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培育出人工精子 沒男性也能生育後代
(Agencies)科學家近日突破性地培育出「人工精子」,可以使不育男性重獲生育能力,幫助數千男性實現「父親夢」。在激動人心的實驗中,科學家從零開始製造精子,而且首次成功地用這些精子培育出了健康的鼠寶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老鼠寶寶還能自己繁殖後代。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為研發新的治療不育的藥物鋪平了道路。
-
「人工精子」可信性在法遭質疑 研究成果或將產生23億歐元效益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法國裡昂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日前宣布一項「新技術」:在實驗室環境下培育出「完全成熟」的精子細胞,為全球無數不育男性帶來福音。英國《獨立報》稱,這一消息在醫學界引起轟動,但不少西方媒體對新成果態度謹慎,稱這一重大「醫學突破」仍需驗證。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還有存在的必要?
Kallistem公司研究人員聲稱,精子生成這個過程在人體內完成需要72天時間,直到脫離曲細精小管,膠狀物溶解,精子發育成熟。此前,他們只在小白鼠身上做此實驗,如今他們第一次在人類細胞上實驗成功,順利的話,1年後他們將完成前臨床實驗。如果實驗成功,那麼2017年他們便可利用臨床實驗讓不孕患者生出孩子。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地位恐不保
Kallistem公司研究人員聲稱,精子生成這個過程在人體內完成需要72天時間,直到脫離曲細精小管,膠狀物溶解,精子發育成熟。此前,他們只在小白鼠身上做此實驗,如今他們第一次在人類細胞上實驗成功,順利的話,1年後他們將完成前臨床實驗。如果實驗成功,那麼2017年他們便可利用臨床實驗讓不孕患者生出孩子。
-
人造精子?早著呢
導讀: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近年來,隨著細胞顯微操作技術、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蛋白質組學、胚胎發育學等研究不斷深入,科研人員已經研創出「人造精子」。人造精子既能保持精子的單倍體性,又能夠與卵細胞結合,產生後代。解決男性不育問題及面臨的難題。中國科學家通過團隊合作發現: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產生了功能性精子樣細胞(sperm-like cells)。隨後科學家將這種精子樣細胞注入小鼠卵細胞中,成功產生了能生育的小鼠後代。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
-
昆明人工授精醫院介紹,精子活力低能做人工授精嗎?
昆明人工授精醫院介紹,精子活力低能做人工授精嗎? 時間:2021-01-14 09:04:14 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 精子活力低能人工授精嗎?人工受精好還是試管嬰兒好?
-
有人造精子,男人會不會從此out?
許多反同性戀組織抗議的首要理由就是:同性戀有違生物倫常,無法繁衍後代。但眼下,科技界傳來了同性戀伴侶與不孕不育夫婦的福音——科學家們經研究發現,可以利用人體幹細胞培育出精子和卵子。這意味著在未來,同性戀伴侶和無法生育的夫妻擁有自己的親生孩子,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
男人顫抖:科學家用皮膚細胞造出精子
科學家若能成功用皮膚細胞造出人類精子,將為無數對渴望懷孕的夫婦帶來一線希望。在此前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曾在實驗室中用老鼠的皮膚細胞造出了精子。該技術或許最終能幫助我們解決不孕不育問題。研究人員稱,全球約有15%的夫婦無法擁有自己的子女,只能依靠他人捐獻的精子或卵子,而他們正在努力為這些夫婦尋找解決方法。
-
除了冷凍精子,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為了更好地了解微重力對精子的影響,波阿達博士與巴塞隆納理工大學微重力工程師以及西班牙業餘飛行愛好者航空俱樂部的成員進行了合作。研究人員收集了10名健康志願者的精子樣本,並使用了通常用於地面生育治療的技術將其冷凍。隨後,這些精子樣本被小型特技飛行訓練飛機帶入空中,進行短時間的微重力體驗。
-
讓睪丸產生另一個父親的精子:「喜當爹」技術可繁育更優良的後代
這些代父在出生後表現出了不育性狀,而在研究團隊對其睪丸進行幹細胞移植後,它們開始產生精子。檢測發現,代父產生的精子中僅表現出了幹細胞捐贈生物的基因性狀。該研究中的基因編輯技術針對的是諸如不育在內的物種自然缺陷。
-
英科學家稱:5年內就能讓女性自產「人造精子」
不過,由於女性細胞中缺乏生育男孩所必需的Y染色體,所以通過女性「人造精子」生育出來的後代將全部是女嬰。科學家稱,「人造精子」技術將為眾多不育症患者帶來福音,但由於該技術也能夠使女性完全不依賴男人而「單性生殖」,所以也引發了劇烈的倫理爭議。
-
讓睪丸產生另一個父親的精子 為了繁育更優良後代
來自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生殖生物學家 Jon Oatley 帶領的研究團隊藉助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去除「代父」(surrogate sires)胚胎中負責雄性生育能力的基因片段。這些代父在出生後表現出了不育性狀,而在研究團隊對其睪丸進行幹細胞移植後,它們開始產生精子。
-
知否|除了冷凍精子 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為了更好地了解微重力對精子的影響,波阿達博士與巴塞隆納理工大學微重力工程師以及西班牙業餘飛行愛好者航空俱樂部的成員進行了合作。研究人員收集了10名健康志願者的精子樣本,並使用了通常用於地面生育治療的技術將其冷凍。隨後,這些精子樣本被小型特技飛行訓練飛機帶入空中,進行短時間的微重力體驗。
-
研究人員研發出通過分離X和Y精子選擇後代性別的一種簡單方法
近日據外媒報導,日本廣島大學的Masayuki Shimada及其同事發表在《公共圖書館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簡單的可逆的化學處理方法可以將含X精子與含Y精子分離,從而使正常的50/50比例的雄性/雌性後代比例發生顯著變化。
-
精子核DNA碎片率(DFI)與生育
在男性不育的檢測中,除了精液常規以外,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是一項反應男性生育力的推薦指標,這個指標對評估男性生殖能力、制定助孕方案非常重要在人類生殖細胞中,男性精子核DNA主要的功能是將父方遺傳物質傳遞進入卵細胞。而要保證遺傳物質精確地傳遞給後代,則需要精子及卵細胞DNA 保持完整。
-
英國科學家首創人造精子 不會用於人工授精
英國科學家首創人造精子 不會用於人工授精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1月16日09:22 英國科研人員目前報告說,他們利用胚胎幹細胞首次成功製造出人類精子,但科研人員表示不會將這種試管精子用於人工授精。
-
英科學家造人造精子 5年內女性可獨立生子
對於大多數男性來說,他們體內的精原細胞最後都能自然發展成為成熟的精子。實驗室中培育出來的精原細胞尚未發育成為精子,但這一研究成果卻讓科學家們激動萬分,因為他們相信,最多花3、5年時間,他們就能讓實驗室中的精原細胞發展成為成熟的精子。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目前已經向英國政府相關倫理委員會發出申請,要求在實驗中利用女性骨髓細胞來培育「人造精子」。
-
同性生育有望實現:利用幹細胞培養精子卵子—新聞—科學網
然而,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生育挑戰面前,這一方面的研究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其中尤其引發嚴重爭議的是使用幹細胞技術實現男同性戀群體生育問題的研究。 目前在世界上有一部分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致力於從人類的卵細胞中製造出基因特徵完全屬於男性的細胞。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科學家真嘗試從卵細胞中合成精細胞。
-
後代自閉症風險可通過量化男性精子鑲嵌來評估
後代自閉症風險可通過量化男性精子鑲嵌來評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5 11:19:11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Joseph G.
-
「人造精子」有望成為重大疾病研究「加速器」
因此,基礎研究中發現的大量基因,許多不得不停留在論文紙上,轉化為治病之道的少之又少。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化與細胞研究所的李勁松研究團隊,帶來一種名叫「人造精子」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為基因科學發展帶來新思路。所謂「人造精子」,並不是真正的人工製造精子。而是,研究人員將雄性小鼠精子中的精源物質去除,只保留其遺傳物質,進而通過基因操作去除兩個雄性印記基因,獲得被稱為「人造精子」的單倍體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