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除了冷凍精子 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2021-01-09 網易科技

作者 | 小小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美國太空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電商巨頭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都認為,要想應對地球資源日益枯竭的挑戰,「太空殖民」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然而,要想將人類送入太空,除了面臨技術方面的挑戰外,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受到關注,包括人類繁衍後代的能力。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精子在太空不同重力條件下仍能保持活性,這個消息有助於打消我們以往的疑慮。

冷凍精子的微重力體驗之旅

維也納德克斯女性健康中心的蒙特塞拉特·波阿達博士(Dr Montserrat Boada)發現,暴露於太空微重力條件下的冷凍精子樣品和保存在地麵條件下的精子幾乎沒有差別,這讓「向太空中安全運送冷凍精子、並在地球之外建立人類精子庫成為可能」。

為了更好地了解微重力對精子的影響,波阿達博士與巴塞隆納理工大學微重力工程師以及西班牙業餘飛行愛好者航空俱樂部的成員進行了合作。研究人員收集了10名健康志願者的精子樣本,並使用了通常用於地面生育治療的技術將其冷凍。

隨後,這些精子樣本被小型特技飛行訓練飛機帶入空中,進行短時間的微重力體驗。這種飛機進行了20次「拋物飛行」,每次飛行可以創造8秒時間的不同重力水平,從太空中的微重力到相當於地球的兩到三倍重力。波阿達博士說:「我們之所以選擇特技飛機,是因為它在模擬航天飛行效果方面被證明是有效的。」

飛行結束後,研究人員將樣本解凍,並將精子與儲存在地面的樣本進行比較。科學家們通過測量七個特徵來評估精子活力,比如精子濃度、活力、生命力、形態和DNA碎片等。結果,波阿達博士發現:「在微重力環境下,冷凍的人類精子樣本似乎沒有任何變化。」

事實上,波阿達博士說,這些樣本在DNA碎片和生命力方面100%相同,在精子濃度和活力方面有90%的一致性。她補充說,這些微小的差異「更可能與精子樣本的異質性有關,而不是暴露在不同重力條件下受到的影響所致」。

依賴性愛造出太空嬰兒太難

在太空中進行性愛不僅困難,而且十分危險。此外,宇宙輻射對發育中的胚胎也會構成巨大威脅。微重力還會嚴重損害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生殖系統。

因此,科學家們正把人工繁殖作為在地球以外繁衍後代的主要手段。這樣做很有必要,因為與依靠男女性愛受孕相比,人工繁殖可以解決地球大氣層外繁殖過程中固有的許多問題。科學家仍然不知道航天飛行將如何影響太空嬰兒的產前發育。波阿達博士稱:「微重力會影響分子和細胞結構,雖然我們在動物和人類其他組織或細胞上進行了許多研究,但對於不同重力環境對精子、卵子和胚胎的影響知之甚少。」

但波阿達博士稱這只是初步研究,她的團隊將繼續驗證研究結果,然後對更大的精子樣本、更長時間的微重力體驗,甚至新鮮精子進行驗證。她補充說:「我們確實需要知道:如果太空任務數量在未來幾年有所增加,而且持續時間更長,那麼為了應對這些問題,研究人類長期接觸太空環境的影響將至關重要。」

開始考慮在地球之外繁衍人類後代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博阿達博士指出,在這項研究中使用冷凍精子的一個原因是,已知的輻射對新鮮精子存在影響。她解釋說:「輻射會損害人類精子的質量和生存能力,而且預計這些影響對新鮮精子的影響會比冷凍樣本更大。冷凍樣本儲存在特殊的低溫吸管中,並在低溫容器中運輸。所以我們的第一步是研究重力對冷凍精子樣本的影響。」

太空中繁衍後代危險重重

雖然這些發現令人感到鼓舞,但這類試點研究的結果遠非決定性的。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退休教授約瑟夫·塔什(Joseph Tash)說:「這一結論沒有考慮到精子銀行要求用於人類安全生殖的現實,也沒有考慮到長期暴露在微重力和太空飛行輻射環境下的現實。比如研究中使用的拋物飛行導致了重力快速、交替變化,而在長時間的真實太空飛行中卻不太常見。」

塔什認為,要想使人類在地球之外安全繁衍在技術上可行,微重力的影響只是研究人員必須清除的諸多障礙之一。研究人員必須面對的其他挑戰還包括,找到如何減輕輻射對精子、受精卵、發育中的胎兒及其母親影響的方法。

如果人類在太空中旅行,並有可能在太空繁育後代,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太空人會經歷骨質流失、肌肉萎縮和血量減少等症狀。太空旅行也會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此前的研究表明,銀河宇宙射線的輻射可能對大腦產生長期影響,影響學習、記憶、多任務處理能力和心理健康。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研究發現,太空人在太空呆的時間越長,他們患皰疹、水痘和帶狀皰疹的可能性就越大。

近年來,私人公司開始討論人類在太空中建立殖民地的可能性,希望將科幻小說裡的想法變成現實。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曾談到他殖民火星的雄心。2017年,他宣布計劃在2022年讓兩艘貨船在火星著陸。不久前,馬斯克在推特上發布照片,上面寫著「佔領火星」。2013年,荷蘭公司Mars One開始從數千名申請者中挑選太空人,為其殖民火星做準備。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 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除了冷凍精子,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然而,要想將人類送入太空,除了面臨技術方面的挑戰外,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受到關注,包括人類繁衍後代的能力。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精子在太空不同重力條件下仍能保持活性,這個消息有助於打消我們以往的疑慮。
  • 未來宇宙時代,人類將如何繁衍後代?
    神州日知  祗舍             人類的未來究竟會怎樣,沒有人能全盤知曉。人類是宇宙中的生命,有觀點認為,宇宙生命進入宇宙時代是生命進化的最高境界。隨著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太空已不再是早前那麼神秘。
  • 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太空繁殖實驗,令人喜憂參半
    火星上也一樣,人類在徵服外星球的路上勢不可擋。除了技術的因素以外,我們還會面臨一個自身需要特別對待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真的能在外太空繁衍嗎?除了地心引力以外,外太空還存在著高於地球表面的輻射危害,這些帶電粒子會直接穿透人體,撞擊DNA導致其發生電離。DNA的電離如果比較輕微,那麼機體就會自行修復,但是如果接受的輻射劑量過大,那麼損傷就是不可逆的,直接會導致人患上癌症,或者是在繁衍後代這件事上出現問題。
  • 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太空繁殖實驗,令人喜憂參半
    人類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高瞻遠矚,按照人類航天事業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不出數百年我們一定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可以居住的生活基地。火星上也一樣,人類在徵服外星球的路上勢不可擋。除了技術的因素以外,我們還會面臨一個自身需要特別對待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真的能在外太空繁衍嗎?
  • 未來人類或可在太空繁衍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人類可以將精子運送到其他星球,然後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在此星球上繁衍生息,並擴展人類的基因庫。是不是太過於科幻?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在近日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會議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暴露於類似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仍然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 太空嬰兒是否將與眾不同:科學家提倡研究太空性生活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人類真的計劃殖民火星,我們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在太空中發生性行為,以及如何繁衍人類後代,很可能未來在太空中生育的孩子會與地球兒童存在差別。來自地球的火星殖民者,科學家並不知道太空嬰兒如何孕育生長,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將成為建立可持續太空基地的一個障礙。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和健康科學學院急診部助理教授克裡斯·寧哈特(Kris Lehnhardt)說:「我們並不完全清楚人類如何在太空最終前沿繁衍後代,進行開拓性工作,以及如何在火星或者地球之外其它星球建立永久性基地。」
  • 太空中能有性生活嗎?人類能在太空中繁衍後代嗎?
    編者按:隨著長期太空旅行越來越接近現實,有一些關於人類生理的問題開始被提出來:人們能夠在太空中有性生活嗎?而且,當人們正式殖民太空的時候,人們能夠在太空中繁衍後代嗎?CNET的一篇文章對這些有趣的問題進行了回答。文章由36氪編譯。在太空劇《The Expanse》的第一集中,當人工重力發生故障時,兩個角色正變得忙碌起來。
  • 人類能到太空繁衍後代嗎?
    人類未來能否離開地球,穿越漫漫星際,在宇宙中長期生存? 人類能否到太空中去繁衍後代?在太空誕生的人會是什麼樣? 宇宙飛船著了火怎麼辦? …… 現在要回答這些問題也許還為時尚早,但中國科學家未來兩周在太空中開展的19個新奇又有趣的實驗,能幫助積累和增進相關的知識。
  • 人類進入太空後,可以在此繁衍後代嗎?科學家作出解釋!
    人類進入太空後,可以在此繁衍後代嗎?科學家作出解釋!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的足夠成熟,越來越多的太空人都能成功進入太空,傳回的一些數據讓人類對宇宙太空有了更深的了解。只不過太空的環境比較艱難,不同於地球,想要承擔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目前很多人的心中都生出了不少的疑問,其中有一個問題令人相當好奇,在太空中是否可以繁衍呢?太空的環境極為特殊,有多種問題需要考慮,那麼到底是哪些問題呢?人一旦登陸太空,一直處於失重環境,而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失重的,也就是說在太空中人類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在失重環境下,造成的障礙是無法想像的。
  • 外媒:冷凍精子能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人類太空繁殖有望實現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導 外媒稱,巴塞隆納Dexeus女性健康研究中心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冷凍人類精子能夠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維持其生存能力,從而可以被用來在地球之外實現人類繁殖。據埃菲社6月24日報導,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第35屆大會發布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人類能在太空繁衍嗎?美俄在太空做了受孕實驗,結果卻挺意外
    而自從人類可以進入太空之後,人們開始對人類是否能移民到其它星球做出了假設但是人類移民到太空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這麼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在太空中如何繁殖後代?科學家進行多次試驗,結果卻模稜兩可。,而只要有氧氣和水等生命必需品,人類就已經可以在太空之中生存,但是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後代,卻依舊找不到頭緒。
  • 將人類精子送上太空,「上天造人」真的可以實現嗎?
    人們想要移民外星球,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在太空環境下人類是否可以正常孕育生命?據美媒《連線》報導,西班牙的一個科研團隊正在研究微重力對人類生殖的影響。他們將若干冷凍的人類精子放置在一個盒子裡帶上飛機,飛機升空後迅速俯衝,然後反覆執行這一操作。過程中,機艙內形成微重力環境,模擬出了太空中的失重感。
  • 第一個在火星上行走的人或是女性,有望攜帶精子繁衍生息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人類可以將精子運送到其他星球,然後,在此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在此星球上繁衍生息,並擴展人類的基因庫。是不是太過於科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24日報導,在今天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在暴露於與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類似的環境下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 「太空精子」產下健康小鼠 堪稱地表最強生物
    早在2013年,科學家就把老鼠精子冷凍並乾燥後送至國際空間站存放。九個月後再把它們帶回地球進行人工授精。這些精子的出生率與地球上保存的精子十分相似,出生後的小鼠還能正常長大,具備生育能力。這為人類向火星或更遙遠的星球進軍,開闢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 解密物種演化關鍵:動物性行為真的很奇葩嗎?
    什麼是性?根據生物學中的定義,性就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細胞為了繁衍後代而相遇。不過,性的過程遠遠比精子與卵子相遇複雜得多。生命中幾乎方方面面都會受到性的影響,就連人類也不例外。生命的日常功能,如吃飯、睡覺和惜命都與性脫不開關係,因為它們都是為了給性提供機會。在生物世界裡,生存下來的唯一意義就是繁衍。但是,性並非一件簡單的事。
  • 科學家用8年前黑足雪貂冷凍精子培育出幼崽(圖)
    兩隻黑足雪貂小寶寶下一篇:日科學家證實新神經細胞對空間記憶力有影響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近日在美國史密森國家動物園,兩隻黑足雪貂幼崽進入公眾的視野,它們是科學家們用已死亡成年黑足雪貂冷凍精子培育出的黑足雪貂是世界瀕臨滅種動物,屬於世界珍稀物種,因此能通過冷凍精子進行繁育後代,該研究項目所具有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這兩隻黑足雪貂的爸爸分別死於1999年與2000年,但是美國科學家卻成功的將這兩隻死亡黑足雪貂的精子冷凍下來,後來將其與母雪貂卵細胞進行結合,最終於今年6月20日與6月21日成功培育出兩隻黑足雪貂。
  • 人類和大猩猩能繁衍後代嗎,科學家親身實驗
    眾所周知,人類繁衍進化至今已經經歷數百萬年。經過我們祖先們的不斷進化,我們已經成長為高級動物。與普通動物不同的是,人類的腦容量很大,能夠完成很多動物無法完成的事情,我們是猿類進化而來,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與大猩猩有很多相似之處。
  • 在太空自然受孕和分娩?第一位真正的太空嬰兒可能在15年內出生
    如果不出意外,未來幾十年內,人類將正式開啟太陽系殖民之旅,在月球、火星上建立永久基地,或者在太空中建造太空城。這不是科幻。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殖民太空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益處,首先是能解決地球資源枯竭的問題,其次是解決地球人口過剩的問題,第三是發展太空旅遊業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 人類在宇宙中可以繁衍嗎?美俄曾進行太空受孕實驗,結果有些意外
    對於未知的東西人類總是充滿了好奇,正是這種求知慾支撐著科技進步,地球上人類能生活的土地基本都已被探測完畢,於是就將眼光放到了宇宙,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人類一直都有移民太空的想法,為此也付出了實際行動,制定了月球基地計劃和火星登陸計劃,目前來講載人航天不是困難,但要說移民還是為時過早。要說移民太空我們還得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在宇宙中是否能夠正常繁衍?
  • 人類能在宇宙繁衍後代嗎?美俄兩國做出實驗,移居計劃受考驗!
    人類如今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登上太空對於人類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件難事了,於是人類又有了新的計劃,想要將人類移居太空,並且還制定了登陸月球,登陸火星等計劃,畢竟地球的環境已經不再樂觀了。可是太空環境與地球環境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宇宙環境是非常複雜的,沒有地球這樣的大氣環境,沒有重力,甚至還有危害人類生命的輻射。人類要想在太空中繁衍後代,還是非常艱難的,但人類移居外太空提出的太空移居計劃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科學家進行了很多實驗。曾經俄羅斯讓兩名太空人在空間站內就進行了這樣的實驗,但是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