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在太空中「失重」的原因是什麼?

2020-11-23 騰訊網

你可能看過這樣的圖片,太空人們漂浮在太空、太空梭、國際空間站。看似很輕鬆,又神奇,但其實不是這樣。太空人在失重狀態下看似很滑稽,但其實很痛苦。最初會感覺噁心、頭暈或失去方向感。導致太空人骨質損失外,還會導致太空人肌肉鬆弛,免疫力下降和衰老,引發多種空間運動病。所以不是人人都能當太空人,需要個人的身體素質非常好。如果長期在太空中航行或生存,對於人類說還是很困難,需要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來支持,慢慢步入宇宙開發的時代!~

太空人穿著太空衣

什麼是失重?

失重,是指物體失去了重力場的作用,當物體處於失重狀態時物體除了自身重力外,不會受到任何外界重力場影響。所謂重力,是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的一個分力(大小几乎等於引力)。引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就質量一定的天體來說,物體離它越遠,所受它的引力越小,即重力越小,在足夠遠的距離上,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計。

但宇宙中不只一個天體,眾多天體的引力會形成一個引力場。因此,太空不會是失重環境。當然,就局部地區來說,如在地月系統中,只考慮地球與月球的引力,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某些點上,地球與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重力為零。在日地之間也有引力平衡點。繞地球飛行的載人飛船,離地面一般只有幾百千米,那裡的太空當然不會是零重力環境,即使在36000千米高空繞地球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其周圍太空也不會是零重力,而只能是輕重力,即重力比地球表面上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利用飛機作拋物線飛行或利用自由落體原理設計的失重塔只能提供短暫的失重感。太空飛行器在環繞地球運行或在行星際空間航行中處於持續的失重狀態。在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實際上只有太空飛行器的質心處於零重力,其他部分由於它們的向心力與地球引力不完全相等而獲得相對於質心的微加速度,這稱為微重力狀態。

假想圖太空人在太空中

太空飛行器上軌道控制推進器點火、航天員的運動、電機的轉動以及微小的氣動阻力等都會使太空飛行器產生微加速度。因此,太空飛行器所處的失重狀態嚴格說是微重力狀態。太空飛行器旋轉會破壞這種狀態。在失重狀態下,人體和其他物體受到很小的力就能飄浮起來。長期失重會使人產生失重生理效應。失重對太空飛行器上與流體流動有關的設備有很大影響。利用航天失重條件能進行某些在地面上難以實現或不可能實現的科學研究和材料加工,例如生長高純度大單晶,製造超純度金屬和超導合金以及製取特殊生物藥品等。失重為在太空組裝結構龐大的太空飛行器提供了有利條件。

假想圖

解決失重的辦法

當然,根本性的解決失重的辦法是設法建立一個類似於有重力的特殊環境。對此我們設想可以利用離心力:讓人生活在一個轉動的輪子裡,輪壁對人的支持力,形成向心力。而人對輪子就有壓力。這樣與地球上的重力相似。只要選取合適的輪子半徑和轉速,就可產生類似重力的力了。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會不會覺得頭暈呢?這是可能的,因為:人具有高度,這樣頭和腳的轉動半徑就會不一樣,因而受到的向心力就會不同,這可能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導致頭暈等感覺。但這個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我們分析:要減少這種感覺,就要減少頭與腳的向心加速度的差距。

最後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失重的研究,慢慢成熟,想像一下人類可以製造與消除重力,可以做到些什麼?歡迎大家評論。謝謝大家閱覽,喜歡的關注加收藏一波!我是星空葉百科!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太空人太空失重環境中
    南方網訊 早在4年前美國太空人只是乘坐自己的太空梭每周或每兩周飛向太空一次,總之沒有像最近這樣長時間逗留在失重的太空,現在美國太空人也產生了像原先在「和平」號軌道站上逗留過數月甚至數年的太空人一樣的健康問題。
  • 太空人在太空中 為何會「失重」
    你可能看過這樣的圖片:太空人們漂浮在太空、太空梭、國際空間站。看似輕鬆又神奇,但其實不是這樣。 宇航失重,是指物體失去了重力場的作用,當物體處於失重狀態時物體除了自身重力外,不會受到任何外界重力場影響。所謂重力,是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的一個分力(大小几乎等於引力)。
  • 太空處於失重環境,太空人都吃什麼?中國的飲食令人羨慕!
    太空處於失重環境,太空人都吃什麼?中國的飲食令人羨慕!人人都有求知慾,對未知領域難免充斥著好奇心。尤其是浩瀚的太空,擁有太多的未解之謎,誰都想揭開其中的秘密。自科學技術全面提升後,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滿足於地球旅行,紛紛將目光投入到太空或者海洋中,對太空的探索已經到了狂熱的地步,然而太空豈是隨意溜大的地方,無論環境還是其他方面都受到了限制,一直以來,人類都想要去太空看一看。除了太空人之外,幾乎沒有誰有能力去太空。
  • 在太空中的太空人,明明受到引力作用,為何還會處於失重狀態?
    我們在看宇宙員在太空行走的畫面或者視頻時,會發現他們好像不受到任何重力作用而懸浮在空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失重狀態。但是按常理分析,這些太空人在太空中勢必會受到其它星體特別是太陽和地球的引力作用,那麼為什麼太空人沒有被因引力作用而最終墜落到這些星體之上,而是處於懸浮在空中的失重狀態呢?
  • 太空人在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為何沒有被太陽引力吸引?
    我們需要明白何為失重。失重,並不代表不受太陽等天體的引力作用,理論上講引力的作用範圍是無限大的,所以太空人在太空中照樣會受到太陽引力作用。那麼,太空人為何會失重呢?這裡就以在地球上方的空間站為例。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感受到的失重,通俗地理解其實就是「太空人一直在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太空人感受到了失重。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體會到失重的感覺,簡單的跳起來,下落的過程其實就是失重,氣不過這個過程太短暫了,加上我們的視角仍舊停留在地面附近,所以無法體會到真正的失重。如果你乘坐電梯時「有幸」遭遇到了電梯失靈,電梯自由落體下落,你就能對失重身臨其境了!
  • 太空人在太空中行走,相當於在真空環境中漂浮,處於完全失重狀態
    太空人在太空中行走,相當於在真空環境中漂浮,處於完全失重狀態 2020-11-22
  • 太空發燒:失重會使太空人的體溫升高1度!
    失重會讓人體變熱,這並不是說身處外太空的太空人對壯美的太空風景感到熱血沸騰。相反,最新研究發現,太空人在微重力環境下會持續發燒,這對太空人執行長期的太空任務有著重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失重環境對人類的身體會造成很多影響。
  • 人人都當太空人!如何不去太空,也能體驗失重感覺?
    太空人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自由的漂浮, 就像鳥兒一樣無拘無束,喝水吃飯都那麼奇特,真是讓人羨慕啊!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太空人,飛入太空,更何況太空中也充滿了各種危險。如何不去太空也能體驗一把失重的感覺呢?
  • 太空中失重是怎樣的感受?眼淚流不出,味覺不敏感
    2020年10月12日 08: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2日電 人們都知道太空零重力,但失重到底是怎樣一種感受?在地面上習以為常的一些小事,到了太空中又會發生哪些改變?圖為9月25日拍攝的太空中心模擬太空人訓練的「三維滾環」。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攝  眼淚汪汪  如果在太空中突然想哭會是怎樣?
  • 星球在太空中沒有失重,為何人類卻會失重?
    但是當人類去到距離地表十幾公裡的地方時,又會出現失重現象,難道地球引力就真的不過如此嗎?從一些以太空為題材的科幻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太空人在距離地表十幾公裡的地方就幾乎不受到地球引力的束縛而感覺身體輕盈、自由自在,因此很多人就此認為一旦人體與地表之間的距離逐漸變大,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地球對人體的引力就完全消失了。
  • 人在太空會失重,星體為何卻不會失重?
    審核:小文小時候我們看喜之郎廣告時,都會看到太空人在太空中是漂浮著的,並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正常行走。以至於到了長大我們所看的航天電影裡面的太空人在太空中也是漂浮著的。這從物理的角度來說,就是失重。那麼就會有人提出疑問:離開地球表面才幾十公裡,為什麼人在太空就會失重了呢?難道是引力消失了嗎?還是人的重量被偷走了?首先,我們要排除引力消失這個想法,因為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的。因為離開地球表面幾十公裡,引力是不會消失的,甚至都沒啥變化。而對於人在太空中失重是與引力消失有關的這個問題,嚴格來說,與引力消失也是沒有關係的。
  • 新鮮水果滿艙飄:太空人太空玩「失重遊戲」
    新鮮水果滿艙飄:太空人太空玩「失重遊戲」 (1/1) "← →"翻頁
  • 太空失重給太空人帶來不好的影響,人造重力飛船可以實現嗎?
    現在的太空項目,太空人是固定在座椅上的,以避免隨處亂飄,而且在飛船上的工作生活也有著諸多的不變,由於失重的原因。長期的失重還會導致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心血管系統承受較大的工作負荷,所以,不適合人類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工作。
  • 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睡覺?太空人在太空中連吃飯都要小心翼翼?
    太空人在太空中睡覺很特別,在失重的環境裡站著和躺著沒有區別,於是科學家給太空人提供了一種睡袋。睡袋一般固定在飛船內的艙壁上,太空人們在睡袋裡睡覺就像睡在床上一樣舒服。睡覺時太空人要將雙手放進睡袋,並放在胸前,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他們在無意中碰到設備開關,太空人們在睡袋裡即可以靠著艙壁睡,也可以靠著天花板睡,總之,就是想怎麼睡都可以。
  • 太空失重環境下,太空人是怎麼睡覺的?看完顛覆認知
    小時候看電視劇總會幻想自己和仙人一樣飛起來,自由自在的騰雲駕霧,那該多好玩呀,長大後又很羨慕太空人,因為他們才是可以自由飛起來的人,還可以在天上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太空人這個工作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光鮮在背後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 太空人為什麼不能在太空中使用鉛筆書寫?
    4月12日,為紀念世界航天日,中國航天員宣傳片震撼發布,片中大量珍貴訓練場景首次披露,也讓公眾對太空人神秘的訓練及太空的起居生活產生濃厚興趣,為保障太空人在空間站內正常生活,這裡面究竟有多少特殊設計的「黑科技」?太空人使用什麼筆?
  • NASA太空人太空失重半年 回地球重新「學走路」
    在太空上呆了半年的美國宇航局太空人Andrew J. Feustel,回到地球後,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不會走路了。  Andrew J.
  • 失重環境下,在太空中怎麼健身?太空人會不會偶爾也「偷個懶」?
    太空人們在國際空間站上會不會偷懶一天不鍛鍊?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給你我的答案,我不知道別的太空人的情況,就算我知道,我也不會「供出他們」的。我猜有些太空人會有那麼幾天不鍛鍊,但毫無疑問這不是他們的最優選擇。
  • 盤點在太空中太空人各種奇怪的生活,你對此有了解過嗎?
    盤點太空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他們在睡覺時是十分不人道的,不能把手腳伸出去。你想躺在床上睡個舒服覺,可是你會發現太空中找不到上下的界限,「躺」和「站」幾乎沒有什麼區別。1.嘔吐物收集袋太空是個充滿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的生活更是個充滿魅力、令人好奇的神奇話題。
  • 在太空中吃蜂蜜會發生什麼?太空人親自測試,看完憋住別笑!
    在太空中吃蜂蜜會發生什麼?太空人親自測試,看完憋住別笑!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也越來越多,不少國家的太空人都已經成功的登陸太空,我們都知道太空人在太空中是處於失重狀態的,處於這種失重的狀態下不管是吃飯還是喝水都是非常困難的,不像我們正常吃飯時的樣子。