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平均深度還不如青海湖,三百年內有消失的可能,想拯救卻太難
渤海是我國最北端的海洋,也是最大的內海,面積達7.7萬平方公裡,比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面積還大1萬多平方公裡,然而一直以來,渤海的面積都在縮小中。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左右(上世紀90年代中期數據)可以說是非常淺的淺海,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的平均深度(21米)都比渤海更深,有地質和水利學家認為每隔10年渤海的平均深度就會被抬升1米,其面積當然也在不斷減少,所以這樣發展下去的話,200-300年中渤海就有消失的可能,下圖中表示了渤海在未來年份中海岸線的變化,數字代表年份。
-
幾百年後渤海會消失?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
幾百年後渤海會消失?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作為中國最大的兩條河流,「長江」和「黃河」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一些小夥伴可能不知道,其實黃河之前並不叫黃河,而是叫「河」或者是「大河」。春秋時期,黃河水還很清澈,兩岸布滿了樹林和植被,河裡也就沒有泥沙。但是因為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這種有沙的土地,本身就相對容易被雨水衝刷掉,而且這邊的天氣要麼是長時間不下雨,要麼就是連日的瓢潑大雨,因此地表裸露的地方就越來越多。再加上戰國時期,戰事頻繁,樹木植被被破壞的比較厲害,更加劇了水土流失,「大河」也就在這期間,被改名叫了「黃河」。
-
中國最「尷尬」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
中國最「尷尬」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在國內有這樣的一片海,被稱為最中國最「尷尬」的大海,為什麼尷尬呢?不是海水太髒,也不是面積太小,而是因為這是中國最淺的大海。這就是位於中國最北的近海,也是中國唯一的內海—渤海,渤海三面環陸,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包圍,海岸線長3170千米,海域面積約為7.7萬平方公裡。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
-
中國最「搞笑」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深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我們都知道在全世界,擁有著眾多的海以及湖泊,但不論什麼樣的海,它的深度都是高達幾十米的,而這也是最少的,當然也並不是說,完全沒有深度低的。就例如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個,中國最「搞笑」的大海,平均深度僅18米,還不如普通的湖泊深,你們可知道它是誰?不得不說這條大海真的是非常的無奈了,相比之下有一些湖泊以及河流,都要比這種大海的深度更高。
-
二百年後,渤海會消失?
這個就和今天要講的問題有關:逐漸消失的渤海。要想先說明這個問題,需要先講一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國文化的發源地。幾千年來,這條桀驁不馴的大河既為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也給我國人民帶來過多次深重的災難。為了馴服黃河,造福人民,我國古代人民對黃河水災害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抗爭,留下了一幕幕史詩般的英雄壯舉。
-
渤海是我國最大內海,在世界內海中卻難進前十,還不到冠軍的1/10
如地中海、黑海、波羅的海、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等,一般認為最大的內海是加勒比海,面積達到了275.4萬平方公裡,而地中海的面積則為251萬平方公裡,墨西哥灣的面積為155萬平方公裡,黑海的面積為42.4萬平方公裡,波羅的海面積為42萬平方公裡,波斯灣面積為24萬平方公裡。不過這些內海都是國際間的公海,那麼有完全位於一國之內,屬於某一國領海的內海嗎?
-
造一個全球最大淡水海,渤海灣圍起來300年,中國能完成嗎?
大家都知道,北方缺水,我國規劃了一項南水北調超級工程,2002年初東線工程啟動,歷時17年,將長江下遊的長江水通過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和東平湖,跨黃河送至天津,而中線工程早已在2014年12月通水,將丹江口水庫的水引到北京。
-
堪比5400個太湖或17個渤海,它怎麼這麼多水
其實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主要就是這個湖泊實在太深了,它是全球最深的湖泊,平均深度為730米,最深處達1637米,在全世界的湖泊中首屈一指。就好像用瓶子與盤子或碟子裝水一樣,同直徑的瓶子要比盤子和碟子裝的水多得多,通過高度的倍數就能計算出來。
-
在渤海海峽建一道大壩,連接兩大半島,渤海會成淡水湖嗎?可行麼
,因為渤海的平均深度太淺了,大約只有18米左右,在沿岸河流攜帶泥沙沉積作用下,渤海正在不斷的變小,歷史上的渤海要比現在大得多,根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元年到現在的2000多年左右的時間中,渤海的面積至少縮小了1/3,僅僅是1855年到現在的100多年間,黃河攜帶的泥沙就在山東濱州和東營自一帶製造了近6000平方公裡的土地。
-
60年消失了90%!鹹海是如何被榨乾的?曾是青海湖的15倍
60年消失了90%!鹹海是如何被榨乾的?曾是青海湖的15倍鹹海,雖然名字當中帶著一個"海"字,但是其實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泊,曾經的鹹海南北長度達到了400多千米,東西長度也有300多千米,整體面積達到了6.8萬平方公裡,這裡曾經水產非常的豐富,在前蘇聯時期,這裡的產魚量佔據了全蘇聯的20%,周圍還有著大量的灌木叢林,是全世界第4大湖泊,甚至為此,前蘇聯在鹹海還設置了海軍,當然這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
-
說說渤海的消失與否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說:渤海會消失嗎?雖然視頻按水路與各種原因進行分析渤海不會消失。 但是對渤海的消失與否,我不敢肯定,或許許多年後,渤海只是字典中的一個解釋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地理位置來看,渤海有東移跡象,不知是陸地的移動?還是地球整體水位置的變遷?
-
中國平均深度只有18米,一半的海域深度不到20米,一個封閉的內海
這個海域是中國最大的內海,三面是陸地,可能有人已經能猜到這是渤海了,渤海直到元朝都沒有具體的稱謂。事實上,渤海是一個封閉的內海,因為它三面被陸地包圍,有人說它像葫蘆,有人說它更像水龍頭,但更讓人在意的是,雖然海域面積高達7.7萬平方公裡,但平均水深只有18米,最深處只有85米,20米以下的海域有近一半是。
-
青海湖的水溫隨季節而變化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湖區全年日照時數大部分都在3000小時以上,較青海以東同緯度地區高出700小時左右;年日照百分率達68~69%。年輻射總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釐米·年,較同緯度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釐米·年。青海湖的水溫隨季節而變化。
-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說起來黃河,我們都會覺得很親切,黃河養育了華夏兒女,每年會有不少人前去觀摩,表達內心的尊敬,黃河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大家很清楚,它的裡面包含的不止是水,還有好多的泥土和沙子,水和他們摻雜在一起,表現出來的顏色就是黃色,也就被親切的稱為黃河。
-
2019年氣溫比平均水平高1.1℃,亞馬遜雨林或在50年內消失
也就是說,在未來15年內,亞馬遜雨林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二氧化碳的量可能會達到一個臨界值,可能會出現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當的情況,亞馬遜雨林甚至可能會出現碳源的情況,即吸收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釋放二氧化碳的量要少。這裡有點類似「盈虧」的原理。相信大家也知道,這些雨林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是地球之「肺」。
-
黃河泥沙含量每年約16億噸,注入渤海,幾百年後渤海會被填平嗎?
在眾多的海域中,人們將目光聚焦到了渤海。渤海是目前為止中國面積最大的內海,然而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相對於其他的海域,渤海是最接近地面的。僅僅6層樓的高度降低了填海造陸的難度,與此同時,填平渤海也是成本最低的一項造陸工程。渤海的面積約為7.7萬平方公裡,然而如果人們將渤海填平,多出來的7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該填嗎?
-
渤海海峽有望10年內變通途 2600億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據項目參與人士透露,經過前期實地調研,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報告將於近期上報國務院,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望十年內正式建成通車。A 20多年的跨海夢想就要照進現實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的念頭始於1992年。最早提出該設想並一直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的,是煙臺市。當年,時任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三位同事,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
-
衛星發現青海湖正快速擴大,20年已增287km²,將來會注入黃河嗎
位於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2000年時,該湖面積約4256平方公裡(km²),2017年8月時,我國的遙感衛星測得青海湖面積為4435.69平方公裡,增加了約180平方公裡。青海湖及其周邊地區的降水比往年都多,有氣象數據顯示,去年青海湖流域平均降水量為447.7毫米,較常年偏多20%,所以在2019年9月時,豐水季的青海湖水體面積達4549平方公裡,比今年4月份時還多6平方公裡。
-
黃河入海萬年,每年16億噸含沙量,為何沒有填滿渤海入海口?
未來渤海會消失嗎?我們山東的地圖看上去有點像面向大海的駱駝。為什麼像駱駝呢?因為在萊州灣的西面的地形就像是駱駝的駝峰。這裡就是黃河的入海口黃河三角洲。這塊像是「駝峰」的地區在古代的時候還是渤海的一部分,而現在卻被黃河帶來的泥沙淤積成陸地了。
-
錦州市:渤海發生地震海嘯可能性不大
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大地震及海嘯這一災難性事件備受世人矚目。我市屬於沿海城市,那麼,渤海會不會發生類似的海嘯災難呢?從地質特點來看,渤海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類似災難不會波及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