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學當中有一些很接近的概念,或者是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將比較常見和容易出錯的概念辨析如下:
1、還原性糖與非還原性糖
還原性糖:指分子結構中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α-碳原子上連有羥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麥芽糖。與斐林試劑或改良班氏試劑共熱時產生磚紅色Cu2O沉澱。
非還原性糖:如蔗糖內沒有游離的具有還原性的基團,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
2、顯微結構與亞顯微結構
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一般只能放大幾十倍至幾百倍。
亞顯微結構:能夠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直徑小於0.2μm的細微結構。
3、原生質與原生質層
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動植物細胞都具有,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質、脂類、核酸等物質構成。
原生質層: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只存在於成熟的植物細胞中,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它與成熟植物細胞的原生質相比,缺少了細胞液和細胞核兩部分。
4、赤道板與細胞板
赤道板: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這個平面與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中軸相垂直,類似於地球赤道的位置。
細胞板: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的一層結構,隨細胞分裂的進行,它由細胞中央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
5、載體與運載體
載體:指某些能傳遞能量或運載其他物質的物質,如細胞膜上的載體。
運載體:在基因工程中,特指用於把外源基因運入受體細胞的運輸工具,它必須具備的條件是:能夠在宿主細胞中保存並穩定地複製;具有多個限制性內切酶,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具有某些標記基因,便於進行篩選。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