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冷凍精子能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人類太空繁殖有望實現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導 外媒稱,巴塞隆納Dexeus女性健康研究中心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冷凍人類精子能夠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維持其生存能力,從而可以被用來在地球之外實現人類繁殖。

據埃菲社6月24日報導,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第35屆大會發布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主持這項研究工作的蒙特塞拉特·博阿達博士指出,這只是一個龐大項目的第一步,該項目旨在研究在太空創建人類精子庫以及在地外環境實現人類繁殖的可行性。

此前的幾項研究已經分析了失重環境會對細胞和分子結構、心血管系統、肌肉和骨骼、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造成怎樣的影響。「但人們對失重環境對生殖細胞,如精子或卵子,以及對人類生殖的影響知之甚少」,博阿達說。

報導稱,出於這個原因,Dexeus女性健康研究中心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暴露在與外層空間相似的微重力環境下,是否會對冷凍精子樣本產生影響。

研究表明,微重力環境不會影響冷凍人類精子的活力。博阿達說,結果顯示,與地球重力環境下的各項指標相比,此次實驗使用的「多份冷凍精子樣本在濃度、活動能力、生存能力和所含的DNA片段方面均沒有改變」。

相關焦點

  • 將人類精子送上太空,「上天造人」真的可以實現嗎?
    人們想要移民外星球,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在太空環境下人類是否可以正常孕育生命?據美媒《連線》報導,西班牙的一個科研團隊正在研究微重力對人類生殖的影響。他們將若干冷凍的人類精子放置在一個盒子裡帶上飛機,飛機升空後迅速俯衝,然後反覆執行這一操作。過程中,機艙內形成微重力環境,模擬出了太空中的失重感。
  • 除了冷凍精子,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然而,要想將人類送入太空,除了面臨技術方面的挑戰外,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受到關注,包括人類繁衍後代的能力。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精子在太空不同重力條件下仍能保持活性,這個消息有助於打消我們以往的疑慮。
  • 知否|除了冷凍精子 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然而,要想將人類送入太空,除了面臨技術方面的挑戰外,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受到關注,包括人類繁衍後代的能力。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精子在太空不同重力條件下仍能保持活性,這個消息有助於打消我們以往的疑慮。冷凍精子的微重力體驗之旅
  • 太空生育嬰兒「第一步」:零重力環境對精子有影響嗎?
    為研究太空環境對人類生育的影響,科學家先用精子展開了實驗。今年二月,西班牙飛行員丹尼爾·岡薩雷斯(Daniel González)在巴塞隆納城外的薩瓦德爾機場完成了一次驚險的飛行。升空之後,他先是陡升了6秒鐘左右,然後開始迅速俯衝。在俯衝過程中,機艙內形成了微重力環境。在這短短幾秒鐘內,岡薩雷斯體會到了太空人在太空中的失重感。
  • 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太空繁殖實驗,令人喜憂參半
    還有外太空的微重力使得兩個人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畢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我們也不了解精子在微重力環境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它的活力是否跟在地球上一樣,它能不能達到準確的位置找到卵細胞。2009年的時候,日本的一組研究人員,從老鼠體內提取了精子和卵子,並在地面上模擬了太空的微重力環境,在讓這些生殖細胞經歷幾天的失重以後,然後再正常的重力環境下讓其結合。並將胚胎移植到雌性老鼠的體內,結果同樣喜憂參半。一部分老鼠正常產生了後代,但有一部分並沒有活下來。
  • 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太空繁殖實驗,令人喜憂參半
    人類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高瞻遠矚,按照人類航天事業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不出數百年我們一定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可以居住的生活基地。火星上也一樣,人類在徵服外星球的路上勢不可擋。除了技術的因素以外,我們還會面臨一個自身需要特別對待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真的能在外太空繁衍嗎?
  • 「太空精子」產下健康小鼠 堪稱地表最強生物
    ,幾乎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大量的繁殖,然而對這種生物的生命力的更強感受還在於,在太空遊歷了9個月之久的凍幹老鼠精子,在返回地球之後,依然能夠孕育出一窩健康的小鼠。早在2013年,科學家就把老鼠精子冷凍並乾燥後送至國際空間站存放。九個月後再把它們帶回地球進行人工授精。這些精子的出生率與地球上保存的精子十分相似,出生後的小鼠還能正常長大,具備生育能力。這為人類向火星或更遙遠的星球進軍,開闢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 第一個在火星上行走的人或是女性,有望攜帶精子繁衍生息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24日報導,在今天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在暴露於與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類似的環境下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人類自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就知道了地球的渺小和人類的渺小。同時人類也激發了另一個強烈的欲望,那就是殖民更多的外星球,讓人類的腳步遍布宇宙的各個角落。人類想要實現太空殖民,除了要有速度越來越快的宇宙飛船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太空繁殖。人類想要在太空中生存,想要實現太空殖民,就需要有龐大的人口。
  • 微重力環境下胚胎幹細胞定向分化的一大步 太空移民的一小步
    隨著人類文明向太空的拓展,太空醫學或航天醫學將面臨莊嚴和神聖的任務和嚴峻的挑戰。    人類進行太空探索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移居太空,而人類走向太空生活的重要條件之一,便是人類能夠在太空中生活並繁衍後代。但太空的特殊時空環境,完全不適於人類生存。
  • 未來人類或可在太空繁衍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在近日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會議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暴露於類似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仍然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 外媒:果蠅精子平均尺寸系人類精子3萬倍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外媒稱,為什麼老鼠的精子比大象的大?研究人員提出,根據繁殖器官的尺寸,動物精子為贏得繁殖競賽而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據法新社11月19日報導,性選擇或者繁殖之戰促成了動物精子不同尋常的多樣性,存在著大、小、長、短、厚、薄等等各式各樣的精子。  本項研究的作者之一、瑞士蘇黎世-伊爾謝勒大學的斯特凡·呂波爾德對法新社說:「很多研究者試圖理解均以受孕卵細胞為唯一目的的動物精子為何會如此多樣化。」  按常識來說,大型動物應該能產生大個的動物精子。但事實上正相反。
  • 人類在太空中能否懷孕?
    我們會長期生活在太空嗎?著名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未來可能在地球之外。但要實現那一點,我們還需要:孩子。這不僅僅是養育孩子的問題——我們勇敢的太空人肯定能應對那一挑戰。而是得有人先懷孕才行。雖然聽起來很瘋狂,但研究人員已經在嘗試弄清楚人們能否在太空中造人——但到目前為止,結果並不樂觀。
  • 太空人在太空中「失重」的原因是什麼?
    你可能看過這樣的圖片,太空人們漂浮在太空、太空梭、國際空間站。看似很輕鬆,又神奇,但其實不是這樣。太空人在失重狀態下看似很滑稽,但其實很痛苦。最初會感覺噁心、頭暈或失去方向感。導致太空人骨質損失外,還會導致太空人肌肉鬆弛,免疫力下降和衰老,引發多種空間運動病。所以不是人人都能當太空人,需要個人的身體素質非常好。
  • 太空醫療專家:長期失重是人類登陸火星一大障礙
    他說,人類登陸火星的主要障礙是他所謂的「重力處方。我們知道地球重力的作用。我們也知道,在失重環境下待4個月後,人類健康狀況會出現嚴重惡化」。NASA登陸火星示意圖骨鹽沉積是失重造成的問題之一。洛根表示,每在太空待1個月,人體骨量就會流失1%。返回地面後,骨量也不會恢復。
  • 人類能在太空繁衍嗎?美俄在太空做了受孕實驗,結果卻挺意外
    但是人類移民到太空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這麼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在太空中如何繁殖後代?科學家進行多次試驗,結果卻模稜兩可。,而只要有氧氣和水等生命必需品,人類就已經可以在太空之中生存,但是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後代,卻依舊找不到頭緒。
  • 日本繼續挑戰用冷凍精子技術人工繁育「南方跳巖企鵝」
    (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8月2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大阪市港區水族館將繼續挑戰通過冷凍精子對「南方跳巖企鵝」進行人工繁殖。由於冷凍的精子可以半永久保存,能夠大幅度提高物種繁衍的可能性。他們希望能夠防止這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單中列為「易危(VU)」等級的企鵝滅絕。
  • 太空人太空失重環境中
    南方網訊 早在4年前美國太空人只是乘坐自己的太空梭每周或每兩周飛向太空一次,總之沒有像最近這樣長時間逗留在失重的太空,現在美國太空人也產生了像原先在「和平」號軌道站上逗留過數月甚至數年的太空人一樣的健康問題。
  • 人類能在宇宙生下一代嗎?美俄進行太空交配實驗,結果卻令人意外
    而人類的精子,會不會因為輻射引發嚴重的生殖問題呢?其實美俄兩國,早就在這個方面進行了長期的實驗。2000年俄羅斯的一次8個月的空間站模擬訓練當中,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因為精神壓力發生鬥毆,另一名俄羅斯男性太空人則想要強行去吻一名女性的加拿大太空人。
  • 未來人類有望實現太空行走,人造重力讓人類克服重力,猶如科幻片
    對於太空漫步大家應該都知道是怎麼樣的一個情形吧,太空漫步其實就是在失重的條件下進行行走,因為沒有了重力的原因,導致太空漫步非常的困難,顯得很笨拙,這一切都是因為人們已經適應了地球的重力,在外天空沒有重力,使得人類的行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