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平均深度還不如青海湖,三百年內有消失的可能,想拯救卻太難

2020-12-03 科普大世界

渤海是我國最北端的海洋,也是最大的內海,面積達7.7萬平方公裡,比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面積還大1萬多平方公裡,然而一直以來,渤海的面積都在縮小中。

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左右(上世紀90年代中期數據)可以說是非常淺的淺海,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的平均深度(21米)都比渤海更深,有地質和水利學家認為每隔10年渤海的平均深度就會被抬升1米,其面積當然也在不斷減少,所以這樣發展下去的話,200-300年中渤海就有消失的可能,下圖中表示了渤海在未來年份中海岸線的變化,數字代表年份。

渤海之所以變淺變小,主要的原因就是沿岸的河流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注入,這其中黃河的泥沙沉積作用最為巨大,上世紀90年代之前,黃河每年攜帶的泥沙量約16億噸,注入渤海泥沙沉積後製造大片的灘涂,導致渤海漸漸縮小,從1855年至今,黃河已經在山東東營地區造地數千平方公裡。

除了黃河之外,海河、灤河、遼河、小清河等也給渤海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海洋呢,大小河流有40餘條,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渤海變淺變小。

在地質學上,渤海屬於華北地臺的一部分,遠古時期,整個華北平原連同渤海地區都是一片海洋,大海的海岸線在今燕山,太行山邊緣一帶,那個時候的渤海可謂是面積巨大,華北平原都是它的一部分,並且通過華北平原與黃海,東海等連成一片,而山東中部的泰山地區是一片島嶼,黃河從河南孟津市入海。

也正是由於黃河等河流攜帶的泥沙量非常巨大,導致華北平原一帶的海洋被漸漸填平,當然這其中也有華北地臺的升降作用,但是從地層發掘來看,河流泥沙沉積作用要比地層的升降作用更大,因為華北平原上有些部分的黃土堆積層深達1000多米。

正是由於黃河等河流的衝積作用,導致華北平原上海洋漸漸向東退縮,原本是島嶼的泰山和山東東部丘陵也成了大陸,渤海只能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這時的華北平原已初具規模,但是河流攜帶泥沙注入渤海繼續減少著渤海的面積。

有地質學家認為3000年前的渤海面積至少在10萬平方公裡以上,其海岸線要遠比現在更加靠近內陸,比如公元953年(後周廣順三年)建造的滄州鐵獅子鎮海吼,本來是建在大海邊上鎮壓所謂的「海妖」的,然而如今它的位置距離大海邊已經遠達70公裡,這才過去不到1000年而已。

如果渤海將來消失了,那麼勢必會對我國北方的氣候造成不利影響,因為渤海產生的大量水汽可以緩解我國北方乃至東北地區的乾旱氣候,失去了渤海,我國華北平原中部和北部,山東半島,乃至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一帶都將變得更加乾旱,沙漠化也將更加嚴重。

若想減弱渤海變小變淺的趨勢,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減少匯入河流的水土流失,然而這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為北方地區的河流大多是季節性河流,降水最多時集中在夏秋兩季,並且很容易形成洪水,這樣的河流最容易攜帶泥沙,因此治理沿岸河流水土流失,減緩渤海變小變淺趨勢都並非輕鬆的事。

相關焦點

  • 渤海300年內可能會消失,平均深度還不如青海湖,拯救難度太大
    導讀:渤海300年內可能會消失,平均深度還不如青海湖,拯救難度很大雖然我們國家位於海邊的地方並不是特別多,但我們國家還是擁有很大的海洋面積,其中渤海就是我們國家最北端的海洋,也是我們國家面積最大的內海,非常的重要。
  • 二百年後,渤海會消失?
    這個就和今天要講的問題有關:逐漸消失的渤海。要想先說明這個問題,需要先講一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國文化的發源地。幾千年來,這條桀驁不馴的大河既為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也給我國人民帶來過多次深重的災難。為了馴服黃河,造福人民,我國古代人民對黃河水災害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抗爭,留下了一幕幕史詩般的英雄壯舉。
  • 幾百年後渤海會消失?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
    幾百年後渤海會消失?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作為中國最大的兩條河流,「長江」和「黃河」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一些小夥伴可能不知道,其實黃河之前並不叫黃河,而是叫「河」或者是「大河」。春秋時期,黃河水還很清澈,兩岸布滿了樹林和植被,河裡也就沒有泥沙。但是因為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這種有沙的土地,本身就相對容易被雨水衝刷掉,而且這邊的天氣要麼是長時間不下雨,要麼就是連日的瓢潑大雨,因此地表裸露的地方就越來越多。再加上戰國時期,戰事頻繁,樹木植被被破壞的比較厲害,更加劇了水土流失,「大河」也就在這期間,被改名叫了「黃河」。
  • 中國最「搞笑」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深
    就例如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個,中國最「搞笑」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深,你們可知道它是誰?不得不說這條大海真的是非常的無奈了,相比之下有一些湖泊以及河流,都要比這種大海的深度更高。而對於這樣的大海,我們似乎都從來沒見過,而這個地方,它就是處於我國內陸海的渤海,渤海還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但它具體處於我國的什麼方向,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 中國最「尷尬」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
    中國最「尷尬」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在國內有這樣的一片海,被稱為最中國最「尷尬」的大海,為什麼尷尬呢?不是海水太髒,也不是面積太小,而是因為這是中國最淺的大海。這就是位於中國最北的近海,也是中國唯一的內海—渤海,渤海三面環陸,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包圍,海岸線長3170千米,海域面積約為7.7萬平方公裡。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
  • 貝加爾湖水量有多大?堪比5400個太湖或17個渤海,它怎麼這麼多水
    其實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主要就是這個湖泊實在太深了,它是全球最深的湖泊,平均深度為730米,最深處達1637米,在全世界的湖泊中首屈一指。就好像用瓶子與盤子或碟子裝水一樣,同直徑的瓶子要比盤子和碟子裝的水多得多,通過高度的倍數就能計算出來。
  • 在渤海海峽建一道大壩,連接兩大半島,渤海會成淡水湖嗎?可行麼
    渤海是我國最大的內海,面積達7.7萬平方公裡,海域周邊為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東省環繞,東端有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環抱,兩者最近處的距離約125公裡,常有人大發奇想地認為,如果在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建一座大壩,將兩個半島連接起來,那麼從東北地區前往山東距離將近的多,交通方面不是一般的便利,而且渤海還會成為一個淡水湖,將有巨量的淡水資源可供利用,看起來真是好處多多呀
  • 渤海是我國最大內海,在世界內海中卻難進前十,還不到冠軍的1/10
    內海是指深入陸地內部的海域,除了有狹窄水道跟外海或大洋相通外,四周被大陸、半島、島嶼或群島包圍。我國就有三處完全屬於我國領海的內海,分別是渤海,西沙內水、瓊州海峽。其中渤海的面積廣大,達7.7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海,相當於一個面積稍小的省了。那麼在世界上,渤海的面積在世界上一國內海領海中能排到第幾呢?其實連前10都排不到。下面我們分別講一下世界前十大完全屬於一國的內海。
  • 說說渤海的消失與否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說:渤海會消失嗎?雖然視頻按水路與各種原因進行分析渤海不會消失。 但是對渤海的消失與否,我不敢肯定,或許許多年後,渤海只是字典中的一個解釋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地理位置來看,渤海有東移跡象,不知是陸地的移動?還是地球整體水位置的變遷?
  • 黃河泥沙含量每年約16億噸,注入渤海,幾百年後渤海會被填平嗎?
    沒有人永遠成功,亦沒有人永遠失敗,順其自然,皆有定數。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實世界的土地開始十分短缺,為了增加土地,人們想出了填海造陸的方法。在眾多的海域中,人們將目光聚焦到了渤海。渤海是目前為止中國面積最大的內海,然而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相對於其他的海域,渤海是最接近地面的。
  •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說起來黃河,我們都會覺得很親切,黃河養育了華夏兒女,每年會有不少人前去觀摩,表達內心的尊敬,黃河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大家很清楚,它的裡面包含的不止是水,還有好多的泥土和沙子,水和他們摻雜在一起,表現出來的顏色就是黃色,也就被親切的稱為黃河。
  • 「三號洪水」衝沙入河,黃河能否承受,未來渤海會被填平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地理#系列徵文原標題:黃河出現三號洪水,長久以往萊州灣會不會被黃河淤埋成大型水庫?不過,將黃河水量增大就理解為萊州灣將會被黃河泥沙淤埋成大型水庫,實屬有點小題大做,畢竟現代黃河自1855年改道並奪了濟南北邊的大清河匯入渤海後,在長近164年的時間裡,我國最大的內海渤海及其三大海灣之一(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的萊州灣並沒有因為黃河泥沙的淤積而被填平。
  • 黃河正在把渤海變成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或許只要200年
    每年有16億噸泥沙隨著黃河衝積而下,其中的4億噸沉積在黃河下遊地區,而其餘的12億噸則全部流入了渤海。就算是對於面積7萬平方公裡的渤海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因而一直有人預測說,如果黃河繼續照目前的速度給渤海輸送泥沙,那麼只需要兩百年時間,渤海就有可能變成華北平原的一部分。
  • 中國三大內海,渤海、瓊州海峽、西沙內水
    位於中國北方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是中國四大海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內海,海域面積約7.7284萬平方千米。在渤海海域,等同於在中國的陸上領土,外國船隻是禁止擅自進入的。 遼寧旅順老鐵山與山東蓬萊田橫山之間的連線,構成了渤海與黃海的天然分界線,蓬萊岬是黃渤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
  • 國內最奇怪的湖泊,面積2427平方公裡,平均深度卻不到2米
    今天又來談國內的湖了,國內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但人們所熟知的卻不多,除了幾個湖上的觀光景點之外,西湖、青海湖等應該都很熟悉,這些湖作為觀光景點很有名,比國內其他湖都高,但是,今天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
  • 渤海會成為死海 恢復清潔需要二百年
    那時,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汙水,單靠其與外界水體交換恢復清潔,至少也需要二百年!  渤海會成為死海嗎?山東墾利縣一位40多歲的漁民告訴記者,「我們小的時候,海邊小螃蟹滿地爬,趕上落潮時,一個小孩也能揀上幾斤的海貝;岸邊水裡的石頭底下,只要看見有縫隙,就兩手往裡一卡,準能逮著一條小魚。現在一條漁船出海,一天還沒有過去在岸邊的收穫多。我年輕時,跟著父親出海,一次就能捕撈上來足有400多斤的梭子蟹,1隻蟹就有1斤半重。現在,那樣大的梭子蟹,一個也找不到了。捕撈產量一年不如一年,東西越打越小,越來越少。」
  • 青海湖的水溫隨季節而變化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青海湖的水溫隨季節而變化。夏季湖水溫度有明顯的正溫層現象,8月份最高達22.3℃,平均為16℃;水的下層溫度較低,平均水溫為9.5℃,最低為6℃。秋季因湖區多風而發生湖水攪動,使水溫分層溫度現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結冰,湖水溫度出現逆溫層現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層溫度-0.9℃,底層水溫3.3℃。春季解凍後,湖水錶層水溫又開始上升,逐漸又恢復到夏、季的水溫。
  • 黃河才是世界最大的填海工程,看看它的攜沙量,就知道渤海危險了
    黃河才是世界最大的填海工程,看看它的攜沙量,多年後能填平渤海嗎?改道能否擴大國土面積?不得不說這個問題問得好,很顯然如果黃河改道外海,既可以免費的填海造陸,而且還能保持我國最大的內海之渤海的海域規模,真是一舉兩得,但實際上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 這3個景點要趁早去看,不然就要消失了,青海湖位列其中!
    如今旅遊業越來越發達,許多人休息日去遊玩,我會發現其他美麗的風景,然後在旅行中學到許多知識,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風景,但美麗的風景也會在瞬間消失,也許有一天會突然消失,仿佛永遠不會消失,擁有80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一夜之間就消失了,真讓人痛心。
  • 青海湖:國內最大的內陸湖泊,夏日平均溫度僅25度,就像一幅油畫
    這個夏天我想去旅遊,但是我不想太熱,而且我想看風景。那麼去青海湖一定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裡夏天的平均氣溫只有25度左右,景色更是美不勝收。青海湖位於青海高原東北部,這裡地貌開闊,草原肥沃,河流密布,水草豐美,環境也十分幽靜。 這裡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湖泊」之首。七八月間,正值全國盛夏,這裡成了天然的避暑勝地。人們都說,七八月的青海湖是最值得一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