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後渤海會消失?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
作為中國最大的兩條河流,「長江」和「黃河」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一些小夥伴可能不知道,其實黃河之前並不叫黃河,而是叫「河」或者是「大河」。而之所以後來改名叫黃河,就是因為泥沙過多,和河水摻和在一起,使河水變黃,所以就改叫了「黃河」。而黃河變黃,還要從春秋時代說起。
春秋時期,黃河水還很清澈,兩岸布滿了樹林和植被,河裡也就沒有泥沙。但是因為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這種有沙的土地,本身就相對容易被雨水衝刷掉,而且這邊的天氣要麼是長時間不下雨,要麼就是連日的瓢潑大雨,因此地表裸露的地方就越來越多。再加上戰國時期,戰事頻繁,樹木植被被破壞的比較厲害,更加劇了水土流失,「大河」也就在這期間,被改名叫了「黃河」。
現在的情況是,如果黃河繼續像這樣帶著泥沙流下去,若干年後渤海很可能會被填平。而渤海對北方的氣候調節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沒有了渤海,北方會變得更加乾燥。雖然地質資料表明,渤海灣地殼為防止被黃河填平,也在「努力」下沉,但是依然趕不上泥沙填埋的速度。
黃河的年平均輸沙量為16億噸,什麼概念呢?如果拿這些泥沙來建成1米寬、3米高的城牆,它可以繞地球赤道轉9圈。所以說以這種速度,渤海被填平只是遲早的事。而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渤海大概多少年後會被填平呢?接下來,來看看渤海海岸線的歷史變化。
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現在的2000多年間,渤海海岸線已經向東推進了大約100公裡,黃河三角洲正以每年大約兩到三公裡的速度向渤海推進,這個距離可以說是相當長的,而且根據渤海近幾十年的資料,上世紀70年代平均深度是20米,現在降到了18米,按照這個速度算,幾百年後,渤海就會被整個填平,從地球上消失了。所以說關於渤海,情況不容樂觀,拯救渤海,已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