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冰川有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圖)

2021-01-08 環球網

2006年10月15日,中國科學考察隊從拉薩出發,朝著神秘的喜馬拉雅山的方向行進,揭開了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國科學家首次聯合對喜馬拉雅山南北坡進行綜合科學考察的序幕。新華社記者全曉書在考察途中拍下的圖片。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導稱,科學研究表明,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有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

印度國家地球物理學研究所的穆尼爾·艾哈邁德表示,克什米爾地區一處喜馬拉雅大冰川在2007年縮短了幾乎22米,而其他幾處小型冰川已經完全消失了。

印度氣象廳的阿吉特·蒂亞吉說,如果地球依然保持目前的變暖速度,冰川消融的速度甚至會加快。

他在最近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說,1.5萬處喜馬拉雅冰川組成了一個獨特的水庫,為終年流淌的印度河、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提供了源泉,而這些河流正是南亞國家十幾億人口的主要飲用水來源。

從目前的冰川融化速度來看,流淌在印度平原北部的大江大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成季節性河流。

相關焦點

  • 加拿大今日頭條|北極海洋冰架將在2035年完全消失
    但是本周一項新的研究又給了大家一拳重擊:北極海洋冰架可能到2035年的時候,就完全消失了!年北極冰架可能會徹底融化!研究的主要作者Maria Vittoria Guarino表示,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努力解決北極最後一次冰期的高溫之謎。通過研究北極冰融化的冷凍海水,就可以看到北極冰是如何完全融化的。
  • 氣象學家做出驚天預言:北極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融化
    這段時期內雪線升高,冰蓋向高緯度退縮,冰川大量消融。而冰期是地球上相對寒冷的時期。冰期時,冰川大規模擴張,間冰期時,冰川消融後退。冰期與間冰期互相轉化,組合成地球上完整的冰川周期。各項數據表明,在上一個間冰期(大約12.7萬年前的溫暖期)內,北極地區曾經出現過異常的高溫,導致北極附近的冰川全部融化。這樣異常的高溫困擾了科學家數十年,北極高溫的未解之謎是氣象科學中的重要挑戰之一。如今,一個跨國科研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建立了一個用於描述和預測地球氣候的模型。
  • 非洲吉力馬札羅山山頂冰川20年內會消失
    科技日報  非洲吉力馬札羅山山頂的冰川和積雪將在20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完全消失。11月3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篇論文中對外公布了這一預測。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北極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自1979年至今,北極海冰平均每年減少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每年都有北達科他州面積大小的海冰融化,而且不會復原。  本周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有力地證實了上述預測:到2035年,北極夏季的海冰很可能會完全消失
  • 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徹底消失,南極變化令人迷惑
    按照目前的變暖趨勢,北極的海冰在2035年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南極正以3倍於全球平均升溫的速度致使冰川融化、海岸收縮,但南極氣候變化似乎並不簡單,表現出一些令人迷惑的地方。北極上一次北極間冰期有過一段時間的溫暖期,大約在12萬年前,那時海冰也大量融化,而春夏季節,冰面融化的地方形成一個個淺水池,這個水池吸收陽光後加速周圍的海冰融化。
  • 2030年,北極冰川會消失嗎
    正在崩塌的冰山 資料圖片編者按:近年來,關於兩極冰川正融化消失的報導越來越多,而相對於南極的冰川來說,北極的冰川似乎更為脆弱,有科學家預測,到2030年夏天,北冰洋將不再有冰存在。北極冰川消失的速度驚人導致「50年勝利」號上的GPS「失靈」了在過去的很長時間,格陵蘭和南極的冰蓋的補充與喪失都是相對平衡的。但是隨著近半個世紀的全球顯著升溫,目前冰川們開始「入不敷出」了。近二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用衛星遙感、實地監測的方法關注這些極地冰川的變化,發現它們消失的速度是驚人的。
  • 北極海冰或在 2035年完全消失
    2035年北極海冰損失殆盡的前景確實應該使地球上所有人人類可行能力範圍內儘快實現低碳世界。幾十年來,北極的高溫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解開這個謎團在技術上和科學上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這是第一次,我們可以開始預測到北極大概在什麼時候會開始變得無海冰的。氣候建模的進步意味著我們可以對地球過去的氣候進行更準確的模擬。
  • 吉力馬札羅冰川消融嚴重 10年內或完全消失
    曾經的「赤道雪山」奇觀  近年來,海拔5896米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山頂積雪融化、冰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有環境專家指出,吉力馬札羅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吉力馬札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
  • 北冰洋萬年冰川將在2020年完全消失
    2002年,拉森B冰架開始部分塌陷,之後加速融化。依據「不斷擴大的裂縫和加速流動的冰川支流,這些都在警告我們剩餘的冰架一直在消解。」,來自NASA加州帕薩迪納(Pasaden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研究者Ala Khazendar預測,未來十年內,拉森B將完全瓦解。
  • 喜馬拉雅山又「出事」了?冰川融化出現神秘物體
    喜馬拉雅山又「出事」了?冰川融化出現神秘物體,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每年都能吸引很多人去挑戰翻越它,但是能到山巔的人也少之又少,因為人類對它的了解實在有限,於是它也成為了一處神秘的地方。
  • 受溫室效應影響,喜馬拉雅山冰川被融化,科學家發現了神秘物體
    受溫室效應影響,喜馬拉雅山冰川被融化,科學家發現了神秘物體!提到喜馬拉雅山,我想國人都耳熟能詳,它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山脈,在藏語裡,喜馬拉雅是雪的故鄉的意思。它屹立在青藏高原上,常年積雪,代表這一篇聖潔。
  • 喜馬拉雅山或使全世界造成嚴重損失,罪魁禍首是印度?
    但這些年的冰川面積一直以每年147平方千米的速度減少,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大量證據表明,印度大量使用質量差的煤炭以及焚燒秸稈等行為,給該國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汙染,但也加劇了南亞地區的氣候變暖的程度,尤其是加快了喜馬拉雅山冰川消融的速度。
  • 成都山地所等在喜馬拉雅山入湖冰川-冰湖系統演化過程研究中獲進展
    冰川接觸型冰磧湖是一類典型的冰川/冰湖系統,在我國藏東南、喜馬拉雅山地區以及阿拉斯加、南美、紐西蘭等地區的一些冰川作用區很常見。喜馬拉雅山是高亞洲冰川區冰湖潰決災害集中分布的區域,其中段冰川接觸型冰磧湖分布廣泛。入湖冰川冰舌往往流速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冰川上遊冰體向下遊消融區的輸送速率,加速冰川物質虧損。此外,冰川接觸型冰磧湖擴張更快,並可能受到冰崩的擾動,潰決風險往往較高。
  • 又一冰川完全「消失」,格陵蘭20萬冰原危機四伏
    但這種關係在2020年6月發生了變化,Spalte冰川與其母冰川完全分離,同時自身完全分崩離析。曾經的79N冰川和Spalte冰川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圖像顯示了該地區在過去幾十年中發生的變化
  • 又一冰川完全「消失」,格陵蘭20萬冰原危機四伏
    「 Spalte」是丹麥語動詞,意為「分裂」,而格陵蘭島東北部的一座冰川正是以此命名,這是因為Spalte冰川一度是由母冰川Nioghalvfjerdsbrae(79 N)分裂而來,母冰川是北極剩餘的最大冰架。但這種關係在2020年6月發生了變化,Spalte冰川與其母冰川完全分離,同時自身完全分崩離析。
  • 喜馬拉雅山的這一變化,將造成世界54萬億美元損失,誰該負責?
    數據顯示,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總儲量為4680立方千米,但這些年的冰川面積一直以每年147平方千米的速度減少,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度也是喜馬拉雅山寶貴冰川消融的「元兇」之一。各個國家在發展的時候,都按照規定使用合格的能源,儘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汙染,但印方卻像是一個黑心商人一樣,為了自己的發展,完全不顧忌世界的整體利益,顯然是不厚道的做法,,最後也只能是害人害己。
  • 聯合國重磅警告:青藏高原冰川或消失2/3,人類面臨生死攸關困境!
    然而,由於2007年發布的一份基於非科學證據的評估報告,錯誤地預測了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可能是出於尷尬,此後一直對地球第三極關注甚少,遠遠少於對南北極的的重視。
  • 南極冰架逐步消失 加速大陸冰川沉入海洋
    南極冰川融化帶來諸多挑戰。南極冰蓋的邊緣,或者說冰架(陸地冰延伸到海洋的部分)的上下都在融化,正迅速消失在海洋中,速度遠超人們過去的預測。 過去二十年,一些冰架的面積縮減了18%,而且過程在不斷加快,融化最快的部分有可能在100年內徹底消失。在這一過程中,南極陸地之上的冰蓋,將會加速沉降進入海洋中,這將在全球範圍內導致海平面上升。
  • 2035年,中國哪座城市最有可能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熱點策源城市?
    人工智慧、量子科技和創新藥物引領未來全球科技創新熱點腦科學等前沿領域有望迎來全新突破通過問卷調查,我們根據全球科學家的預測結果進行詞頻統計分析,凝練形成了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全球10大熱點科技清單,見表1。
  • 新研究指出:2035年,北極可能再也看不到海冰了
    自從格陵蘭島和北極圈地區冰川被發現有大面積融化跡象後,北極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很快成為全球熱點地區,北極慢慢熱起來了,2019年7月,格陵蘭島出現8攝氏度高溫,一天融化冰川量100億噸,2020年6月,北極小鎮出現38攝氏度創紀錄高溫,造成北極永遠凍土大批量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