後的幾個小時內,像倫敦和紐約這樣的龐大城市的地鐵就會被淹沒。如果我們突然消失,將會有大量的輻射。這是一個真正的通配符,幾乎不可能預測它將會發生什麼。同樣,隨著人類的滅亡,我們會留下堆積如山的垃圾,其中大部分是塑料,它們可能會持續數千年,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了解。同時,在工業場所和工廠洩漏或滲入地下的石油廢料將被分解並被微生物和植物重新利用,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 為什麼南極企鵝是盜版的? 北極企鵝為什麼會消失?
    為什麼南極企鵝是盜版的? 北極企鵝為什麼會消失?時間:2017-05-12 11:0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南極企鵝是盜版的? 北極企鵝為什麼會消失?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最簡單的答案是,企鵝是在南半球演化出現的,搬家到地球的另一端並非易事。
  • 下雨少所以河流幹?為何我國很多滿是魚蝦的河流會陸續乾涸?
    所以當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尤其是因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導致的旱澇災害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很多河流因降水減少而「瘦身」甚至消失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問題是,如果說僅僅是因為長期的乾旱導致河流消失,那麼理論上說,如果汛期來臨,尤其是遭遇洪澇災害的侵襲後,這些河流應該很容易恢復往日「水流潺潺、魚蝦遊憩」的美好景象,但現實情況卻並不樂觀。那麼,為何會出現河流「一去不復返」的情況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人為原因。
  • 一條布滿了「金沙」的河流,歷經了百年淘金,河中黃金真的很多!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的節目,世界上有很多河,這些人大部分都以同樣的姿勢出現在人類面前,但是有些河流因為其成分的特殊性而受到人們的關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充滿沙塵暴的河流,那是著名的陸公河支流,說起尤康,很多人都不知道,尤康河位於北美,可以說是北美人的母親河,北美燦爛的文化來源於尤康。
  • 科學家推測幾百年後男性可能會消失,進化成「新男性」,為何?
    地球開始誕生生物的時候,所有生物都是由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逐漸進化而來,結果直到今天,唯有人類進化出了生命,成為了食物鏈頂端的王者,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人類擁有語言和智慧,語言的交流促進了文明的誕生,智慧的出現使得人類巧妙的利用自然之力發展自身,製造各種各樣的工具代替人類,進而出現了人類知識,開始解釋大自然。
  • 如果地球上幾十億人突然消失會發生什麼?結果令人意外
    今天說一個腦洞大開的話題,如果人類突然消失,接下來地球會發生什麼。接下來聽小蓉我腦洞分析推斷一下整個過程吧!甚至相當一部分會成為野生動物的食物,畢竟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就是弱肉強食。即使人類已經消失上百年,但也會留下一些永久的存在痕跡。以前發射的無線電和電磁輻射將繼續在太空深處光速地傳播。曾經堆積如山的垃圾一部分將會繼續存在。因為部分垃圾,比如塑料和橡膠部分成分不能被微生物和自然分解。
  • 愛因斯坦為什麼會說「如若蜜蜂消失,人類只能活四年」?
    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人類也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打不死的蟑螂」不再打不死了,俄羅斯研究者發現許多家庭已看不見蟑螂,如果再持續減少下去,蟑螂將是瀕危物種之一.繼蜜蜂無故大量消失後,蟑螂讓物種消失的警訊再度逼近人類.
  • 黃河為什麼要「幾」字形繞開陝西?將幹流河道裁彎取直又會怎樣?
    字形進行裁彎取直會出現什麼情況。河流沒有人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本領,正是由於地球表面不同位置的地形地貌條件不一樣,因此在山脈、高原等地形的阻擋下,河流就不可避免的改變流向,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河流都是彎彎曲曲的根本原因。
  • 黃河為什麼「幾」字形繞開陝西?
    來源;騎遊通州企鵝號黃河為什麼「幾」字形繞開陝西?傳說,黃河發源於「星宿海」,之後到達蘭州,只是到了蘭州之後,黃河並沒有直接流向東部地區,而是向北轉彎,繞到了陝西北部到達寧夏以及內蒙古的巴彥淖爾,並在呼和浩特南下,形成一個「幾」字形狀。
  • 如果人類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變化嗎?
    將會失去低溫保護,從而升溫燒毀核電站,以至於產生很多的放射性物質。小型的動物將會死亡,附近生物會受到嚴重的輻射傷害。相比自然界的動物,城裡的寵物相對安全,但不久後他們會吃光主人留下的食物,緊接著走出家門,在外面弱肉強食的環境中開始恢復野性。
  • 自然界當中,接近永生的3種生物,甚至能"長生不老"
    自然界當中,接近永生的3種生物,甚至能"長生不老"對於永生,其實是地球上每一種生物,最為本質的追求,但是因為物質世界的客觀法則,基本上無法真正實現永生,所以生物們只能演化出繁殖系統,以此保證自己的種族處於永生狀態。
  • ​會突然出現和消失的幽靈島,困擾了專家幾百年,到底有什麼秘密
    在斯匹次培根群島以北的地平線上,1707年英國船長朱利葉斯發現了陸地,但這塊陸地始終無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這塊陸地不是光學錯覺,於是他便將「陸地」標在海圖上。200年後,乘「葉爾瑪克」號破冰船到北極考察的海軍上將瑪卡洛夫與他的考察隊員們再次發現了一片陸地,而且正是朱利葉斯當年所見到的那塊陸地。航海家沃爾斯列依在1925年經過該地區時,也發現過這個島嶼的輪廓。
  • 歐洲第三大河流,是聖彼得堡的母親河,被稱為「北方威尼斯」
    聖彼得堡佔地面積有607平方公裡,南北44公裡、東西25公裡,在這片面積中就有300多座橋梁,而且它的河流和橋梁的數量,在整個俄羅斯都是首位。在聖彼得堡市內有很多水道縱橫,共有50多條分支河流,所以聖彼得堡還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在這麼多的河流中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涅瓦河,這條河流把整個市區分為四個部分,各種橋梁分布,千姿百態的,各有不同。
  • 為什麼湄公河裡會有很多巨型的魚類,而在我國卻很少見
    湄公河這條河流,想必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在我國叫做瀾滄江。這條河流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多個國家,是東南亞地區最長的河流,經越南匯入大海。在湄公河流域,有著非常多的巨型魚類,而在我國的河流這種大魚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 幾百年後渤海會消失?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
    幾百年後渤海會消失?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作為中國最大的兩條河流,「長江」和「黃河」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一些小夥伴可能不知道,其實黃河之前並不叫黃河,而是叫「河」或者是「大河」。現在的情況是,如果黃河繼續像這樣帶著泥沙流下去,若干年後渤海很可能會被填平。而渤海對北方的氣候調節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沒有了渤海,北方會變得更加乾燥。雖然地質資料表明,渤海灣地殼為防止被黃河填平,也在「努力」下沉,但是依然趕不上泥沙填埋的速度。黃河的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噸,什麼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