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育嬰兒「第一步」:零重力環境對精子有影響嗎?

2021-01-20 新浪探索

為研究太空環境對人類生育的影響,科學家先用精子展開了實驗。

今年二月,西班牙飛行員丹尼爾·岡薩雷斯(Daniel González)在巴塞隆納城外的薩瓦德爾機場完成了一次驚險的飛行。升空之後,他先是陡升了6秒鐘左右,然後開始迅速俯衝。在俯衝過程中,機艙內形成了微重力環境。在這短短幾秒鐘內,岡薩雷斯體會到了太空人在太空中的失重感。然後他拉起操縱杆,讓飛機停止俯衝,又重複了一遍剛才的操作。

  

對岡薩雷斯這樣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來說,這種拋物線飛行沒什麼了不起的。但他飛機上攜帶的貨物倒是有點特殊:飛機的乘客座椅上放了一個小盒子,裡面裝了若干管冷凍的人類精子。

  

這實際上是一群西班牙研究人員為研究微重力對人類生殖的影響而開展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實驗,該研究首次提供了零重力環境對冷凍精子影響的實驗結果,目前正在接受同行評審。當然,此次研究還存在一定局限(如精子在微重力環境中停留時間不足9秒),但該實驗顯示,低重力對冷凍精子健康狀況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這並非科學家首次在零重力環境下針對精子展開研究。去年NASA就曾將一批冷凍人類精子送到了國際空間站上,不過至今尚未公布任何實驗結果。這些項目的目的都是為了考察人類聚居地在系外行星上的表現,特別是在外太空出生的人類嬰兒是否能順利存活。


前文提到的這支西班牙團隊計劃開展更多時間更長的飛行實驗,還希望利用解凍的精子展開實驗。NASA也計劃將精子送回地球前、先在國際空間站上將其解凍。在創造外太空嬰兒這一問題上,科學家最擔心的便是微重力環境,此外還有強烈的太空輻射,另外,太空環境對卵子和胚胎的影響也需進行仔細考察。

  

由於用人類胚胎開展研究面臨諸多道德挑戰,這類研究的長期發展前景堪憂,然而,在太空中開展人類繁殖的想法卻已悄然生根發芽,至少已經有一家公司準備為備孕的夫婦提供「低地軌道體外受精」的選項——就好像在地球上做體外受精還不夠貴似的。


去年一家名叫SpaceLife(太空生活)的公司宣稱,他們計劃將冷凍的精子與卵子儲存在衛星中,並建立一座太空中的胚胎孵化器。不過就在今年七月,該公司暫停了這一項目,因為它「引發了嚴重的道德、安全與醫療擔憂」。


我們目前尚不了解太空環境對人類生殖的影響,因此暫停此類項目也許是明智之舉。但有朝一日,「太空寶寶」也許真的會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在太空自然受孕和分娩?第一位真正的太空嬰兒可能在15年內出生
    三年前在國外的一個專題討論會上,有科學家坦陳:「我們還從未深入地研究未來人類的太空性行為和繁衍後代問題,因為之前該問題並未提至日程表。但是如果我們希望成為一種「太空物種」,並且未來需要人類永久地生活在太空,將亟需解決太空性行為和生育問題,但迄今該問題尚未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 太空嬰兒是否將與眾不同:科學家提倡研究太空性生活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人類真的計劃殖民火星,我們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在太空中發生性行為,以及如何繁衍人類後代,很可能未來在太空中生育的孩子會與地球兒童存在差別。來自地球的火星殖民者,科學家並不知道太空嬰兒如何孕育生長,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將成為建立可持續太空基地的一個障礙。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和健康科學學院急診部助理教授克裡斯·寧哈特(Kris Lehnhardt)說:「我們並不完全清楚人類如何在太空最終前沿繁衍後代,進行開拓性工作,以及如何在火星或者地球之外其它星球建立永久性基地。」
  • 除了冷凍精子,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然而,要想將人類送入太空,除了面臨技術方面的挑戰外,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受到關注,包括人類繁衍後代的能力。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精子在太空不同重力條件下仍能保持活性,這個消息有助於打消我們以往的疑慮。
  • 知否|除了冷凍精子 太空性行為能讓人類繁衍後代嗎?
    然而,要想將人類送入太空,除了面臨技術方面的挑戰外,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受到關注,包括人類繁衍後代的能力。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精子在太空不同重力條件下仍能保持活性,這個消息有助於打消我們以往的疑慮。冷凍精子的微重力體驗之旅
  • 抗銀屑病藥物會影響生育嗎
    抗牛皮癬藥物會影響生育嗎 抗銀屑病藥物有副作用嗎?抗銀屑病藥物的危害有哪些?抗銀屑病藥物會讓男性不育嗎? 運城夏敏銀屑病專科醫院專家提醒,是藥三分毒。銀屑病患者在服用任何藥物的時候都要注意,要明確藥物的作用是什麼,存在哪些副作用,如抗銀屑病藥物。常用的抗銀屑病藥物中,有兩種藥物可能會影響精子的數量和質量,應引起大家的重視。
  • 探訪上海精子銀行 了解不一樣的「生育保存」概念
    」 了解不一樣的「生育保存」概念  作者 張亨偉 韋柳  一位突患白血病的17歲男孩,在進行骨髓幹細胞的移植後就可以獲得健康,但與此同時,治療中的放、化療會致使其將來無法生育,「讓他獲得了健康,但失去了生育能力,這樣(的做法)人道嗎?
  • 上太空影響生育?中國首位女航天員返回地面後,生下一個健康嬰兒
    上太空影響生育?中國首位女航天員返回地面後,生下一個健康嬰兒 行天下路,觀天下事,我是民間小葉,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則趣聞趣事 航天員是一個神聖偉大的職業,他們前僕後繼的飛天,為人類探索外太空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與此同時,航天員也是一個危險係數極高的職業,航空史上曾出現許多飛天失敗的悲劇,比如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解體
  • 將人類精子送上太空,「上天造人」真的可以實現嗎?
    人們想要移民外星球,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在太空環境下人類是否可以正常孕育生命?據美媒《連線》報導,西班牙的一個科研團隊正在研究微重力對人類生殖的影響。他們將若干冷凍的人類精子放置在一個盒子裡帶上飛機,飛機升空後迅速俯衝,然後反覆執行這一操作。過程中,機艙內形成微重力環境,模擬出了太空中的失重感。
  • 人類在太空能生孩子嗎?科學家:或將突變出新物種
    所以我們現在就有了一個更加偉大的目標,殖民外星球。不難形象,按照人類目前的發展進程,再過個一個世紀甚至是兩個世紀,我們可能會登陸火星,在哪裡建造人類的根據地,也許我們會成為火星上第一個雙腿行走的智能生物。這一天我們完全可以預見,無非就是科技發展水平的問題。但是我們經常會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人類能在太空交配繁殖嗎?
  • 太空之行對生育有沒有影響
    網上流傳一個說法,那就是女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後身體會受到影響,所以說女太空人在進入太空之前都會留下一個孩子,可是劉洋執行這項任務之前卻沒有懷孕生子,也正因為這個傳言導致大家都很好奇劉洋懷孕生子的事情。作為中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備受矚目,從太空回來之後很長時間劉洋都沒有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導致外界有各種聲音。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可能有人會說,在地球上實現繁殖不就行了,還要考慮太空繁殖幹什麼,可是在現實的太空探索中,繁殖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要知道太空的環境非常複雜,而且宇宙浩瀚廣闊,星系間的距離以光年為單位,有可能人類從地球出發前往另一個殖民星系,需要的時間長達數百年,數千年以上,這個時候人類想要延續,完成殖民,那繁殖就必須要在太空中進行。
  • 精子核DNA碎片率(DFI)與生育
    過去人們更關注卵細胞對胚胎發育潛能的影響,但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精子核DNA在受精及胚胎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大量前期臨床研究顯示,在人類自然生育和輔助生殖治療結局與男性精子質量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男性精子核DNA 碎片率升高,其受精率、著床率及復發性流產率也會相應升高。
  • 精子碎片是什麼?影響懷孕嗎?
    醫生常常會建議,反覆自然流產和長期不明原因不育的患者夫婦,檢測男性的精子DNA碎片指數(DFI) 。有的患者見到稍高的精子DFI就驚慌失措,難道我的精子都碎了嗎,我還能不能有自己的孩子?那麼什麼是精子DNA碎片,精子DFI會不會影響胚胎質量?  01  # 什麼是精子碎片?  精子碎片即是精子DNA碎片化,是由於精子在生成和成熟的過程中受到其他有害因素(如吸菸、高溫、藥物等)的影響,導致精子DNA完整性受到破壞而產生斷裂的碎片。
  • 外媒:冷凍精子能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人類太空繁殖有望實現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導 外媒稱,巴塞隆納Dexeus女性健康研究中心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冷凍人類精子能夠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維持其生存能力,從而可以被用來在地球之外實現人類繁殖。據埃菲社6月24日報導,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第35屆大會發布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人類在太空低重力環境下,會有何影響?或將變成「大腦袋細腿」?
    未來人類的教育將踏入太空,步入星際殖民時代,而我們的第一步也許就是月球,火星及太空空間站。我們知道,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0.1倍,而火星也只有0.3倍,在這種低重力環境下長期生存,會對人類帶來什麼影響呢?
  • 生育能力,竟受睡眠影響?女性排卵,男性的精子質量,都與之有關
    缺乏睡眠會帶來很多健康方面的問題,比如影響生育能力。睡眠對生育能力有4個影響,包括精子質量好壞1、睡眠會影響排卵睡眠會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睡眠不規律會影響女性黃體生成素的釋放,導致月經和生育能力異常。女性如果想要孩子的話,一定要解決睡眠問題。
  • 男性精子數量正在減少 但這並不是生育大災難
    部分原因是人類的偏見,例如:精子形態是一個更有爭議的生育力預測指標,部分原因是分析精子的人可能對畸形精子的比例持有不同觀點。生活方式(飲酒、吸菸、桑拿)會極大地改變精子質量,因此男性精子質量可能會因為近期行為生活而大不相同(稍後會有詳細介紹)。精子質量指標不一定能夠預測生育能力。
  • 第一個在火星上行走的人或是女性,有望攜帶精子繁衍生息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人類可以將精子運送到其他星球,然後,在此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在此星球上繁衍生息,並擴展人類的基因庫。是不是太過於科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24日報導,在今天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在暴露於與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類似的環境下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 人類在宇宙中可以繁衍嗎?美俄曾進行太空受孕實驗,結果有些意外
    去到太空的太空人要長期處於這種微重力環境,衣、食、住、行都比較麻煩。此外在國際空間站之內,人體受到的輻射相當可怕,超過了地球的一百倍。而隱私部位作為人體最敏感之處自然首當其衝。輻射也會讓小蝌蚪發生變化。宇宙微重力環境對於實驗來說是個好環境,能完成很多在地球上無法完成的任務,但對人類而言卻不是那麼美妙了。
  • 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太空繁殖實驗,令人喜憂參半
    2009年的時候,日本的一組研究人員,從老鼠體內提取了精子和卵子,並在地面上模擬了太空的微重力環境,在讓這些生殖細胞經歷幾天的失重以後,然後再正常的重力環境下讓其結合。並將胚胎移植到雌性老鼠的體內,結果同樣喜憂參半。一部分老鼠正常產生了後代,但有一部分並沒有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